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温暖的冬天(散文)

精品 【东篱】温暖的冬天(散文)


作者:韩格拉图 举人,4517.7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11发表时间:2024-11-30 07:32:12


   在我的北方家乡,孟冬时节,老天就会用一场大雪,擦去关于春夏秋所有的痕迹。而南方之冬,常给人错觉,比如我所在的上海,时至仲冬,很多树依然绿着,很多花依然开着,如此,日子过得恍惚,走在明晃晃的阳光里,人冒汗,但走在密匝匝的树荫下,神清气爽,感觉天凉好个“秋”。所以,我一直对上海四季分明的说法存疑。最近几年,公司降本增效,桌上没有台历了,就时常盯着电脑屏幕右下角变换的日期,严肃认真地数着日子。毕竟过了小雪节气,早晚还是很凉的,个位数的温度似在告诉我:“如果冬天来了,‘严寒’还会远吗?”
  
   二
   晚上,我加了被子。翻开柜子,找出一只旧被子,粉红的被面,似乎不太适合男同志使用,但三个刺绣的大字“羊绒被”却夺人眼目。被子,是当年在柳州时,阿姨帮我买的,盖着轻如薄云,但却温暖和煦。回沪时,我觉得打包麻烦,鼓鼓囊囊,就放弃了。是后来阿姨快递给了我,她说这被子质量很好,扔掉可惜。服装是人的第二肌肤,说明服装之于人的重要。但仔细思量,人的一生,有一半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盖的被子同样重要,那是梦的衣裳啊。我把阿姨寄来的被子,换了一个新的被罩,一道长长的拉链,封存起来的都是美好的回忆。盖在身上,忽觉冬夜变短。很快身子就热乎起来,那不仅是羊绒的暖,还有回忆的暖。这暖来自一双勤劳的手,那是阿姨的手。这八年里,阿姨用这双手,照料着我们,真诚、热心、细心,像对待自己的亲兄弟一样。
   我因此想起母亲。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考上大学,那可是惊天动地的事情,那封大红的录取通知书,如同天外飞鸿,让寂静的小村喧闹起来,来我家祝贺的声音不绝于耳。母亲成了最忙碌的人,要给我准备去读书的行李。少年时光,跑得快,被子追不上我的身高。母亲已经意识到,我盖的被子短了,但家里好将就,炕是热的,到了冬天,脚下的火墙也是热的,不至于冻着。但到学校,是睡木板床,不允许用电褥子,被子短怎么行。所以,母亲开始找来棉花、被面,硬是在我原来被子的基础上,做了一张长长的被子。“临行密密缝”,母亲缝的不止是被子,是儿行千里的担忧。
   那时年轻,汗腺发达,北方昼夜温差大,一年四季都要盖被子,被子很容易就弄脏。所以,每年都要在冬季到来之前,拆开被子,去水房将被里和被面洗干净。缝被子,难住了我。尽管缝缝补补是女生的优势,但我们装清高,不会主动开口。好在寝室里的老六有这功夫,我帮他打一盒饭的工夫,他飞针走线,已完成大半。那细密整齐的针脚,奔走的应该是一个弱柳扶风的小女子,谁料到,那纤细小巧的“脚”印,竟来自一个高大英俊的草原汉子。我曾佩服他写得一手很漂亮的毛笔字,哪里想到,他挥舞钢针的功夫同样出色。我被感动了,晚上盖着被子,久久不能入睡。
  
   三
   前两天,重温了电视剧《知青》,一群来自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的知识青年,在冰天雪地的北大荒找到了温暖,这温暖,来自木柴柈子、土炕、狍子皮、北大荒乡亲善良的心。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是,这些孩子回家探亲时,也不忘将狍子皮卷上,和背包拴在一起,背在身上,以便路途中转住店时,铺在炕上。即使炕没烧火,将狍子皮铺在褥子下面,防潮,保暖。
   我去县里住宿读高中时,姥爷就送给我一张这样的袍子皮。按姥爷的话讲,这是一张冬狍子皮,毛长。年少无知,我因为一块玉米饼,曾认为姥爷偏心孙子而冷落我这个外孙,有一次,我流露出自己的想法时,姥爷笑着说:“这孩子,怎么这样想,外孙也是孙啊。”现在想来,那时,狍子皮已经不多见了,一张狍子皮可是姥爷的传家宝啊,我竟然都没说声“谢谢”。
   中学里,睡的是双层板铺,我在上层。冬天时节,屋里的土暖气,时冷时热,因为大家都打水回房间洗脸,弄得地上总是湿漉漉的,屋子潮乎乎的。但我身下铺着狍子皮,心里踏实,把狍子皮上绒绒的毛想象成燃烧的火焰,被窝里就是永恒的春天。说句题外话,我就是以这种方式,亲近过一只狍子。民间称傻狍子,猎人第一枪未中,它还要回头看看,结果被第二枪击中。我不知道,自己憨厚的性格,是否和这张狍子皮有关。
   还是上大学的时候,应该是是大二的冬天吧。一场鹅毛大雪后,我对床的老四借来一台海鸥相机,我们拿着,满校园转悠。
   从入学开始,冬天,我就穿着一件墨绿的棉袄。同学对我的评价,就一句话:“像是邮局的。”我没在意,后来想到这评语,倒还有几分骄傲呢。那时,和家人通讯就是打电话和写信。打电话不方便,一般家里是没有的。还是写信方便,见字如面,还可以说很多很多的话。思念再多,一般不会超重,八分钱邮票足够了。家里的来信,就是我们每日的期盼,那看见我这个绿棉袄,不就多了一份渴望吗?我跟同学笑称,自己是“信使”。
   但拍照时,光穿自己的绿棉袄就太单调了。我和大家一起轮换着穿起老四的黑呢子大衣了,人是衣裳马是鞍,果然,人看上去精神百倍。这样一件衣服,传来传去,没觉得冷,倒是觉得暖意融融。我穿上黑呢子大衣拍了两张,尽管明显觉得,按我的身高,这大衣稍显短些。照片寄回家里,很少表扬孩子的父亲,看后却连声说照片拍得好,并说我穿呢子大衣很好看。那时,“帅”这个字还没红,用的人不多。寒假的时候,手头并不宽裕的父亲,坚持带我去镇里,给我买了一件黑呢子大衣。那是黑土地的黑,那是白雪无法埋没的黑,让我觉得那个冬天特别明亮,让我觉得那些冬日格外温暖。
  
   四
   上海今年的冬天,依旧姗姗来迟。来迟归来迟,但终于来了,小区里,寒风扯掉一地落叶,留几日供人们踩,走在上面,听听时光破碎的声音,会让人们感到人生倥偬,对生命更加珍惜。但出于卫生方面的考虑,落叶还是要扫去。清洁工忙不过来,我时常看见一位年长的大姐,拿出自己家笤帚,像扫自家庭院一样,将落叶赶进撮箕。她不是自扫门前‘叶’,而是将楼房一侧约百米长的甬道清扫干净。周末出来散步,碰见过几次,我用脚步默默向她致敬。
   小区有七八只流浪猫,最近好像又添丁进口了,多出两只乳黄的小猫。进入冬天,觅食更加困难。它们一到晚饭的点就出现在一扇大铁门旁。总会有人,冒着寒风,拿着猫粮来喂它们。有年轻的小伙子姑娘,还有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他们那么有耐心,一些盆放猫粮,一些盆放水,吃的喝的带得齐全。如果说“撒狗粮”是情侣在“单身狗”面前秀恩爱,撒猫粮则是爱心人士把爱实实在在传递给猫咪。一日,一位爱猫女士在小区群里发微信,告知大家,她收养的小区那只著名的流浪灰狸猫,已经带它打了防疫针,并作了绝育手术,放它出去转转,散散心。它有点粘人,请各位不要吓唬它,殴打它。这段文字,充满了人类对小生命的尊重。
   电视新闻里播报,上海将迎来大幅降温。民政部门的救助中心,即将开始全市排查,对于流浪乞讨人员、各类无家可归人员,为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一律集中到救助站进行避寒。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去年冬天发生的一个故事。一个二十多岁的湖北小伙,到上海找工作未果,身上的钱已经花光,夜晚只好委身桥梁的涵洞里。被收到救助站后,救助人员不仅嘘寒问暖,了解实际情况后,还根据他自身的条件,帮他联系应聘了一份称心的工作。让他真正体验到了,上海不仅有高度,还有温度。
   无论是倾心照顾自己的阿姨、血脉相连的亲人还是友谊清澈如水的同学,也无论扫落叶的大姐,还是爱猫人士以及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员,他们的举动都平淡无奇,他们的行为都默默无声,但其中,都充满了无私的爱。所以,我联想到,我所经历的和即将经历的那些温暖的冬天,“天气那个寒冷我心里热”。曾一度固执地以为是厄尔尼诺现象作怪,导致全球变暖。其实,这个结论以偏概全了,不可忽视的是,因为我身边有爱,我被爱包围。爱,会转化成热量,即使在严冬,也会带给我无穷的温暖。
  

共 30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季节的更迭总是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孟冬的北方,一场大雪抹去了春夏秋的痕迹,银装素裹,是独属于北方冬日的纯粹与凛冽。而南方的冬天,却似个调皮的孩子,仲冬时分,依旧绿树繁花,让人在恍惚中错把冬当秋。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从上海冬日里的一床旧被说起,那粉红被面上刺绣的“羊绒被”三字,不仅是温暖的象征,更是一份来自亲人的关爱。这让他想起了母亲,想起考上大学时母亲为他准备行李的忙碌身影,那是母爱的无声流淌。回忆如同一幅幅画卷徐徐展开,中学时代姥爷送的冬狍子皮,成为了抵御寒冷的温暖依靠。墨绿的棉袄被同学笑称“像是邮局的”,而作者却将其视为传递家信的“信使”象征,那份对家的期盼和对亲情的珍视令人动容。如今身处上海,小区里的流浪猫在冬日里艰难觅食,而爱心人士的投喂、爱猫女士的善举,都如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每一个生命。这不禁让人思考,究竟是厄尔尼诺现象让冬天变暖,还是身边无处不在的爱化作了热量?其实,答案或许已在我们心中。爱,是母亲忙碌准备行李的身影,是阿姨坚持寄来的温暖羊绒被,是姥爷赠送的狍子皮,也是陌生人给予流浪猫的关怀。这些爱,无关血缘,无关利益,纯粹而真挚,它们在寒冬中汇聚成一股暖流,温暖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即便身处严寒,也能感受到无尽的温暖与力量。愿我们都能在这纷繁的世界中,珍惜身边的每一份爱,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让每一个冬天都不再寒冷。韩格老师的佳作,写的非常好。好文值得推荐品读。【东篱编辑:滴善斋】【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010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11-30 07:33:25
  韩格老师这篇散文佳作太出色!从南北冬景差异写起,以旧被等回忆展现亲情温暖,又借流浪猫感受陌生人之爱。爱无关血缘利益,在寒冬汇成暖流,温暖心灵。愿我们珍惜爱并传递,让冬天不再寒冷。 问候韩格老师,祝你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1-30 07:58:54
  谢谢老师辛苦的编辑!老师的编按,写得非常漂亮,像一篇精美的小散文,值得我学习。这个文,题材不算新,我仓促为之。最近散文写得比较少,感觉有些笨拙。爱,让冬天不再寒冷,不知道我表达出来没有。感谢老师的热情鼓励,顺祝冬暖、笔健!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1-30 09:22:19
  若不是有心人,这些冬天里的小事早就随着寒冬而消失了,韩老师以此来诠释冬天的温度,是非常好的材料。冬天,在韩老师的文章里是发热闪光的。曾经的,现在的,以暖意贯穿,连接成一条暖暖的流。好的文笔,不在于是什么材料,都可化通俗为新奇。当然,更需要一颗热爱生活感恩生活的心,否则这些是会被忽略过的,冬天也就寒冷了。一篇内容上有温度风格上诱文采的好文章!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1-30 09:48:16
  谢谢怀才老师的美评!这文都是小镜头,小画面,但一直怀揣心中,一时忽然想起,就把它写了出来。其实,写暖冬还有更好的素材,我没挖掘出来,落笔有些匆忙,文就一般化了。最近散文写得少,感觉思路和用语都有些笨拙。我赞同老师说过的话,写作要保持一个基本状态。我感觉,自己正处在徘徊中,动力不足。感谢老师的鼓励,希望自己不要迷失。顺祝身体健康,写作愉快!
3 楼        文友:简柔        2024-11-30 09:47:04
  厦门的冬天也不冷,更像是秋天。有时,倒是盼望一场大雪来临,覆盖一切,满目洁白那是一种绝美。被子是梦的衣裳,被窝是永恒的春天,拥有春天,冬天还会冷吗?妙语也,亲情,同学情,同事情,大爱,小爱,温暖扑面而来,无以复加的温暖。生动,不失幽默,读来令人暖心。简柔拜读。
回复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1-30 09:55:46
  谢谢老师精彩的解读!和老师同感,我有时也厌倦上海的冬天,黏黏糊糊,不冷不热,不爽!还是非常怀念北方的冬天,银装素裹,西北风狂吹。总的说来,暖冬是一种普遍现象,我将这些小画面写出来,意在告诉人们,有爱有情,世界上没有冬天和寒冷。一般小文,感谢老师的鼓励,生活愉快,写做大丰!
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11-30 10:03:23
  一个有心善良的人,总能发现生活中的美,生活中的暖。本文娓娓道来,如串珠玉,呈现出一个个温暖的画面,读着令人心生美感,心生暖意!好文就该是这个样子。点赞!遥握问候,谨祝工作顺利,精彩纷呈!
回复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1-30 10:54:12
  现在总体来讲是暖冬,冬天不冷,但这个题材,有更好的材料,限于篇幅和能力,有些我没有捕捉到,有些遗憾。这个题材似乎也不够新,我将身边的几个小镜头串联起来,以表达世界充满爱。一般小文,感谢老师热情的鼓励,冬暖,笔健!
5 楼        文友:石叶六        2024-11-30 10:09:57
  冬天来了,严寒不远了。那临行密密缝的被子、热乎乎的狍子皮、帅气的黑昵子大衣、被呵护的流浪猫,一幕幕是穿梭在冬季时空里的温暖,让人如同偎依在寒冬的炉火旁,感受的是无尽的温馨和安宁。拜读老师佳作,祝韩格拉图老师冬安,开心快乐!
回复5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1-30 10:57:38
  其实关于冬日里的温暖,有很多可以回忆,限于能力和记忆模糊,我直觉很多好的素材我没采集到,还埋在记忆深处。冬天的冷与不冷,是个辩证的话题,我感觉还没把握好。写散文,还需向各位老师学习。感谢热情的鼓励,祝生活写作愉快!
6 楼        文友:枫桦        2024-11-30 10:38:21
  文章中所展现的画面,可谓十足丰富!温暖的相关解读是有温度的,人生之爱,人生之情,维系的纽带是血脉相连的!文章有深度!厚味香醇,读来唇齿生香!好文!
回复6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1-30 11:28:07
  谢谢老师精彩的留评!现在的冬天,和以往相比,不冷,我觉得不只是自然现象,一定有着心理上因素,这个世界的爱越来越多。这么想着,就有了小文。写得少,有些手拙,还需向老师多学习。谢谢鼓励,顺祝冬日愉快,写作大丰!
7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11-30 10:44:22
  小雪已过,南方依然处在阳春三月,日光溶溶。时令不明显了。小时候,几尺深的大雪多年没见到了。韩老师暖暖的回忆,给冬天增添一抹阳光。好文拜读学习,问好老韩!祝冬日愉快!
回复7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1-30 14:21:43
  过去冬天很冷,但总有暖心的事情发生,回忆起来,心里热乎乎的。现在冬天暖了,不能都算作厄尔尼诺现象,应该有爱转化的温暖,这就是小文的主题。老师最近写了很多精彩的游记,值得我好好学习。感谢热情的鼓励,顺祝冬日愉快,写作大丰!
8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11-30 16:46:07
  温暖的冬天,由人写到小动物,都是暖心一片,这样的冬天怎么会寒冷?阿姨寄,姥爷送,哪一件不都是藏了温度在其中。流浪猫也在爱心人士的关爱下温暖过冬。感人至深的美文,故事情节精彩感人。一篇很美的散文,学习了。祝老师工作愉快!
回复8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1-30 17:26:35
  点评非常精彩!我所表达的就是这意思,有爱有情,何来寒冷的冬天?这个题材不算新,写起来有些犹疑不决,最近散文写得少,手拙。老师的散文依然散发着浓烈的生活气息,语言也那么丰富接地气,值得我学习。谢谢热情鼓励,冬暖,笔健!
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1-30 18:46:34
  韩老师驾驭材料的功夫真的是了得!一篇好的散文,题材的新奇是一个成功的方面,但能够把普通的材料串联成珠玑,这个功夫菜是厉害。有感而写。
怀才抱器
回复9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1-30 19:06:14
  老师过誉了!我的功夫还是没练到家,这方面,还是要向您多多学习。您的文无论从结构还是到叙述、抒情、感悟等等,都那么得当和精致,可以说,篇篇是绝品级。实话实说,我的底子还是很差,捉襟见肘,需要继续努力。哈哈,谢谢老师不吝赞誉之词,一直鼓励我前行。顺祝体健,笔丰!
10 楼        文友:佳华        2024-11-30 18:47:53
  温暖的冬天,对称着寒冷的冬天。寒冷来自于大自然,温暖来自于身边的一个又一个暖心的人。韩老师的文章充满温情,愿我们每一个冬天都是温暖的。
回复10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1-30 19:09:15
  谢谢老师精彩的点评!是的,我就是要表达这样一个主题。寒冷属于自然界,但温暖来自一群有爱的人。可惜,表达还是流于肤浅。老师的文笔,功力深厚,值得我好好学习。谢谢鼓励,顺祝冬暖, 笔健!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