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家园】老有所学(随笔)

编辑推荐 【家园】老有所学(随笔)


作者:周虎子 秀才,1142.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8发表时间:2024-11-14 19:01:29
摘要:原创首发

老有所学
   周虎子
  
   老了仍要坚持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的方面依然很多。
   老了仍要坚持学习,这是与时代同行的不二法门。在人生的黄昏阶段,我们面临的不仅是体力的衰退,更是知识更新的挑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保持思维的活跃,理解并接纳新生事物。学习的方面依然繁多,从科技新知到人文艺术,从健康管理到社交技能,每一领域都值得我们探索。让我们以学习为乐,以知识为伴,即便岁月悠悠,亦能自信地走在时代的最前沿。
   信息化要求老年认证养老认证等都要会手机操作。慢些无妨,向年轻人请教指导,掌握了可向老友发信息聊天,可以办理许多业务。看病可预约等,学习是为了生活更便利。
   市场化要求老年人转变思维。如果还按计划经济的调调与人谈话,浪费口舌还于事无益。儿女在外地企业工作,要回本地只有另行招聘签合同。有老人说申请对调,等于白说。
   独生子女这代人压力山大,上有多位老人下有小孩,还要上班,顾不上孝敬事务,心有余而力不足。若是老人按传统讲究非要拉上去亲戚的红白事,非要事无巨细的服待床前,就难为孩子了。学习这大环境里的新状态,理解谅解晚辈才是智慧。
   社会在发展,各方面都在巨变。学习新的形势和潮流,跟上时代的新思路。有些老人还是过去的头脑,反对后辈进私企民营,反对儿女经商,只鼓励儿女端所谓铁饭碗。
   有些老人不向社会和身旁的人学习,固守保守老观念。对当下的改革不了解,对各种新政策不了解,对新事物不了解,这样既与儿孙无法交流,又与社会格格不入。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老了不是向书本学某方面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社会发展中的新知识新政策,了解大方向,与时俱进,鼓励后辈人适应社会,闯出自己的新天地。
   老年人的学习可以通过看新闻看手机,也可以与人交流,也可以参加活动,要有不断学习的心思,要有提升认知的愿望。若以老卖老的吃老本,封闭心门的拒绝外界信息,坚持过去的固定思维,真的固步自封。不学习会不明事理,与四周不能协调相处,甚或惹自己生气,误导后辈做出错误的选择和行为。
   学习对老年人是重要的,不仅提升了认知层次,开拓视野,活动脑筋不僵化,不与人担死杠,有益身心还和谐各方。学习可使老年人增添智慧,更加受儿孙和众人喜爱,成为智库大才,而不是无所作为。
   学习也使自己进步。有些老人过去的平台圈子小见识少,且很多观念放到现在己成没用的错误认知,通过坚持学习修正提升,也使自己提高了认知,是件大好事。
   虽然老了,但继往开来的责任在,学习可不拖儿孙后腿还有助推作用,也算老有所为了。
   老有所为不仅是少生病,更不是下一天棋钓一天鱼,也不是仅量攒钱,而是做对家对人有益的人。

共 11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围绕 “老有所学” 展开,观点明确且深刻。作者强调老年人学习的重要性,从适应信息化操作、转变市场化思维、理解晚辈压力、跟上时代潮流等多方面阐述了学习的必要性。语言平实,贴近生活,如举例养老认证、儿女工作等,使读者更易产生共鸣。同时,提出了老年人学习的多种方式和好处,不仅有益身心、和谐各方,还能成为 “智库大才”,为儿孙起到助推作用。文章对于鼓励老年人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编辑:田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田冲        2024-11-14 19:01:53
  本文紧扣 “老有所学”,阐述了老年人学习的重要性。从适应时代需求到理解晚辈、跟上潮流,多角度说明学习对老年人的益处。语言质朴,举例贴近生活。鼓励老年人积极学习,为家庭和社会发挥余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出版长篇小说《迷局》(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散文集《春暖花开》诗集《守望家园》。西安市新城区作协主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