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养花情思(散文)
一
我家宽敞明亮的阳台上养了许多花,有兰花、蟹爪红、绿萝、白掌、君子兰,数量最多的是君子兰花,有二十多盆,其中稍大一点的花盆里开着两株花。这些花长得秀丽挺拔,苍翠葱茏,好像是绿色的翡翠雕刻出来的一样,把阳台装扮得生机盎然,清新脱俗,仿佛把明媚的春天留在了这里,也让窗外那些枝枯败叶自惭形秽,飘飞的叶子也不敢扑向窗户。
有一天,昔日同事光临寒舍,看到家里养了如此多的花,感到很惊奇,说道,你一个工程师,退休后怎么变成了花农了?难道想去花市卖花吗?我听后笑了笑说,这些花都是我和老伴精心侍弄出来的,不仅可以观赏,也是一笔精神财富,怎么可能拿去卖了呢?
说起我们家的花,就不能不说说我的母亲,她是一个喜欢养花的人,也是一个懂花的人。早些年我们家住在大院里,家境贫寒,住房窄小,而她却总要在院子里用废弃的木箱子养上几棵地瓜花,这花虽不名贵,但生命力顽强,即使风吹雨打,也会茁壮成长,经她精心料理,长得枝繁叶茂,花茎长得很高,亭亭玉立,开出的花朵差不多像向日葵盘那么大,红的,紫的,黄的,非常鲜艳美丽,而且久久不凋落,居民们都来观赏并赞不绝口。当天气转冷时,枝叶枯萎了,只要保存好它的根,来年照样会生长开花,因此深得母亲和邻居们的喜爱。
我的母亲还在不很宽敞的院子里靠窗的地方种下一颗丁香树,每当夏天来临,它便花枝招展,香味四溢,这些花让我们的大院充满了生气。
二
80年代初,有一次我去青岛开会,顺便带着母亲回了一趟莱州老家,返回时母亲不顾我的反对,坚决要带上几棵月季花,虽然我知道莱州的月季花确实秀美明亮,芳香馥郁,是花中佼佼者,可是因为老家的亲友们已经送来许多面馍馍等一些土特产,带着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可是母亲却宁可不带别的东西也要带上几株花。她把这些花的根部用泥土裹上,再用纸把花茎包好,小心翼翼放在两个敞口的提包里,然后一前一后搭在肩上,自己背着带了回来,那时她已是近70岁的人了,而且是一双小脚,还领着我6岁的女儿,但是走路和上下车却不落人后,一路上风尘仆仆,不辞辛苦,多少年之后这场景还经常在我脑海中闪现。
母亲爱花,花给了母亲力量。我也乐见母亲如此,毕竟母亲心中执着于花,爱花使人年轻,我坚持这样的逻辑。
没过多久,这些从几千里地外的老家带回来的月季花,在她的精心侍弄下,在东北的家里也绽放出了绚丽的花朵,看到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想这些花也一定寄托了她绵绵的思乡之情吧,也证明了我的看法,母亲每日看着这些奔波千里的话,常常看呆,我和她说话,她都反应不过来。
母亲为何对养花有如此大的兴致,我慢慢地从她在逆境中的刚强和乐观豁达中,从她淳朴善良,乐于助人中,找到了答案。我的母亲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一个心灵美的人,这些优秀的品质在她精心侍弄的一盆一盆的鲜花中显现出来,也深深刻在了我的心里。
1993年我们搬进了动迁改造后的楼房,住房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有了比较宽敞房间,也有了比较大的窗台,可以在上面多摆放几盆花,此时我的母亲已经步入晚年,虽然精力也大不如从前了,但她仍然喜欢养花,看花,总是闲不着,一直到90多岁离开了我们。
三
我的爱人也是一个爱花的人,搬进新居不久,她就从娘家搬回来四盆君子兰花,那是他的兄弟养的。我和她开玩笑说,你这不是夺人所爱吗?她颇为自豪地说,花是我们家的,我也是主人啊,难道它不应该跟着主人走吗?
虽然这是句玩笑话,但此话也是有缘由的。在东北,君子兰花是比较名贵的花。据说该花最早生长在南非,然后传入欧洲和日本,上个上世纪20至30年代传入中国,当时作为珍贵花种仅在长春伪满洲国御花园中栽培,伪政权倒台后才流入民间。该花观赏价值极高,其拉丁名字含有富贵、高尚、美好的意思,因其典雅脱俗的品姿被命名为君子兰花。80年代初在东三省曾经有一股恶炒该花的风潮,那时一盆花可买到1万多元,品相好的甚至达10几万,不过这股风很快就被政府平息了,早已经回归到正常状态了,虽然如此,君子兰花在东北人心目中仍然是花中翘楚。 既然是从娘家来的自然要奉为上宾,对它要格外照顾。我和老伴儿浇水、施肥、换土每个环节都非常用心。这四盆花属叶子窄,长而不规则的品种,但生命力强,如今30多年过去了仍然风采奕奕,刚到我家时叶子只有30-40公分长,如今十几片叶子都有60多公分高,像十几条绿色绸带,散发着绿油油的光泽。
这几盆花也很是给老伴儿争气,每年春天,天气刚转暖就长出含苞欲放的花箭,慢慢绽放出一个由几十个小喇叭花组成一个大大的鲜红色内面略带黄色的花球,格外鲜艳夺目,妩媚多姿。这四盆花好像谁也不服谁,比赛着开,有时一盆竟窜出两根花箭,开出两朵大花,而且30年如一日,谁看了都啧啧称赞,老伴儿自然喜在心里,乐在眉梢,就像中了大奖一样。
我俩还拍了许多开花的照片,存放起来,不时拿出来观赏一番,还别说,这些照片里的君子兰花自然是千姿百态,花红叶绿,无比的绚丽多彩,我们的照相水平也不断得到了提高,无论取景还是光线还颇有艺术照的水准,看了自然心情愉悦,感觉颇有一番成就感。
我还做了一首诗,编发了美篇发表在了群里,博得了群友的点赞。诗云:明轩晓见一花开,顿觉春风扑面来,秀逸端庄红似火,坚强刚毅君子哉。
四
前几年我退休后又意外得到了一盆君子兰花,那是我的一位亲属送给我的。
那一年的中秋时节,我的一个外甥女的女婿得了不治之症,我和老伴儿便去看望他。那时他还能行走,精神尚可。我们聊了一会儿,他领我到窗前,指着两君子兰花说,这盆花你拿回去吧,留一盆就行了,你家阳台大,阳光好,一定能养好。还不断地叮嘱我说,千万不要总给它浇水,水多了容易烂根,换盆的时候记着着抓一把瓜子放在花盆底部,让土壤有营养,讲了许多养花之道。我看着这盆花却半天说不出话来,心里像翻江倒海一样。这的确是一株品相,长势均属上乘的君子兰花,12片绿油油的叶子又宽又短,均匀有序的向两边分开,头部呈圆弧状,叶面纹理清晰,凹凸有致。我知道这个品种的花被称为“和尚头”,是君子兰花中的优良品种。这株花栽种在一个很大的老式陶土花盆里,看上去古朴大气,典雅别致。
我心里非常明白他的心意,我们相处几十年,虽说我是他的长辈,但我仅比他大一岁,我们一直相处得很好。在他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时将他一盆喜爱的花送给我,亲情,友情,乃至对这个世界的留恋都倾注在这盆花里,让我百感交集,难以言表。
这盆花重量很重,我双手捧着它,感到有些吃力,这重量又岂止重在手上,分明是重在我心上啊!当走出他家,准备打车时,看到他站在阳台上冲我招手,我的眼睛顿时就模糊了。
在我们家这盆花一直受到特殊的照顾。翌年的4月的一天,老伴儿一副神秘的样子对我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那盆君子兰要开花了,可有点夹剑了。我眼前一亮,赶紧去阳台察看,果然,几个浅红色花苞紧紧地挤在一起,刚刚探出头,并渗出来零星的绯红色,一副含羞带怯的样子,好像妩媚的豆蔻少女。我赶紧说,夹箭不要紧,我请它喝点啤酒就好了。老伴儿用疑惑地目光看我。我赶紧倒了一杯啤酒,又兑上两杯水浇上去,对它说,别客气了,请干一杯吧!就这样隔三差五就请它喝一杯,没过几天,原来被叶子夹着的花箭便窜了出来,渐渐地在上边开出一朵鲜红透黄的花朵,虽然不十分高大,但是豆蔻少女终于出落成了一个娇媚的窈窕淑女了。
五
春天是一个开花的季节,原来的几盆君子兰花也都开花了,而且花箭高大,20多个小喇叭组成一个大花球,色彩缤纷,像一个个雍容华贵的贵妇人一样风姿绰约。
老伴儿是个闲不住的人,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她对待那些花像对待亲人一样。她总是对我说,应该给花浇水了,你看都干成这个样了。其实我知道君子兰花是肉质根,不用总浇水,水多了反倒不好,可她就是不放心。她还经常把一些香蕉皮晒干了泡在水里沤一段时间后用来浇花,每次淘米水都留着,存放在大瓶子里,用来制作为花肥,每年的秋季总是一盆一盆给花换土,从不怕脏怕累。
有一天,我看见老伴儿站在几盆开花的君子兰花前,用一个棉签在花蕊上细心地擦拭着,我问她,你在干什么呢?她只说了两个字,授粉,我恍然大悟,原来她是想让娘家带来的花和亲戚家送的花联姻,从而让这些花传宗接代啊。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大约一个月左右,花朵逐渐凋零了,在开花的地方慢慢地长出了一簇翠绿的小圆球,球的里面是花的种子,开始只有黄豆粒那么大,却一天一天长大了,9个多月后便长得像葡萄还有的像核桃一样大了,而且表皮逐渐变成深红色,种子终于成熟了。
第二年的春天,老伴儿把它们摘下来了。剥去外皮取出里面的种子,经过认真的处理后,把30多粒种子埋进了松针土的花盆里。
种花的日子还颇有仪式感,老伴儿仿佛在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那个庄重认真的样子,让我有些忍俊不禁。种子种下以后,适时浇水,施肥,保温、光照,每样工作她都做的一丝不苟。20几天后这些种子开始陆续破土发芽了,只见一个个嫩绿的小苗怯生生的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望着这些可爱的小苗,老伴儿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如今三年过去了,这些君子兰花已经长出十多片绿油油的叶子,他们集合了两种母株花的优点,叶子很宽、很大,坚挺。大气,犹如君子一般风度翩翩。
常言道,花草有情,喜欢他们的人才会懂,草木有心,懂得了才会拥有。
我常常望着阳台上那一抹绿色,仿佛看到了一泓溪水,清澈如镜,碧波荡漾,感到格外宁静,舒适,仿佛把人的心灵净化了。我明白了,花是有生命的,花也是有情意的,喜欢花草的人一定是对天地万物怀有深情的人,养花不仅是一种乐趣,也可以寄托感情,可以体现感知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
好好珍惜它们吧,相信这一定是此生中一次美好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