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人生呓语(三则)(杂文)
难得清醒
中国有句好较古老的哲学叫“难得糊涂”,其实大部分国人(包括我)就没有清醒过。他们从一出生到现在都是被人潮裹挟而动,很少自己独立的做出过异乎别人却出自真实内心的决定。当然也不乏,有相当部分心里明白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说着糊涂话(也可以说是官话套话)的人。其实只有极少数人,头脑清醒。他们深知人生的真谛,敢于直面人生,活出真性情,但他们常常被人误解,冷落,处于生活和心理双重孤立无援的状态。
这就是目前国人生活的态度和现状,但是经过三年疫情的冷静反思,好多人,特别是善于动脑的中老年人和善于网络学习的年轻人,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人都在为自己活着,人只有一生,所有的价值都在这活着的一生。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谁也代替不了谁。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人活着就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当然,尽管人都明白了这个道理,但在世俗的当下,我们周围的人(包括自己)缺乏独立精神,缺乏以一对十,以一对百的定力,往往会放弃坚持,跟上大众跑了。我们自己,我们的孩子,又跑在了世俗化(有人说是顶层富人给底层设置好的轨道)的道路上了。可以说,人间清醒只是在大脑里停留了几秒钟。
亲们,节奏放慢点,生活清淡点,给孩子松松绑,也给自己减减负。你们,咱们,中小学,乃至大学,学的知识,在以后工作生活中用到了多少?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以及脑子里潜移默化学来的那点智慧。所以,不要用补习班,艺术班占用时间,用分数来逼着孩子在题海里挣扎。以身作则的好习惯好性格,孩子终身受益,遇事冷静智慧的处理方式,就是最好的示范。真的,不要把自己的受过的罪再让孩子复习一遍。
最近看到这样一段话,深受启发。话是这样的:“为什么不结婚?不想娶妈妈那样的人,不想做爸爸那样的人,不想让孩子成为我这样的人。”看到这话,很心酸,真的。我们,包括我们的孩子,活得太苦太累了。
夜已深,梦该醒,天该亮了吧!
且行且珍惜
人生不过百年,那有来日方长,惟有且行且珍惜。
人生最快乐的年华,其实只是幼儿时期。你不管是男是女,总是带着全家人的希冀来到这个世上。0至6周岁,是你充满好奇,享受全家人宠爱的神仙日子,吃穿用度,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论是贫寒人家,还是富贵人家,你都是帝王般的待遇。这时候,你好奇这个美妙的人世间,用眼,耳,鼻,舌,手,乃至身体的每一部分,感受着这冷热酸甜苦辣咸的世界。这个时候的你,无忧无虑。
人生的少儿时期,是模仿学习的最佳时机。你在这个时段里,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敢尝试,不知道危险是什么。这时如果你出生在一个智慧家庭里,上小学,初中又遇到一批好老师,那么你就是幸运儿,你会养成好习惯,好性格,你就会有特长,有个性,有良好心态,可以有效面对未来人生的挫折。如果这时,你恰恰遇人不淑,没有一个好父母,又没遇上好班主任,那你倒大霉了。你在放任自流或惨遭打击下长大,你的习惯,性格,心理,得不到应有的呵护或矫正,这样的你不是自卑厌学,就是莽撞粗暴。这样的你,在青春期容易走上极端。少儿时期是人生的黄金阶段,本应是增知长体,磨砺心性的好年华,可目前的现状是一个个背着沉重的书包,被作不完的作业和课外辅导班所累。
人生的青年时期(高中和大学阶段)。这个时期是最有激情和爆发力的阶段。这时你们性格基本定型,想法却很多,他们对父母不再崇拜,也看不起平常的老师,你们羡慕名人,开始追寻成功的秘诀,对未来充满憧憬,也开始着手行动。敢于尝试,敢于冒险者胜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者出局。在这个关键时期,由于志向不同,努力不同,运气不同,你便走上了不同的岗位,有了不同的人生。
人到中年,步入社会,走上挣钱养家,或者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工作上负荷沉重,激烈竞争,生活细碎艰辛,使得风花雪月的浪漫常常擦肩而过。幸福和舒坦的感觉总是很短暂,累是常态,坚持到头是心中一直的默念。这是个最为漫长也最为熬煎人的阶段。人中龙凤,一飞冲天者毕竟是凤毛麟角。大部分人都是持之以恒的隐忍与坚持。把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你就是最大的赢家。
人至晚景,过上退休生活,貌似十分悠闲自在,是好多上班人的盼望。然而,生活并不是你想的那样,退休了,你也老了,即使你有足够的生活费,但你身体不行了,不是这高就是那高,不是头晕就是腰腿疼,吃喝拉撒,皆不如从前,及至重病缠身,那真是苦不堪言。所以说晚年的你,不要为俗事所累,生活主打一个精简,就活个乐观豁达的心态。
亲们,人生短短几十年,每一天都很金贵。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必须做,值得做,应该做的事情。诸如有关生存,健康,享受,责任;诸如吃喝玩乐,工作创造;诸如慈悲行善,守护正义;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因时因地及时处置,莫可推拖等待,因为绝大部分的等待都留下的是遗憾!
我不是贩卖消极厌世,及时行乐的动物观,也不是宣扬机器人式的编码生活,我赞同张弛有度的,和谐有序的个性化人生。
无悔人生
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究其最终的确是毫无意义的,其意义就是活着时候的体验。那么,人的一生既然没有意义,可不可以选择得过且过,“寒号鸟”式的生活?可不可以选择动物式的享乐主义?可不可以按照丛林法则去生活呢?
寡人以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仍可借鉴。人之为人,自视甚高,居万物之灵,会劳动,有思想。生而为人,当报答父母,养育子女,不亏欠自己。从这三个意义而言,报答父母,是被动的,无法选择的,养育子女是人自己的天性,也是父母的愿望。除此之外,有什么理想,树什么目标,就在于自己的喜好,就在于自己的拼搏与坚持。拥有什么样的人生,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都是自己的性情使然,与别人并没有太大的关联。
人生如梦,千差万别。有的人金戈铁马,意封狼居胥,恨不得饥餐胡虏肉,但也是八千里路云和月。有的人秉承耕读传家,望金榜题名,封妻荫子,但也是三十年功名尘与土,鸡升茅店月。无论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都是人之美好追求,乃是无悔人生。
年轻人喜欢绚丽多彩,迫求酣畅淋漓的人生;老年人饱经风霜之后,更喜欢清净淡雅的生活,当然也不乏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收获满目青山夕照明的喜悦。寡人身心俱疲,只盼天道顺人道顺,万物顺畅,每日里得空,品茗,习文。如此,则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