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现代诗歌 >> 【齐鲁】女妖 (外一首)

编辑推荐 【齐鲁】女妖 (外一首)


作者:朱文朝 布衣,240.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6发表时间:2024-11-23 11:51:28

      
  
   水雾淡淡散开
   时间即时被我眼睛凝固
  
   你乌黑及腰长发
   再现瀑布灵韵。微微展动间
   水雾,这个水的精灵
   一不小心暴露
   谄媚潜质
  
   天上那轮月牙是你偷走的吗
   你光洁额头
   我分明看见有道月光隐现。我不敢确定
   就如不敢确定你的蛾眉,我想起三月
   那叶细嫩的柳叶
   也不敢确定一个可能的事实
   ——你的琼鼻、耳朵……
   是那位玉雕大师
   白发匠心
  
   你的臂膊,我记起昨天
   在那个农家藕田里看到的新藕
   那种暗香浮动的芬芳
   有咬一口的冲动
   你的粉颈,我的眼
   即时穿过时光隧道,停留在
   那口池塘里的那只白天鹅
   一张通红的脸
  
   停止你扭动的腰肢吧
   我怕看见有风吹折嫩柳的景象,还有
   你欲抬不抬作妖的腿
   ——在你用魔性双眼以快刀形态
   剥夺我对视的权力
   我悲哀发现自己
   不敢用心揣摩你嘴唇的温柔
  
      
   ○爱
  
     ——致最亲的爱人
   一万年?
   我不想那么沉重。
   海枯石烂?
   也是太虚。
   我只要一个约定——
   今世!
   ——余生!
  
   我要在能看得到的未来
   与你相拥。
   我要用真实的余生
   与你共看日月。
  
   虽然
   我也想千年万年。
   但我决不会
   决不会给你设定一个永远的束缚,
   让你
   成为爱情的奴隶。
  
         

共 6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女妖》这首诗以一种奇幻且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如 “女妖” 般迷人的女子形象,通过大量独特的比喻和细腻的感官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诱人的氛围。第一节:开篇 “水雾淡淡散开,时间即时被我眼睛凝固”,通过这种带有奇幻色彩的描写,设定了一种仿佛时间停滞的情境,为下文对女子的细致刻画做铺垫,吸引读者进入诗人所营造的独特氛围中。第二节:从女子的 “乌黑及腰长发” 写起,将其长发比作瀑布,展现出其头发的柔顺与灵动,同时提到水雾仿佛因她而暴露 “谄媚潜质”,赋予了水雾人的情感,侧面烘托出女子的魅力,连周围的自然之物都仿佛为之倾倒。第三节:对女子的容貌展开想象式的描绘。猜测天上的月牙是否被她偷走,看到她光洁额头有道月光隐现,又用不确定的语气描述她如柳叶般的蛾眉、精致如同玉雕大师杰作的琼鼻、耳朵等五官,这种不确定并非真的怀疑,而是以一种略带神秘和惊叹的方式来凸显女子容貌的超凡脱俗,仿佛她的美带有一种虚幻的、难以捉摸的特质。第四节:描写女子的身体部分,把她的臂膊比作农家藕田里新藕,既写出了其臂膊的白皙、鲜嫩,又通过 “有咬一口的冲动” 这种极具感官冲击的表达,强化了女子身体所散发的诱人魅力。而将她的粉颈比作池塘里的白天鹅,既表现出其优雅,又因 “一张通红的脸” 的描述,增添了些许娇羞之感。第五节:“停止你扭动的腰肢吧,我怕看见有风吹折嫩柳的景象”,把女子扭动的腰肢比作嫩柳,担心被风吹折,形象地表现出女子腰肢的纤细、柔美以及诗人对其的怜惜。对于她欲抬不抬的腿和魔性双眼剥夺自己对视权力的描写,则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魅惑力,让诗人在面对她时甚至不敢用心揣摩她嘴唇的温柔,凸显出女子的美所带来的那种令人既着迷又有些许畏惧的强大冲击力。《女妖》这首诗通过丰富多样的比喻、细腻的感官描写以及奇幻的情境营造,塑造了一个极具魅力、神秘而诱人的女子形象,使读者仿佛能真切感受到诗人面对这位女子时那种既被深深吸引又有些许忐忑的复杂情感。《爱》这首诗以一种真挚且质朴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理解和态度。第一节:诗人开篇就对常见的表达爱情长久的词汇 “一万年”“海枯石烂” 进行了否定,认为这些表述过于沉重和虚幻,表明诗人不想用这种宏大而缥缈的承诺来定义爱情,体现了诗人对待爱情较为务实的一面。第二节:接着诗人提出自己对爱情的期许,那就是 “今世!—— 余生!”,强调希望在能够看得见、真实可触的未来里与爱人相拥,用真实的余生共同经历生活,一起看日月,展现出诗人渴望在当下和未来实实在在地与爱人相伴,享受平凡而真实的爱情生活的愿望。第三节:最后诗人虽然也提及曾有过想让爱情延续千年万年的念头,但马上又坚定地表示决不会给爱人设定一个永远的束缚,不想让爱人成为爱情的奴隶。这体现了诗人对爱人的尊重,认为爱情应该是建立在双方平等、自由的基础上,而不是用长久的承诺去禁锢对方,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爱情的理解,即爱情是在相互陪伴、尊重的前提下,共同度过真实可感的人生时光。总体来说,《爱》这首诗摒弃了传统爱情表达中的一些华丽而空洞的承诺,传达出一种追求真实、平等、尊重且注重当下与未来实际相处的爱。总体上看,两首诗或者奇幻与细腻、含蓄与复杂;或者质朴与简洁,理性与洞悉,两首诗多元地表现出了作者相对高超的写作技巧。期待新的精彩!【编辑:明月沧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明月沧海        2024-11-23 11:52:11
  期待新的精彩
明月沧海:本名宁利强,1976年生于山东莘县,1993年开始文学创作。
回复1 楼        文友:朱文朝        2024-11-25 07:23:52
  谢谢老师您的鼓励和抬爱,感激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予的鼓励!您的金句,为拙作增色无限!
2 楼        文友:土木禾刀        2024-12-02 20:04:02
  动人的诗歌不在乎于技巧,而在乎于真情。很有感情的诗歌,质朴无华又动人心弦。
3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2-18 08:25:45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