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四姑娘山,遇见红杉林之美(散文)

精品 【丹枫】四姑娘山,遇见红杉林之美(散文)


作者:安子川 举人,4091.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09发表时间:2024-11-24 22:34:15
摘要:原创首发


   如果不是这一次偶然的机会前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旅游,我可能永远都不会知晓在那片土地上,竟隐匿着宛如仙境的四姑娘山景区,更不会邂逅那片令人心醉神迷、景色独特的红杉林。也正因如此,这次旅行于我而言变得弥足珍贵,在红杉林景区所目睹的一切,都如同被镌刻在记忆深处,每每回想,仿若就在昨天,那一幕幕画面依旧鲜活而生动。
   初冬天气,北方早已渐渐转冷,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似是大自然奏响的冬日序曲。而此时的南方,却宛如一位温婉的佳人,依旧沉醉在秋意的缱绻柔情之中。天空湛蓝如宝石,阳光轻柔地洒在大地上,微风拂过,带着丝丝缕缕的凉意,却并不刺骨,正是出游的绝佳时节。我和妻及友人一行,怀揣着对未知旅程的憧憬与期待,从古老而厚重的西安出发,踏上了这场充满惊喜与感动的探秘之旅。
   我们先去了九寨沟和映秀镇大地震博物馆,又经过五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位于四姑娘山景区所属的小金县城。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整,于翌日清晨开始游览四姑娘山。
   四姑娘山,由四座连绵不断的山峰组成,宛如四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屹立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传说中,这四座山峰是四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化身而成,她们守护着这片土地,庇佑着这里的人们。
   经过询问和查阅资料,一天之内根本无法游四完姑娘山,而且,四座连绵不断的山峰,唯有双桥沟景区最不可错过。于是,我们穿上厚厚的棉衣向双桥沟景区进发。
  
   二
   和进入所有的景区一样,虽已是初冬天气,双桥沟景区也是车流如潮,人流如织。排队坐上观光车,沿着蜿蜒的道路缓缓前行。一路上,窗外的景色不断变换,每一处都让人眼前一亮。远处的雪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圣洁的光芒,那终年不化的积雪像是给山峰戴上了一顶顶白色的帽子,巍峨壮观。雪山之下,是茂密的森林,那郁郁葱葱的树木在秋风的吹拂下,渐渐换上了五彩斑斓的衣裳。有的树叶变成了鲜艳的红色,像是燃烧的火焰;有的树叶则变成了金黄的颜色,宛如一片片闪闪发光的金币;还有的树叶依旧保持着翠绿,在一片红黄之中,显得格外清新淡雅。真可谓“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随着观光车的不断前行,海拔越来越高,气温也越来越低,车窗玻璃上渐渐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雾气,仿佛给外面的世界增添了一层梦幻滤镜。尤其是远处的山峦完全被白雪掩埋,连绵起伏的轮廓在雾气中若隐若现,似一条沉睡的白色巨龙吸引着我们的眼球。我们几乎要大声高喊起来,却被车内的广播声及时制止,并一再告诫我们:“马上要进入红杉林了,海拔高达3844米,希望大家不要剧烈运动,有高原反应的游客提前购买氧气袋,以防不测。”
   听到广播,车内原本兴奋的氛围瞬间变得凝重了些,大家纷纷检查自己的状态,相互询问是否有不适。有经验的游客开始分享高原反应的应对措施,那些带着老人或小孩的家庭更是格外紧张,仔细叮嘱着身边的亲人。
   观光车缓缓驶入红杉林,此时太阳刚刚透过山头,柔和的光线倾洒而下。高大挺拔的红杉树整齐地排列着,它们的树干粗壮,需两人合抱,树皮呈现出独特的红褐色,在晨曦的映照下熠熠生辉,透着古朴而深沉的气息。虽然是初冬,但树枝上并没有积雪,使得红杉树的枝丫线条更加清晰流畅,它们像一只只巨大的手臂,向着天空伸展,似在迎接这初升的朝阳,又似在无声地诉说着对阳光的渴望与对这片土地的坚守。阳光穿过枝叶的缝隙,形成一道道明亮的光束,仿若金色的琴弦,微风轻拂,“琴弦”轻颤,奏响一曲美妙的自然乐章。
   游客们下车后,虽脚步略显沉重,但都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轻声细语地交流着,生怕惊扰了这片宁静的红杉林。此时,不远处的景区服务点却呈现出一片热闹景象。简易的摊位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早餐,包子的香气、米粥的热气在寒冷的空气中弥漫开来,引得不少饥肠辘辘的游客前去购买。旁边的货架上,五颜六色的棉手套和棉帽子格外引人注目,摊主正热情地招呼着顾客,帮助他们挑选合适的保暖用品。而另一角,摆放着一排排氧气袋的地方也围了不少人,有刚到高原心里忐忑前来预防的,也有已经略感不适来缓解症状的。工作人员耐心地讲解着氧气袋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我和妻随着游人,沿着弯曲的栈道慢慢走向树林深处,去触摸那古老的红杉树,感受岁月与自然的交融。每行至一处景致绝佳之地,我们都要拍照留念。可每一次从兜中取出手机,那寒冷便让我们的双手迅速做出反应,开始不受控制地瑟瑟发抖。妻子纤细的手指冻得像红萝卜一般,她努力想用两只手稳住手机,却只见手机在手中不停晃动。我们只好强忍着寒冷,简单地拍了几张照,便开始慢慢绕红杉林前行,边走边静静地凝视,让自己的心灵沉浸在这片原始而纯粹的天地里。尽管高原反应让我们感到不适,但红杉林的魅力已让我们暂时忘却了身体的不适。我们把更多精力放在欣赏四周高耸入云的挺拔山峰上。
  
   三
   其实,游四姑娘山之一的双桥沟,除了最高景点的红杉林给人惊喜外,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就是这四周高耸入云的挺拔山峰。这里的每一座山峰都有一个形象的名字,也都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举目仰望红杉林的正对面,就是布达拉宫山,其形状酷似西藏的布达拉宫,故而得名。
   远远望去,布达拉宫山巍峨耸立,山体的轮廓与布达拉宫的建筑外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层层叠叠的岩石纹理,仿若布达拉宫的宫墙,庄严而厚重;山峰顶部凸起的部分恰似宫殿的金顶,在阳光的映射下散发着神圣的光辉。传说中,曾有一位虔诚的藏族高僧云游至此,被眼前的山峰深深震撼,他坚信这是上天对这片土地的恩赐,是佛祖在人间留下的又一圣迹。于是,他在山脚下结庐而居,日夜诵经祈福,将此山的故事传颂开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信徒前来朝拜。
   移目至红杉林的西侧,是阿妣山。它巍峨地矗立在那里,海拔5033米,像是一位沉默的守护者。阿妣山的山体峻峭,山岩裸露在外,那层层叠叠的岩石线条,仿佛是岁月镌刻的史书。在朝阳的照耀下,山体明暗交错,凸显出一种粗粝的壮美。
   传说中,阿妣山是四姑娘山外婆的化身,这为它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山上的积雪终年不化,如同一条洁白的哈达缠绕其间。从红杉林望去,阿妣山与红杉林相互映衬,红杉林的郁郁葱葱和阿妣山的冷峻荒芜形成鲜明对比。偶尔有云雾缭绕在山腰,像是给阿妣山披上了一层薄纱,让它在若隐若现中更具仙姿,似乎在召唤着勇敢者去探索它的奥秘。
   在红杉林以西的两座山峰之间,有一座突出的岩石,极像兔子的耳朵,故称之为玉兔峰。它海拔5280米,在群峰之中宛如灵动的仙子静立。玉兔峰的山体大部分被冰雪覆盖,那洁白的雪衣在阳光的反射下熠熠生辉,好似玉兔身上纯净的绒毛。
   其独特的造型使它成为双桥沟中一道别具一格的景致,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每至风起时,周围的云雾飘动,玉兔峰仿若真的玉兔在云间嬉戏、跳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它不仅仅是一座山峰,更像是大自然用冰雪与岩石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承载着这片土地的神奇与浪漫,让每一个见到它的人都不禁为这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化而惊叹,也为四姑娘山的传说故事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再举目东望红杉林左侧,是牛心山。牛心山恰似一颗巨大的牛心静卧于此,其山体敦实厚重,轮廓线条简洁而流畅,给人一种沉稳内敛的感觉。山上植被稀疏,多是顽强生长在岩缝间的低矮灌木与耐寒草本植物。牛心山的岩石颜色深沉,在朝阳的轻抚下,泛着淡淡的金属光泽,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悠长故事。
   最后,我们把目光投向紧挨牛西山旁边地野人峰。野人峰身姿挺拔,山势陡峭险峻,犹如一位神秘莫测的巨人屹立在那里。它的山体怪石嶙峋,有的像锋利的獠牙,有的似巨大的臂膀,仿佛真有野人在山间潜藏,透着一股原始又野性的气息。
   山上的植被杂乱而繁茂,藤蔓植物肆意地攀爬缠绕,更增添了几分荒蛮的感觉,让人不禁遐想在那云雾遮掩之处,是否真的有野人在此生活过。传说中,曾有山民声称在这附近看到过似人非人的神秘身影,于是这座山峰便有了“野人峰”这样充满奇幻色彩的名字,也引得不少好奇的游客驻足观望,试图从它那满是故事的模样里探寻出那神秘传说的踪迹来。
  
   四
   看完四周的山峰,太阳已经爬上了山顶,寒冷的红杉林似乎也有了些许暖意。此时的红杉林与群峰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红杉林的葱郁翠绿与山峰的冷峻银白形成鲜明对比,高大的红杉树像是忠诚的卫士,簇拥在群峰脚下,而群峰则如威严的君主,屹立于红杉林之上,俯瞰着这片天地。
   漫步在这片原始树林中,每一步都仿佛与大地进行着亲密的对话。红杉树那高大而笔直的树干,犹如沉默的智者,静静地见证着时光的流转。红杉林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与远处山峰上缭绕的云雾相映成趣,仿佛是一场无声的交流。
   在这片红杉林里,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眼前的美景,更是内心的宁静与敬畏。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纷扰,在这里,我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和呼吸声,感受到大自然那强大而包容的力量。这些古老的红杉树,它们历经岁月的洗礼、风雨的侵袭,却依然坚韧地生长着,让我领悟到生命的顽强与不屈。它们与群峰一同,历经了无数个春夏秋冬,见证了地质的变迁与历史的沉淀。正如古人云:“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当走出红杉林时,心中满是不舍。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已印刻在心底,成为记忆中珍贵的宝藏。而这份宝藏,值得我以及每一个来此游览的人永远去守护与追寻。
  
   二○二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共 37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游记散文宛如一幅细腻的山水画卷,生动地展现了四姑娘山之旅的美妙与震撼。 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以旅行的行程为线索,从出发前的期待,到旅途中游览九寨沟、映秀镇,再到重点描绘四姑娘山的双桥沟景区,逐步推进,使读者仿佛跟随作者一同踏上旅程。在描写双桥沟景区时,又分别从红杉林、周边山峰等不同角度展开,全方位地呈现了景区的风貌。此外,描写细腻且富有感染力。对初冬时节南方的气候描写,如“天空湛蓝如宝石,阳光轻柔地洒在大地上,微风拂过,带着丝丝缕缕的凉意,却并不刺骨”,为后文红杉林的美景铺垫了适宜的氛围。对红杉林的刻画尤为精彩,从树干的粗壮、树皮的色泽,到阳光穿透枝叶形成的光束,都细致入微,如“高大挺拔的红杉树整齐地排列着,它们的树干粗壮,需两人合抱,树皮呈现出独特的红褐色,在晨曦的映照下熠熠生辉,透着古朴而深沉的气息。阳光穿过枝叶的缝隙,形成一道道明亮的光束,仿若金色的琴弦”,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对各山峰的描写也独具匠心,不仅描绘出其外形特点,如布达拉宫山与布达拉宫相似的轮廓、玉兔峰像兔子耳朵的造型等,还融入了相关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和文化底蕴。第三,情感真挚饱满。作者在文中真切地传达出对四姑娘山美景的陶醉与震撼,如“在红杉林里,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眼前的美景,更是内心的宁静与敬畏”,以及离开时的不舍之情,使读者能深刻感受到这次旅行对作者心灵的触动,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第四,语言优美流畅,恰到好处地引用古诗“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增添了文学性和文化内涵。 整体而言,这是一篇非常出色的游记散文,兼具文学性与观赏性,能让读者在阅读中领略四姑娘山的独特魅力,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推荐欣赏。【编辑:纳兰睿王】【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2500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纳兰睿王        2024-11-24 22:35:14
  感谢赐稿丹枫,问好作者,期待继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