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回归自然(散文)
一
2024年10月26日,星期六。我想有必要记住这天,因为我们一家品尝了我亲手栽种的小白菜。没到节气,没有打过霜,小白菜吃起来还脆脆的,我感觉很好吃,吧唧吧唧,嘴里发出好大的声音。妻子说,哪有那么好吃?我说:这是我“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成果啊。儿子接过我的话茬说,我们刚刚学过“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是不是自己种的更好吃些。
我们相视而笑。
这个学期,老妈回老家了。之前她求爷爷告奶奶从别人那里“借来”荒地后,辛勤开垦了几垄菜地(大概有300平米),现在都荒废了,杂草丛生。妻子看着荒地心疼,总是鼓动我去重启菜地。我一直不愿意去,上班没时间,周末打球、聚会等等活动多,哪有精力去伺候几垄菜地?
说来也巧,打篮球不慎受伤,医生建议年纪大了,最好不要进行剧烈运动,我琢磨,估计得告别球坛了。妻子又吹耳边风了,说什么经济下行,种点菜既锻炼身体减了肥,又吃上了营养健康的有机蔬菜。我嘴上说你自己去种,我不愿种,其实还是有点心动了。她又说,你帮我翻翻地,我去种,杂草丛生我实在是翻不动。一边是兄弟们催我上场打球,一边是妻子催我上场垦荒,都是非常卖力是活。尤其是垦荒,没有手头功夫,平时劳作又少,开起荒来,还不得出几个血泡,脱几层皮?奈何双腿膝盖不给力,打球无望,索性决定去脱几层皮!
二
国庆假期,秋高气爽。妻子说非常适合开荒种地,本以为她一同去翻地,没曾想她要带孩子回娘家住几天。孤家寡人无事可做,就想着去菜地小试牛刀,也想给她交一份满意答卷。匆匆吃过早饭后,我就带好水杯,拿着镰刀,扛着锄头出发了。
老妈的那块300平的根据地早已不成样子,杂草太多了,连菜畦的过道都长满了,连成一大片,好多虫子飞来飞去,成了她们的乐园。靠边沿的地块还被别人占掉了部分,估计是以为我们不种了,闲着不好看。我先用棍子在草丛里驱赶一遍,怕有蛇之类的毒物,再戴上手套,用镰刀割掉垄上的杂草。奇怪,没人伺候,很多杂草居然长得那么欢快,比我都还高。尽管驱赶了一遍,割草时还是陆续看到不少昆虫四散逃离,蚂蚁最多,还有蚂蚁窝,我不小心惊扰了他们的美梦,破坏了他们的安乐窝。没办法,对不起了,圣命难为,只有委屈你们另寻佳处了,等下次我种好了菜,你们再来享受一番。
地面的杂草还好处理,割起来不累,割完摊在旁边晒干后焚烧,还可以做肥料。翻地实在是太累太苦了,都是杂草蔸,根茎密密麻麻,互相交错牵制,牢牢占据了整个根据地。带来的水没一会儿就见底了,上衣都湿透了,才翻了四分之一,大概劳作了两小时,感觉腰酸背痛吃不消,比打篮球累多了。来时的雄心壮志被击碎了,只好重新规划,寻思着要分四次来翻地,反正几天假期,天气都好,不然容易累出内伤来。
三
我又在想,怎么会愿意去种地?也许我骨子里就有这种基因印记。
我的家乡在吉水县黄桥镇的太坪村,这里不偏僻,背靠几座大山,门前良田无数。记忆中的村民们总是早出晚归,辛勤劳作,可是一年到头,日子还是紧巴。孩时的我,经常亲近大自然,农忙时拔秧、插秧、割禾、打谷、晒谷、拔花生、挖红薯、拔大豆、除草等农活,都干得溜活溜活的,记忆中就是没有操犁打耙过,都是父亲所为。农闲时和小伙伴们上山或是去田间放牛,田间沟渠摸鱼,树上掏鸟窝,山上水库或者村边池塘洗澡,玩得不亦乐乎、忘乎所以。
记忆最深的是高考结束那年,村里大旱,经常和父亲扛着抽水机去田里帮人家抽水,赚点外快贴补家用,整天弄得满身污泥,累得筋疲力尽。不过有时候抓到一些小鱼小虾小螃蟹之类的,打打牙祭,又倍感欣慰。
参加工作以前,我基本上会在地里摸爬滚打的,亲近自然自然是有些乐趣,可是不觉得这里是个好地方,毕竟农村的劳作太多,苦。参加工作那么多年,逐渐远离农忙,远离农村生活,倒是越来越喜欢老家这个地方了。喜欢这个充满记忆的地方,喜欢这个充满新鲜空气的地方,喜欢这个抚养我长大的地方,喜欢这个回归自然生活的地方。
那种喜欢,有时候就会幻化为一种寄托一种思念。如果有谁触动那根心弦,就会自然流露出来。
四
或许还有其他的原因。
现代社会的喧嚣中,我有时候会感到心灵的疲惫和空虚。哪怕是在吉安这样的四线城市,那钢筋水泥、繁忙的工作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让我逐渐远离了自然的怀抱。然而,每当夜深人静时,我的心灵深处总会响起一种声音,那是自然的呼唤,是对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渴望。
大自然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画卷。无论是高山流水、森林草原,还是花鸟鱼虫,都是自然的杰作。在自然中,我可以看到生命的坚韧和顽强,也可以看到大自然的智慧和规律。春天的花开、夏天的绿荫、秋天的丰收和冬天的宁静,都是自然赋予我们的美好。这些美景不仅让我赏心悦目,更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奇迹和大自然的伟大。
回归自然,不仅仅是停留在思想和观念上,更需要在实际行动中去实践。我们去乡村体验农家生活,参与农耕活动,感受土地的温度和农民的辛勤劳作;我们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徒步路线,走进深山老林或者沿着海岸线前行,在徒步的过程中,亲身感受大自然的变化,欣赏不同的风景;我们躺在帐篷里透过天窗看着满天的繁星,听着周围的虫鸣声入睡,清晨被第一缕阳光唤醒,感受着大自然的苏醒。但这些总有次数,或者说像过眼烟云,不足以满足内心的向往。
五
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机缘巧合,我接纳了种地,那是一种结结实实的回归。
我汗流浃背四次,终于翻完地后,妻子也兑现承诺。她借助小红书指导,去买种子、买菜苗、买肥料,依葫芦画瓢,还别说,有模有样,小白菜、大白菜、大菜、菠菜、卷心菜、胡萝卜、白萝卜、韭菜、小葱和大蒜等等,都有一席之地。小孩也喜欢去菜地,周末就要跟着,看他拿着小锄头,东挖挖、西挖挖,指导昆虫回家。
说实在的,做菜农到现在为止,我觉得开荒最累,浇水轻松,除草最烦,带孩子捉虫最有趣(孩童眼尖,很容易找到青虫),满满的收获最高兴。
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是一种追求自然、简单、淳朴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种地后,我们时常心心念念菜园,经常成双结对去菜园,心情也美美哒。我似乎能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一片菜园,让我得到了回归,心灵上更清纯起来了。短暂的回归,是繁忙之中的一种调节。我预言了我的退休之后的生活,一定是和大自然在一起的。
作于2024年11月21日,2024年11月30日首发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