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思】徜徉左步古村阅尽古韵沧桑 .文/妍冰
徜徉左步古村阅尽古韵沧桑
文/妍冰
2023年3月,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由中山市总工会组织的全市职工文学采风团,乘坐大巴向南朗镇左步村驶去。
大巴车在左步村口慢慢停下,大家纷纷走下车来。
对面就是村委会,村委会隔壁就是欧氏大宗祠。
每次来到左步,一踏上这块土地,尤其是走进欧式大宗祠,心里就如同掀起一阵波涛,妈妈的味道扑便面而来。
我的妈妈是左步欧家后人,也正是如此,我毫不犹豫再次选择了这条线,尽管已经数不清到过左步村多少次了。
大家看到在村委会对面有一片茂盛的树林,很感兴趣,我告诉大家:那地方是左步的风水林,里面还有一座小山,就在离村不远处。
风水林有多长的历史,谁也不知道答案。
听老一辈人讲过:左步在明朝成化年间(1447年-1487年)立村,左步村已经有六百年历史,就算按照“先有林后有村”的传统推算,这片林子至少也是六百年的历史。
沿着小路曲折向前,我们看到的苍劲斑驳的秋枫树、棱角分明的皂角树、还有朴树(一种能长20米高,结着橙红果实的乔木),而最多的还是红车树。如果说秋枫树这些枝蔓遒劲的大树,俨然山神派来的罗汉,身姿傲然,驻守一方,那么红车树,更像嫣然的女仙子,树叶有橙红绿三色,绵延开来,覆盖住半个山头,成为林子的亮色。
“好美!我喜欢红车树。”有人不禁叹道。
“这是什么树?好厚实的皮。”有文友抚摸着路旁一棵老树皲裂的树皮问道。
“这是朴树,听老人讲,就是这厚实的皮,还有根和嫩叶,以往常被老人捣烂,外敷在水火烫伤的伤口上,有消肿止痛、解毒治热的功效呢。”
我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他们:
“这里的风水林不仅是村民的医药库,也是孩子们的乐园。春天,他们在林中寻觅蕨菜,春夏之交到林中采摘蘑菇,秋天则在林里采摘野果,种种不知名的野果令人馋涎欲滴。”
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我们继续走到山顶,看到有些老树,经过雷劈虫蛀,树身已经空了,里面朽烂发黑,仅剩下树皮。可是,令人惊奇的是就是这看似枯死的老树,绿叶依旧在枝头绽放。
有文友由衷叹道:“好一幅枯木逢春图!”
行进中,大家看到风水林边里还有一些旧坟。有人更加感慨:“这古村几代人事更迭,生老病死。唯林中的老枫树、老樟树,却依旧春华秋实,泰然自若,阅尽沧桑。它们犹似得道之仙,超然于尘世之外。”
此情此景不由得令大家都对老树敬畏起来。
“走,我带你们去看【合生树】。”因为我与左步的渊源,我不由分说当起了大家的导游。在风水林的西北角下,有一棵大榕树,也是作为风水林的一分子。这棵榕树,须根苍劲,树枝遮天蔽日,但细心人会发现,这树竟然有着两种叶子,原来,该榕树内还抱着一棵龙眼树。
因此,现在村里人已经给这棵榕树砌了围基,周边种上些花木,成了一个小型公园。听说村里还在规划,这个公园会延伸到风水林内,打算在风水林里修些小路,砌几道阶梯,修一些休闲座椅或者小亭,让这里成为村民或游人休闲散步之地。
“真是神奇啊,你们看,树上果然有一串串龙眼。怎么会这样呢?”大家问。
“我也问了妈妈家族老者。可是他们也不知晓。但有几种推断:其一,一只鸟儿叼着一颗龙眼,来到了榕树上慢慢享受,随即将龙眼子儿吐到了榕树上,结果,龙眼子儿落在了一个适合寄生的位置,龙眼树也就长了出来;其二,小朋友将吃丢的龙眼随手扔到了榕树旁,这棵种子遇到了合适的温度与湿度,就长了出来。据说这棵大榕树应该有好几百年的寿命了”我告诉大家。
“简直是天衣无缝。”大家都在赞叹大自然的神奇。
大家意犹未尽,站在风水林高处,向村里望去,左步村地貌像一把东西张看的扇子,风水林就处于“扇柄“一端,村子纵横的小巷就像扇子的“扇骨”。
“你们看,村西面是欧姓族人的聚居地,那里建有欧氏大宗祠。村中间是孙姓人家,建有双壮孙公祠。村东面多阮姓人家。建有阮氏大宗祠。”我手指着山下面小村对大家说。
“三姓人家?小村里仅仅三个姓氏?还都有祠堂,一定都不是简单人家吧?”有文友问道。
“是啊。我妈妈就是欧氏之后,她的祖屋就在这个村里凤凰巷。我们一会就去那里看看好不好?另外,老革命家欧初的祖居也在那里,欧初是当年珠江纵队的领导,解放后任广东省主要领导人,现已去世。欧氏大宗祠就是他带人大家重修修建的。村中间的孙氏家族历史更加显著,他们是孙中山的后裔,他们修建的双壮孙公祠。也就是说,孙中山的祖居也在左步村,现在离这里几里的翠亨村,其实是孙中山出生的地方,并非祖居。”我说。
“啊!这小村还真是值得一看啊。”文友们觉得今天选择第三组来左步不虚此行。
“好,我们边走边说。还有第三家祠堂——阮氏大宗祠,你们知道这阮氏又是谁吗?”
“不知道。是谁呢?”大家一齐问道。
“是上个世界三十年代,在上海电影界非常出名的影星——阮玲玉,听说过吗?”
“知道,知道。是她?她也是左步村的?”大家问道。
“是啊,阮氏大宗祠就是她家族的。”
“这个小村真是不简单。真可谓人才辈出,称人杰地灵啊!”
“是啊!所以大家今天来这里怎么样?不白走这一遭吧?”我得意地说。
“当然,非常好,这里来得太值得了,让我们也沾一沾这里的灵气,让我们也变得更加睿智,那就是偏得了哈。”有文友高兴地说。
“另外,关于左步村姓氏的构成,这里有一首村歌《东乡歌》歌中唱道:"左步头阮氏,欧家与姓孙,杂姓人家有,烟户并相连",形象地点明该村三姓鼎立,多姓共处的格局。而村里的许多景致,也与"三"有关,如三寺庙、三故居、三姓大祠堂。”我再次介绍着,大家边说边从从风水林向山下走来。
到了村口了,看到“左步村”几个大字石碑立在村头。
“为什么叫左步村?”文友好奇地问。
我说:“左步村,最早建于明代成化年间。位置处于丰阜湖古涌南岸码头(俗称“埠头”)左侧,在清代得名左埠头,后又写左埗头,宣统二年(1910年)改为左步,沿用至今。当年的码头,就是现在村前的农田了。”
“啊!世事变迁,真可谓沧海桑田!”大家再次感慨万分。
欧家大宗祠建于清代,就在村口位置,。
我们来到了祠堂门口,抬头仰视着横幅“欧家大宗祠”五个大字,那是1999至2001年重新修建祠堂的时候,欧初亲笔题写的。祠堂是二开间二进的布局,青砖石柱大木梁,古朴而气派。
镶嵌在墙上的碑铭里介绍:
欧氏族大宗祠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宣扬革命的场所,说的就是欧初。欧初曾经的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第一支队长,左步人。他广州出生,广州沦陷后回到左步村教书,参加抗日,期间参加并指挥了许多神出鬼没、以少胜多的游击战例。如今,欧初的故居还在,一间占地不到100平方米的老屋,隐匿在一条巷子里,要不是墙上挂有石刻,路人真会匆匆错过。
漫画大师方成也是左步人,他原名叫孙顺潮,"方"是母姓。他在武汉大学读书时,学的是化学专业,业余时间却都用来钻研画艺。1942年毕业后,终生从事漫画艺术。方成的故居也还在。尽管锁着铁栅门,但还是能看到正厅的摆设。大厅正面整整齐齐地挂着两排先人画像,听说都是方成的亲人,有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大哥大嫂等等,厅的两侧,还有古色古香的桌椅。不大的房子,却配有一个100多平方米的花园,养着家禽,种着瓜菜。村干部说,这故居是后来重新在旧址修建的,方成生活的老屋,早已遭白蚁侵袭。如今看房子的,是方成的亲属。
双壮孙公祠――里至今也保留在村里的照片为证:
1912年5月,孙中山和夫人卢氏,孙眉和夫人谭氏等一行人,到左步村祭祖,并在孙氏祠堂前合影。原来,元末乱世,当孙氏五十七世祖迁徙到香山时,第一个落脚点就是左步村。之后孙氏家族在这里繁衍生息,直到孙中山的父亲把家迁到几里外的翠亨村。
阮氏大宗祠,就是阮氏的祖祠。这座宗祠也是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著名古祠堂。祠堂的主体布局巧妙、技艺精湛,完全展现了岭南地区独特的建筑艺术魅力。
现在的阮氏大宗祠是左步村的老人娱乐中心,很多村民会在此办酒席、庆祝活动。对当地人来说,他们早已习惯了祠堂的存在,而祠堂也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就是当年电影明星阮玲玉!”大家惊叹了。
“是啊!名伶香消玉殒,片羽难寻。”我感慨道。
于是,大家不由得想起了电影《阮玲玉》的主题歌:
“蝴蝶儿飞去,心亦不在。栖清长夜谁来,拭泪满腮……”觉得这首歌再现了一代名伶命运多舛的一生。这位生于1910年,代表着默片时代最高成就的影后,在24岁留下“人言可畏”的遗言离去。
站在阮氏大宗祠前面,想着世事变迁,想着人生百态,大家一时间沉默了……
大家随着我穿过凤凰一巷,这条巷子里有我妈妈家的祖屋,解放战争时期,小姨接管祖屋,因为她加入了珠江纵队,就将祖屋委托她们同族的叔叔看管。解放后,小姨单位在市区给她分了房,小姨就将祖屋送给了同族叔叔。
每次来到此,我都会走进凤凰一巷,在妈妈家祖屋前面逗留,内心激动不已,似乎感受妈妈族人的气息。
从凤凰一巷出来右转,不到一百米,大家就来到了广阔的农田。在农田上坐落着一个绿色框架玻璃结构的建筑物,那就是现在著名的网红打卡点:左步书屋。
左步书屋并没有很悠久的历史,是近年才新修的,屋内摆放着木质书架和各类书籍。书屋的主人则是该村的村民徐东好和侄儿徐家杰,书屋向村民和游客免费开放。
徐家杰是个“海归”,前些年才从智利回到左步老家,他发现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工程的推进,左步村日新月异,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于是他的心中萌生了“想为村里做点事,建个共享书屋”的想法。
他的想法得到了姑姑徐东好的全力支持,他们立即开始选址,开荒,到建玻璃房、种树、做绿化……前后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很快便建成了绿树掩映下的漂亮玻璃书屋,为左步带来了更加浓郁的文化气息。
这里有藏书量大约有5000多册,其中大部分是徐家杰个人投入的,另一部分则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书籍的类别主要包括科普类以及文学类,涵盖少儿和成人读物。
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没有工业的污染,书屋的外面是大片大片的农田,很多家长带着小朋友在田埂上放风筝、拍照片,观看稻谷及各类植物,欢声笑语与绿油油的稻田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
这里现在已经成了中山的网红景点,全国各地游客慕名前来,因为它的造型别致,而且周边都是稻田,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风景,不仅能享受阅读的快乐,而且欣赏乡村的美景。
书屋里面有WIFI网络全覆盖,我们进来,随意找个小吧台坐下,里面还有饮料和茶点供我们点用。还可以来这里喝上一杯咖啡,品着茶点,看着书,大家享受左步村独特的乡村美景。
一天的活动在大家收获满满中结束,夜幕降临之前,我们乘坐大巴车向市区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