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圣地】宁可枝头抱香死(散文)

精品 【金文·圣地】宁可枝头抱香死(散文)


作者:东夷三子 秀才,178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62发表时间:2024-12-08 07:59:00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是宋代诗人郑思肖《寒菊》中的名句,展现了菊花坚守节操、至死不变的高贵品质。这句诗所蕴含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正义和尊严,宁愿坚守自我,绝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与诱惑。
   “宁可枝头抱香死”,体现的是一种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精神。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充满了各种诱惑和压力,人们很容易为了迎合他人、追求功名利禄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信念。然而,真正有价值的生命,应当如同那枝头上的菊花,即便面临凛冽的北风,也绝不轻易妥协,坚定地散发着自己的芬芳。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为了心中的理想,宁愿舍弃生命,也绝不屈服。商鞅,为了推行变法,不惧权贵,虽最终惨遭车裂,但他的变法举措却使秦国逐渐强大。屈原,楚国的贤臣,一心为国为民,主张变法图强,却遭到了贵族的排挤和诽谤。在被流放的岁月里,他仍然心系楚国,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最终,在国破家亡之时,他怀石投江,以死明志,坚守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政治理想。他的“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与“宁可枝头抱香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高尚节操的坚守。文天祥,兵败被俘,面对元军的威逼利诱,坚决不降,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以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岳飞精忠报国,面对秦桧的诬陷和外敌的威胁,他毫不退缩,最终冤死风波亭,但他的爱国精神永载史册。布鲁诺,为了捍卫哥白尼的“日心说”,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但他毫不畏惧,为科学真理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就像那在枝头抱死而不肯凋零的花朵,用生命诠释了对信念的坚守。
   在现代社会,“宁可枝头抱香死”的精神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常常面临着道德的考验和利益的抉择。有些人在金钱和权力面前,丧失了良知和底线;有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不惜牺牲环境和消费者的利益。然而,总有一些人,能够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淡泊名利,生活简朴,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科研事业中,即便年事已高,依然亲自下田劳作。他就像那在枝头绽放的稻穗,朴实无华却又香气四溢,用一生的坚守诠释了对事业的热爱和对人民的责任。
   比如,那些在艰苦环境中坚守教育岗位的乡村教师,他们放弃了城市的繁华和舒适,只为了让农村的孩子能够接受知识的滋养;那些勇敢揭露社会黑暗面的记者,他们冒着风险,只为了还原真相,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那些在科研领域默默耕耘的科学家,他们耐得住寂寞,只为了追求真理,为人类的进步贡献力量。他们都是“宁可枝头抱香死”的践行者,用自己的坚守,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宁可枝头抱香死”,也是一种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在社会的大染缸中,我们很容易被他人的意见和看法所左右,从而失去自我。然而,真正的强者,敢于在众声喧哗中保持独立思考,坚持自己的选择。陶渊明,厌倦了官场的黑暗和虚伪,毅然辞官归隐。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回归田园,过着清贫但自由的生活。在他的笔下,田园生活充满了诗意和宁静,他用自己的选择,捍卫了内心的纯净和对自由的追求。他就像那枝头的菊花,在尘世的喧嚣中,独守一份清香。鲁迅先生,在那个麻木不仁的时代,以笔为武器,深刻剖析社会的弊病,唤醒民众的觉醒。他的文字如同一股清流,冲击着腐朽的旧思想。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不顾他人的攻击和谩骂,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文学阵地,展现了独立人格的伟大力量。
   “宁可枝头抱香死”,也是一种对原则的坚守。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人们常常面临各种抉择,坚守原则并非易事。然而,那些能够坚守原则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包拯公正廉洁,不畏权贵,执法如山,被百姓称为“包青天”;海瑞刚正不阿,敢于直言进谏,为了维护正义,不惜触怒权贵。他们坚守原则的行为,不仅为社会带来了公平和正义,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在今天,我们同样需要坚守自己的原则,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要做到诚实守信、正直善良,不随波逐流,不为利益所动。
   “宁可枝头抱香死”,是一种对生命尊严的捍卫,是一种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它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坚守了内心的纯粹;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获得了多少财富和荣誉,而在于是否为了正义和真理而奋斗。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和个人的气节。他用行动告诉我们,尊严比生命更重要,失去尊严的生命如同行尸走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珍视自己的尊严,不卑躬屈膝,不谄媚讨好,以独立、自尊的姿态面对人生。
   陈独秀,一位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他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和独特的思想,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传奇,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正如那在枝头抱死留香的菊花,傲然独立,永不屈服。
   在那个国家危亡、民族蒙辱、人民蒙难的黑暗年代,陈独秀挺身而出,以笔为剑,以思想为刃,试图划破这沉重的夜幕。他倡导的新文化运动,如同一股春风,吹醒了无数沉睡的心灵,让民主与科学的理念深入人心。他大声疾呼,反对旧礼教、旧道德,提倡新文学、新思想,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他坚信,只有通过思想的解放,才能唤醒民众,拯救这个深陷苦难的国家。
   然而,革命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复杂的政治环境和残酷的斗争中,陈独秀遭遇了重重挫折和磨难。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追求,从未向困难低头。即使在人生的低谷,他依然保持着对真理的执着和对理想的坚守。他的那份坚定,那份不屈,正是“宁可枝头抱香死”的真实写照。但是,在当今社会,有些人却忘却了“宁可枝头抱香死”的精神。他们为了功名利禄,不择手段,出卖自己的灵魂;为了一时的安逸,放弃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为了迎合他人,丧失了自己的尊严和个性。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个人的形象和声誉,也败坏了社会风气。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面临各种选择。是随波逐流,还是坚守自我?是为了迎合他人而改变自己,还是保持内心的纯真和坚定?“宁可枝头抱香死”告诉我们,要勇敢地做自己,哪怕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哪怕会被人误解和排斥,也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宁可枝头抱香死”,这句诗应当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座右铭。它提醒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坚守信念、原则和尊严,不被世俗的诱惑所左右,不被困难和挫折所打倒。哪怕只是一朵小小的花,也要散发出最迷人的芬芳。
  
  

共 26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以花木比喻那些为民族献身的人而饱含深情的抒情散文。作者以坚守初心不随波逐流的菊花开始,逐步将读者带入历史上为民族为文明进步而奋斗终身的人,让我们身上看到一种高尚的情操,一种优秀的品质,一种奋斗的精神。整篇作品文笔老道,文风扎实,写意深刻,主题突出,写得波澜壮阔,写得纵横驰骋,有神韵有气势,值得细品。感谢作者赐稿,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振兴社团。推荐阅读欣赏,并申报精品. 【金文编辑 王金启】【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1211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2-08 08:00:16
  文风朴实,文采飞扬!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2-08 08:00:46
  内在精神,千古传扬!
3 楼        文友:东夷三子        2024-12-08 09:37:06
  在这菊香飘逸的时节,向辛勤编辑的老师们致敬!
4 楼        文友:人在楼上        2024-12-08 14:47:26
  有些文章读的是文笔,情感;有的文章读的是气节,精神。
   拜读老师佳作,我没有注意到文风、手法、修辞,跟随老师笔墨沉思与感慨。
   抱香而死,是个时代课题,抑或是文化人、知识分子的时代反思。
   文章高明,令我读罢有了许多思想。
   学习了。
5 楼        文友:东夷三子        2024-12-08 15:03:05
  谢谢人在楼上,高山不仅有流水琴音,也有浮云游子意!与君共勉!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