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关于“生命的意义”及“心灵鸡汤”答朋友问(杂文)
好多事情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生活的抽象它并不是生活的本身。比如,你读到的那篇网间流传的文字(附后),这,或只是文字的魅力所在。我欣赏这篇文字的文笔,并不认可他的观点。我说它心灵鸡汤,之所以是鸡汤,它温暖,熨贴人,能给人一种心灵慰籍。话说得很哲理很温润,然而,无卵用,没有营养。比如,大家常说的,“劝人都会”,可是,遇事,又有谁能自己说服过自己呢?"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是有道理的。
心灵鸡汤,只是“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比如,宗教,它诞生于苦难,给无望的人一种希望和期待,虽然,很渺茫,但毕竟是现世活下去的勇气和来世的精神寄托。“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其实,是自慰,也是自我麻醉。时艰,路遥,人困,马乏,我们都在望梅止渴。
关于生命的意义,问题的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个体是多样的,而集体却是有着大一致的利益诉求。集体,其实就是相互妥协,是个体私权利的让渡。便就有了,流传很广的,梁晓声说的那四句话:什么是文化?就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已经成了普世的价值。但它本身是生命被“集团化”后的衍生物,并不是生命的意义。
如果,放之所有的(生物)生命的范畴,溯源,或寻根,那么,生命的意义就是繁衍,就是种群的延续,这是本源的生命的意义。如果论及人,论人就必然得论及社会、意识和文明,文化、哲学和伦理,等等……似乎很复杂,其实很简单,还是种群繁衍这唯一的生命意义之上的延伸和矫饰。我说过,比如,爱情,只是文化了的性。
但,我们如果说“我要和你困觉”,那就是阿Q;如果说“我想和你一起起床”,那就是徐志摩了。当然,人总要穿裤子的,否则,就是猴子了。毕竟,我们不是猴子。
看过张嘉译和刘佳主演的一部电视剧《婚姻背后》,剧中男主对女主说:人的一生有两件事最重要,一个是舞台,一个是床。舞台有大有小得看本事,但床,一定得舒服,毕竟人的一生大半时间得在床上度过。女主问男主:那你来北京是找舞台呀,还是找床啊?男主说:没有舞台就没有事做,没有事做就挣不到钱,没有钱就买不了床,所以两者得兼顾。
这“床”的寓意,你懂的。这,或许就是最正确的生命的意义了。
你知道那个写《老人与海》的硬汉子海明威,为何拿起猎枪轰碎了自己的头颅而选择自杀?他死时六十二岁,由于伤残和衰老,性生活已经无能为力。长期被ED(勃起功能障碍,见肯尼思的《海明威传》)困扰,这种疾病严重影响了他与妻子的关系与家庭生活,他沮丧,他抑郁,他绝望,觉得自己的生命已毫无意义,为了一个男人的尊严,他便支起了猎枪,含在口里,扣动了扳机……
人都在说,活在当下,可是,如何活,是有区别的,穷人和富人的当下并不一样。即使当下,谁没有“远虑”和“近忧”呢?所以,心灵鸡汤我不信,但有时,我只是觉得有些鸡汤味道还不错,或是,色香味很浓郁,很有些诱惑。转发它,也是对时髦的妥协。
我刚看到这样一段话:“我们的文字不用繁琐,也可以表达得惟妙惟肖。像“男欢女爱”,这四个字就绝美地概括了生命的意义。男人和女人,在一起欢爱。除此之外,对待生命还有更好的诠释么?”
它或许暗示了生命本质上的意义,和现实活着的意义。于是,我们文化了的人把两性的交媾称作“做爱”,就太人性化了,美得让人感动。人,是唯一知道“羞”的动物,他是要“遮”羞的。但,并不妨碍我们性交。
所以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或许,是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远了吧。
“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老弟,你说得很对。前些日子我从云南旅游回来写了篇游记,《漫步云南》,一位朋友读了后给我留言:“拜读了,阁下散文的风格颇有余秋雨的味道。不知何故,俺目前也在昆明搬砖却全然没有阁下那份闲心,也许这就是旅游和谋生的区别吧。”
闻之,我颇有些感触:“活好当下,活出自我”,臣妾做不到啊!
司马迁讲,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铁生讲,要求意义就是要求生命的重量。这些轻重放在外卖小哥的背篓里,放在按摩妹的十指下,就微不足道了。
当然,理性地讲,我以为,繁衍的前提是生存,为了生存,或更体面的生存,一切的努力都是有意义的。包括苦难。涓生和子君,子君的死是一个的悲剧,鲁迅先生曾讲“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读过鲁迅先生的小说《伤逝》就理解了。
还有对美的追求。毕竟,我们是人,毕竟,人的生存是需要用美来妆饰自己的。如女人的自我修饰,男人们的“衣冠楚楚”“温文尔雅”,和那些诸如“衣冠不整者,谢绝入内”写在宾馆门前的告示。无不彰显着我们的文明,这是一袭华丽的袍子。
关于美,读读这首诗吧,我在网上见到的,很美。《光线深处》,一名网名叫“夏日葵”所作:
午后,藤蔓从高处垂下来
我坐在下面读诗
读一句,花就开一朵
光线就深一寸
我逐页翻书
太阳慢慢拾阶而下
光线有点像若有若无的暗香
……
文字是心的迹,诗是人写在心念里的美。走在泥泞里的人,心中总有那一树藤蔓,那一缕阳光。
这就是文化的层面了。生命的意义在此层面上,就多彩生动,但也伪饰起来。人为为“伪”,虽这样,但,还是要穿袍子,哪怕里面爬满了虱子。我并不主张裸奔。
活着,是前提。有些人连活着都弄不明白,奢谈“生命的意义”,那就是舍本逐末的荒谬了。
“赐教”不敢当。以上昏话,权当饭后茶余供贤弟一笑。
附:一篇网文:生命的意义。我们穷极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
穷极一生,我们追求的是什么?
王羲之说: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人这一生,如昙花一现。如草木春绿秋枯,如曦月东升西落。
但偏偏这一生欲望却有很多。
小时候溪头卧剥莲蓬,忙趁东风放纸鸢,急走追黄蝶,也傍桑阴学种瓜,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长大后希望金榜题名,希望有佳人相伴,希望钱财不断,希望节节高升,希望高朋满座,希望夜夜笙歌。
老了又想要健康长寿,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有一盘棋,一知己,一壶酒,一庭院,安享天伦。
你看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惆怅。有一大半的人还在为生活挣扎,哪里有时间去寻找意义?
其实人这一生,不过是一场体验,就和草木,日月一样,体验这欲望的轮回。
活不明白就会觉得,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活明白了就会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你可以追求这金钱名利,你也可以追求诗酒花茶,你可以追求江上之清风,也可以追求山间之明月。
但是不用过分在意追求的结果,结果终将逝去。穷极一生,来到人间,尽可能的体验世间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
很喜欢大鱼海棠的这句话。
我们这一生很短,我们终将会失去它,所以不妨大胆一点,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次梦,不妨大胆一点,有很多事没有答案。
人生得意须尽欢,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我们穷尽一生所追求的幸福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而是在当下。眼中景,碗中餐,身边人,一世两人三餐四季,家人闲坐,幸福安康,灯火可亲,便是人间好光景。
好好活着。
2024。11。21。夜。浐灞半岛
谢谢,朋友对这篇文字的解读得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