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好人郝卫(散文)
一
我与本村的郝卫大姐,是在七年前认识的。我们本不是一个村(她是龙门村,我是张家垭村),合村后都叫龙门村了。我俩也本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的人,她是株洲市荷花区民政局副局长退休的国家干部,我不过是长期面朝黄土背朝天、最普通的农村女子。因为合村后,上级安排了东北来的大学生做村官。年轻村官有活力,那年村里要举行首届端午晚会。当时,我被刚联系上的同学再三鼓励,并在她的强烈“逼迫”下,将丢掉三十多年的笔非常费力地才慢慢拾起。我花了半个多月时间勉为其难地写了首诗歌《我爱龙门》,并报名参加朗诵。
郝卫大姐,是这次晚会的主要组织者之一,于是我们便认识了。她还说了一大堆鼓励我的话。我见她在台上说话,落落大方,一点也不怯场,就像与人平时聊天一样,还带着风趣幽默。她不用草稿,拿着话筒便“一、二、三……”条理清晰,有条不紊。她没有那些客套的官腔官话,也没有那些反反复复的大堆废话,更没有那些带着夸张的故作姿态。不单是我,在场的所有人都非常佩服她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思维敏捷的表达能力,还有她自然流露出来的亲和力。那天,我牢牢地记住了她。
可能是在我们这偏远山区,村里的文化人都不屑冒头吧,让我这个井底之蛙出了风头。我与郝卫大姐认识后,她马上将我介绍给她的同学胡亦文老师。其实,胡老师当时以我的口吻写了《我爱龙门》让我朗诵。她写得比我要好上万倍,可我觉得,既然是“我爱龙门”,哪怕我水平低,也要表表我的心意。水平高低如何,龙门肯定不会嫌弃我这个子民吧,重在参与嘛。于是我还是读了我自己写的。当时觉得很对不住胡老师的,她好心帮我,我却没采纳。
胡亦文老师,我也叫她大姐,是常德市诗词学会的老师,很会写诗词,在常德、在湖南诗词界,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我与常德诗词界也慢慢产生了交集。如果没有郝卫大姐,我也许现在还是散兵游勇,像无根浮萍到处飘荡,没有自己的家。郝卫大姐,无疑是我与常德诗词、鼎城诗词的牵线红娘,是我生命中难得的贵人。
二
近七十岁的郝卫大姐,单看外表,完全不像长期生活在城里的国家干部,倒像个十足的农民大妈——深色的衣着,普通的平底鞋,非常干净;女式男头的短发,没染也没烫,很有精神;脸上没有擦脂打粉,嘴唇没有鲜艳的口红,很容易亲近。但从她开口说话的言语声调中,很快便知道,她非等闲之辈——说话干脆、非常健谈、话语中肯。是个心直口快、做事风风火火、雷厉风行之人。这可能与她长期身处领导岗位、因工作需要练就的吧。
很快,我与她添加了私人微信,经她的介绍,也与胡老师有了私人微信。
我离郝卫大姐的家,大概七八里路,我们也很少见面。前几年,村里的几支舞蹈队很活跃,也常举行活动,我们见面的机会就多一些。现在,郝卫大姐的娱乐组织还在,我们这边因为住户太稀散,有些冷淡,加上又没有什么活动可以参加,与她见面的机会就少了。
三
慢慢地,我知道了郝卫是个非常有爱心的大姐。
前几年,为了给本村考取本科以上的寒门学子一些奖励,郝卫同村里的几位退休老师和干部成立了村教育基金会组织。她作为发起者之一,每年都带头捐款,且她的同学同事在她的感召下,也给我们村捐款。那几届,村里榜上有名的学子都相应地得到过一些奖励资助。这份为村里的明天所付出的努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她独自出资,将她组里的一段公路硬化,从主路接到了组里,有好几百米远,并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这条路,在龙门村来说,硬化到组里的每家每户是较早的了。周围的住户因为她而先一步尝到了走路脚不沾泥、夜晚的山村也是灯火通明的甜头。
她家大客厅的墙壁上有个较大的电视机,可以投屏。我上面也说了,她有一班老人健身队伍,她经常带领一些老姐妹到她家跟着大屏幕锻炼。她家的水果零食长期不断,无论是她自己买的,还是她的子孙买的,或者亲友送的,在休息的途中,她会拿出来大家共享。有人觉得常吃她的,很不好意思,她会硬塞,说这值不了几个钱,只要大家开心,她也就开心。长期多用的电费水费更不消说,她是绝对不会收的。
因此,周围的人对她是发自肺腑的尊重,发自内心的感恩。平时有什么要出力的事,不用郝卫大姐说,主动给做了。比如,大件快递、她园里的大南瓜等,别人见了,会主动帮忙送到家。
四
郝卫大姐退休后,她的老伴前后两次中风,长达十多年之久。她是从医院到家庭,又从家庭到医院来回奔波,多次辗转,细心照料。事事亲力亲为,尽量满足老伴的要求。后来因为她体力不支请了保姆,她还是事无巨细。哪怕老伴常常因为自己失去活动能力,与她置气,口齿不清地冲她发脾气,她还是以最大的耐心照顾他、宽慰他、开导他,直到老伴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常说,就希望他能多陪她一些时日,哪怕多一天多一个小时,她也要争取。无论是医生、护士、亲友还是邻居,无不说郝卫大姐心田好、脾气好。也说他的老伴是有福之人,遇上了这么好的老婆。
郝卫大姐是个闲不住的人,她栽了不少的花,种了不少的菜,还有几棵果树。一到花果飘香或者蔬菜茂盛的季节,她便邀请她城里的好友、同学等到家里来聚一聚,享受一下农村田园生活的氛围。他们回城个个都是喜笑颜开地满载而归——城里人太喜欢农村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了,因为这全部是无公害的纯绿色产品!他们说这是花高价也买不到的好东西,何况还是免费。这份情谊是无价之宝,不可用金钱来衡量。
五
自非洲猪瘟后,有几年我没养猪。年终岁逼,我便做两个月的年粑粑卖,贴补家用。我做的年粑粑质量还行,销路也还不错。郝大姐附近的几个组也常有人要买我家的粑粑,刚开始我不知道他们的具体位置。乡里的老人许多不会微信,不会发位置。电话里说的都是某路旁、某大树下,距离某池塘几十米,到某个拐弯处往左或者往右的第几家……这些对我这个不熟悉的人来说,还是模棱两可,到了我还得打电话问。郝卫大姐知道后,很干脆地说:“我带你去,这几家,我清楚得很,免得耽误时间你多跑路。”像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都是她直接带着我这家那家送到。末了,我想给她几斤粑粑答谢她,她是好歹不要。还放出“狠”说:“你要这样,从此我俩再不来往!”我还真怕了。能遇到她,并与她相识相知,是我几辈子修来的福分,我不能失去这个真心对我好的大姐,我只好顺着她。
她太体贴人、太善解人,她知道我的情况——最近几年时运不太好,爱人残疾,我也长期经受着风湿骨痛的折磨,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她从来就是做好事不图回报。我这人口笨,感激的话装了一大箩,就是不知道怎么说。有时候她也买我的粑粑,也常介绍她熟悉的人来买。我过秤后想趁她不备,迅速多塞几个给她,她太精明、太明察秋毫了,我仅有的花花肠子真玩不过她。她那耳听八方眼观六路的本领非常人所及。她马上知道我的意图,并立即制止。只有别人沾她的光,她从不占别人的便宜,我真拿她没辙。
这样的好人,真的不多,起码我没遇到几个。我运气好,居然让我遇着她。
六
前不久,我和郝大姐受胡亦文老师相邀到常德参加学习。还没出门,郝卫大姐就说了,来去的车费她全包,不许我抢着出。她都说到这份上,我能与她抢吗?过多的客套话反而会觉得虚伪,会闹生分。虽然来回的钱只有几十块,但这份照顾我、体贴我的情谊千金难买,我除了感动还是感动,再就是在心底默默祝福她平平安安、健康快乐。
我们同去常德时,同车的还有一位到第一人民医院复查的中年男子,和我们同村。我很是佩服郝卫大姐,她居然很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她说他一家三代四口人,有三个人的身体都很不好——母亲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他和他儿子的身体都出了较大的问题,必须长期用药、化疗,仅这药费就是个无底洞。付车费时,她也连他的车费毫不犹豫一同给了。这病人千恩万谢,我也是倍受感动。好人啦好人!
郝卫简直就是现代的活雷锋,是阳光、是雨露、是雪中炭!
七
现在的好人常有,但真正无私帮助不图回报的人不多。有官职的人不少,但真正能体恤百姓与底层人打成一片的领导,也不是很多。有钱的人很多,但在日常生活中平易近人,时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不是很多。好人郝卫的爱心是她内心深处的自然流露,不带半点做作之态,没有一丝一毫的虚情假意。
世界需要像郝卫一样的热心肠。微小的行动,只要像郝卫一样有着纯洁的思想,也会显得很高尚。
其实,郝卫大姐的优秀事迹远不止这些。一方面,我接触少,了解也并不多;另一方面,我水平有限,她的高尚品德我写不出。今天,我拉拉扯扯写了一通,仍觉得还不及她优秀的万分之一。
行好事,结好缘,做好人,有善念,天必佑之!我在这里,衷心祝愿郝卫大姐平平安安、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