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涛声里的故事(散文)

精品 【东篱】涛声里的故事(散文)


作者:加朋 布衣,184.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52发表时间:2024-12-03 06:39:41
摘要:乘船的经历,与大道相交,人虽弱小但心志很高。听听大海的声音,调整我们的呼吸,让心融入波涛的韵律。

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坐海船了,这次有幸乘船去北海。午夜,当船行使在北部湾的时候,我望着一样的星空,枕着一样的涛声,不禁又回到了以往那一次次的航程里……
   记得好像是一九七五年的三月,我在上海公平路码头上船以后,稍事安顿就到船舷与朋友告别。由于年年都有一次探亲假,为了不再目睹亲人送别那伤心的场景,就不让家人送我,但拧不过朋友坚持相送,只好应允。在挥手之际,见一名男子左右胳膊各夹着一袋面腾腾地上了船,跟在后边送行的女友在弦梯边喊着,叮咛着,然而直到开船,男青年就一直没有露面。女士在船下声嘶力竭地呼喊着男友的名字,一只手不停地擦着眼泪。船渐渐地远离码头,夕阳里海风吹散了她的长发,那凄楚的呼喊声仍清晰可辨。怀着一份同情和一份悲切回到了我的舱房,当迈进舱门的一刹那我停住了,两袋白面放在地上,那个男青年躺在床上用被子紧紧地蒙着头。吃过晚饭回来时,不见了那位先生。直到满船华灯初上,他才回来,于是上前主动搭讪,才知是咱哈尔滨人,得知都是下乡的知青,那说话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他说这次到上海是与女友断交的。自己高中毕业下乡到农场,那时身强力壮,不仅长得帅,并且讲义气,和其他知青比起来显得相当成熟。下乡不久就在连队当上了连长。女朋友是资本家出身,是写了血书才到了黑龙江,她真是大上海的一个柔弱女子,柔弱的不仅是身体,也有政治方面的因素,由于家庭出身的原因,虽然努力干活也很难进步。是帅哥的关心帮助,为她遮挡了不少的风雨,他们前几年恋爱了,当然也就有了海誓山盟。就是在知青大批返城的前夕,女孩的家落实了政策。原来没收的那套带庭院和草坪的洋房还给了她家,并给补了一笔相当可观的定息。虽然女孩没有舍弃帅哥的意思,但家里不大同意,让小伙上门见上一面再定。咱东北没啥大礼可送,来时知道上海人喜欢大豆,吃不上豆油,就扛着一百五十斤大豆,拎着四十斤豆油到了上海。女孩陪着心上人逛了一周大上海,家人不说可否,但提出一些条件。小伙子一听也就明白了。吹吧,咱一身的力气,一身的本事怕啥,哪能靠在女孩家吃软饭立足,一气之下就买了回程的船票。女孩尽管心存报恩之情,但还是强忍情感抉择,不得不放弃。女孩问小伙想要什么,小伙说老爸喜欢上海的富强粉,女孩东借西凑凑够了粮票,给买了两袋富强粉。这不就夹着上了船。唉!这么多年的情感真是难以割舍得下啊。一声长叹之中,我见小伙子眼里闪着的泪花始终没有落下。虽然其中那些回肠荡气的细节没有道出,但那个年代知青之间爱情的纯真和炽烈是很容易想象的,这时说什么安慰的话都没有意义,不如静静地去面对。一夜无话,那拍打在船身的阵阵涛声,像是在每个人的梦里编织那些没有说完的凄美故事。
   又是一年休探亲假,与朋友结伴乘上了大连去上海的客船,离港不久就听到船上广播遇到台风要到青岛避风的播报。我当时二十岁,年轻好事,觉得赶上台风那是件好玩的事情,何况万吨客轮更是满不在乎,兴奋得难以自已。船到青岛未许进巷,轮船只得在港外靠山的海域抛锚停下来。那时风还不算大,不少的人都到船舷看风景。然而没过多久,船晃动增大,海浪已经能够打到离海面三层楼高的甲板上来了。这时船上就很少有人走动了,虽然服务员早就把晕船药品送到了客舱,但哇哇的呕吐声仍然此伏彼起,船舱内到处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所幸我和同伴身体还好都没有晕船,就在舱里帮着打扫。第二天一早,我和同伴去餐厅吃早饭,竟然没有人来用餐。服务员见到我们吃惊和赞许地说:这么大的风浪我们很多船员都顶不住了,你们能撑得住来吃饭算是英雄了,想吃什么自己去盛吧,饭钱免了。这风一连刮了两天,我们借着风浪吃了几顿免费午餐,当然也没少帮着干活。风势一小,船就起锚了,听着那逐渐减弱的涛声,觉得大海是在唱那凯旋的歌。
   那年的十月三日,从烟台乘“飞鱼”号快船去大连,说是三个小时就能到达,真是够快的。船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船舱里一排排的座位像是开会的会场。出发不久,就遇到也就是一般的风浪,由于船小速度够快,颠簸得就很厉害。很多人开始晕船。乘客多是山东和东北人,他们紧紧抓着前座上的扶手,往发的纸袋中呕吐。遇到一个大的颠簸,就听得“我的妈呀”、“俺的娘唉”的呼喊,接着就是一阵狂吐。遇到这种情况,我赶紧走到船的后部靠门口的地方站着。听着波浪打在船上的声响,感觉船好像十分脆弱,心也不由地悬了起来。
   这时,一阵轻轻的歌声传过来,顺着歌声望去,几位外国老年游客手臂相挽着,把镇定从容的眼神和舒缓沉静的歌声一块传送过来,给所有的人带来一份坚定和平和。看着听着,我感觉到好像有一股电流通过全身,不由自主地随声唱和,跟着一起哼起来:“雪绒花雪绒花,每天清晨迎接我,你洁白又鲜艳,看见你我多快乐。我愿你永远开放,可爱的雪绒花,请为我故乡永远吐露芬芳……”接着几个年轻人也参加来,歌声渐渐大了,和者渐渐多了。那些呕吐的中老年人慢慢地抬起了头。歌声里,大海的涛声也渐渐地也变得温柔了。
   涛声里的回忆慢慢地变得清晰而亲切,一切都宛如昨日,枕着涛声慢慢地进入了梦乡,梦里涛声依旧……
   海上旅行,几乎对所有人都是不凡的经历,那些故事,随着涛声,住在内心,感受人情的力量,是多么温馨!遇到一些波折,我常常想到我的海上乘船旅行的经历,那股情感力量始终澎湃着……
  

共 214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通过乘船去北海,很自然地联想起昔日乘船的一些经历。如1975年的上海之行,作者讲述了一对恋爱知青因家庭背景的差异,选择无奈分手,男知青的倔强与痴情,女知青的柔弱与无奈在文中表达得十分清楚明了。他们的凄美爱情故事令人感慨,也令人惋惜。再一次是大连到上海的乘船经历,过程也是让人惊心动魄,作者生动形象地描述了面对台风时的乘船人的种种反应,晕船人的行为与动作描述得很详细。外国老年游客的歌声起到镇定作用,给晕船人以力量,让读者共鸣。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大海的变幻莫测,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文章结构严谨,用涛声贯穿始终,将不同时期的回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与吸引力。文章语言质朴又饱含深情,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之情。美文佳作,力荐各文友欣赏,感谢老师投稿东篱,希望精彩继续,祝老师佳作连连!【东篱编辑:红花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04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12-03 07:04:18
  用涛声贯穿全文始终,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文章语言质朴,且饱含深情,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眷恋之情。很美的文章,点赞学习,祝老师健康快乐!
回复1 楼        文友:加朋        2024-12-05 14:42:51
  感谢老师的推荐和点评,祝福您安好!
2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12-03 09:05:04
  那场知青下乡,不知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我的父亲母亲也是在这场运动中改变了命运。读着心酸!好文,在淡淡的忧伤中透着暖意。点赞!遥握问候,谨祝精彩纷呈?
回复2 楼        文友:加朋        2024-12-05 14:45:20
  感谢老师的点评。那个年代的知青是一个特殊群体,当然也有其特殊的情怀和故事,说说他们也是安慰与他们血肉相连的群体。感谢您的理解。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2-03 09:17:14
  涛声里的故事,给人以生活的力量。一份经历,总是有着意义。作者写的几个场景,非常精彩,也很感动人。文笔从容,在惊惧里透着一股淡定的力量。一艘船,载着旅行的人,载着不一样的故事,这文笔有沈从文写《常德的船》的文风,朴实而让人多思,接受情感力量的洗礼。怀才抱器拜读,问候加朋老师冬祺!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加朋        2024-12-05 14:50:09
  感谢老师点评,不敢与沈从文前辈相比,但沈先生的文笔在下确实佩服。作文也许就是生活中的平平淡淡,在平平淡淡中说出惊心动魄的故事,我差得远了。不才还请各位老师、朋友多指正啊。
4 楼        文友:佳华        2024-12-03 12:56:53
  通过几次坐船的经历,写出了几段令人难忘的故事,文风朴实质朴,语言极有特色。
回复4 楼        文友:加朋        2024-12-05 14:51:21
  感谢您的来访,诚望有空过来小酌。
5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12-04 22:36:14
  从很小就向往大海,可只有长大后旅游才做过几次轮船,更没经历过风浪。老师也是热心肠的人,喜欢搭讪,喜欢帮助陌生人,还有一副好身板。原来是未来人生风平浪静,顺风顺水!
回复5 楼        文友:加朋        2024-12-05 14:57:30
  感谢朋友过来小坐,搭讪是联系的方式,源自于你想去了解。其实做海轮旅行时间往往是漫长的,若是没有人相伴,只有积极寻找朋友了,毕竟有一位说得上话的朋友相伴,一切会变得不同。
6 楼        文友:江亲莲        2024-12-07 07:38:44
  其实,人生的这条路,更像是坐公交车。在不同的站点,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在这条渐行渐远的交通路上,有的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可过了这段路,你又会在紧挨着的站点遇见新的人和新的环境,没有人可以一直陪着你。回望这一路,当你真正能够挺过孤独的日子,就说明内心又接受了一次崭新的洗礼,至少已经从深渊中走出来了。向优秀的写作老师学习,致敬辛勤写作的老师,佳文欣赏。感恩遇见!学习之!谢谢社团,谢谢江山!
君子立世当刚毅坚卓。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以贯道,文与道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回复6 楼        文友:加朋        2025-02-15 19:24:37
  感谢老师的到访和点评,您的评介赋有哲理,人生路长,对走进生命的人理应倍加珍惜。也许路过与错过都是命中的注定。再次感谢老师的评介和启发。顺祝老师春季安顺。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