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地下森林散记(散文)

精品 【东篱】地下森林散记(散文)


作者:枫桦 举人,3461.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72发表时间:2024-11-29 07:37:34


   山间公路呈螺旋状绕来绕去,车速极快,透过车窗可以看见的山峰,好像是转动的陀螺。当动态停止下来,才发觉已经停泊在了一个停车场里。
   停车场足够宽敞,被群峰环抱着。四周参天大树林立,密密实实,且身姿伟岸,仿佛是一群巨人共同托举住头顶这块天空似的。我有些惊骇,还没有看仔细些,身边就有一个高大的身影,遮蔽住火辣辣的太阳,被一片清爽拥抱着,森凉的气息让人顿觉舒适。仰头看去,只见一株红褐色的巨木,粗壮而挺拔,直冲霄汉。好一根擎天柱啊!不能不让人为之惊叹。
   这些树,是我非常熟识的。这是东北最为著名的树种红松啊!仅仅分布于长白山以及大小兴安岭等一些山脉,而今,为数不多的几片红松原始森林已经基本看不到,在这里能够遇到这样满满当当的红松原树,实在令人万分欣喜。
   只见它浑身上下都是厚重的树皮,层层叠叠,鼓胀着似乎要爆裂开来,鱼鳞块状地分布着,呈现出的是漫长的时间刻度。这种生长速度极其缓慢的树种,对所生存的地理条件是极其苛刻的。也因为人类的砍伐速度远远超过其生长速度,而濒临灭绝。作为一名林业人,此时的我心情有些复杂。
   沿停车场地慢慢地环游着,去每一棵红松树前留驻。是敬畏,更是感谢与庆幸。把根留住,至少我们还有精神可以寄托。把心留下,好在我们还有可以忏悔的余地。曾经做过的,与未来要做的,都是我们所要承担的。留给我们的没有太多时间,不能总是在悔过里度过。创造未来,创造出更多的新思想与新理念去维护,才是眼下对森林做的事情。
   这里的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独特身姿,以自身对世界的读解去适应着环境。森林愈见苍莽,愈突显红松树之壮美,衬托出森林之磅礴大气。树木之秀使山水奇骏,树木之壮添世间多彩,红松之灵引领森林怡美,各种树木次序井然地排列着,群峰滴翠,在阳光下散发出碧玉的莹光。
   身在此山中,被森林包围。抬头能看见碧蓝的天空,如同深陷于绿色的陷阱之中。我却没有一点点的慌张与迟疑,也没有一点点的彷徨与惆怅,相反,身心之中充满了亲切与温暖。行进在绿色的王国之中,好似在这绿色海洋里畅游着,迎进心怀的将是一波又一波希冀的浪潮。
  
   二
   沿着整齐的石板路,一步步走向幽深的山谷。在朝阳的光瀑里,身边不远的桦树林,所展现出的一种美是别具一格的。雾气上升着,洇湿的树叶滴着晶亮的露珠。环形排列的黑桦拱卫着,静穆肃立,仿佛在围着我,因我而存在着。天坑以独特的圆形结构,在颠覆着曾经的森林概念。
   一棵粗壮的黑桦树歪斜着,横在路中间。黑凛凛的身姿,树干弯曲了一下之后,又开始笔直向上而去。站在树下,头正好可以抵到弯曲处。大概它是桦树林选出的代表,在此迎接,我怎能不做出深切的回应呢?
   一棵枯死的老树,在不远处伫立。那是一棵红松树,已然没有了绿色的风采,虬劲的枝干,掉落了树皮,露出漆黑的生铁颜色。面对着它,不禁心中凛然。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生死存亡,在这里也不例外。既然有生命的存在,就会有死亡的降临。生的伟大,而死亡在这里却是一种生的铺垫。漫漫黑土地是要有先驱的付出,成为那粒粒黑土的积淀。深厚的黑土层,正是一层层积淀而来,赓续永久。
   路在继续向下。原来开敞的山谷逐渐变得逼仄起来。再往前不远便来到了谷底,站在这里,环顾四周,森林并不拥挤,树木也不觉宽松。这里是一个盆底或者是一个锅底,数万年前的厚积薄发,厚重的熔岩如轻飏的飞羽,直冲九霄云外。炽热的火浪燎烤着山川河流,一派蒸腾,一片焦糊,从此改变了这里的生态结构。
   在这里看不见当年火山的影子,沃土深厚覆盖住往昔的崎岖,偶有一块块的火山石,浮现在沃土之上,捡起一块,擦拭去泥土,现出的蜂窝眼密密麻麻。还没有细看,听见不远处有说话声音传来。只见前面半山腰处,有个平台,几个人聚在那里,有讲解员在陈述火山爆发时的情景。
   我落在他们的后面,实在不好凑过去。未下天坑之前,有推荐讲解的业务,被我推辞。人家是收费的,我想这样的地方,用解说是不是太浪费了?心里还是怕被套路了,多年的行走经验在提醒着,要绷紧神经。
   这几个人行走速度实在太慢,我尽管放慢脚步,甚至驻足等待,都不能被这等蜗行给拉开距离,我不知不觉地走近了他们。讲解员是一位中年妇女,身着白色的衬衫,一顶白色的太阳帽,是格外醒目的。她的声音清脆,口齿清晰,讲解起来显得铿锵有力。他们正站在一个岩洞前,这里是一个火山喷发口,石壁嶙峋,呈现出赤红的颜色。看那洞口时,怎么看就如是一个血盆大口呢?这几个人好像是送到嘴边的肉,随时都会被一口鲸吞似的。
   我怕有蹭讲解的嫌疑,洞里的细节也不好去看,便自顾自走到前面。前面的一段路是一道直立的铁梯,弯弯曲曲着,有一百多米长。爬一段直立的铁梯时,有一棵云杉树傍在旁边。有松枝伸过来,尖尖的松针轻抚身体,有酥痒的感觉,觉得很曼妙。
   青松的年龄体现在树枝上面,一层树枝就代表一年,登上一个台阶,差不多就是青松的一岁,我一直数着台阶的数量,一直看到青松顶尖锋芒,台阶还没有爬完。不过,我相信,总有一天,青松会超过铁梯这个高度的。
  
   三
   女讲解员带领着她的队员们也爬上来。她一边爬,还一边不忘记履行自己的职责。
   “我们所爬行是路线,就是熔岩所行走的路线。”她虽然气喘吁吁,声音的顿挫感仍在。
   “看哪!”她充满惊喜的声音,让我们循着她所指的方向望去。头顶的上方,有一个豁然开朗的大洞,蔚蓝的天界被圈成一个圆圆的形状,被置换成一个圆圆的蓝月亮。
   “多么壮观,多么神奇啊!大自然的魅力就是它所具有的创造力!”她停顿了一下,站在那里,无限深情地说:“大家知不知道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有一句诗词,放到这里是极其准确,是极其浪漫的。”她更像是一位老师,在向她的学生们发出提问。
   没有人回应她的提问,后面的人正忙于爬梯,有些自顾不暇。
   我抬头仰望,被大洞里透过的湛蓝所吸引,温润感让人觉得那么的温柔,那么的服帖。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我脱口而出,是情不自禁的感叹,没有一丝一毫的扭捏。真如她而说,这句诗安放在这里是合适,是恰当的。这句诗不该我说,我却说了,反而没有觉得不妥。
   “完全正确!”喝彩声传来,更多的是一种鼓励。我们也登上了台阶,站到了冲天洞口之中。这里虽然并不是最高处,却可以把身后的天坑一览无余。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无限的壮美让人身心充盈,还是向前,前方正是要去的地方啊!
   女讲解员满眼的赞许,并向我竖起大拇哥。她已然把我当成了他们队伍中的一员,没有一点点的偏颇与非议。我这个赝品是无法融入到行列之中的,人家不说,我自己都觉得难受。
   走上山间的木栈道,不自觉地落到后面。阳光从树隙透射出来,铺到木板上,好像点亮了一颗颗小星星。山峦之上,迎来更加流畅的气息,欢快的色彩此刻化为无数条流线,归结于远处的那座青色山崖。
   青色是非常突出的,唯一的颜色能唤起视觉的效应,那里更像是宝石的塔尖。木栈道是环天坑修建的,那天坑里的绿色不是朦胧一片,模糊不清的。一根根树木是头挨着脚,脚挨着头的。看清了脚,也看清了头,才让树木首尾相连着。那是树木练就的一条条树龙,龙首搭在坑沿,龙尾抵住坑底,就差一声号令了,它们会齐刷刷地奔腾而起,那将是又一次的喷发。
   让人震撼的场景,让人无限留恋的景象,爱不够,也亲不够,我的目光不离左右,没有一点点偏离的意愿。
   “走得这么慢?我们在等你呢。”声音清脆,甜美可人。呀!我回头看这边,只见一棵横生的大树上,坐着女讲解员和她的队员们。这里的树形生长是奇特的,每一棵树在这里千姿百态,仪态万千。一棵树竟然能像一条长板凳一样,贴地势而蔓延生长着,让人忍不住想坐上去呢。树木理解人们的心情,爬上了高峰,是不是累了,是不是该歇歇了?我毫不客气地也坐了上去。
   漫山遍野的树,如一根根羽毛迎风摆动,生生不息,赋予山水秀色与万千变化,共同指向辽阔的未来。
  

共 32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枫桦老师的《地下森林散记》不仅是一篇游记,更是一部充满哲思与人文关怀的作品。文章中,枫桦老师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探访地下森林的所见所感。从山间公路的螺旋状蜿蜒,到停车场被群峰环抱的壮观;从红松原始森林的苍莽与壮美,到桦树林的别具一格与黑桦树的坚韧不拔;再到火山口的神秘莫测与冲天洞口的无限风光,枫桦老师用文字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仿佛带领我们亲身经历了一次奇妙的森林之旅。在这片地下森林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树木的千姿百态与森林的磅礴大气,更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红松树的厚重与坚韧,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生命的坚韧;枯死的老树与新生的青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寓意着生命的轮回与希望的延续。女讲解员的热情与敬业,更让这次旅行增添了几分人文色彩与情感温度。此外,枫桦老师还在文章中穿插了对生态现状的反思与对人类行为的警醒。红松因生长缓慢、砍伐过度而濒临灭绝,这一现状值得警惕,我们更应该珍惜自然资源,创造新思想与新理念去维护森林,让这片土地上的生命得以延续。整篇文章透着森林的清新气息和大自然的生态之美,倾情推荐!【东篱编辑:佳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3000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佳华        2024-11-29 07:55:17
  莽莽苍苍的东北大森林,不知道隐藏着多少神秘和壮美!枫桦老师的笔,就是一把探宝的神器,将宝藏一点点的呈现在我们面前,令人惊叹,让人神往。期待老师继续深挖,满足我们对森林、对生态、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
回复1 楼        文友:枫桦        2024-11-29 12:55:24
  老师的编按,细致而详尽,是最好的导读!谢谢百忙之中抽时间编辑小文,辛苦了,敬茶!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11-29 08:48:06
  枫桦老师的《地下森林散记》是一篇精彩的游记,更是充满哲思关怀之作。描绘森林之旅,展现生命顽强,穿插生态反思。文字生动,画面感强,有清新气息与生态之美。值得一读,强烈推荐! 问候枫桦老师,祝你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枫桦        2024-11-29 12:58:30
  镜泊湖与地下森林离得不远,大约有五十多里路。去过两次镜泊湖,而没有去一次地下森林,实在是遗憾,能补足这个机会,是难得的。一般去镜泊湖旅游,一定要捎带着去地下森林,不然真的遗憾了。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冬祺!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1-29 09:28:13
  我也喜欢看风景的时候也蹭,蹭导游几句话,但不敢跟着听,生怕人家说我是贼心不改……枫桦老师蹭得有水平啊。森林是宝藏,是东北的最凝重的风景,每一棵树,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景,这是枫桦老师写树的特别之处,这种人文心怀,细腻而深刻。森林之旅,在枫桦老师笔下,变成一个个有情节的故事,是人文精神的故事,给读者以沉静美的教育。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枫桦        2024-11-29 13:04:52
  关于旅游解说这一项业务,我不看好。如果去旅游,一定会把当地的各项指标都参悟透,这样才不会懵懂,也因此会有提前量。我在未下天坑的时候,就拒绝了这项服务。如果真的写火山的真情实况,就不是在写散文,是在写地理状况分析。十个天坑,开放出来的没有几个。太壮观了。三号天坑是最大的,深达五百多米,我当时站在最高处拍摄,都有些战战兢兢。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冬祺!
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1-29 09:56:44
  那棵枯死的红松很叫人心疼,我知道,它们的树龄要80年才能长成,一棵树,就是一个人的一生。文真棒,里面不仅写了森林之美,也表达了关于生死的哲思,独特的感悟,让人感慨人生。这样的好游记并不多见,拜读学习老师佳作,冬暖,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4 楼        文友:枫桦        2024-11-29 13:10:36
  原始森林的原生态就是如此。自生自灭,没有人为的痕迹,我们去看原生态是不容易的,在我们这里都不行。次生林是什么?红松林不过是几十年才培养出来的,漫山遍野都是落叶松林。一棵百年的红松,要到很远的地方才能看到,太难了。森林就如同国宝青花瓷那样,没有上百年的历史,就是赝品。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冬祺!
5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11-29 10:36:13
  东北大森林,藏着神秘,作者用巧妙的笔墨,将大森林的美展示出来。生态之美,令人陶醉,让人向往。好文,拜读学习,问好老师,祝冬暖吉祥!
回复5 楼        文友:枫桦        2024-11-29 13:12:21
  森林是最美的风景,不加修饰,没有那么多的虚假。返璞归真,这是大自然的魅力。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冬祺!
6 楼        文友:简柔        2024-11-29 11:37:04
  每一树都是森林独一无二的存在,森林铸就了山水的雄浑,比喻很妙,仿佛一片森林在眼前飞扬。一颗欢畅,从容的心在森林间跳跃。写得轻快动人。简柔拜读。
回复6 楼        文友:枫桦        2024-11-29 13:14:34
  能看见原始森林的容颜,其实是很难的,在我们这里也基本看不到。人为是不能做到的,比起内地的造假,我们这里的森林,好在还算真实,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冬祺!
7 楼        文友:罗莲香        2024-11-29 11:59:16
  该文观察细腻,想象奇特,比喻精妙,热爱森林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每棵树在作者的眼里都是一个情绪饱满、充满诗情画意的生命体。但是人类对森林的破坏令人不寒而栗,作者满满的忧患意识启人共鸣。深度佳作,盛赞才思,问候枫桦老师,冬安创丰!
回复7 楼        文友:枫桦        2024-11-29 13:16:36
  森林是最美的风景,这是肯定的。有我们的呵护,相信这个美景将遍布大江南北,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欣赏到!谢谢罗老师的来访留评,谢谢精彩解读,遥握冬祺!
8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11-29 16:12:27
  文章细腻且深刻,令人读罢回味无穷。真是值得反复品读的好文啊!感谢枫桦老师为我们带来一篇又一篇佳作!遥握问候,谨祝冬暖精彩纷呈!
回复8 楼        文友:枫桦        2024-11-29 22:11:21
  地下森林的景色实在是美丽而曼妙,是值得一去的好地方。谢谢老师的来访留评,谢谢一如既往的支持!遥握冬祺!
9 楼        文友:石叶六        2024-11-29 17:33:24
  我们东北的地下大森林神秘又生机勃勃,一次探奇又有趣的旅途,在枫桦老师细腻生动的文笔中精彩呈现,文中充满了是对大森林的关爱之情,引人共鸣。拜读老师佳作,祝老师冬安,开心快乐!
回复9 楼        文友:枫桦        2024-11-29 22:13:50
  森林与森林的境况不一样,这是很让人心里不平静的。百年的森林原封不动的,是很少见的,地下森林绝对是独一档的存在!谢谢老师一如既往的支持!遥握冬祺!
10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12-01 11:54:31
  这里指的还是海参崴的森信林吗?火山口想成的森林确实奇特,那首诗用在这里还真是恰如其分。老师的文情感真挚充沛,赋予生灵万物丰富的感情。感佩才思,祝万事如意!
回复10 楼        文友:枫桦        2024-12-17 13:05:19
  谢谢老师一直以来的支持,谢谢精彩解读!最近很忙,回复迟了,谅解!遥握冬祺!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