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墨泉(散文)

精品 【东篱】墨泉(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6506.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12发表时间:2024-11-28 08:15:42
摘要:懂得墨泉一段历史,你也一定会醉于墨。2024年11月8日临山东明水古城,观墨泉有感。


   墨泉,在山东省章丘市的“明水古城”的“百脉泉公园”内,响彻在龙泉寺的西南侧。
   这墨泉啊,李清照当年是“千呼万唤‘不’出来”,错过了和一代词宗相依相偎的机会。
   墨泉很年轻,还没有我的年纪大,但在济南72名泉中,却是蜚声满满,堪称“青年才俊”,较之李清照笔下的漱玉泉,当属“新秀”,但不是“菜鸟”。我不年轻了,却老想着去看看年轻的墨泉。
   书法家孙鑫在龙泉寺壁上题“清泉洗心”四字,或许,这墨泉自觉尚未禅修得好,觉得人们以此洗心的资质不够,所以迟迟不肯涌出地面吧。深山藏古寺,这古寺藏得还不够深。古寺藏墨泉,藏得足够深,那些修行浅的泉相继涌出,墨泉却还藏在地下三千尺处继续修炼着。如此,一旦涌出,就名声大震。墨泉是矜持的,却不是呼之欲出,其他的泉声如锣鼓开场,墨泉还是磨蹭着,真沉得住气啊。
   墨泉的出现,就是一段传奇。其实,墨泉的出现就像捅破一层薄薄的窗户纸那样,简单却偶然。或许,就像人在修禅过程中的顿悟一样,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一池静水变得活跃起来。似一语点破梦中人,幡然警醒。墨泉在地下不知沉睡了多少个亿万年,却于1966年的一次钻井,被点醒。本想钻探矿脉,钢管打进去,不意触及泉脉,水涌若轮,势不可盖,于是成为一眼钻孔喷泉。
   听听这墨泉传奇,让我想到了数千年的中医针灸技艺,中医以一根银针在人体世界,探索穴位,找到控制疾病的点,钻机如银针,针灸地脉,一下子打通了任督二脉之一脉。中华文化,本就难分领域,我得意于这样的发现和理解,也为墨泉的壮观而感到兴奋,数遍吟着那副对联——
   墨珠巨涌声如雷隆
   地脉勃发一泉成河
   总觉得未把这发现的传奇写进去,是遗憾,于是窃吟一联,表达我的感慨——
   乌金一针入地唤墨泉出从此笔下非点墨
   明珠万斛飞花催环佩击于今章丘吟千诗
   墨泉虽然年轻,没有古代的文人墨客来浅唱低吟,但恰恰也给当下的大众诗人以更多的机会,不会有李白面对黄鹤楼无奈地感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墨泉文化,源自深深的地下,有着深度,这样的来历,岂是古人可以发现?我发现当代诗人吕芃的《墨泉》,已经抢先表达出来——
   人间银汉地下来,万泉冠冕独成河。
   冰轮玉墨羞可拟,铁马秋风舞干戈。
   天上有银汉,地下怎么能没有呢?应该上下呼应。一针可探地下银汉之深。墨泉在古城“百脉泉公园”内,当属“泉魁”,一条“绣江河”就是墨泉喷涌而成。比拟为“冰轮”,形容为“玉墨”,都觉得不能尽意,其势若铁马金戈,在寂寥的秋风中奔驰相击。多么优美,堪与漱玉泉边李清照留下的婉约词句比,豪放与婉约并存,使得这“泉园”有了多种色彩与气氛。
   墨泉,给了当代以至于未来更多人做文学鉴赏以机遇和题材,百年,或许几百年之后,是否可以结集一个《墨泉集》,作为对词宗李清照《漱玉集》的响应?也未可知。李清照,泉下会啧啧惊笑,该是多么有趣的事。
   一个“墨”字,让我生出太多的意象,忍不住也口占七绝《墨泉》一首,悄悄地地吟给墨泉听——
   文思泉涌非狂语,一点飞流世间河。
   不必挥毫能泼墨,水城昼夜响诗歌。
   当下,文学并未衰败式微,多少民间文学爱好者,不将文学视为传世的东西,放在旅途的风景上,多一份精美的审美情趣,我深受其好,生怕墨泉声笑我,忍不住说“悦景而已”。
  
   二
   站在明水古城的墨泉边,放眼“百脉泉公园”,颇有想法。百脉泉被誉为明水诸泉之首,是绣江河之源,这里囊括了多少泉,没有确数,但她却可以孕育泉水,就像墨泉,一经发现,就成为“泉魁”,是泉首之魁。其名望,堪称泉水明星,因而有了“济南趵突明水墨”的说法,墨,即墨泉。百脉泉的存在历史久远,《水经注》形容“百泉俱出”,唐《元和郡县图志》说“百泉俱合流”,真正在石碑上刻字定名是在民国时期,由著名书法家迟海鸣题写。有泉成百上千,不可胜数,看不见泉孔,却在泉水之上有泉如珠,汩汩涌出,百脉沸腾,状若珠玑滚动碰撞,历历泛美而不知美从何出。
   给名“百脉”,真的太神奇了,他一定是略通中医,直把地心之脉。我认为,这既像中医学的运用,也是文学的表达,更是一种神奇的预言,之后的墨泉,便是一脉搏起而生泉。
   墨泉的出现,一下子豁然开朗,绣江河的源头找到了。浩浩荡荡绣江河,如蓝色锦带,飘逸流远。芹藻浮动于水面,如素花点缀,美不胜收。水纹如绣,波澜不惊,尽管沿河还有众多名泉汇入,但和合融洽,有声千种,而其色不改,湛蓝如碧,虽收两岸苍烟千缕,但一一承载,烟泉如戏,弄醉时光。于是人们有了“一泉成河”的诗意歌咏。之前,那可是神龙见尾不见首,墨泉一泉犹如神龙之首,给了绣江河一个完整的面貌。
   据说,曾经的绣江河沿岸,有水磨千盘,人们推磨豆腐,就从绣江河汲水,水磨转声,绣江流韵,一河的泉,谱着生活的婉曲,醉人几许,有谁可知……百脉千磨,一河万众,两岸杂树,四季一碧,一碧万载。这些数量词,在绣江河有了诗韵词脚,变成了华丽的形容词。
   多少诗情画意,少了一份持重的文墨,期待千年,终于破地而出,这墨泉更为绣江河注入了风流文采。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泉眼,飞珠溅玉,其势壮阔,其色饱满,声如雷鸣,凝视之,泉色黝黑,或因其深而形成如此观感,据说,这就是命名为“墨”的根据,其实,我觉得还是不能少了人文底蕴。就像那眼漱玉泉,毕竟有了词宗李清照的影子,就变得那么纤巧精美,令人有了睹泉涌而生婉约的美妙感。
  
   三
   墨泉的人文色彩,才是墨泉之名的源出。1961年,有着“马背书法家”之称的舒同,任章丘县委书记,就居住在如今的墨泉后位,繁忙的公务之余,挥毫习字,每每临泉涮笔砚墨,那时墨泉并无墨泉之名。这是一段佳话,谁知这暗合了墨泉之“墨”字。
   墨,是一种精彩的沉淀和凝聚。想起舒同的仕途,他是在山东省省委书记的位置上,犯了官僚主义的作风问题被免职的,他要求降格到章丘任一个县的书记。从济南的趵突泉,到章丘的墨泉,他仿佛就是随着泉水而流动。真的是应了龙泉寺壁上的“清泉洗心”几个字,
   1990年秋末,时任章丘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的任方桐被邀为此泉命名,他想起一代书法家洗笔于此泉(起初泉不滚涌,处于渗水之态),游人赏景,常常怀念舒同,便有了构思,提出这个“墨”字,他当时随口吟了一句民谣——未出泉口黑如墨,涌出石渠白如冰。后来,就请已经做了中国书协主席的舒同亲自命笔,撰写了“墨泉”二字。
   观墨泉,不看“墨泉”题字,便对墨泉的韵味少了了解。舒同的字,以圆润体,不见方笔,圆润如珠,饱满多姿,恰似这墨泉滚涌的泉花,婀娜多娇。笔力沉稳丰伟,圆动苍厚,雍容大度,有着对墨泉之态诠释的意义。若论泉系,舒同之书法,也当归于泉系,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一段人文佳话。墨泉出自地壳深部奥陶纪石灰岩岩溶裂隙,故而墨色沉厚,更因富含矿物质而非一般地表泉能及,以“墨”给名,恰如其分;而题名的书法家,其笔力是经过战火的淬炼,以圆驭方,虽为墨迹,却有着兵戈之声。
   有人书评舒同的书法,认为,颇具魏晋飘逸之气,合篆籀之义理,得分隶之谨严。如此看来,真是不可多得的墨宝,与这“墨泉”也是相得益彰。
   漱玉泉,梅花泉,加上这墨泉,永远载着人文的墨气,如果赏泉,只观其形,而不知底蕴,游赏之趣岂止是减半。
   由此,让我想到了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那条水,就是会稽山阴一条不知名的小溪,若不是文人的风雅集会,这兰亭也当是默默无闻罢了,流觞曲水,不必名胜大川,溪窄水浅,一点不耽搁流觞抒怀,“雅人深致”,故有溪流之风情,亭阁之风流。墨泉也是如此,且更渗透了革命的情怀,人物的身份,更使墨泉有了不俗的名气,可以说,舒同先生之洗笔,早就为墨泉留下了精彩的墨色。琼浆涮笔,试墨丹青,临墨泉,可增加笔下墨色之浓度,丹青之浓彩,但愿华章名墨此后出于章丘明水不绝不涸。
   这番感慨,是否肤浅?不管了。还有让我自觉肤浅的想法。从前喜欢紫砂壶,一次朋友光临寒舍,二人煮茶,他说,最好有一把黑壶,我不喜这个“黑”字,他便改名“墨壶”,意思是愿我笔下笔墨滔滔,借他吉言,我还真的网购了一“黑壶”,遇到墨泉,若带着那把黑壶,该是多么合适,墨泉注入,不生墨趣才怪呢。望向明水古城四周小胡山、小尖山、贺套山、小峨眉山……山中可植茶,那我就采撷一把置于黑壶中,没有茶园也无妨,这墨泉来自地下深处,是上等的矿泉,掬水而饮,何必茶味。再说了,墨泉有着这么多的人文文化,浓度已胜过一壶茶汤。
  
   四
   墨泉,论其历史,远不如古城内的漱玉泉、梅花泉、珍珠泉、金镜泉等出名,但一点不少文化底蕴,加上发现的巧合,本身就是一段精彩。一切是不是巧合?无巧不成书,无巧也不成泉,我们喜欢故事里有巧合的情节,墨泉也是故事,也有情节。
   尽管是秋末,天气转冷,仍有几个孩子赤脚戏泉,也好,沾沾墨气吧,愿他们再来,给墨泉奉上自己的诗。
   滔滔乎似鱼蛟腾跃,沸沸兮如黑龙啸台。
   给墨泉一个好句子,当推“尺半不消平地雪,三伏常吼惊天雷”。别怪我把张养浩写给趵突泉的名句给了墨泉,张养浩若活着,明水人一定盛情邀请,为墨泉再泼墨。
   谁说墨泉是一眼没有历史厚重感的泉,历史在于不断创造,我们这个时代,更是不断创造崭新历史的时代,墨泉的人文历史,一点也不薄于其他名泉。
   我相信大地始终在呼喊,就像这墨泉自诞生,从未停歇她的声音,是否是古希腊女神缪斯带着众神超越地脉而来,以名泉的方式,载歌载舞。或许,是中国神话里的井泉龙王,含泉吐于章丘明水……不管是哪一位,曾经僵硬的血脉一下子被打开,从此有了墨泉的欢歌。
   说什么,风水轮流转。墨泉就是一道自然与人文神功契合的风水,风水不转,常驻明水。不信?看墨泉,我们必须赶往章丘明水古城。
   给文人一个忠告吧——要使笔下浓墨重彩,就一定要汲墨泉之水。
  
   2024年11月28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0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若论水,我个人感觉哪里也比不上泉城济南。七十二名泉,还有众多星罗棋布的不知名小泉,足以配得上宋代诗人曾巩“俯仰林泉绕舍清”的诗句。编者即使身为山东人,七十二名泉也无缘一一得见。位于章丘的泉,更是感觉比较偏远。还好怀才老师用文字的形式,给我们呈现了最年轻的名泉——墨泉。怀才老师的文字非常灵动,轻轻几笔,就将我们带入了墨泉的奇妙世界。墨泉,虽年轻却名声在外,它在济南七十二名泉中独树一帜,堪称“青年才俊”。 怀才老师通过对比李清照笔下的漱玉泉,巧妙地赋予了墨泉“新秀”的角色,让人不禁对这位年轻的泉充满期待。随后,怀才老师以富有诗意的语言,讲述了墨泉的传奇故事,将其比作中医针灸技艺中的“银针”,在地下沉睡亿万年后,一朝被点醒,成为一眼壮观的钻孔喷泉。墨泉的涌现,不仅为百脉泉公园增添了新的亮点,更为绣江河找到了源头。文章通过细腻的描绘,让我们仿佛置身于绣江河畔,感受那波光粼粼、芹藻浮动的美丽景象。同时,墨泉的命名故事也为文章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舒同先生挥毫习字、临泉涮笔的佳话,如王羲之之于临沂洗砚池一样,让墨泉之名更加富有深意。怀才老师不仅赞美了墨泉的自然美景,更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人文内涵。从舒同先生的书法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从古代的文人墨客到当代的民间文学爱好者,墨泉成为了连接古今文化的桥梁,承载了无数文人墨客的风雅与情怀。文章的结尾乃点睛之笔,有同频共振之效。汲墨泉之水,书华彩文章,既是期待,更是祝愿!深情佳作,力荐赏读!【东篱编辑:佳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28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佳华        2024-11-28 08:22:00
  前不久途经济南,去曲水亭街想感受一下老济南,不经意间看到了七十二名泉之一的濯缨泉。在济南,只要循着水走,可能很容易找到泉。七十二名泉散落于济南各地,如果来一次循泉游,感觉挺有意思。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1-28 09:50:51
  谢谢佳华老师的精彩编辑,济南 的泉,我去过两次,明水也去过,但未能仔细观察欣赏,这次下点功夫,但还是有遗漏。济南大明湖的泉,我最喜欢趵突泉,趵突之名,动感十足,曾巩给名,可千古而不俗,曾巩,就是没有散文,只这两个字,也可列八大家的。遥握,期待佳华老师的作品,谨祝创作快乐!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11-28 08:33:36
  济南泉城名泉众多,怀才老师文字灵动,呈现年轻名泉墨泉。对比漱玉泉,讲述传奇,挖掘人文内涵,如连古今文化之桥。墨泉之美令人期待,结尾点睛,愿汲水书华章,非常精彩的散文,令人称赞! 问候怀才老师,祝你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1-28 09:53:53
  毕竟所知甚少,知识不足,见识肤浅,我想尽量挖掘出墨泉的底蕴,感悟一眼泉的人文价值,把审美推向深度。墨,是一种文化载体,古往今来围绕墨子做文章的不计其数,我也沾点墨水吧。谢谢滴善斋老师的美评鼓励。很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问候冬祺!
3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11-28 09:56:35
  明水古城这眼年轻的墨泉,少了怀才老师此文一定少了味道。怀才老师的《墨泉》给墨泉涂染了文化的气息和审美的情趣。若把怀才老师给墨泉的题诗,刻于石头,立于泉旁,我想,他人不敢妄自下笔,也会有诗人面对墨泉无奈地感慨“眼前有景道不得,怀才题诗在上头”。好文,妙文!湘莉拜读学习点赞!遥握问候,谨祝冬暖一切都好!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1-28 10:01:27
  过奖过奖了!墨泉年轻,我们才诱插嘴的机会啊,所以应该庆幸。游览风景就是审美,是高雅的行为,总不能一味地感叹风景很美,所以每到一处,就想深挖一点,满足自己的审美渴望。我吟的就是个打油诗,人家一看准笑话,罢了罢了。“眼前有景道不得,怀才题诗在上头”。这诗句鼓励我很值,真佩服湘莉老师的诗才,堪称咏絮才啊。谢谢湘莉老师的美评,遥握,问候冬祺,期待佳作,谨祝创丰!
4 楼        文友:简柔        2024-11-28 10:29:11
  这些济南的泉名名字真是不俗,墨泉,趵突泉,梅花泉,漱玉泉。墨比黑好听,墨是大雅,墨壶若放墨茶,用墨泉之水泡,那是人间的清欢呀。在怀才老师的文中,详细了解到山东的山山水水,人文历史,深厚文化,不到山东,似到山东。墨泉的来源的确是偶然,如传奇一般美好。奇崛的想象,惊艳的比喻,如泉花般的文字,文字里的韵味让墨泉更加光芒四射,醉人心扉。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1-28 10:35:10
  谢谢简柔老师拨冗留墨鼓励。磨目了。琢磨一下这些泉的名字,感觉就像一个个词牌,那么有味道,给人美好的遐想。我也喜欢,有时候记别的东西,转眼就忘记了,这些泉名居然能马上说出,究其原因,应该是喜欢使然。山东是礼仪之邦,也是山水宝地,简柔老师有时间真的应该到山东一趟,肯定不负期待的。墨泉的文化一点不少,尽管它还年轻,但已经是卓尔不群的存在了。文学在于审美,怀才的文字较之简柔老师的还是俗气啊,喜欢你的细腻唯美,向你学习。遥握,问候冬祺,期待佳作,谨祝创丰,万事胜意!
5 楼        文友:静观悲喜        2024-11-28 10:48:48
  怀才老师学淹古今,博学多才,饱读诗书。缀笔行文于不动声色之间浸润着对山水林泉的热爱之情,非常的有情致,图景状物栩栩如生,类比贴切。大有六经皆为怀才老师注脚之豪情。打个趣,以前上大学时曾和一位教授马列文论的教授抬杠,说唯物论者为什么创作不出高境界的优秀作品,教授也没有给我确切地解析这个谬问。可能我偏颇了点。我觉得万物皆有灵性,文学本身侧重于精神领域。自然景观若无我之人文观照,则失其灵动之机。有点像阳明先生的心学。在老师文下信口开河几句,辞不达意。见笑了!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1-28 11:05:14
  谢谢静观老师为怀才小文留墨,那么深刻风趣,非常喜欢,更感谢。当初,你一开始就选择了东篱,又到了齐鲁,我始终记得。东篱是一个好的文学园地,文友众多,在这里创作是快乐的。静观老师一眼看上,是慧眼。可不敢说学淹古今,但喜欢在浩瀚的文学世界里逛一逛,当然处于对生活对山林的喜欢,文学是个性的,每个人对风景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表达,我觉得保持这种个性就是最好的特色。上学时只是知道世上有六经,但要穷其六经,实在不易,也就是跟着读了几个篇目而已。我觉得把,文学是一种唯物而又唯心的东西,风物走进文字,由心出之,否则就是照搬了,没有价值了。静观老师是一个非常有见识的人,所以对文学的理解非常深刻,向你学习。文学是心性的抚摸和传达,如果刻板地发出,就不是文学了。非常喜欢静观老师的风格,率真,深刻。受教了。遥握,问候冬祺,谨祝创作快乐!
6 楼        文友:辽宁玉儿        2024-11-28 10:57:32
  赞怀才抱器—墨泉
  
   怀珠蕴玉墨泉旁,
   才思如流歌满堂。
   抱负守真心自远,
   器盈文采韵犹长。
   墨香漫卷书千卷,
   泉涌轻吟赋万章。
   妙笔生花描胜景,
   语风出众绽华光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1-28 11:08:52
  谢谢玉儿赠藏头诗,稽首了。但愿能够给读者一点审美妙感。明水古城的墨泉,尽管年轻,但底蕴还是沉厚的,匆匆一览,我觉得挖掘还是不足。今天读玉儿老师的鹿回头文,感觉文笔不俗,就是写路上状况,也有感悟,文字很有深度,喜欢。遥握,问候冬祺,谨祝在东篱创作收获更多的快乐!
7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1-28 11:00:04
  山东多泉,令人艳羡。老师的美文,似汩汩流淌的墨泉水,止渴润心。老师慧眼,抓住了墨泉的几个特点--墨泉年轻,墨泉的颜色,舒同与墨泉的相遇等,大书特书,使文章内容丰富厚重。文中的暗线“钻机如银针,针灸地脉,一下子打通了任督二脉之一脉”,首尾照应,这个想象奇崛,大赞!拜读学习老师佳作,冬暖,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1-28 11:18:39
  谢谢韩老师的美评。省城济南,有名泉72处,当然包括济南下辖的章丘。也是泉水荟萃了人文,游客也很喜欢,最近我们社团的石叶老师就专程来山东旅游,登泰山,看济南名泉。墨泉的发现就是一段传奇,加上书法家舒同的故事,墨泉的名气一点也不弱。舒同题字,也成为墨泉的标配,不可替换。我觉得那钻机就像一根银针,给大地把脉,和中华的中医文化联系起来,这是一己之见,就信口了。泰山泉脉,自地下浩荡入济南,到章丘,真是传奇。这也是我对泰山又有了一点人生。泰山之大,还要加上泰山之深才对。希望韩老师有时间到山东旅游,让山东的风景也沾上“韩味”。遥握,问候冬祺,期待韩老师的大作,谨祝创丰!
8 楼        文友:森林大地        2024-11-28 11:05:02
  久没拜读老师的文章了,今天也打开就泼了我一身的墨。文笔有神,联想丰富,墨泉飘香,佳文欣赏,遥祝老师生活愉快身体安康!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1-28 11:11:26
  谢谢森林老师给小文留墨。怀才也一直在关注森林老师的动向,期待你的佳作。墨泉尽管年轻,也有着人文底蕴,我喜欢泉水背后的故事,所以专题为墨泉写一篇散文,表达我的喜欢。遥握,期待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9 楼        文友:石叶六        2024-11-28 11:33:27
  不到泉水之城,怎知道它晶莹剔透、欢腾跳跃,如诗如画如梦似幻。怀才老师更像位魔法师,将各路泉水点墨成花,争相绽放,让人大饱眼福。佩服老师学富五车,拜诗学习,祝老师冬安,开心快乐!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1-28 11:39:35
  谢谢石叶老师的美评。读了你对大明湖趵突泉的描写,我大言不惭地代表山东人向你感谢!在外省人的心目中,也不失其美,那才算真的美。石叶老师写了趵突泉,我都不敢动笔了,找不到好的角度了。正如石叶老师所言,有泉水的地方就有灵性,我始终觉得李清照成为一代才子,是有着天才的成分,但泉水对她的熏陶濡洗,也是有着关系的。记下一路所见的泉,以泉洗心。哪有什么学富五车,就是一点感慨,借着泉来表达。希望读者喜欢墨泉,能够一睹芳姿。遥握,继续期待石叶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10 楼        文友:石叶六        2024-11-28 12:03:45
  哈哈,我要是知道怀才老师也去了趵突泉,哪敢提笔,老师动笔之时,就是我的泉水就变成了白开水之刻。老师笔力深厚,让我忘尘莫及,敬佩老师才学,向老师学习,祝老师健安!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1-28 12:25:56
  石叶老师的笔下,趵突泉声势不凡,传达出趵突之势,我读了很受感染,文笔一流,应当力赞。其实,走近风景,感受风景魅力,读懂风景中的人文内涵,这是最美的风景旅游。不走一走,怎么知道在路上的美。再谢石叶老师留墨。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