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 爱心】中元荷灯引幽情(散文)

精品 【丁香 爱心】中元荷灯引幽情(散文)


作者:剡溪钓鳌 秀才,1724.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5发表时间:2024-12-08 10:55:23
摘要:故乡的中元节,那一盏盏荷花灯,不仅仅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更是对逝者的深情缅怀,是对生命的敬重与思索,是善良与慈悲的传承与延续。

故乡的中元节,仿若岁月长河里泛起的一抹幽思,悄然而至,又带着无尽的深情。那是一座被青山温柔环抱的小村,溪流潺潺,像大地的脉搏,在村间静静流淌。溪边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随风轻舞,似在与溪水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每到中元节临近,村里的老人们便忙碌起来,筹备那放河灯的事宜。他们用干枯却灵巧的双手,将一根根竹篾悉心编织,那竹篾在手中穿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不多时便成了荷花灯的精巧骨架。糊上彩纸后,纸上所绘的莲花,或粉嫩如少女的脸颊,羞涩含情;或洁白似冬日初雪,素雅淡然。灯中放置的小蜡烛,像是沉睡在时光深处的精灵,默默等待着被唤醒的那一刻。
   儿时的我,对中元节放河灯这样的一年一度的盛事,总是怀着满心的憧憬与期待。当日落的余晖还在天边徘徊,将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火海时,我便像一只脱缰的小野马,迫不及待地奔向溪边。紧紧跟在大人身后,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们把荷花灯轻轻放在水面,然后点燃那小小的烛芯。烛光瞬间亮起,映照着老人们的面容,那庄重里透着的慈祥,如同岁月沉淀后的韵味。我扯着刘奶奶的衣角,好奇地问:“为什么要放河灯呀?”刘奶奶微微俯身,目光中满是宠溺与温柔,轻声说道:“孩子,这水里有孤独游荡的魂灵,他们迷失了方向,回不了家。河灯就是为他们点亮的归乡路,能让他们在这一晚和亲人团聚,哪怕只是短暂的瞬间。”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目光紧紧锁住那一盏盏顺流而下的荷花灯,仿佛看到它们承载着满满的思念与牵挂,缓缓驶向那神秘而遥远的彼岸。
   记得那年中元节前夕,一场猝不及防的暴雨倾盆而下,犹如天河决堤一般,突袭了宁静的小村。原本平静的溪流瞬间化身为汹涌的猛兽,情况十分危急。村里的年轻小伙子们毫不犹豫,迅速自发组成了救援小队。他们在风雨中穿梭,如同一群无畏的勇士,逐户查看村民的受灾情况。阿勇哥哥,便是这群勇士中的佼佼者。他身材魁梧高大,身姿挺拔如松,性格开朗豪爽,脸上那灿烂的笑容,仿若能驱散世间一切阴霾。他自幼在溪边长大,水性极佳,于他而言,这溪流就如同自家的庭院般熟悉。在这次救援中,他不顾个人安危,一次次义无反顾地跳进那湍急的水流里,凭借着敏捷的身手和强大的力量,将被困的村民稳稳地救起,安全地转移到岸上。
   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不经意间悄然转向,残忍地开了一个无法挽回的玩笑。当阿勇哥哥奋力游向那位被困在河中央礁石上的老人时,一股隐藏在水底的凶猛暗流如恶魔的触手般突然涌出,瞬间将他卷入那无尽的黑暗漩涡之中。尽管其他救援人员拼尽全力,与那湍急的水流展开殊死搏斗,试图营救阿勇哥哥,但无情的水流终究还是太过强大,如同一头饥饿的巨兽,将阿勇哥哥无情地冲走。那一刻,整个村子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随后,悲痛如汹涌的潮水般席卷而来,将所有人淹没。阿勇哥哥的父母瘫倒在溪边,哭得撕心裂肺,那哭声在风雨中回荡,令人肝肠寸断。村民们也都默默地低下头,泪水夺眶而出,那泪水与雨水交织在一起,在地上流淌成了一条悲伤的河流。
   中元节的夜晚,溪边的空气仿佛都被哀伤凝结。阿勇哥哥的家人和村民们怀着沉痛到几乎无法呼吸的心情,制作了许多荷花灯。每一盏灯都倾注了他们对阿勇哥哥的思念与牵挂,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痛与爱。当蜡烛被一一点燃,那闪烁的烛光在风中摇曳,仿佛是阿勇哥哥明亮而温暖的眼睛,穿透黑暗,在幽暗中温柔地注视着大家。阿勇哥哥的母亲站在溪边,瘦弱的身躯在风中微微颤抖,她双手合十,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般不停地滑落,打湿了脚下的土地。她嘴里轻轻地念叨着:“勇儿啊,你回来吧……”那画面,如同一把锐利的剑,直直地刺进每一个人的心窝,让每一个见证者的心都揪得紧紧的,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攥住,无法呼吸。
   后来,我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离开了故乡,踏入了繁华喧嚣的城市。在城市那车水马龙、霓虹闪烁的世界里,中元节变得模糊而遥远,如同被尘封在记忆深处的旧梦。然而,故乡的中元节却如同一颗顽强的种子,在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生根发芽,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茁壮,那思念的藤蔓在心中缠绕生长,牵扯出无尽的乡愁。
   在城中的图书馆里,我偶然间在一本布满灰尘的古籍中,发现了关于中元节的详细记载。书中对中元节放河灯的意义阐述,竟与故乡的习俗如出一辙。那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一种对生命的敬重与缅怀,为生者祈福,为逝者照亮归乡的路。这一发现,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心中那扇被压抑许久的思念之门,让我对故乡的中元节更加怀念,对那一盏盏带着温暖与思念的荷花灯的眷恋愈发深沉。
   多年后的中元节,我怀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如一只归巢的倦鸟,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家乡。熟悉的山峦依旧静静地屹立在那里,守护着这片土地;熟悉的溪流依然潺潺流淌,像是在讲述着往昔的故事;还有那熟悉的放河灯仪式,一切都未曾改变,仿佛时间在这里悄然停住了脚步,不忍打破这份宁静与美好。我加入到村民们的行列中,与他们一起制作荷花灯。手指触碰着竹篾与彩纸,儿时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我把对故乡、对逝去亲人的思念,都小心翼翼地融入这小小的灯盏里,每一个动作都饱含深情。
   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缓缓地覆盖了整个村庄。溪边再次亮起了无数的荷花灯,那星星点点的烛光,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坠落人间。我轻轻地把手中的河灯放在水面上,看着它随着水流缓缓飘走。那烛光在水面上闪烁跳动,宛如一颗希望的星星,在黑暗中坚定地照亮了前行的路。在这一刻,我闭上眼睛,默默祈祷,希望这河灯能带着人们的思念和祝福,穿越阴阳两界,让那些逝去的灵魂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爱。愿阿勇哥哥的英灵,能在这烛光的指引下,找到回家的方向,哪怕只是在梦中与亲人重逢。
   故乡的中元节,那一盏盏荷花灯,不仅仅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更是对逝者的深情缅怀,是对生命的敬重与思索,是善良与慈悲的传承与延续。它们如同一首清新的田园诗,在岁月的田野里低吟浅唱,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浓浓的眷恋和无尽的温暖。这温暖与眷恋,如同那永不熄灭的烛光,照亮着每一个游子归乡的路,也慰藉着每一颗思念逝者的心。

共 24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中元荷灯引幽情》含意深刻,写出了故乡的中元节,并把中元节剖析的淋漓尽致,展现的栩栩如生。真正写活了中元节。作者语言功夫好,画面感强,文章有真情实感。“儿时的我,对中元节放河灯这样的一年一度的盛事,总是怀着满心的憧憬与期待。当日落的余晖还在天边徘徊,将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火海时,我便像一只脱缰的小野马,迫不及待地奔向溪边。紧紧跟在大人身后,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们把荷花灯轻轻放在水面,然后点燃那小小的烛芯。烛光瞬间亮起,映照着老人们的面容,那庄重里透着的慈祥,如同岁月沉淀后的韵味。我扯着刘奶奶的衣角,好奇地问:“为什么要放河灯呀?”刘奶奶微微俯身,目光中满是宠溺与温柔,轻声说道:“孩子,这水里有孤独游荡的魂灵,他们迷失了方向,回不了家。河灯就是为他们点亮的归乡路,能让他们在这一晚和亲人团聚,哪怕只是短暂的瞬间。”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目光紧紧锁住那一盏盏顺流而下的荷花灯,仿佛看到它们承载着满满的思念与牵挂,缓缓驶向那神秘而遥远的彼岸。”写的多么好呀。活灵活现的写出儿时淘气的局面,无不打动人心。“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缓缓地覆盖了整个村庄。溪边再次亮起了无数的荷花灯,那星星点点的烛光,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坠落人间。我轻轻地把手中的河灯放在水面上,看着它随着水流缓缓飘走。那烛光在水面上闪烁跳动,宛如一颗希望的星星,在黑暗中坚定地照亮了前行的路。在这一刻,我闭上眼睛,默默祈祷,希望这河灯能带着人们的思念和祝福,穿越阴阳两界,让那些逝去的灵魂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爱。”老师的景色写的如此完美,让人望尘莫及,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读者面前。文章最后收尾也好,画龙点睛,一语道破天机。好文欣赏,推荐精品。【丁香编辑 闰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1213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闰土        2024-12-08 11:01:11
  作者用细腻的文笔,写出了中元节,让读者了解,乡俗不同,把中元节写活了,让读者身临其境。文笔流畅,叙述清晰。“每到中元节临近,村里的老人们便忙碌起来,筹备那放河灯的事宜。他们用干枯却灵巧的双手,将一根根竹篾悉心编织,那竹篾在手中穿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不多时便成了荷花灯的精巧骨架。糊上彩纸后,纸上所绘的莲花,或粉嫩如少女的脸颊,羞涩含情;或洁白似冬日初雪,素雅淡然。灯中放置的小蜡烛,像是沉睡在时光深处的精灵,默默等待着被唤醒的那一刻。”写的多么感人。
2 楼        文友:闰土        2024-12-08 11:13:33
  个章结构完楚,层次分明,字字句句写着中元节,回忆着中元节,令人留连忘返,真是写绝了。真正的美文令人观赏。“ 后来,我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离开了故乡,踏入了繁华喧嚣的城市。在城市那车水马龙、霓虹闪烁的世界里,中元节变得模糊而遥远,如同被尘封在记忆深处的旧梦。然而,故乡的中元节却如同一颗顽强的种子,在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生根发芽,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茁壮,那思念的藤蔓在心中缠绕生长,牵扯出无尽的乡愁。”阅读后收藏美文。请作者多投美文给丁香,夺得征文大奖。
3 楼        文友:剡溪钓鳌        2024-12-08 11:41:43
  感谢社长拨冗编辑,分析透彻,编按精彩,真好!
以三寸鸡毛书写余生的光辉。
4 楼        文友:春风杨柳        2024-12-08 20:25:28
  好文章,学习了。8971
5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4-12-09 12:42:08
  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通俗易懂,写活了中元节,读了使人更多的了解中元节,读着使人身临其境。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