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参差不齐(随笔)
参差不齐
周虎子
人与人不一样,心智、理念、能力等参差不齐。就是一家人也差异很大,求同存异,互相理解才能求得和谐。
人其实都是个体,各人有各人的秉性。但大体上与个人的智慧、阅历、社会层次、职业圈子等有关。一家之中也常因理念不同而争执。不宜固执己见,多听听、多借鉴、多分析,综合研判失误就少些。
父母的层次低,见识少,子女则应多向朋友和智者请教,根据自己志向、专长和现实状况做选择。父母的层次高,资源多,则应多听父母的指导。人生会少走弯路。原生家庭对人影响很大,但应拓宽眼界,多与人交往,不断提升才能与智慧,向高人学习,积极探索,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兄弟姊妹间也参差不齐,成家立业后又状态各异。有人谋仕途发展,有人谋发家致富,有人思学问研究,有人乐生活娱乐等,依然追求不同,也难谈到一起。
几十年后的老同学,更是参差不齐。各人的地位、财富、身份、家庭、子女都没法比对了。坐在一起也各说各话,观念有时对立,唯一的共同语言仅有对上学时的往事叙述,对退休后养生保健的体会。
任何时候都参差不齐的,但应有个基本通识和常理。人各不同本就自然,地位悬殊也要人格平等,财富不同也要善待别人,认知不同可以商议,性格不同以和为贵,不可仅站在自己立场指手画脚,更不得否定别人、轻视别人。每个人对生活的感悟也仅是己见,不见得全面深刻适于别人。有人说三观不同,少言为贵。认知不同,多说无益。这话仅对一半,交流才能互相启发,否则人与人很难沟通,没了沟通,这关系就剩了个空壳,就冷漠了。
容许别人畅所欲言,倾听后再谈己见,互相商量为好。也不可太坚持自己的立场,世上没有绝对的道理。比如兄弟中有人只顾做生意挣钱,把照顾老父母的责任推给别人,还强词夺理自己干大事,不出钱、不出力、不出人就没基本的道理了。老同学隔几条马路,却几十年不来往,遇事了才找上门来,说自己性格不喜拉扯。也没道理,用人时才来,别说性格说人品。
参差不齐没啥,要遵守世间基本的道理。否则便过分了,自私自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