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云水·缘】我的父亲(散文)

精品 【云水·缘】我的父亲(散文)


作者:云映晓山 布衣,130.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68发表时间:2024-11-15 10:02:53

【云水·缘】我的父亲(散文) 要写点怀念父亲的文字的想法由来已久,可一直在忙乱中错过了。昨晚接到堂弟的信息,相约清明去上坟,对父亲的思念猛地击中了大脑,用“泪飞顿作倾盆雨”有点夸张,但思念如草长莺飞般地弥漫过来,眼睛渐渐潮湿了。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快五年了。记得那是2020年9月6日下午三点,农历7月19日,星期天,单位有事,我正在开会,忽然接到母亲的电话,说父亲不行了。我都忘记给领导打招呼,就匆匆赶到家中,父亲已经昏迷了。从此,再也没能听到他的一句话,没能看到他的一个眼神,就这样,父亲离我们远去了。
  
   一
   父亲一生经历曲折,命运多舛。
   父亲生于1946年10月30日,兄妹8人,父亲是老四,兄弟俩,父亲是老二。刚出生时家里穷,爷爷在外给人打长工,等过年回家才知道自己得了个孩子。解放后,分了土地,爷爷做了村主任,积极性很高,整天忙村里的事,家里的活计都落在奶奶身上。可爷爷重视孩子的教育,村里刚建了学校,就送父亲去读书了。1958年人民公社化大办食堂时,家里东西都充了公,好景不长,到了1960年,天灾人祸,家里没有一点吃食,爷爷为了留根苗,扔下一大家子给奶奶,独自带着父亲计划去内蒙逃荒。可他们刚到兰州,就被收容所收留遣送回来了,到家时发现奶奶靠拣野菜、剥树皮、扫观音土竟然将一家人的生命维持了下来。看着一家人瘦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自己回来了,总不能让人都饿死吧。爷爷狠下心去找当时的村支书求援,经过据理力争,居然借来了十斤粮食,正是这十斤粮食,一家人一个最终挺了过来。
   生活慢慢回到正常,可村学停办了,四年级的父亲辍学了。恬好离家不远的173厂招临时工,不到16岁的父亲偷偷报了名,负责招工的人见他又小又瘦,可怜他,就让他去放羊,父亲成了173厂编外的临时工。那时生态环境好,时常有野狼出现,父亲吃住都在羊圈。1962年的冬天特别冷,没有暖和衣服穿,没有热炕睡,羊圈不挡雪,冷得挨不住了,父亲就挤进羊群抱着绵羊取暖,那年,父亲得了气管炎,这种病成了折磨他一生的顽疾。1964年173厂临时工转正,可因为他是编外人员,花名册上没有名字,父亲也就没有转正的份,被辞退回家。大队正缺一名会计,念了四年书的父亲就临危受命,当上了会计。当时全国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运动”,刚当上会计的父亲被充作“任务”,完成“指标”,被批斗了一年。但瘦小的父亲就认定一个理,自己一身“清”,后来换了工作组,纠正了错误的批判,父亲才得到平反。之后父亲自学会计知识,练得一手好算盘,当时他参加公社的会计比赛,计算的正确率、速度都远远超过了别人,人们称他为“铁算盘”,正是这门技术,后来改变了父亲的命运。父亲在大队当了几年会计,又干了几年文书,大队的情况有了好转。1976年,大队决定办民办小学,父亲负责筹建。起先招的学生在庙里读书,可庙不大,只能容纳两个年级的学生。大队决定建新校,全大队人民义务出工出钱出物,父亲吃住都在学校,家里能用成的东西也捐给了学校。新校于1978年春季建成,共有五间教室。正在父亲雄心勃勃想干一番事业时,公社来人动员他去公社当“八大员”——经营管理员和会计,说是领导听说他算盘打得好,让他去,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父亲和爷爷、母亲商量了几宿,权衡利弊,决定去公社。这一决定改变了父亲的身份。
  
   二
   父亲去了公社当会计,我记忆最深的是每年到年底,他都要抱一大堆报表,将自己关在家里唯一有张桌子的房间,不许我们打扰。外面只能听见噼噼啪啪的算盘声,没白没黑地干上几个通宵,父亲就出门了。又是几天不见音讯,父亲回来了,带着许多我们没见过的好吃的东西,这成了我们比过节还热闹的日子,从父亲那儿我听到他住的楼房里供暖气取暖,我想不出暖气怎么供。夜里梦见一个房间烧着炉子,上面是一个很大的水桶,接着许多管子,管子接到其他房间,搭在窗户上往里冒热气,极像武侠小说里那些小人谋害大侠时向房间喷迷魂香的样子。我将梦说给父亲,父亲说我是个瓜娃子,现在好好读书,等有出息了,也就能住上有暖气的房子。
   父亲公事干得很认真,那时年年获奖。当时镇上的书记姓庞,看父亲做事认真、公道,镇上有些余钱,就成立了一个基金会,让父亲负责,小额低息或贴息贷给农民,经营了五六年,基金会给穷苦农民办了许多实事。庞书记调走了,来了位姓李的书记。李书记花钱厉害,镇里的办公经费不够花,到处找钱,得知父亲手里有一笔基金,打起了歪主意 可父亲软硬不吃,按原则办事,李书记威胁说,不听我的话,就停你的职,停你的薪,滚回家去当农民,不要在镇上碍他的事。父亲也说自己就是个地道的农民,回就回去,但违纪的事我不跟着你干。别人拉也没拉住父亲,就背着行李回了家,父亲当上了正儿八经的农民,别人都以为父亲的干部当到了头,谁知一年多李书记多行不义必自毙,被抓了起来,新来了位姓汪的书记,父亲又被叫去上班了。
   父亲虽然一年多没上班,没领工资,但没被除名,工资表上还有他的名字。1998年,父亲转正了,成了一名正式的镇干部,可在转户口时,父亲又认了死理,我们姊妹几个都吃上了公家饭,是城镇户口,他就不再农转非了,知道的人都笑着说父亲是“农民干部”。
  
   三
   包产到户那年,来了几波工作组,我们社的承包地仍然分不下去,村里和乡上都不管了。社里人讨论,认为父亲能办好这件事,就请父亲主持分地。爷爷和母亲怕惹人,不让父亲干,可父亲说现在不分下去,一直拖着也不是个办法。分下去了,户户都提早着手准备,明年春播就能顺利进行。父亲不顾家人反对,和社长、社里几个能主持公道的人商议,将全部土地划分为三类,在尽量以整块的形式进行搭配,并留足田间道路,按人分地。父亲还说,让其他人先选,咱们几个主事的留到最后选。选好土地然后根据土地将畜力、农具进行二次搭配。分前请清楚规则,然后请村民挑选,分得很顺利。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也没认清这样分配的好处,到后来,和邻村的村民进行比较,才发现这样分配的优势:一是公平,二是土地基本是整块的,方便种植。看着邻队豆腐块似的土地,再看看自己运动场一样的土地,看着邻村的农民因抢占田间地头或走路践踏别人的庄稼而争吵不休,甚至大打出手时,村里人都幸福地笑了。
   包产到户了,我家人多,土地也多,可老的老,少的少,家里的活计都落在爷爷和母亲的肩上。看着苍老的爷爷和满手老茧的母亲,爸爸心里不是滋味,决定辞去乡上的工作(父亲是编制内合同人员、农村户口),爷爷和妈妈坚决反对,说让爸爸专心工作,说不定能转成公家人,家里的活他们和邻居互相帮忙,能干得动。于是父亲早出晚归,忙完乡里工作,回来就下地干活。老天也很照顾,连续三年都是大丰收。家里有了存粮,父亲就动员妈妈,多喂几头年猪。那几年,我家养的猪,都是队上最大最肥的,每年杀猪时,父亲就把邻居们都请过来。这天,家里就像过喜事一样热闹。当邻居说我家的猪全村最大,膘最厚,我家里人最大方,杀猪菜做得最香时,父亲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年猪杀了,多半送给了城里的大伯,剩下的就是全家一年的肉食。
   父亲勤劳,但劳动技术不行,犁地时经常犁不平整,坑坑洼洼,爷爷使唤很听话的毛驴,到他用时变得很不听话,尤其到了地边,毛驴经常不到位,他就让我妹牵着毛驴往目的地走;他割麦子,经常被我扔得很远,并且父亲麦把放得很乱,束麦捆的指责他放不整齐;堆麦堆,他自己站不稳,试着垒过几次,不是麦堆塌了,就是自己掉下来了,只能靠爷爷或妈妈了。扬场等细活他更做不好,但爸爸很有耐心,别人回家了,他还在地里。要么拾麦穗,要么挖白刺、冰草,或者拍土块、挖没犁通的地。回家后妈妈做饭,他也不闲着,不像其他男人没事就熬罐罐茶,而是打水、和猪食、喂毛驴,总是最后一个休息。每到休息天,父亲招集我们一起劳动,不是平整土地,就是地里运粪;不是割草,就是铡草,总有干不完的活。
   几年后,家里情况稍微好些,爸爸决定翻修老屋。家里的老屋还是爷爷年青时箍的土窑,一挖塌,就是一院的土。爷爷、母亲忙庄稼活,父亲就一个人挖窑,往外担土,顾不上休息,胡子没时间刮,乱七八糟的,猛一看,比爷爷还老,我和妹妹偷偷叫他“老愚公”。我们那地方碱水严重,为了防止地基碱,父亲决定地基用石头垒,恬好离我家五六里地的河渠中有以前修的坝,被大水冲跨了,河渠有许多平整的大石块,可太大了,父亲一个人没办法弄来,就和一个陈姓的邻居合伙往来抬,一家一块。陈哥个子大,体格强,可父亲不甘落后,硬是坚持,那一段时间,父亲下班回来,就约上陈哥去抬石头,一年下来料备足了,可父亲的气管炎更严重了。家里的北房有三间,十五米长,地基都是父亲抬来的石块垒的,很牢固,现在依然结实耐用。父亲看到了石头的好处,以后几年,他就利用下班回家的时间,一个人到河沟挑能用的小石块,将家里所有建筑的地基都换成了石块。现在到我家里来的人不相信有那么多的大石头,个头仅仅1米6,体重不到100斤,还有的是患有严重的气管炎的父亲抬来的。
  
   四
   父亲喜欢栽树。一到春季,他就忙开了,最早是在园子里种了果树、杏树、桃树,每到秋季,各种水果依次成熟。家里吃不完,村里的人家都来采摘,我家被庄里人羡慕地称为“大园子”。后来在庄前屋后种了柳树、杨树、松柏、榆树,慢慢范围扩大到荒野、河渠、河滩都种上树,一有闲时间,他就给新种的树浇水,保证成活。
   父亲种的树成活率极高,人们都说他是水命,可我知道,成熟率高,是父亲用汗水浇灌的,三四十年下来,他种的树不上一万,也差不了多少,现在我老家绿树成荫,大半的功劳是父亲的。父亲喜欢种树,常在沟里栽柳树,可有些自私的队里人认为这地方是大家的,你不能栽,栽了树是你的,地方就被你占了,就在放羊时趁没人将柳树身栽子拔去当铁锹把了,父亲第二天去浇水,看到树栽子被人拔去了,知道是谁干的,就去理论,说:“这树、这河滩都是大家的,我只是种了,树叶落下来,你可以放羊,能烧柴了,你可以当柴火,树还可以保持水土流失。现在你将树栽子拔去能有多大用处?你缺铁铁锹把的话到我家门前的树上去选,柳树的,结实的很。”一通话说得老汉满脸通红,以后也就很少搞破坏了。树成材了,父亲也舍不得私自用,可谁家盖房缺点木材,瞅准了那棵树,只要给父亲打个招呼,父亲会不取分文,慷慨赠送。那年我在城里买房,经济有些紧张,当时木材价格很高,我就动员父亲放些树卖了贴补一下,可父亲说不行,这些树长起来不容易,咱们克服一下,决不要放树,让它们给村里遮风挡雨吧。
   九十年代,地方上提倡修建积雨节水工程,上面统一配置水泥,各户出力硬化场院,打造水窖,可村民硬是不接受,因为我们的泉水甘甜可口,并能保证村民的需要,于是父亲带头建了两口窖,窖里埋上了水泵,除饮用之外,其它水全部来自水窖,并务起了小园子,一年四季新鲜蔬菜不间断,榜样的力量胜过说教,第二年,全村家家都实施了积雨节水工程;我们村里的泉水在沟里,平时很少维护,泉水很旺,但人畜一起用水,牛羊践踏,周围卫生不敢恭维,并且一到冬季,就要破冰取水。父亲联系了直径2米的平口钢筋混凝土水泥管12个,动员村民出力,在3个泉上压上了水泥管,并将一眼做上了窖盖,专供村里人吃水,三眼泉周围进行了硬化,村民用水干净多了,冬季也不结冰了。现在村里已经通了自来水,但窖和泉大家还一直使用着。最近还听说村里的能人联系水厂,化验了水质,计划在我们那里建矿泉水厂呢。
   父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一直喜欢学习,他只念了四年书,但当教师时,靠自学教过五年级数学,能吹一手好笛子,村里的业务剧团演出时,他是乐队负责人;当上会计后,更是练成了“铁算盘”,整理父亲的遗物时,看到父亲获得的一摞摞荣誉证,真不相信他仅仅念了四年书。父亲还喜欢读书,每到闲下来的时候,他就看书,钢笔字、毛笔字也写得不错,每到除夕,庄里人都请他写春联。
   可父亲脾气很犟,认死理,喜欢主持公道,有时三头牛都拉不回来,别人不敢说的话,他心直口快,为此,也得罪了不少人,但随着时光的流逝,村里人都认为父亲心底无私,能主持公道,也都记着他的好。
   父亲很喜欢喝酒,但酒量不大,用爷爷的话说,酒性不好,喝上两盅,满脸通红,说话的嗓音也提高了八度,喜欢和人争论,远处听,以为在吵架呢。在外面喝酒,不管多晚,都要回家,回来得早,就带着家里的大黄狗,拿着铁锹、树剪,到田间地头转悠,修修小路,背一下地埂,剪一剪树枝,平整一下道路,见到谁做了破坏公益的事,都要高声大嗓地说两声。有时高兴了,还喜欢在兜里装些糖果,逗逗小孩,小孩尝到了甜头,看到父亲喝了酒,就和大黄狗一样跟在后面,真像山大王巡山。

共 629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有关父亲的感人散文。文章以接到堂弟相约清明上坟的信息为引子,开启了对父亲一生的回忆。父亲生于1946年,一生经历曲折。小时候家境贫寒,经历过逃荒、挨饿等艰难时刻,靠着借粮才熬过灾荒。他四年级辍学后做过临时工,后当大队会计,期间虽遭批斗但最终平反,还凭借一手好算盘改变命运,参与筹建民办小学等事务。包产到户时,父亲不顾家人反对主持分地,让分配公平且利于耕种。他勤劳却劳动技术欠佳,但做事有耐心,总会尽力把活干完。父亲还热衷于改善家中居住条件,翻修老屋、用石头垒地基。此外,他喜欢栽树,种的树不计其数,且无私地将成材树木送给有需要的人,还带头进行积雨节水工程等,为村里做了诸多贡献。父亲虽文化程度不高,但爱学习,自学能教高年级数学,是乐队负责人,字也写得不错。他性格耿直认死理,工作认真,在镇里负责基金会时坚守原则,经历波折后转正成镇干部,却坚持不农转非。一生节俭的他对家人、乡邻却很大方。后来哥哥离世让父亲备受打击,最终因身体每况愈下与世长辞。字里行间满是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与敬爱之情。通过细数父亲一生的坎坷经历、所做的诸多好事以及展现出的勤劳、正直、节俭、善良等优秀品质,表达了对父亲平凡却伟大一生的赞扬,也流露出对父亲离去的不舍与痛心,父亲的精神品格已然成为作者心中永远不会磨灭的珍贵财富,时刻影响着自己。情感真挚饱满,语言朴实流畅,主题明确,感人至深。感谢老师的精彩分享,祝老师创作愉快!冬日安暖!【编辑:梦在何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16003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11-15 10:08:02
  文章宛如一幅长长的画卷,细腻且全面地展现了父亲曲折的一生。从艰难困苦的童年,历经饥荒与逃荒的磨难,到在工作中的波折,如当会计时的遭遇,每一个阶段都描绘得栩栩如生。文中关于父亲在公社工作、参与包产到户分地、翻修老屋、种树、搞节水工程等情节,生动地塑造出一个勤劳、善良、有担当的父亲形象,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父亲在生活各个层面留下的深刻印记。
梦在何处
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11-15 10:11:30
  情感真挚且深沉,如描述父亲离世场景以及哥哥去世对父亲的打击等内容,字里行间的悲痛与不舍令人动容,使读者能深刻体会到作者失去父亲的那种揪心之痛。语言质朴感人,通过具体事例来展现父亲的性格和品质,使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极具立体感,使文章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性光辉。再次拜读欣赏,祝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幸福!
梦在何处
3 楼        文友:乡笛        2024-11-15 16:56:54
  文章构思严瑾,情景交融,情感真挚饱满,语言朴实。好文章,拜该学习了。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11-16 17:13:17
  父亲的一生,曲折而坚韧,深深打动读者的心。他个了不起的人,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还能坚持自己的原则,为家人和村里人做了那么多事情,真是太令人敬佩了。他年轻时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坚持学习,自学会计知识,后来还成了“铁算盘”,还有他筹建学校、主持分地的事情,都显示了他不仅有智慧,还有一颗为群众着想的心。他还是个非常有原则的人,即使面对威胁和诱惑,也能坚守自己的底线。这种精神真值得学习。父亲已经不在了,但他的爱和教诲会一直陪伴儿女。文章饱含深情,情感真挚深沉,回顾了父亲曲折的医生,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思念,感染力强,让人感同身受,倍受感动。好文章拜读学习,祝老师冬日安暖,佳作不断。
淡淡的云彩
5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11-16 18:56:48
  恭喜云映晓山老师文章获得精品!一篇感人肺腑,让人动容泪目的佳作,让人回味不断。再次欣赏学习了,感谢老师给力支持,期待更多精彩呈现。问候老师。
淡淡的云彩
6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1-18 18:41:38
  恭喜佳作摘精!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7 楼        文友:江亲莲        2024-11-30 08:23:14
  其实,人生的这条路,更像是坐公交车。在不同的站点,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在这条渐行渐远的交通路上,有的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可过了这段路,你又会在紧挨着的站点遇见新的人和新的环境,没有人可以一直陪着你。回望这一路,当你真正能够挺过孤独的日子,就说明内心又接受了一次崭新的洗礼,至少已经从深渊中走出来了。向写作老师学习,致敬辛勤写作的老师,佳文欣赏。感恩遇见!
君子立世当刚毅坚卓。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以贯道,文与道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8 楼        文友:江亲莲        2024-12-07 07:40:57
  其实,人生的这条路,更像是坐公交车。在不同的站点,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在这条渐行渐远的交通路上,有的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可过了这段路,你又会在紧挨着的站点遇见新的人和新的环境,没有人可以一直陪着你。回望这一路,当你真正能够挺过孤独的日子,就说明内心又接受了一次崭新的洗礼,至少已经从深渊中走出来了。向优秀的写作老师学习,致敬辛勤写作的老师,佳文欣赏。感恩遇见!学习之!谢谢社团,谢谢江山!
君子立世当刚毅坚卓。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以贯道,文与道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