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奖】一斤一两的鸡屁股(散文)
妻的徒弟,娟,上周就与我们约好,这周六要来做客。细算起来距离上次聚餐已三个多月了,我便与妻商量要盛宴款待。在寒冷冬日,火锅当为首选,但娟的两个女儿,其其和依依喜欢吃烤串,我便准备给她们来个冬夏特色混搭,吃着烤串涮火锅。
周六一大早,我便带着女儿驱车数十里来到县城农贸市场采购食材。我先到熟悉的调料批发门店,选了一些烧烤佐料和木炭,因为我之前做餐饮时是她家的常客,并习惯叫店主“嫂子”,选东西踏实放心,选完便放在一边,准备买完其他食材回来再结账。羊肉和猪肉是烧烤主食材之一,我们镇上有现宰活羊,便想着先要点鲜猪肉。
生鲜区和调料区仅一路之隔,我牵着女儿的手,走进一排排肉摊夹道里。一位体型偏胖的女商贩看我们走来,便打着招呼说:“哎!买肉吗?”我摆手拒绝。我还清晰地记得上次在她这里买肉,虽然她态度很热情,但割肉时总劝我多要,我说要二三斤,她给我割四五斤,这还不算什么。在我挑五花肉时,一块色泽暗淡的次品肉,她偏说是好的。我能理解作为卖家想多卖一点情有可原,但颠倒黑白就说不过去了。当我说出自己是厨师,她才不好意思地在货架下面又给我拿出一块。她的做法虽谈不上让人厌恶,但很影响心情,所以这次不再选她家。
两边商贩一个接一个询问我是否买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我看她们体型都偏胖和刚才那位商贩很相似,便从心里有些许排斥,视而不见地继续走了十来米。摊位尽头,一位身材高挑,齐耳短发,面容清秀的年轻女人吸引到我。因为她和别人不一样,体型较瘦,脸上透着干练与正气。待我走近摊位,她先是微笑随后便问道:“要点儿肉吗?哥!要多少?”我指着一块成色较好的后臀尖说:“来个二三斤吧!”她便拿起尖刀手法娴熟地切下一块,还细心地把肉上的筋膜剔除掉,随后放到电子秤上。直到此时我才问她猪肉多少钱一斤?我平时买东西基本不问价,也不讲价,因为我知道,做小生意的大都是为了养家糊口,也不会胡来,纵使讲下三五毛钱也没啥意义倒显得小气了。她告诉我鲜猪肉14块钱一斤,一共是52元,我扫码付账,便提起肉向下一个摊位走去。
我边走边琢磨,烧烤有羊肉串、猪肉串,再涮羊肉片和排骨类就有所重叠了。临时决定做个鸡锅。此时刚好看到前面一个摊位上摆放着很多宰好的白条鸡,便走上前去。卖鸡的商贩是一位年龄大约四十多岁的女人,看上去比刚才卖肉的女商贩大几岁,同样眉眼清秀,化着淡淡妆容,精修过的柳叶眉让本就很大的一双眼睛显得更加灵动。圆润的脸庞虽多了几分雕琢之美,但同样透露着干练与正气,我便决定在这里买。
她同样很热情地询问我:“来了,想买鸡啊?要咱家的蛋鸡吧!多年老鸡,炖出来有嚼劲,好吃!”
因为她家除了蛋鸡还有麻鸡,我一时不知买哪个才好,便打电话询问妻愿吃哪种?妻说:“要麻鸡吧!肉比较鲜嫩,个头也大。”我就告诉女商贩选麻鸡,并说挑一只大点的。
女商贩听我确定要麻鸡后,便又说道:“要麻鸡好,刚宰的,个头也大,肉质鲜嫩,一炒就熟。”当我说要旁边那只大点的,她却拿起跟前的一只告诉我这只更大。我说旁边那只成色较好,她便解释是灯光问题,还专门把我选的那只拿到面前来,或许真是灯光问题,颜色与她选的相差无几,我便没再说什么,心想这只就这只吧!只要大一点的就行。
她把鸡放在电子秤上,此时我才问她“多少钱一斤?”她边按下按键便说道:“九块钱一斤,一共47块2,给我47吧!”我扫码付钱,她拿起刀帮我剁了起来,一边剁一边笑着对我说:“你看咱家这鸡多好,多干,一点水都没有。”其实我本打算回家自己加工,但看她已经开始剁了,便没阻拦。心想这样也好,回去我还省事了呢!
我怕有血水溅到女儿身上,便拉着女儿向后躲了几步。她剁鸡手法娴熟,速度很快,手起刀落,三下五除二,一只大麻鸡便被斩成了数块,随后她麻利地把方便袋盖在鸡块上,猛得一下便收了进去,我竟没看清她把鸡屁股丢去哪里了。这时,她又从摊位上拿起一小盒酱料,放到袋子里,并告知我,回家炒鸡时用她这个酱,好吃!我一边接过袋子,一边连忙致谢,便和女儿朝调料店走去。
路上,我掂着手里的鸡块,总感觉有点轻,但心想都啥年代了,哪还有缺斤少两之说,再说了一只鸡也不至于吧!但直觉告诉我,称一称也没什么损失。来到调料店,我便把鸡块放在电子秤上,我对嫂子这个电子秤很放心,平时称八角、花椒都没错过斤两。当我看向电子屏4.3斤,心里咯噔一下,随后又拿出那盒酱料,电子屏上只剩下了4.1斤。
嫂子靠着收银台看我一脸疑惑,便问道:“怎么不够称吗?”我没说话,拿起计算机按下47÷9=5.2,不剁之前是5.2斤,剁完去了一个鸡屁股还剩4.1斤。我跟嫂子开玩笑道:“哎呀!我买的这只麻鸡屁股可真大,足足有一斤一两。”嫂子笑眯眯地加了一句“这不还给你一盒酱料吗?”我笑道:“原来这盒酱是我花9.9买的啊!”随后我不放心,又把猪肉放在电子秤上,3.7斤不多不少,心里庆幸还好第一次没看走眼。
嫂子补充道:“你就不该让她剁,要不你去找她?”我说:“算了吧!大清早的我怕吵起来,影响一天心情,大不了以后不去她那里买了。”随后嫂子开导我说:“你得说给她,让她知道,会收敛一点,你下次去时就直接跟她说,我上次买的鸡,称可不怎么够,我不求你多给,这次可给我称够了。”后来嫂子又教我一个买鱼小窍门,买的时候不要让店家帮忙宰杀,称完重付完账,转一会儿再回去让他宰杀,这样出现短斤少两的几率要小很多。
性格原因,我从不会因为小事而争吵,一是嫌丢人,二是怕坏了好心情。即使遇到类似情况,也都是以吃亏是福安慰自己,毕竟他们都是小本生意,黑我几块钱也发不了大财。回来路上,虽说我没去找她理论,但心里还是有些许波动。我做生意从不想着去骗人,光明正地挣该挣的那份钱。之前做空心面生意时,小包装一斤的规格我都装到一斤零半两,这也就导致一大包四十斤,非但没少还多两斤。
母亲做过很多小生意,卖过瓜果,卖过蔬菜。我小时候也常跟母亲去赶集,在集市上见过很多因商贩缺斤少两和顾客吵架的。碰到脾气大的顾客,会把商贩的称杆子折断。母亲卖东西每次都会让杆称高高的,即使碰到刁钻的顾客询问够不够称时,母亲就义正言辞地说道:“在俺这里买的东西,整个市场上你随便去称,如果不够称,回来俺补你十斤。”每次卖完东西回家的路上,母亲都会告诉我:“做生意要讲诚信,不要只看眼前的蝇头小利,要往长远看。你看今天那谁谁的秤杆子被折断了,那谁谁的摊子被人掀了?你说他是赚了还是亏了?”
“诚信为商之魂,无信则商无根;守诺为商之本,失信则商自崩。”我看到过很多经营闹剧,都是在斤称上做手脚。以前用杆秤,便在秤砣上做手脚,后来开始用磅,又在磅底做文章,再到后来都用上了电子称,电子数码一目了然,看似童叟无欺,却依旧有人做起见不得人的勾当。在一次新闻暗访中,记者发现了八两秤(电子屏显示一斤,实际重量八两)、七两秤,甚至还有五两秤。商家自作聪明,认为捡了便宜,但天道轮回,昧着良心挣到的钱虚而不实,可能会在某一天赔个底朝天,做成过路财神,搞到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何苦呢?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做生意卖的不仅仅是商品,还有人品。虽然一大早我遇到了一斤一两的鸡屁股,却成就了这篇文章,仔细算来还是赚了。因为这几块钱,我不会浪费气力去与女摊主理论,或许她背后也有无奈,生活也不容易,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但这件事做得确实不光彩。正如嫂子所说,我可能还会去买她的鸡,但我会玩笑式说一句“老板,你家鸡屁股有多重?”如果她是聪明人定会引以为戒,反之,总有一天她会遭受惩罚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