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奖】雨的印记(散文)
细细密密的雨丝,像成千上万根银丝,从天上落下来,这是老天赐予人间的恩惠“无根水”哟。古人常常收集干净的雨水,用来泡茶、做药等等。即使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世界也需要雨的滋润,雨的洗涤。植物需要雨水,动物需要雨水,人类生活也与雨水息息相关,雨的印记无处不在。世间万物在雨的洗礼下,无不变得干干净净,清新脱俗,万象更新,生生不息。
雨,是浪漫诗意的。古人对雨有很多雅称:青丝、轻颸、梧桐雨、梅雨、甘霖、甘露、清露、烟雨、龙润、银索等等。自古还有很多关于雨的诗词,这些诗意正是一幅幅优美的雨的画面,无不寄托了人们对雨的无限情感和赞美,充满了对四季的美好向往。
春雨霏霏。“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春天的雨,不大,淅淅沥沥的,给人一种安宁、滋润的感觉,洗去一个冬天的干燥、寒冷。你看,那柳条上的新芽,擎着一颗颗晶莹的雨珠,在春风中摇曳,像一群荡着秋千的顽童,嘻嘻哈哈地摇摆,摇着摇着就摔落一地珍珠。草地上刚刚冒头的小草,喝饱了雨水,太阳一出,就刷刷刷猛长,几天就绿遍草地、山岗。开在雨中的桃花,明艳的粉红花瓣,在雨中微微颤动,花心卧着一颗晶莹的粉色水晶,透过粉色的晶体,我看到了“一花一世界”。远远看上去,像一片粉色的薄雾,又好似少女的轻纱,飘扬在山间、湖边。细雨落在水面,溅起一朵朵小水花,温暖了冰封一冬的湖水,水里的鱼儿欢快地游动起来,鸭子们也赶来凑热闹,嘎嘎的欢叫声回响在湖面,正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写照。
夏雨潺潺。急匆匆的阵雨,稀里哗啦下一阵,就停了。太阳马上出来,热辣辣地照着大地,刚才那点雨水瞬间蒸发殆尽。小鸟、青蛙、蝴蝶、蜻蜓、蜜蜂赶紧出来晒太阳,顺便开一场热闹的音乐会,蝉也在树上鼓着劲地高唱不停。不一会儿,天空又阴云密布,下起雨来,小动物们只好暂停聒噪的欢唱,专心倾听那高雅的雨的交响乐。田里的庄稼、森林里的树木、花园里的花草,无不高兴地大口大口喝着雨水,努力生长。荷塘里,急雨打在宽大的荷叶上,如炒豆子一般,荷叶摆动着波浪状的绿裙子,像在雨中舞蹈的绿仙子;荷花则像粉仙子,有的害羞地紧紧裹着衣裳,有的大方地张开粉红纱衣的怀抱,露出黄色的内衣,在雨中曼妙地轻舞。水面漾起无数水花,像开锅一样沸腾着。好在阵雨不长,一会儿又停了,太阳又出来,笑吟吟地看着人间大地,微风吹过,带着雨后的清新和凉爽,万物生机勃勃、神清气爽。
秋雨绵绵。秋天的雨是绵长的,有时能下好几天,而天气也越下越冷。看那雨中的枫叶,红艳艳地摇曳在树梢,像一个个高高在上的美艳女子;黄澄澄的银杏叶,轻舞着小扇,从枝头飞落下来,热闹喧嚣地铺满地面,好一片金黄的地毯,叫我不忍心踩踏。池塘里,雨中的残荷,静默、枯萎,显得那么萧瑟、颓败,正是“雨过一池残荷尽,风来满树繁花凋,寒塘烟柳独吹箫”的意境。青蛙等小动物也不见了踪影,准备冬眠去了吧。秋天的雨,有时也很诗意浪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雨中的秋景,别有一番风味。层林尽染的山林,远看雨雾朦胧,自带一种彩色的朦胧美。雨水淋浴中的秋菊,擎着长短曲卷的花瓣,黄色的、紫色的、白色的、红色、花色的,无不花团锦簇、明艳动人,像一群烫着卷发的艳丽天使在聚会,把其它枯萎的花木都比得自惭形秽,悄悄退场。“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我看到紫色的菊花,盛开在雨中,在青烟朦胧的黄昏,更显高雅、静谧。
冬雨潇潇。冬天不一定有雨,但如果湿气足够,也可能下雨。今年入冬以来,就打过雷下了几天雨,冷得万物瑟瑟发抖。有的树木掉光了叶子,光秃秃地矗立在凄风冷雨中,似乎还听得见它们在寒冷中呜咽。只有松柏、竹子等树木够坚强,依然保持着绿色挺立在冬雨中,给你满目萧条的视野里一丛丛碧绿的希望。梅花会在不经意间悄然绽放,红的、白的、粉的,星星点点开在光秃秃的枝头,给你一抬眼的瞬间惊喜。而黄色的腊梅,就更显典雅了,在高高的枝头,沐浴过冰冷的雨水后,淡定地释放着馥郁的香气。等到下雪的时候,是不是会更香呢?娇艳的山茶花,在冬雨的滋润下,已经在含苞欲放了,这就是她倔强的性格,像高傲的冰雪女王,越冷越开花。清冷的冬雨过后,天气更冷了,召唤来飘逸的雪花,纷纷扬扬的,把人间粉饰成白皑皑的童话世界,那时又是另一种心境了。
我喜欢在细雨中漫步,感受其中的浪漫,“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抬起脸,闭上眼,感受细密的雨丝打在脸上,轻轻地、凉凉的。耳边是雨水打在树叶上的沙沙声,好像最亲近的人在你耳边细语呢喃,听之悦耳。湿漉漉的空气,清新中带着花木土壤的淡淡气味,闻之悦鼻。雨中的万物,被洗刷一新。雨中的伞,红的、黄的、蓝的、绿的,也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观之养眼。这时候,再烦躁的心情都会变得温润、宁静、平和。
雨,是珍贵的。大海大江大河以及湖泊的水,几乎都是雨水积蓄而成。虽然我们的地球分布着五大海洋,表面上看根本不缺水,而几大沙漠却是极度缺水的,所以分布不均匀也是难以调和的。在干旱的气候里,地里庄稼干死,颗粒无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及生活,人们想尽一切办法祈求雨的降临。古人只能通过祈祷、巫术、祭祀等活动来求雨,却往往没什么用。而现代人们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比如:打干冰、降雨弹来进行人工降雨。碰到天上雨云丰富,有时可以引来一场畅快淋漓地降雨。但如果没有雨云,人工降雨也是杯水车薪,没什么效果。所以,只有看老天的高兴,下不下雨。而老天下不下雨,并不是迷信,却是人们自身的因果影响的。人类在地球上的一切活动,与气候息息相关。人们砍伐森林,不仅造成水土流失,沙漠化严重,还减少了植物造氧;人们发展汽车等工业,增加碳排放,造成温室效应,直接造成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的危险;人们发展各行业,建造各种工厂,增加各种废水废物排放,污染环境、大气……这些行为,无一不影响气候,影响降雨。
雨,有时是狂暴的。连日的暴雨,像是天漏了一样,不停地向人间倒水,弄得大江小河小溪全都涨水,甚至溢出来淹没周边的一切。暴雨还是山洪暴发的始作俑者。山洪的力量是可怕的,它像一头狂暴的野兽,从山里狂奔而出,冲过植被薄弱的地方,沿途摧枯拉朽,摧毁一切。山洪导致江河涨水,淹没田地、房屋、道路等等。它还有泥石流、滑坡等帮凶,成为侵害人间的凶手。植物不喜欢暴雨,暴雨把花花草草冲刷得东倒西歪或就此折断或糟根致死,扎根不深的树木会被山洪连根拔起、冲走;动物在暴雨中无处安生,鸟儿的翅膀在暴雨中飞不了,动物们的窝或巢被暴雨浸泡、破坏,而且暴雨阻止了它们觅食,最终被饿死或被洪水淹死;人们也不喜欢暴雨,暴雨耽搁了人们的出行,阻碍了交通,洪水淹没、破坏庄稼、道路、房屋,甚至侵害人们的生命。肆虐人间的暴雨,当然也和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有莫大的必然关系。
所以,不下雨不行,下太多雨也不行。不下雨的干旱和下雨太多导致的涝灾是一把双刃剑,无一不对人们的生活、工作产生重要影响。人们该警醒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我们行动起来,珍惜有限的资源,停止过度采伐,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唯一的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从你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你看,雨后的阳光格外灿烂,空气格外清新,雨的印记已深深烙在心底。让我们能在下雨的日子里尽情接受雨的洗礼,让心境宁静、安详;在晴朗的时光里享受阳光普照,欣赏美丽的风景,让心情激昂、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