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忆】冬天的柳树与鸟(散文)
灰色的天空似乎在酝酿着一场罕见的大雪。河边的柳树上已经不见一星半点儿叶子了,光秃秃的,沉默不语。许多鸟儿会从空中飞到柳树梢上,立在梢上,摇晃着树枝,它们摇着树枝,快活得将觅食丢到了一边。麻雀却是往往从草地上或荆棘堆上飞到低矮的柳枝上,一会儿又飞到草地上寻觅草籽。几个放牛老人夹着放牛鞭,躲在避风处,口吐白沫地讲些往事,或者传说,他们有些人身上还只是一条单裤。我星期天、假期偶尔会替换兄长去他们队伍里放牛。
这一情形,铭记在我的心里。我常常打开记忆的阀门,翻阅那一页页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早已是老人了。而那些曾经的老人,也在岁月中回归于大自然。
我对冬天的柳树,没有一星半点叶子的柳树,有着发自内心的敬畏之意。它们具有一种特有的美,具有一种特有的力量。我要是会绘画,我早已将那一幅情景用画笔画出来了。不过,我既是用画笔将它们画到图纸上,也无法将它们的力量传递出来。我估计它们的神韵,就是绘画大师也难以描绘出来。很有可能另一双眼睛,遇上灰朦朦的天空下,一片光秃秃的柳树,会心生感伤,而没有被它们所蕴含的一种力量所感染。
我儿时河滩上的一片片柳树,后来在我辍学的那年冬季被毁了。也就是1981的冬季。次年来了几场大洪水,整个河滩被冲翻了,洪水退去,成了一片灰白的鹅卵石滩。1983年冬季又重新栽种下一片柳树,几年后就成了一片高大的柳林,到了冬季,它们的树梢笔直地指向天空,在灰朦朦的酝酿大雪的日子里,我扫了一眼,感觉到它们威势与力量。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冬季,默默无语的柳树的力量与美。我常常有意或远、或近地欣赏它们的风姿,接收着它们传递给我的启示。它们在沉默中积蓄力量,它们在寒风中光秃秃地也不至于冻得瑟瑟发抖。
路过的行人,丢它们一眼,也许会以为,它们沉默得似乎已经死去。其实,柳树是异常顽强的,你就是一刀砍下一小截柳枝,将柳枝丢在有水份的沙地上,它也会发芽。你要是将它插入沙地上,它被砍伤的伤口上,却会长出根须,慢慢地愈合致命的伤口,而成长为另一棵柳树。
路过的行人,丢它们一眼,也许会生起对春季那一树绿叶的向往,而那绿叶,却是在冬天里积蓄的力量的勃发。
夏季柳林里的热闹,更多是知了唱高调的空谈声。我总觉得夏季的热闹,永远无法与冬季的沉默相媲美。而春季的绿叶,也仅仅是外表的浮华。真正的具有一股强而有力的力量,依然是冬季,并且是冬季灰色的天空下,几只鸟儿停在树枝上,在高空中,丢开觅食的欲望,那样悠闲地摇晃着树梢。
就是从低矮处飞上树的一群群麻雀也给那幅画面增添了勃勃生机。
如果我会绘画,我真的会画这样一幅情景的。当然,现代人可以用手机拍摄,但手机拍下的仅仅是光秃秃柳树的外干,无法真正传达出灰朦朦天空下,酝酿着一场大雪的天气里,沉默的柳树那股气质。我甚至会想起一句与此情此景不搭边“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然,可能上半句的“风萧萧兮易水寒”与此情此景有些相吻合,而我偏偏吟出的是“壮士一去不复还”。
不过我并没有贬低春季的繁华,夏季的热闹意图。我有一种遭人相驳的观点,春季的繁华,夏季的热闹,是出于人类的实用主义而出发的,至少我是这样的。我记得我六岁那年,与一群儿伴钻进一片柳林间,看着大孩子们砍下杨柳枝,坐在草地上,以螺旋形切割着杨柳皮。将一条柳枝从根部切割到梢,再将杨柳皮剥下来,卷成一个喇叭,再将一细枝上光滑一节杨柳皮割断,小心地敲打一下,就可以将柳皮整个脱落下来,再轻轻地将外层粗糙的褐色皮削去一厘米左右长,露出黄嫩的内层皮,就成一个柳树哨子,插到喇叭上,可以吹出很响亮的“军号”声。我也非常向往拥有那样一个军号。我到我二兄跟前,求我二兄帮我做一个“军号”,二兄喝斥我,想要,自己做去。我一赌气,到一边砍了一根柳枝,细心地削去嫩芽,开始从根部切割柳皮,刚开始,树一滑,刀就切进我左手大拇指,皮拉开一道口子,鲜血泉水一般地向外冒,我放声大哭,有个大孩子建议我抓一把沙子刀口上,可以止住血的。我抓了一把沙子刀口上,沙子很快被血冲开了,鲜血继续往外冒。我跑回家,那时我父亲还在世,我父亲用烟丝敷到我伤口上,我向父亲告状,是二兄不帮我做杨柳喇叭,害我割伤了手。我父亲宠爱我二兄,将我一顿好骂,要我自己干的事,自己承担责任,不要懒这懒那。所以,我后来就有了“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胆略与勇气。当然,我后来自己做了不少杨柳嗽叭,也最喜欢春天的杨柳林。那时,我钻进杨柳林,看到杨柳树,只有实用,而没有审美。夏季里我钻进杨柳林,就是捕捉知了,拿回家,丢进火里煨了吃。
我开始真正欣赏柳柳林,就是被灰色的天空下,一片光秃秃的杨柳林所吸引的。它们身上一种力量吸引了我。我也常常独自孤独地走进光秃秃的杨柳林,一边走,一边对说自己,冬天是积蓄力量的季节,努力吧,上苍绝不会轻易地将某粒思想的种子植进你的生命里的。你要想春天的繁华,就要承受冬季的孤寂。
那时,我还依然向往人间的繁华与热闹,对于冬季沉默的柳林传递给我的信息,我还没有充分地领悟。人间的繁华与热闹,也许是人类这种物种最为本能的欲望。
十多年前,国家投资,将河道进行了改造,两岸建起了防洪堤,曾经的柳林也不见踪影。
而我走到防洪堤上,或静坐在家中,记忆中那片冬季的柳林就会清晰地浮现出来,让我静静地去领悟大自然给人的启迪。
前一阵子我从网络上网购下两部书,其中一部是《粒子物理导论》,这是一位美国学者著由清华大学翻译的翻译版书籍。书的封面是暗蓝色的,显得与无穷的宇宙相匹配,封面下半部分是个深邃的探测器,外面飘着几颗星星一样的粒子。一眼就让人感觉到宇宙的绝妙,与组成物质生命的微妙。每个生命都蕴含着生命由来的密码。包括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走在乡村田野里,你看到的都是平凡再平凡不过的花花草草,与普通的树林。而就是这种平凡,蕴含着宇宙赐于它们的元神的密码,你就会感受到绝妙。柳树就是柳树,青松就是青松。它们不会因为人类的主观意志而改变自己。它们反而以自己的形象,诠释着宇宙给人的启示。只是人类被自身营造的繁华与热闹迷惑了心智,反而本末倒置,忽略了人自身的元神,迷茫了,困顿了。
我不是想劝诫他人,活着该如何地活法。我只是从冬季沉默的柳树上得到启发,去领略自己,与宇宙赐予的真正的我相遇,所以我也许此时此刻才真正领悟到灰朦朦的酝酿着一场大雪的天空下光秃秃的柳林的真正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