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文·岁月】沉默啊沉默(散文)
我常常坐在山岗上,眺望远处的连绵群山。群山恰如智者,总是静默无语却又深奥无比。曾几何时,沉默恰如我的影子一般,总是日夜相伴,而且形影不离。多年来的风风雨雨沉沉浮浮之后,沉默已经根植于我的心田,永远也无法连根拔起。有时候,沉默是一种无奈;有时候沉默是一种保护自己的壁垒;有时候,沉默是一种自我疗伤的过程;也有些时候,沉默是一种力量。当沉默变成一座火山的时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要么在沉默中死去,要么在沉默中爆发。当火山大爆发的时候,它的力量一定会惊天动地,天翻地覆,一切重新开始。
少年沉默因无知
回首往昔,年少时的我,既没有读过几本开启智慧的书,也没有去过什么地方,本来就喜欢沉默的我,变得更加沉默。小时候,我是一个不善言谈的孩子。上学后,也没有主动发言的习惯。长期充满家庭温暖关爱的我虽然十分调皮任性,但一见到生人就害羞,一见到陌生人就不敢说话。这种性格让我非常苦闷,总是觉得自己不善于言谈。很多时候,看见有些人自由自在地社交,在大庭广众之下堰塘自如,我曾经非常羡慕。、每当老师提问或者需要与不熟悉的人交谈的时候,我的心总是砰砰直跳,脸也变得羞红起来。手脚冒汗,内心胆怯,惊慌失措,不知道如何是好。长期保持沉默并不是我没有思想,没有爱恨,而是因为自己感觉自卑,缺乏自信。越是不在众人面前锻炼,就会变得越紧张。时这样沉默于我,就变成了羞怯的遮羞布,是社交舞台边缘那黯淡的暗影。置身人群,话到嘴边却常因怕被忽视、怕不合时宜,而选择了沉默无语。任由他人妙语连珠,自己默默退居幕后,佯装淡漠,却在无人处,为这自卑的沉默暗自神伤,以为沉默是孱弱的表征,是通往精彩世界的荆棘满途。后来渐渐长大,才明白了,原来小时候自己长期沉默的原因,是因为无知。
青年沉默因无才
青年时期,从小地方到了大城市,由一个不知道大学的门朝那边开的懵懂少年变成了一个所谓的天之骄子,虽然就像跨越了独木桥一般的幸运,但自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而且长期养成的习惯已经形成定势,难以更改,因此自己长期默默无语。不是自己没有渴望,也不是自己不想发言,而是自己自卑的心里,羞怯的性格,导致自己见到自己喜爱的姑娘就脸红,在同学们跟前也少言寡语。只有在自己熟悉的人跟前才会畅所欲言,滔滔不绝。记得在上大学期间,曾经有两位女同学由于接触较多,有一次在我宿舍一起畅谈,结果我的反应灵敏,我的机智幽默令她们刮目相看。她们非常吃惊于我的记忆力,又非常惊叹于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大部分时间我是沉默的,沉默已经如影随形,将我紧紧缠绕,我已经习惯了被沉默的笼罩。那时候,我最大的乐趣是读书,最喜爱的地方就是图书馆,阅览室。我就像一个一头扎进大海里的鱼,尽情地在知识的海洋里吸取营养,自由自在地遨游。因为学习,使我快乐;因为学习,使我的胸怀广阔。
沉默,让我羞于向最清纯的女孩表达自己的内心;沉默,让我在孤独中因为读书而战胜寂寞。
缺少才华,让我不敢放飞自己;缺少足够的才华,使我经常处于沉默之中。
中年沉默因位卑
走向社会,刚开始自己并不知道社会的复杂。直到多年以后才明白,所谓的社会就是江湖。对面走过来一个人,你始终不知道他的关系他的背景。走进社会,是否能够取得成功,无关乎才华,无关乎能力,只关乎机会。机会来了,猪脑子也可以功成名就;没有机会,诸葛再世也只能老死于山林。机会游说掌握?位高权重者!
初入社会,不知道职场就是江湖。一个猛子扎进去,不知道水有多深。随着时间的退役,碰壁碰的次数多了,也就明白了:年轻时候可以绽放精彩,进入社会必须学会藏拙。有人说,学习说话只需要用三年,而学会闭嘴却需要学习一辈子。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什么话应当说,什么话不应当说,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可以说,都有非常严格的潜规则。所谓的潜规则,就是水面上看着什么都没有,下到水里都是暗礁。
没有关系,没有背景的人只有沉默。沉默不仅是一种退让和忍耐,也是一种保护自己的能力。在这片古老而且神秘的土地上,因为说话不得体或者说了不该说的话倒霉的人太多了,有些人因为说话还要危害自己的家庭,害了自己的性命。
地位低,没有话语权,就只有沉默。所谓的沉默是金,只不过是一种自我解脱而已。人不是神仙,沉默和忍耐都是有限度的。没有地位,没有背景,发了脾气只有自己倒霉。
晚年沉默因无能
一个人经历了风风雨雨,慢慢地看不惯的也就看惯了,原来感觉特别纠结的事情也就不纠结了,除了生死,一切都看淡了。经常有人说,看淡了也就放下了,放下了也就不在乎了。说句心里话,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不是不在乎了,而是因为没有能力扭转局面,无能为力,只有听之任之。
当然,不否认老年人有大智慧大情怀,看得惯世间一切,容得下一切。就像佛家里说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佛是能做到的,但是一般人做不到。一般人都喜欢认真,就喜欢认死理。到了没有办法化解的时候,只有放下执着,一切都成了梦幻。
无能为力也是一种放弃。与主动放下不同,是内心感受不一样,一种是主动,一种是被动。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失去了动力只有变得平静。
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老年人大都选择了沉默。
于无声处听惊雷
我常常纠结沉默,我也常常坐在山岗上观看远山。一座山连着一座山,一个沉默连着一片沉默。我依然没有看透红尘。我热爱这美好的人间,我想用自己的智慧去理解沉默,化解人生的烦恼。直到有一天,我登上了我们故乡的一座古老建筑的藏书阁,我才渐渐理解沉默的内涵与力量。那是一座木质书架林立的知识幽殿,踏入其中,仿若惊扰了沉睡百年的静谧神祇。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细碎光影,尘埃在光柱中轻舞,四周唯闻书页翻动的簌簌声,似是岁月的低吟。踱步其间,手指抚过一列列书脊,偶遇一位白发长者,他静坐在角落书桌旁,眉眼低垂,沉浸于古籍之中,周身散发着沉静如水的气息,仿若与周遭书籍、静谧空间相融共生,自成一方天地。在他身旁落座,我亦翻开书卷,起初心犹浮躁,诸多妄念纷至沓来,然而,在这深沉寂静里,似有一双无形且温柔的手,抚平内心褶皱,文字如灵动溪流,潺潺淌入心间,滋养干涸思维。那一刻,我恍然惊觉,沉默并非空洞的虚无,而是孕育思想的温床,在无声处,智慧正悄然抽枝拔叶,思维挣脱桎梏,于精神旷野纵情驰骋,往昔困于嘴边的话语,在纸墨间寻得更丰饶、深邃的表达路径。这时候,我才感觉人生于天地之间,沉默在孕育着巨大的力量。我又一次想到了沉默的火山。我听到了地下魂魄的呻吟,我听到了地下烈火的呐喊,我听到了公平正义的呼声,我听见了天地间滚滚的晴天霹雳。长期的沉默孕育着更加巨大的火山。
人生思考多沉默
尘世间就像一座巨大的戏台,人人都在粉墨登场,演绎悲欢离合,言语是显眼的油彩、嘹亮的唱腔,用以博人眼球、诉尽衷肠。职场之上,会议室里唇枪舌剑,观点碰撞似火星四溅,为求晋升、谋项目,言辞或犀利如刀、或谄媚如蜜,皆在有限时空内争抢话语权,似要将自身价值全然托付于滔滔辩才;社交场中,寒暄恭维、蜚短流长,借言语编织关系密网,在觥筹交错间,用华丽辞藻堆砌亲厚表象,将真心藏匿于繁复语句背后;家庭饭桌,亦常被琐事唠叨、抱怨指责填满,本应温情流淌之所,却因话语失当,沦为情绪“战场”,亲人间的关怀被争吵声淹没,爱意在言语锋芒下遍体鳞伤。
反观沉默,恰似攘攘尘世中的净土,是灵魂得以喘息、审视自我的僻幽之所。犹记一次负气离家,步入近郊山林,彼时正值秋末,木叶萧萧,踩着满地枯黄落叶,发出细微脆响,山间清泉于石缝间蜿蜒而过,滴答、潺潺,奏响自然妙音。我寻一平整巨石坐下,周遭唯余风声、水声、叶声交织,起初,满心委屈、愤懑如沸水翻涌,几欲脱口宣泄,然在这山水沉默注视下,渐次冷却、沉淀。凝望那苍劲老树,扎根岩隙,历经风雨雷电,却以无言姿态伫立,岁岁枯荣,顺应自然节律;山溪默默流淌,不择细流,亦不矜耀其澄澈,润泽土地,悄然奔赴江河湖海。于它们身上,我看到了沉默蕴含的磅礴力量,是坚韧、是包容、是顺应本心、不与纷扰较一时长短,仿若被点醒的梦中人,往昔执念在沉默轻抚下,如烟消散,回归内心澄澈平和,寻得灵魂栖息原乡。
因为懂得才沉默
人生恰似漫长乐章,沉默与言说恰似音符错落,方能谱就动人旋律。贝多芬双耳失聪,命运于他耳畔奏响死寂沉默,往昔灵动乐音沦为缥缈幻梦,然他以笔为剑,在无声世界里,凭借灵魂对音乐的赤诚,于寂静谱纸间勾勒激昂交响,《命运》叩门之声、《田园》悠然之韵,皆自沉默深处磅礴涌起,震撼人心,那是生命于绝境中,以沉默砥砺意志、爆发潜能,奏响不屈强音;梵高一生困于世人误解,在喧嚣尘世,他的艺术癫狂被视作离经叛道,周遭尽是质疑、贬损之语,可他默默遁入阿尔勒的灿烂阳光与明艳花丛,将灵魂色彩倾洒画布,《向日葵》以热烈金黄、《星月夜》用奇幻笔触,打破世俗言语藩篱,在沉默坚守中,让艺术光芒穿透岁月阴霾,成为永恒瑰宝;还有那古往今来无数隐者贤士,远离朝堂纷争、市井浮华,于深山古寺、陋巷茅庐,守一份沉默清修,或钻研经史子集、或躬耕陇亩自给,以无言沉淀学识、淬炼品性,为文化传承续接火种,如暗夜烛火,微光虽弱,却在历史长河蜿蜒流淌,经久不熄。
生活日常中,沉默时时刻刻都在传递着言语难以企及的深情厚谊。父母那默默准备的三餐,晨曦微光中忙碌背影,碗筷摆放、饭菜热气腾腾,其间无言爱意,顺着袅袅炊烟,氤氲在成长岁月每个朝朝暮暮;挚友间,一次失意后的长久陪伴,无需多言安慰,只是并肩漫步街头,路灯拉长身影,递来的纸巾、轻拍肩膀的手掌,默契在沉默里生根发芽,情谊于无声中愈发醇厚;夫妻相处,柴米油盐琐碎易生龃龉,然病榻前一杯温水、寒夜中掖紧被角,这般无声关怀,恰似细水长流,在平淡日子里,用沉默编织相濡以沫情网,抵御岁月风霜侵蚀。
理解和懂得之后,再看沉默,它不再是黯淡无光的陪衬,而是生命最醇厚、深沉的底色。它包容我所有怯懦与彷徨,孕育思想繁花,在灵魂迷途的时候,沉默以静谧引力引我归巢;在尘世喧嚣之中,沉默是坚不可摧的壁垒,抵御言语浮尘、功利诱惑,守护内心清明;更多的时候,沉默是奏响生命交响的隐秘指挥,调配言说与缄默节奏,让真情、坚韧、智慧在岁月琴弦上跳跃,演绎独属于自己的,波澜壮阔又温婉细腻的人生传奇。沉默啊沉默,恰似山高水长,绵延于生命征途,以无声胜有声,涵养着生命本真,沉淀了岁月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