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奖】父亲三怪(散文)
一、歇着浑身疼,干活倒轻松
因环保检查,工地上的混凝土无法正常发出,父亲被迫停工在家休息。我下班回家,还未进门便听见父亲在屋里唉声叹气并发出痛苦的呻吟声,我赶忙跑进屋。
父亲坐在床沿上,我连忙询问他怎么了?他看我进来便解释道:“唉!浑身累,还腿疼!干活时还没这么疼!”我劝他:“这样吧!明天我带你去医院再查一查……”我话还没说完,他便又抢话:“不用,看啥?老毛病了!我不去。”说完又开始眉头紧皱,唉声叹气,随后像是为了向我证明确实没大毛病,他便一瘸一拐地向院子走去。
看着父亲弯曲的左腿,我欲言又止。这老头真犟,除非自己想去,否则想劝动他是不可能的。之前还能听儿媳的话,现在儿媳的话也不听了,母亲的话更是当耳旁风。吃过晚饭,父亲的老年机突然高声歌唱,他慌忙去拿。父亲的电话很少有人打,这个时候来电话十之七八是工头打来的。果不其然,父亲接通电话,熟悉的开场白,熟悉的大嗓门:“哎!噢!顺爷爷啊!哦,行……行……好……好嘞,就这么样吧!”看他一脸兴奋,不用猜工地来活了。
挂断电话,他便一脸得意地说明天要去干活。我们都劝他,腿都疼成这样了,还去干活,歇几天不行啊?他倒笑着说:“腿疼又不耽误干活,再说了,干起活来,我腿就不疼了。”母亲撇了一眼父亲,半嘲半讽地说:“哼,你啊!天生干活的命,有福也享不了。”父亲心情大悦,半开玩笑地说:“咱庄户人家可不就是干活的命,让我去坐办公室喝茶水,我还嫌闷得慌呢!”说完便一瘸一拐地收拾自己的行李。
父亲在我们村是出了名的铁人。从年轻起,干活从不惜力气,他腿疼的毛病就是因年轻时劳累过度落下的病根。干活不偷奸耍滑且很负责任,不管去哪里干活,去的最早,回来最晚,还总是替主家和工头操心,下班前会把所有工具、材料收拾妥当。正是这样,父亲虽年龄大了,腿还有些瘸,却是工地和劳务的红人。父亲从不问工资多少,也从不主动要工资,只专心干活。
我对父亲外出打工一半反对,一半支持。反对是因为他年龄大了,又有腿疼的毛病,并且从不干技术活,只做力气活,我们难免为他的身体担忧。支持是因为如果父亲无工可打,在家里更累,他一会儿都不会闲着,每天从早忙到晚,主要是还边干活边唠叨个没完,不仅对母亲大呼小叫,对孩子们也是口吐芬芳,一天到晚没个笑模样,仿佛一家人都欠他似的。我知道或许是因为劳累心烦,但他又不听劝,不歇息,弄得我们也很无奈。只要能出去做工,他便心情大好,回来不仅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洗衣做饭更是不在话下。如果去外地打工,三天两头往家打电话,每句话尾都带有笑声,明显能听出他心情极好。作为儿女,让年迈的父亲出去打工人所不齿,但看到他打工时每天心情舒畅,我又如何忍心阻拦?只能劝他:“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累了就歇一歇,不要逞强,挣多挣少无所谓,健康快乐就好。”随后又安慰自己,只要父亲心情好吃饭香干就干吧!
二、自家的事放脑后,别人的事放心头
父亲的形象以及做事风格,在我母亲眼里是个傻瓜。母亲经常跟我们说:“你爸这个人,就是个憨货,我让他做点事没见他多积极,只要人家有事求着他,比兔子都快!这不就是个实心的傻货。”我对母亲的看法是支持的,父亲确实这样。从我记事起,父亲在别人眼中是出名的老好人,不管是左邻右舍,还是亲戚朋友只要有事求他,每次都是有求必应。
农忙时分,不管我家庄稼收没收完,只要有人求到他,他便舍下手里的活,去给人家帮忙。今年秋收前,母亲曾问父亲,车里柴油收秋能否够用?父亲说足够用了。秋收开始后,父亲开着农用车来回疾驰在玉米地和村子的路上,但车上粮食却不是我家的。一会儿帮这家拉一车,一会儿又帮那家拉两车,一箱油用完了,自己家还没收回一根玉米棒。气得母亲把他好一顿骂,父亲只是笑着挠挠头,接过母亲手里的钱,再去打柴油。
父亲不求回报地去帮别人,但从不沾别人任何便宜。即使他帮朋友的收割机给农户送粮食,待收自家庄稼时,他还会自掏腰包买来包子和啤酒招待朋友。收割结束后照常去送收割费用,如果主家不好意思收,他便扔下就走。父亲正如母亲所说那样,傻里傻气。母亲虽然抱怨父亲的所作所为,却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外面更是给足了父亲面子。
三、喜欢热脸去贴冷屁股
父亲兄妹五个,作为家中老大,十几岁就开始做工养家,挣来的钱如数交给奶奶,甚至在婚后也是如此。即便这样,却一直不受爹娘待见。母亲常跟父亲开玩笑说:“我都怀疑你不是你爹娘亲生的,而是捡来的!要不然他们怎么会如此狠心?”父亲只是笑一笑不作回应。自我记事起,父亲从没在奶奶家吃过饭,即使赶上饭点,他也只是在屋门口说完话就走。如果有亲戚在,奶奶会让父亲坐下吃饭,但他即使饿着肚子也会说已吃过了。他这一做法让我很不解,作为家中长子为何和父母这般生疏?
虽然爷爷奶奶对父亲态度很是冷淡,但父亲该尽的孝道绝不缩水。母亲在受到不公平待遇时,常挖苦父亲:“你就是个憨蛋,你爹娘都对你这样了,你还拿着热脸去贴冷屁股。咱结婚这么多年,他们就没看起过咱,你爹娘的心太冷太硬了,你是暖不热的?”大多时候父亲面带窘色,笑一笑依旧不作回应。当母亲说的多了,他也会反驳一句:“我只是做我该做的。”母亲虽一直不看好爷爷奶奶的做法,却从没跟他们吵过架,儿媳该有的礼数也全数尽到,在村里和亲戚间也有极好的名声,我知道她这是在给父亲长脸。
不管父亲如何孝顺爷爷,爷爷绝不会说他一句好,并且还在外面说他如何如何不孝顺。有一次,爷爷爬上屋顶骂骂咧咧,被我劝下来,我实在气不过,便替父亲打抱不平说:“爷爷,你不能这样子,你看我爸对你多好,你哪能老在外面作践自己儿子。”不成想他竟把矛头对向我,气呼呼地说:“你别想护着他,我要哪一句说错了,出门让车撞死。还有这辈子不管到什么时候,你也欠我一个包子。”因为在我小时候,爷爷曾给我买过一个包子,在我记忆里其实是个烧饼。最后我反驳他几句,被他骂出来。我不知道作为一个父亲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偏见怎么这么大,不惜用发毒誓的方式谴责儿子。其实爷爷平时总把发毒誓挂在嘴上,对很多事也是颠倒黑白,村里人也都劝我们说,他老糊涂了,别跟他一样。
爷爷晚年脾气越来越差,总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比如父亲帮他盖好房子,他偏说房子盖得不好,而住在二姑家,后来二姑父装修房子,他不得已才住进新房。夏天,父亲给他卧室准备了两个电扇,他偏说屋子太热蚊子还多,而跑去大路边坐在人力三轮车狭窄的后斗里睡觉,不仅蚊虫多还不安全。谁劝也没用。冬季,父亲为他准备了水电褥子,他说太冷;父亲包好饺子,把第一碗给他吃,明明滚烫的饺子,他却说太凉;父亲送饭早了,他就说已吃过,送饭晚了,他又说父亲不孝顺;他不顾父亲阻拦,九十岁高龄还骑着三轮车在大街上闲逛,对交通法规视而不见,导致不是走失就是被车撞到,害得父亲每次都要在后面收拾烂摊子。
我知道父亲心里难,对亲爹的无理取闹没有办法?实在气不过他就向我诉苦:“唉……我是没见过你爷爷这种老人,不认可我也就算了,还处处刁难我。他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反正我做的不错。你放心吧!冬阳,作为父亲我绝不会给你添麻烦,更不会让你为难。”
后来,父亲竟求我一件事,郑重其事地嘱咐我,等他百年后,不要把他和爷爷葬在一起。父亲每说到这里,眼圈总是红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