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岁月】父亲的双手(散文)

精品 【金文·岁月】父亲的双手(散文)


作者:王金启 举人,3683.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72发表时间:2024-11-26 22:46:39

我的父亲,由于家庭贫寒,十三岁就离开老家,跟随支边大军到了千里之外的青海,不久又到甘肃。十七岁的时候父亲响应国家号召,被分配到了陕西铜川王石凹煤矿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直到父亲去世。
   在我印象里,父亲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父亲总是用自己的双肩扛起责任,用自己的双手辛勤工作,为我们的家庭带来温暖。在闲暇之余,父亲喜欢听戏,喜欢讲一些民间故事,偶尔也会哼上几句河南豫剧或者河南曲剧。父亲非常平易近人,因此父亲所到之处,周围的邻居和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和父亲在一起。父亲去世以后,我常常想起父亲的恩情,有过无数次的悲伤,常常在梦里见到父亲,感觉他依然和生前一样,和蔼可亲,乐观自信。每次从梦中醒来,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流下眼泪,感觉今生今世亏欠父亲太多,内心充满愧悔和内疚。回忆的波涛如江河滚滚,在我内心激荡。在忧伤和心痛的时候,我也常常想起父亲的那双手。父亲的手,大部分时间与煤矿打交道,因此父亲的那双手经常接触的是煤块煤尘、水泥沙子、钢筋和工业机器。父亲的手不仅接触着煤矿的一切,也始终没有脱离农村人的本色,总是要给母亲帮忙,尽心尽力干最重的活。父亲的双手,每一道褶皱、每一处茧痕,都镌刻着他一生的风雨沧桑与默默付出,在平凡生活里凝聚着最不平凡的父爱。每一次回忆起父亲,我总会想起父亲那青筋暴露、很多皱纹和裂口,有力而且宽大的双手。
   父亲的手是我童年时光里最坚实的依靠与无尽的幸福来源。
   小时候,全家人对我疼爱无比,父亲尤其对我疼爱有加。只要父亲一下班,我就会扑进父亲怀里,让他抱着,摸父亲的胡子拧父亲的耳朵,有时候还要爬上父亲的肩头和脖子上,喊着“骑马,骑大马”,父亲脾气很好,从来没有对我发过火。父亲经常用双手把我高高举起,问我:“高不高,高不高!”当我发出快乐的呼喊时,父亲也高兴地发出爽朗的笑声。
   父亲从小没有上过学,但父亲却用自己的努力,学会了很多知识。他那个年代的人,很多人都是文盲,父亲却学会了写信,而且能阅读很多大部头的比如《林海雪原》《红岩》那样的小说。在我上初中的时候,父亲经常读书,也帮我借图书馆里的书,因此受父亲影响,我那时候也阅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名著。
   那时,父亲正当壮年,身为煤矿工人的他,每日迎着晨曦奔赴矿井,用双手去开采地下的乌金,用这双手为我们创造生活。父亲下班归家,我喜欢依靠着父亲,听父亲给我讲故事。很多时候,我也会拉过他的手端详,父亲的手上常常有洗不净的煤灰。煤灰深深嵌入掌心纹理,指甲缝里也有一些,洗上好几遍,水仍是黑乎乎的,手背青筋暴起,似一条条倔强蚯蚓,见证着父亲劳动的艰辛。那时我太年幼无知,只觉得父亲这双手很粗糙,却不知到这双手的每一处伤痕、每一粒煤渣,都是他为家庭扛起生计重担的结果,在不见天日的地底深处,他用双手挖掘着生活希望,将乌黑煤炭捧出,化作家中灯火通明、饭菜飘香的温暖基石。
   父亲的双手,不仅扛过枪,挖过煤,拿过笔,读过书,这双手在农村也是一把好手。记得那时候母亲在老家种地,每一次父亲的探亲假回去都会帮忙和母亲一起种麦子、收麦子;种玉米,收玉米。每一次回老家干活,父亲都是汗流浃背,阳光把父亲的皮肤晒得黝黑发亮。很多农村人都说,父亲就像一头牛一样,不知道累。他哪里是不知道累啊,只是父亲为了家庭生活更好一些,再苦再累父亲从来不说罢了。后来,母亲也来到煤矿上,父亲给母亲找了临时工干着。每次父亲下班后或者上班前,总是要去工地上帮母亲干活。现在回忆起来,父母亲之间虽然话语不多,但他们之间真的情深意长忠贞不渝。
   父亲不仅在煤矿兢兢业业,在农村尽心尽力,即使是家庭生活琐事,父亲也是千方百计,竭尽全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多的温暖和惊喜。那时候,煤矿工人家家户户其实没有什么家具,就是四条腿的板凳都很少。父亲总是找一些煤矿剩下的边角料,一把锤子加上几根钉子,就制作出高低不同的小板凳和吃饭的饭桌。不仅如此,父亲还帮助邻居几家人制作一些简单的桌子和凳子,因此很多邻居不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都喜欢请父亲去帮忙,父亲的人缘很好,都是靠真诚的付出和辛勤的汗水换来的。记得有一次我家门前有一块水泥地板坏了,父亲就找来一些水泥,自己用手搅拌,把我家门前拾掇得又光洁又整齐,干干净净。那时候我看着父亲趴在那里劳动,非常心疼,但我又帮不上忙。从那以后,我算多少理解了一些父亲。我渐渐明白,不是什么岁月静好,而是风雨来临的时候,有父母亲替我们遮挡了风雨。
   记得那时候煤矿上已经开始有了班中餐,也就是一个馒头或者一个饼而已。父亲每天在井下工作八个小时以上,总是自己舍不得吃,把那一个馍和一个饼拿回来,放在我的床头上,等我睡醒了,发现床头上的馍和饼,惊喜地感觉温馨又幸福。现在回忆起来,父亲省吃俭用,忍受饥饿,只是为了让我感到更加温暖。每次回忆起这些事情,我的眼泪就情不自禁地流下来。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父亲为了我们,仍然没日没夜地拼命劳动,他几乎不休一个班,总是尽可能地为家庭多贡献一些力量。那时候,由于营养不良,而且休息不好,父亲其实有些贫血。曾经强壮有力的双手,指甲盖开始洼陷。有时候我看着父亲的那双手,心里有些发酸,泪水在眼眶打转,强忍着才没落下,怕他看见后心疼我。记得有一次下着大雨,父亲到学校里去看我,给我带来一双他干了三十五周年煤矿才获得奖励的一双老人头皮鞋。父亲舍不得穿,千里迢迢赶到西安送给了我。每一次父亲见到我,总是千叮咛万嘱咐,生怕我不懂事,受了委屈。
   别看父亲是一位煤矿工人,但父亲内心其实非常富有激情,他不仅喜欢看书听戏讲故事,而且父亲还特别喜欢神话和民间故事,很多故事父亲讲起来非常生动,令人神往。父亲也喜欢做饭,有时候父亲和母亲一起带领全家围坐在一起包饺子。父亲一般是一边包饺子一边给我们讲故事。有时候讲得很精彩,母亲总是嗔怪地说父亲是“知古今的祖奶奶”托生的,没有他不知道的。
   父亲离世后,我偶然见到旧书网上父亲曾经给我买过的文学书籍,不由自主地就想起父亲对我的恩典。这些连环画书或者文学书,都见证父亲用双手编织生活创造生活的历史。父亲这双手,不仅承担了家庭的责任,而且托举起了我成长的梦想。如今,父亲虽然已经远去,但父亲的恩情却在我心间种下感恩与怀念种子,生根发芽,丝丝缕缕,源源不断,都是往昔岁月里父亲那双手那颗心给予我的爱与力量。
   父亲的一辈子,从少年到青春,从年轻到暮年,经历过支边大军,经历过井下挖煤,经历过生活的酸甜苦辣,他的双手曾经捧起过希望、战胜过艰难、传递过温情,并给我无穷的力量,至今父亲虽然远去,但他的恩情仍是我心中最珍贵宝藏。如今,我想起父亲的双手,依然在传承那份坚韧、勤劳与挚爱,我深深地感到,他从未真正离去,而是借由这双手的记忆,融入我生命脉络,伴我走过余生漫漫,让我在尘世喧嚣中,守好初心,珍视一切来之不易的幸福,以爱回报爱,续写人生的温暖故事。
  

共 28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语言质朴平实,却充满真情实感,以“父亲的双手”为线索,串起了父亲的一生。通过对手的细致刻画,列举父亲双手所经历的种种,扛枪、挖煤、拿笔、读书,以及在农村劳作时的辛勤付出,让我们对父亲丰富的经历和多面的能力有了初步的认识。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勤劳、坚韧、有担当、充满爱心的父亲,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它不仅仅是对一位父亲的赞美,更是对无数默默奉献的父辈们的致敬。作者巧妙地将父亲的双手与他的责任、担当联系起来,使这双手具有了象征意义。每一道褶皱、每一处茧痕都蕴含着父亲的风雨沧桑,也凝聚着不平凡的父爱。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让读者深刻体会到父亲的伟大,他用双手撑起了家庭的一片天。此外,作者在回忆父亲时,情感真挚而深沉,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父亲的怀念、感激和愧疚。这种情感的自然流露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作者通过回忆和叙述,让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父亲的双手,仿佛是一部无声的史书,记录着生活的艰辛与奋斗,也传递着无尽的爱与温暖。这双手,是力量的象征,是责任的担当,更是爱的延续。这是一篇值得推荐阅读的佳作,希望申报获精!【金文编辑:东夷三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280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东夷三子        2024-11-26 22:47:37
  精彩美文,欢迎品读!
2 楼        文友:婉影        2024-11-27 10:07:36
  父亲的双手辛勤耕耘,为家庭撑起一片天,他的儿子,成功成为了一名才华横溢的写手,用双手在键盘上敲击出一个个精美的文字,让读者沉浸在文学的殿堂!
回复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1-27 16:32:30
  感谢才女老师鼓励,祝福老师创作愉快!
3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1-27 16:31:49
  感谢东夷三子老师敬业编辑,特别致敬!
4 楼        文友:江亲莲        2024-11-29 07:33:52
  其实,人生的这条路,更像是坐公交车。在不同的站点,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在这条渐行渐远的交通路上,有的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可过了这段路,你又会在紧挨着的站点遇见新的人和新的环境,没有人可以一直陪着你。回望这一路,当你真正能够挺过孤独的日子,就说明内心又接受了一次崭新的洗礼,至少已经从深渊中走出来了。向优秀的写作老师学习,致敬辛勤写作的老师,佳文欣赏。感恩遇见!学习之!谢谢社团,谢谢江山!
君子立世当刚毅坚卓。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以贯道,文与道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