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情归远山(小说)
一
厉坚是沪上一家医疗器材公司研发部的骨干工程师,还有两年就到了退休的年龄。本想利用这两年,争取把“感应型输液器”研制项目完成,风风光光退休,“平安着陆”。但不料家庭发生变故,晴天霹雳,他失去了女儿,同时,还导致妻子向心蕊身体偏瘫和大脑智力受损,丧女之痛需要平复,妻子的身体需要陪护。在新疆援边做县长的儿子厉致邈每三个月才探亲一次,住上一周就走。有时,工作忙,不但半年才回来一次,住上三四天就返回。自古忠孝难两全,厉致邈想申请调回的想法,被厉坚否决了。年轻人,还是要以工作为重。儿子放心不下,电话、微信不断,建议请一个家庭护工照料母亲,也被厉坚否决。再好的护工,也不及亲人环伺左右,随身照顾。
所以,正好公司有内退制度,厉坚谢绝领导的挽留,坚决退下了。他说,妻子跟自己半辈子了,吃了不少苦,余生,不能让她再过苦日子了。有时,向心蕊想起来就问:“你怎么不去上班?”“退休了。”厉坚盯着妻子的眼睛说。“哦。”妻子若有所思,她已经不能准确记起丈夫的工龄了。
照顾妻子,比上班要累,但厉坚扛得住。一日三餐,没问题,厉坚本来就烧得一手好菜,连一向爱较真的妻子都自叹弗如。说到这里,厉坚眼里泪光闪烁,女儿在世的时候,最喜欢自己烧的糖醋排骨和荠菜豆腐汤。此外,厉坚一周要带妻子去三次医院,每次做两小时的高压氧治疗,只要有空,上下午都要带妻子去小区附近的公园散步,锻炼四肢肌肉,阻止肌肉萎缩,刺激脑神经,提高反射能力。回到家中,要多陪着她看电视,本来她就喜欢看电视,喜欢追剧,喜欢追星。但现在,厉坚还要担负起“讲电视”的任务,她有时看着看着就忘了剧情,或者就忘了人物的名字,需要厉坚提示。所以,厉坚鲜有时间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以前,按照向心蕊说法,全家围着厉坚转,而今,事实变成,全家围着向心蕊转。当然,所谓全家,儿子在外,也只有夫妻两人。
一日晚饭后,小区里散步归来,身上还散发着桂花香,向心蕊的心情不错。她打开电视机,拿起遥控器,随手翻到了云州卫视,正在播出“热点追踪”,内容是介绍云州省远山市的黄茶节。小城涌入很多商家、茶客和游客,人口不足60万的小城,街道上黑压压的都是人群。为了维护秩序,保障外地客人的人身安全,全市1000多名警力悉数出动。
“我们去玩。”向心蕊忽然兴奋起来,竟微微上抬了一下不听使唤的右臂。她已经退休五年了,但一直在家照顾厉坚的生活,说等厉坚退休,再找机会出游。她一直很向往远山市,向往那里的雪山,终年山顶积雪不化,白皑皑一片,仿佛不染一粒红尘,犹如天堂般神秘。
“好,好好好。”见到妻子的笑容,厉坚像秋雨连绵的日子,看见了一块蓝天。“等你治好了病,我们就去。”厉坚安慰孩子一样,蹲在妻子前面,拉着她的双手,轻声说道。
“快看,女儿,女儿,柔柔,柔柔。”妻子几乎大声喊起女儿的名字,并用能动的左手指着电视屏幕,叫正在给她倒水拿药的厉坚过来看。
厉坚立刻将视线转向电视。记者正在采访一位女特警,女特警身材秀颀,几乎全副武装,穿着一身作战服,英姿飒爽。圆润的额头下,一双丹凤眼笑意盈盈。这双微笑而不失警惕的眼睛,太像女儿厉致柔了。女儿生前也是一名特警,当初舍弃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税务专员的工作报考特警,全家人都反对,但最终抵不过她的坚持。很幸运,她在上千人的报考队伍中,脱颖而出。在南京路上,厉坚曾见过正在执勤的女儿,胸前两个突出的“特警”大字夺人眼球,腰腿处还斜挎着一把手枪,雄姿勃发,威风凛凛。只可惜,天有不测,女儿没有牺牲在战场上,却倒在了自家的床上。厉坚翻来覆去在想,可怜的女儿,在人间的最后一夜,她做梦了吗?她做了怎样的梦?
“柔柔,柔柔……”屏幕中女特警接受完采访,转身离去,向心蕊指着她的背影,再叫厉坚,这时,厉坚的泪水再也无法控制。女儿离去还不足百天,他也想念女儿了,看见妻子这副神情,他心如刀割,眼前立刻浮现出令人心碎的画面……
七月底的一天,厉坚作为公司的技术标兵,参加了公司的日本旅行团,前往北海道旅游疗养,这是公司提供给优秀员工的福利待遇。到达富良野市,已近黄昏。入住办理完毕,大家去吃了当地有名的蛋包饭,咖喱配香肠。出来真是放松,几个人边开心地聊着边走出饭店,厉坚的手机响了,是技术总监吴中有的电话。市科委因日程问题,决定提前就公司上报科研项目“感应型输液器”举行论证会,需要项目负责人现场答疑。意思是,厉坚必须结束这次旅行,立刻回国。由于临时改变行程,午饭后,他紧赶慢赶赶到札幌,结果飞机晚点,回家吃晚饭的愿望落空,但不管怎样,明天可以到公司上班。耐心等待吧,平时出差也经常遇到飞机晚点,见怪不怪了。他没有和妻子联系,想给她一个惊喜。不是说夫妻之间为给婚姻保鲜要时常制造惊喜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拉开双肩包,看见里面的薰衣草香包以及薰衣草精油,他觉得心里泛起一股暖流。当地盛产薰衣草,将香包和精油送给妻子和女儿,助眠美容,这是昨晚饭后,在酒店旁的专卖店里买的。
折腾到家,已近午夜。密码是妻子女儿儿子生日的后两位数组合,厉坚熟练地打开门锁。拉开门,屋里却扑来一股浓烈的煤气味道。他打开门窗,大声地呼喊着妻子和女儿的名字……
二
女儿不幸遇难,妻子幸运地苏醒。但妻子却是现在这种状态,头晕头痛,失忆,呈中度痴呆症状。厉坚不敢想象,这样的日子怎么过下去。尤其看到自己带回的薰衣草香包和两瓶薰衣草精油,就不禁泪落如雨。照顾妻子,苦点累点,都没什么,就是从上次看了电视后,每天都要找“柔柔”,这让厉坚又扎心又身心俱疲。
“柔柔呢?”有时,向心蕊抓着厉坚问个没完。
“去上班了。”从没撒过谎的厉坚被迫开始撒谎了。
“天都黑了,怎么还没下班?”
“市里有重大活动,加班呢。”
“几天没见柔柔了?”向心蕊似乎发现了什么,一瞬间头脑好像又清醒了。
“去云州出差了。”厉坚顺着那条新闻的内容说,觉得自己撒谎都不用打草稿。
“啥时候回来,都这么久了?”
“快了,事情办完就回来。”
厉坚虽然头脑活络,但经不住每天向心蕊的“穷追猛打”,他心里清楚,这样下去,总有一天,自己会黔驴技穷,破绽百出。当然,他也发现,每次听了自己的回答,妻子的眼睛里都闪出一丝兴奋的光,希望的光。
一日晚饭后,儿子厉致邈打来电话,问了厉坚的情况,适应没有,血脂、血糖、血压指标怎样?当然,主要还是母亲的情况,病情有没有些好转,精神状态如何?厉坚忍住悲伤,一一细说,目的是让致邈安心工作。当然,他也说了母亲整天念叨“柔柔”的事情,还要自己带她去云州找“柔柔”。听到妹妹的名字,厉致邈哽咽了,从小自己护着宠着的妹妹,如今只剩下个风一样的名字。
“爸爸,我有个主意,我们联系下那个电视特警女孩,看看她愿不愿意做妈妈的‘女儿’,这样,对妈妈的康复一定大有帮助?”厉致邈突发奇想。
“咦,我怎么没想到,还是你们年轻人思维活跃!”厉坚心中感慨,儿子真地长大了,不再是那个妈宝男了,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了。
“不过,不符合逻辑和流程啊。”搞技术出身的厉坚,理工男一枚,转瞬又对儿子的提法表示质疑,有些不自信了。
“爸爸,巧了,我正要跟您说,我们援边的人员开始轮岗了,我正好轮换到远山市挂职,抽空我先联系下那个女孩。”厉致邈见爸爸有些犹疑,赶紧把自己工作变动的事情告诉了爸爸。
“哦,真的吗?那太好了,只是不知道人家肯不肯?”厉致邈这个异想天开般的想法,顿使厉坚有些兴奋,这么多天没有这么好的心情了。
“相信我,爸爸,儿子可是擅长做思想工作的噢。”厉致邈为有这样的机会可能使母亲的病情好转而高兴。“等我好消息。”
放下电话,厉坚看见妻子正用疑惑的眼神看自己,就说道:“我们就要找到‘女儿’了!”“真的?哦,我就要见到柔柔了!”向心蕊像个孩子一样,两只手拍了起来,那只不灵巧的右手,仿佛已经有了好转。
一天,两天,三天……自从心中有了份期盼,厉坚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度日如年。妻子自从开始找女儿后,精神一天比一天好。每当她忽然提起,厉坚都安抚妻子说:“快了,快了,等儿子的消息。”很快,两周过去了,厉坚都不知道怎样回答妻子了,这本“空头支票”也快用完了。
终于忍不住了,中午,趁向心蕊午睡,厉坚把自己关在向北的小阳台上,拨通了儿子的电话,心紧张得像兔子要蹿出笼子。果然,厉致邈为了不叫父母失望,故意说等女特警的回复,其实他已经被婉拒。厉致邈一到远山市,报到后,边工作,边利用业余时间开始找寻“妹妹”。远山市不大,由于“妹妹”的特殊身份,找到并不难。秘书小涂打了两个电话就得到了女特警的基本信息。她叫林夕梦,市特警一队的警员。起初,小涂和自己去见她,门卫以为哪个粉丝求见呢,黄茶节曝光,让林夕梦成了网红。也难怪,长腿细颈,脸庞清秀,目光灼灼,神采奕奕,不知道,以为是哪位明星在出演警察题材的电视剧呢。不见还好,这一见,更坚定了厉致邈的判断,天下竟然有如此形似神似的两人,她和妹妹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但听了厉致邈的来意后,林夕梦像勾动扳机一样坚决,给厉致邈的“奇思妙想”毙掉了。理由不多,就四个字——工作超忙。
但林夕梦表现得非常有礼貌,厉致邈和小涂离去时,她送他们到大门口,并微笑着摆手,说“再见”。走几步,厉致邈又回头望了望林夕梦的背影,心里暗暗给自己加油。
三
厉致邈挂职,不只是象征性的锻炼,而是实打实地独当一面。他担任分管农村农业、旅游、信访的副市长。远山市的工业不发达,目前支撑远山经济的主要还靠传统的农业和正在蓬勃兴起的旅游产业。也因此,厉致邈肩上的担子还是很重的。花了十几天时间,他将所属区县跑了一遍,了解到,当地农业存在的痼疾是,农产品销售不畅,单纯地依赖网络销售,渠道单一,单件、小批量,成本高。他决定,利用自己身份的优势,首先要将芒果、雪桃、黄茶打开上海的大市场,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产品利润。同时,整合现有旅游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开发新的景区景点。所以,他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周六,他来到办公室上班,于他而言,没有双休日,主要是批阅平时积压的流转到他这里的一些文件。当然,忙碌,也可以帮助他克服假日阵阵袭来的孤寂。批了一会儿,忽然觉得有些焦躁,他心知肚明,是找“妹妹”的事情还没着落。他便站起来,走到窗台前,看到一盆长势旺盛的芦荟,他用手指轻轻碰了碰,嫩得要流水。想起风华正茂的妹妹,妹妹平时就喜欢多肉植物,她的房间窗台上,摆满了一盆盆吉娃娃、佛珠、青凤凰、熊掌等,讲到这些植物,她就如数家珍。一次自己看中了那盆佛珠,妹妹说啥不给,说等以后再养一盆送给自己。睹物思人,妹妹音容宛在,想起便撕心裂肺。自己如此,何况母亲呢?如今,林夕梦就仿佛是妹妹的转世,是一个梦的存在,是治愈母亲的最大希望。如果找一个当地人去做林夕梦工作,或许会收到奇效。
脑子里琢磨着,又回到办公桌前。他拿起手机,翻起存储的家人相册,一下就翻到了去年圣诞节和妹妹在淮海路上拍的合照,兄妹两人同时将双手扬起,捧接着天上飘落的雪花,脸上绽开的是雪花般灿烂的笑容。爸爸拍的照,他是业余摄影爱好者,参加过一次市民摄影大赛,还得过二等奖。母亲站在一旁,帮着自己和妹妹拿包,满脸的得意和幸福,雪花般纷纷扬扬。
“咚咚。”有人敲门。进来的是宣传部部长成财,人开朗、健谈,五大三粗,厨师模样,但却写得一手好文章,是本土作家之一,已经出版三部长篇小说,一部诗集。有人开他玩笑,应该叫成才,起码也要叫成材呀,怎么叫了成财。“还不是因为家里缺钱?”他用一句玩笑就终结了别人的玩笑。
成财因给远山晚报赶一篇稿子,躲到办公室里来写,安静,没人打扰。他业余时间还兼职融媒体记者。同时,他还在构思一篇关于上海援边干部的长篇采访稿,见厉副市长在,还敞着门,就顺便进来聊几句,素材要一点点积累,这一点,他有记者的韧性。
见成财进来,厉致邈顿感他是雪中送炭,不妨把自己的心事诉之于他,他是本市人,又是搞宣传的,结识的人多,或许会有办法。放下手机,厉致邈请他坐在桌对面。落座时,成财无意瞥见了手机上的照片,直言道:“怎么,想弟妹了?”他以为厉致邈想妻子了,援边干部感情生活也是他要捕捉的素材之一,他向来反对把文章的主人公描绘成苦行僧。“哦不,我还没结婚,那是我妹妹。”厉致邈虽然跟成财不是很熟,本不情愿说家事,但他苦于脚踩棉花,有劲儿使不上,还是借机讲述了找“妹妹”的想法,也顺便试探下,成财能否帮上忙。病急乱投医,是值得同情的,对于母亲而言,林夕梦或许就是那位神医,对于厉致邈而言,希望成财就是那位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