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邂逅阿岭吉祥藏寨(散文)
一
秋末冬初,寒意料峭,冷风拂过川西大地,却吹不散我们旅游的热忱。当汽车路过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坝子村时,一抹别样景致闯入眼帘,如隐匿于尘世的瑰宝,静静散发着古朴而迷人的光,引得我们驻足不前,迫不及待想要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这就是阿岭吉祥藏寨。
初见门楼,“阿岭吉祥藏寨”六个红底黄字,笔触苍劲,似有千钧之力,诉说着寨中悠长的故事,在早晨冬日映照下熠熠生辉。门卫大叔热情相邀,眼里满是藏民独有的质朴与豪爽,那份真诚瞬间点燃我们深入探寻的渴望,怀揣着满心期待,一步步踏入这方神秘天地。
二
一入村寨,好似误入桃源仙境。460亩占地,依山傍水铺陈开来,远处雪山连绵,皑皑峰尖探入云霄,恰似圣洁神祇俯瞰众生;近旁溪流潺潺,澄澈见底,水波荡漾间倒映着藏式楼阁,灵动而悠然。建筑错落有致,一幢幢房屋就像从大地自然生长而出,线条简洁流畅,毫无突兀之感。外墙色彩明艳,朱红、湛蓝、明黄交织碰撞,大胆奔放却又奇异和谐,宛如一幅巨型油画,铺就于山水之间。
刚拐进一条巷道,忽见一处宽阔场地,类似于我们内地的文化广场。所不同者除广场四周栽有各种花草树木及摆放室外健身器材外,就是中间建有的一圆柱形藏式房屋,雕梁画栋,色彩艳丽。在独特的房屋四周,紧挨墙壁摆有一圈密密的藏式经筒,七八个身穿藏族服饰的中年妇女或怀抱婴孩,或手持佛珠,或轻移莲步,围绕经筒,边拨弄,边念念有词,那份虔诚纯粹直击人心,让我们不禁放轻脚步,生怕惊扰这份静谧安宁。
这时,一位藏族老阿妈注意到伫立一旁的我们,她眼眸透着和善,嘴角噙着笑意,抬手示意我们靠前,比划着和她们一起拨转经筒。我们略带拘谨地走上前去,学着她们的样子,缓缓拨动起来,粗糙的木质纹路摩挲着手心,心间却莫名涌起一股温热。
阳光愈发暖煦,给广场上的一切镀了层金边。远处山峦连绵起伏,就像沉默的守护者,静静俯瞰这片满是信仰的净土。转了几圈后,几个藏族妇女便离开经筒,朝着各自的家中走去。
她们的背影在暖煦日光中渐行渐远,像是缓缓融入一幅宁静的生活油彩里。我们也离开广场,沿着一条巷道边走边看。只见每一户人家的院门都半闭着,只可轻轻一推,便可看见院内的一切。
我们踏入一扇朱红藏式院门,浓郁的酥油茶香率先扑鼻而来。小院不大,却被收拾得井井有条,五彩经幡从屋檐垂落,随风簌簌作响,似在低语家宅的祈愿。屋内光线柔和,传统的藏式家具雕工繁复,漆面泛着温润光泽;墙上挂着一幅幅唐卡,笔触细腻,神明画像在酥油灯映照下,透着悲悯目光,庇佑着此间烟火。
我们轻声蹀躞参观,瞧见角落摞满手工织物,毯子花纹古朴,纹路间藏着代代相传的匠心;再瞧那摆放齐整的银质酒具,在微光下熠熠生辉,无声诉说往昔欢聚时光。这时,一位70岁左右的阿玛从里屋出来,慈祥地看着我们。我正不知以何方式问好,慌乱中突然冒出一句“扎西德勒”,没想到老阿玛微笑着看了看我,也回了句“扎西德勒”。我的心不由得微微一颤,这简单的一句“扎西德勒”,似有魔力,瞬间熨帖了我身处陌生环境的拘谨。
老阿玛引着我们往屋内更深处走去,墙上挂着一幅幅泛黄照片,定格着家族往昔的珍贵瞬间:盛大节庆里盛装的族人、孩子生辰时的阖家欢笑、牧场上牛羊成群的兴旺画面......老阿玛驻足其间,目光温柔眷恋,口中喃喃低语,虽听不懂藏语详情,可我知晓那是独属于这个家的悠长故事。
离开了老阿玛家,我们又陆续走进几家同样建筑风格的庭院,虽然很少有主人在家,但我们并未觉得失落,反倒因此多了几分探秘的新奇。轻推一扇扇半掩的院门,就像叩响往昔旧时光的门扉。
庭院里静谧非常,物件却都透着生活气息。闲置在角落的木质农具,纹理间满是劳作印记;手工编织的背篓随意摆放,细密纹路彰显着手艺人的精巧匠心。偶尔有几只慵懒花猫,窝在雕花窗台上打盹,闻声抬眼,喵呜两声算作招呼,又闲适地眯起眼,继续守着这方安宁小天地。
我们正准备离开,忽见一个年轻漂亮的藏族姑娘走了进来。我还想用那句灵验的“扎西德勒”问好。她却抢先开口了。“欢迎来我家参观。”我一听是标准的普通话,不觉又亲近了许多,于是,我们边参观边询问村寨各家房屋的具体情况。
在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原来他们都是居住在深山里的藏民,是党的脱贫攻坚政策,让他们从山上搬了下来,并投资新盖了这个有着藏族风格的阿岭吉祥藏寨。
在说起往昔今朝对比时,姑娘眼眶泛红,激动地连连称赞:“要不是党的好政策,哪有现在的安稳日子!我们衷心地感谢党。”听着这质朴而又滚烫的感谢话语,我的心间亦是热浪翻涌,眼眶也跟着微微湿润了。这发自肺腑的感谢话语,是过往艰辛与如今幸福碰撞出的炽热火花,每一句都饱含深情,砸中我心底最柔软之处。
三
离开了姑娘家,我们又踱步至党员活动室。三间屋子那么大的空间,被布置得崭新而又肃穆。对门正中间,竖立一幅长方形电子广告牌,赫然写有“松潘儿女心向党,坚定不移跟党走”的鲜红大字,并印有高高飘扬的党旗,熠熠生辉,似在无声诉说着过往奋斗征程与不变初心。四周墙面上张贴着各类政策解读海报,从脱贫攻坚的关键举措,到乡村振兴的衔接规划,图文并茂、条理清晰,彰显着步步为营的发展蓝图。
整齐排列的桌椅光亮可鉴,桌面文件摆放规整,翻开一本本帮扶笔记,里面详细记录村民收支变化、就业难题、产业转型思路,字字句句凝聚党员们的心血与期许。角落里,荣誉墙引人注目,“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帮扶模范单位”等奖牌奖状熠熠生辉,铭刻着无数挑灯夜战、实地勘察的艰辛付出。
紧挨党员活动室旁边,是类似于超市的大市场,赫然写有“合作化集体产业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派生机盎然景象。
刚迈进市场,混合着药香、食香的独特气息便将我们团团围住。目光顺势投向陈列架,各类特色贵重中药瞬间抓人眼球,野灵芝更是其中“明星”,一块块厚实饱满、菌盖纹路奇异,就像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周身散发着幽淡药香,不愧是大山深处的珍稀馈赠。
我们被野灵芝吸引,驻足不前,一位中年女服务员见状,满脸笑意地快步走来,操着带着乡音的普通话热情介绍:“这野灵芝都是乡亲们按老经验、照科学法子采的,品质顶呱呱!”眼里透着藏不住的自豪。听闻这话,我们当即决定购买一些。
女服务员手脚麻利地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野灵芝,轻放在秤上,嘴里念叨着分量,眼神专注又认真,还时不时停下,指着灵芝的纹理给我们讲解挑选门道:“瞧瞧这圈纹,密且匀的,药效准差不了。”周围摊主、顾客也纷纷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搭腔:“在咱这儿买放心,合作社全程盯着,价格透明着呢!”挑拣、称重、打包,整套流程行云流水,气氛欢快又热闹。末了,女服务员双手递过包装严实的野灵芝,满是感激地说道:“全靠党的好政策,以前山里宝贝烂在林子里,现在能卖上好价钱,日子越过越甜,欢迎你们再来!”那言语间对党的感恩,声声真挚、字字含情。
走出阿岭吉祥藏寨,冬阳已高高挂在头顶,为村寨勾勒出一轮柔美的画面。此次邂逅,不只是赏景游历,更是心灵的一次涤荡之旅。阿岭吉祥藏寨,这片承载历史、民俗与希望之地,宛如川西大地上的闪耀星辰,用质朴与热忱、坚韧与奋斗,镌刻进我们的记忆深处。
汽车奔驰在弯曲迤逦的213过道上,车窗外风景变幻,可脑海中始终萦绕藏寨画面:那明艳色彩、虔诚身影、热情眼神……川西之旅因这偶然邂逅而熠熠生辉。愿更多旅人和我们一样,踏上这片土地,感受阿岭吉祥藏寨魅力,聆听藏民奋斗欢歌,于喧嚣尘世觅得心灵归巢,于民俗文化中汲取前行力量,奔赴下一场山河绮梦。
二○二四年十二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