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岁月】泪珠化珍珠 文心雕金龙(散文)

精品 【金文·岁月】泪珠化珍珠 文心雕金龙(散文)


作者:王金启 举人,3683.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13发表时间:2024-11-17 17:57:12

一部书是如何诞生的?我的思绪就像飞在天上的白云,总是想得很多,落实在行动上,却是日复一日的缠绕在生活的琐碎之中,真正用于创作的时间很少。说实话,我就是思想活跃的巨人,实践活动的矮子。而真正的创作者真正的艺术家一定比我更为努力,更加锲而不舍,更具有坚守梦想的坚韧不拔和矢志不渝精神。
   在创作的浩瀚海洋中,每一位创作者都像是一位孤独的航海者,怀揣着梦想的小鸟,驾驭着远航的扁舟,在文字的波涛里起伏。创作,是一场灵魂与世界的对话,是将内心深处的情感、思想化作可见可感的实体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恰似泪珠化珍珠,文心雕金龙一般般艰辛而神奇。
   创作的开端,往往是源于内心深处的触动。或许是清晨草叶上的一颗露珠,折射出世界的晶莹,让心灵为之震颤;或许是街头巷尾一个少女的微笑,暗含着生活的柔情,如同一束光照进心底;又或许是历史长河中某一个悲壮的故事,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英雄与苦难,如重锤敲响心灵的大钟。这些瞬间,就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成为创作欲望的源泉。而最初的这些情感,就像眼中刚刚涌起的泪水,带着咸涩,带着懵懂,它们是如此的原始和纯粹。如何捕捉从天而降飘飘欲仙的灵感,如何将汗水铸造辉煌,从一路风雨一路荆棘中寻觅深山的宝藏并把它挖掘出来,将璞玉用匠心雕琢出精美的艺术品,是一个非常艰辛而且漫长的过程。
   当创作者试图将这些情感转化为文字时,就如同蚌将沙砾纳入自己的怀抱。那是一种小心翼翼又充满期待的过程。每一个字都是一颗沙砾,在思维的蚌壳里开始它们的旅程。此时,创作者面临的是如何选择合适的字词来表达那微妙的情感。比如描写悲伤,是用“黯然神伤”这样略显含蓄的词汇,还是“肝肠寸断”这种极具冲击力的表达?每一个选择都像是蚌在调整沙砾的位置,试图让它与自己的身体契合。这个阶段,创作者常常会陷入自我怀疑,那些已经写下的文字,看起来是如此的稚嫩和粗糙,就像未经打磨的沙砾,硌手且不完美。于是,反复修改、增删,就成了这个时期的常态。那些被删除的文字,就像从眼中滑落的第一滴泪水,带着遗憾和不舍,但也是为了让作品更接近心中理想的模样。
   随着创作的深入,情感在文字中逐渐沉淀和积累,故事开始有了自己的骨架和血肉。就像蚌开始分泌珍珠质,将沙砾层层包裹。如果是写一篇小说,人物开始有了鲜明的性格,他们在情节的舞台上演绎着悲欢离合。主人公的每一次抉择,都像是在创作者心中敲响的鼓点,或激昂或低沉。而配角们也不再是模糊的影子,他们有着自己的梦想、欲望和无奈,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各自有着独特的光芒,共同构成了故事璀璨的银河。如果是创作一篇散文,情感则如潺潺溪流,在文字的山谷间流淌。每一个段落都是溪流经过的风景,有山花烂漫的欣喜,有巨石挡道的挫折,有静谧深潭的沉思。此时,创作者就像一位画家,用文字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每一处细节。
   然而,创作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会遇到无数的难题。有时候,情节会陷入僵局,像是走进了死胡同,找不到出口。那些精心塑造的人物仿佛突然失去了灵魂,变得呆板而机械。这时候,创作者的内心会涌起一种深深的挫败感,就像航行在大海上的船只突然失去了方向,四周是茫茫的黑暗和无尽的波涛。这种痛苦,就像眼眶中打转的泪水,积聚着、压抑着,却又无法轻易落下。但正是这种痛苦,成为了突破的动力。创作者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许是重新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找到那些被忽略的情感线索;也许是改变故事的发展方向,让情节朝着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转折。就像蚌在困境中不断调整,试图让珍珠在压力下变得更加圆润。创作的历程,既像是金蝉出窍,又如破茧化蝶,那种痛苦恰如与死神拔河,只有胜利者才能获取复活或者重生。而大部分人,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不是庸庸碌碌就没有梦想,而是大多数人,没有把痛苦化为动力,没有把泪珠变成珍珠,没有毅力全力以赴,坚持到底。
   在创作接近尾声的时候,作品已经初具规模,但这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另一种更为精细的打磨的开始。这时候的创作者,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雕刻师,面对一块已经有了大致形状的玉石,开始精雕细琢。每一个句子的韵律、每一个段落的衔接、每一个细节的呼应,都需要反复斟酌。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字词,可能会成为影响整个作品品质的关键。就像雕刻龙的眼睛,稍有差池,整个作品就会失去神韵。这个阶段,创作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专注力,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瑕疵。那些被修改的部分,就像从珍珠表面磨去的一层薄膜,虽然微小,却能让珍珠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每一次修改,都是对作品的一次升华,是让作品从平凡走向精品的必经之路。精益求精,并不一定就能达到十全十美,但尽心尽力全力以赴一定会让作品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而在创作完成之后,作品就像一颗孕育成熟的珍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它不再仅仅属于创作者个人,而是成为了与读者心灵沟通的桥梁。读者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赋予作品新的意义。每一个读者的解读,都像是对这颗珍珠的欣赏和赞叹。而创作者的文心,就像那雕刻金龙的神奇力量,赋予了作品生命和灵魂。这只“龙”在读者的心中腾飞,它带着创作者的情感、思想,穿越时空,触动每一个有缘人的心灵。面壁十年图破壁,一朝化龙飞云端。众生只见龙腾飞,谁知文心苦与甘!正如曹雪芹先生所说的那样: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在这个“泪珠化珍珠,文心雕金龙”的过程中,创作者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和精力,更是自己的灵魂。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生命的燃烧,是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对世界的认知与感悟融入到作品中。那些曾经流过的泪水,无论是因为创作的艰难还是作品中人物的命运,都成为了珍珠上最珍贵的光泽。而那一颗文心,始终坚守着对美的追求、对真理的探索,如同雕刻家手中的刻刀,在岁月的磨砺下,越发锋利,雕琢出一件又一件震撼人心的作品。
   从古代文人墨客到现代的创作者,无不经历着这样的过程。从屈原到司马迁,从李白到杜甫,从李煜到李清照,从辛弃疾到苏轼,从金陵笑笑生到曹雪芹,每一位创作者都曾经在心灵里经过八十一难,从破茧而出到凤凰涅槃,化腐朽为神奇,从死亡之地而获得新生。屈原的《离骚》,是他在流放途中,用满心的悲愤和对国家的热爱凝聚而成的珍珠。那一句句如泣如诉的诗句,是他眼中的泪水,也是他心中的火焰。他以自己的文心,在文学的天空中雕出了一条永恒的“龙”,让后人在千年之后仍能感受到他的痛苦与执着。曹雪芹是在贫病交加的困境中,用十年的心血创作《红楼梦》。那是一部家族兴衰的史诗,是无数人物命运交织而成的画卷。他在创作过程中所经历的苦难,就像无数的沙砾磨砺着他的心灵,但他却用如椽巨笔,将这些苦难化作了文学史上最璀璨的珍珠。他的文心,雕出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龙,让无数人为之倾倒。
   在当今时代,创作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但创作的本质却从未改变。无论是网络小说作者,用天马行空的想象构建一个个奇幻的世界;还是散文家,用细腻的情感描绘生活的点滴;亦或是剧作家,用精彩的对白展现人性的复杂,他们都在经历着“泪珠化珍珠,文心雕金龙”的过程。每一个点击量、每一次转发、每一个读者的留言,都是对他们作品的认可,是珍珠在阳光下闪耀出的光芒。
   创作,是一场孤独而壮丽的旅程。它让我们明白,泪水并不可怕,那是生命的滋养;挫折并不可惧,那是成长的磨砺。只要我们怀揣着一颗文心,用它去雕琢我们心中的梦想之龙,用我们的情感和智慧将泪水化为珍珠,我们就能在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留下属于自己的光辉印记。因为,在这“泪珠化珍珠,文心雕金龙”的奇妙世界里,每一个创作者都是伟大的艺术家,他们用文字书写着人类的灵魂之歌。

共 314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王金启老师的这篇文章以真挚而细腻的笔触,探讨了创作的艰辛历程与起始之源,令人深思。作者首先深刻地自我剖析,坦诚自己在创作道路上“思想活跃,行动迟缓”,通过这种自我批判,让读者感受到了其对创作的严肃态度和对真正创作者的敬仰。这种对比不仅真实,也为后文阐述创作的不易埋下了伏笔。用“情节陷入僵局”“人物失去灵魂”等生动的描述,将创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那种深深的挫败和迷茫。尤为可贵的是,作者并未仅仅停留在描绘痛苦之上,而是进一步阐述了痛苦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成为突破的动力。通过重新审视作品、挖掘人物内心、改变故事方向等方式,创作者如蚌育珍珠般在困境中不断调整,这种将痛苦转化为成长的叙述,充满了励志的力量,也让人对创作这一过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创作的历程,既像是金蝉出窍,又如破茧化蝶,那种痛苦恰如与死神拔河,只有胜利者才能获取复活或者重生。”此句是全文的亮点之一,以强烈而震撼的语言,突显了创作中突破的艰难与珍贵。总体而言,这篇文章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表达,为我们展现了创作的伟大与神圣,让我们对创作者们充满敬意,也对创作本身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对于文学创作的认知之路,激励着我们在阅读与创作中不断探索、不断前行。精彩美文,推荐阅读,申报获精。【金文编辑:东夷三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11020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东夷三子        2024-11-17 18:03:04
  精彩美文欢迎品尝!
2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11-18 06:08:45
  王社长文思敏捷,佳作频出。文章设身处地,体会深刻,表达了创作的心理路程,中肯贴切,引发文友的共鸣,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好文!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11-18 06:11:17
  感谢东夷三子老师倾情编辑,编按有内涵、有深度,理解深刻,分析透彻。辛苦了!向老师学习致敬。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 楼        文友:和谐自然        2024-11-18 23:53:19
  社长的这篇文学创作论,可为精论!
回复4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1-19 08:21:12
  谢谢老师鼓励,祝福老师愉快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