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晨曦】半塘幽思:渡己之路(散文)

精品 【金文·晨曦】半塘幽思:渡己之路(散文)


作者:剡溪钓鳌 秀才,1724.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47发表时间:2024-12-09 08:24:51
摘要:在嵊州的坊间,有一句俚语:“无人扶你渡半塘”。那半塘,是尘世与往生的交界,是嵊州的火葬场所在。此语仿若命运的喟叹,透着彻骨的孤寒,却也如洪钟大吕,震醒俗世的迷梦。

在嵊州的坊间,有一句俚语:“无人扶你渡半塘”。那半塘,是尘世与往生的交界,是嵊州的火葬场所在。此语仿若命运的喟叹,透着彻骨的孤寒,却也如洪钟大吕,震醒俗世的迷梦。
   晨曦初破,雾霭沉沉地笼罩着嵊州的街巷。青石板路在微光下泛着幽冷的光泽,仿佛每一块石板都承载着岁月的凝重与生命的无常。街边早点摊散发着袅袅热气,豆浆的氤氲与油条的酥脆香交织一处,却无法驱散那从心底蔓延开来的孤寂。一位老者,衣衫褴褛,面容憔悴,在角落垃圾堆中翻找着什么。他的手,枯瘦如柴,在垃圾中翻拣时微微颤抖,眼神中透着无奈与绝望。时而,他会抬头望向远方,那火葬场所在的山上,目光中似有千言万语,却又被命运的咽喉死死哽住。
   这老者,曾是嵊州小有名气的戏子。往昔岁月,他在台上一唱三叹,水袖轻舞间,颠倒众生。那时的他,身姿挺拔,面若冠玉,双眸中透着灵动的光芒。一曲《牡丹亭》,能将杜丽娘的娇羞哀怨演绎得淋漓尽致;一段《长生殿》,又能把唐明皇的深情与无奈表现得入木三分。戏服上身,他便是那穿越古今的多情之人,在戏台的方寸之间,演绎着世间的悲欢离合。台下掌声如雷,鲜花与赞誉潮水般涌来。然而,命运弄人,一场大火席卷了他所在的戏班。他虽侥幸逃生,却被烧伤了喉咙,从此那婉转的唱腔只能在梦中回荡。戏班解散,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舞台,加之亲眷离散,只剩下他形单影只,在这嵊州的街头巷尾,如无根的飘萍,在生活的泥沼里苦苦挣扎。
   “想当年,戏台之上,我便是那王侯将相,佳人才子,一眸一笑,皆动人心弦。台下看官云集,喝彩声不绝于耳,我仿若置身云端,以为此生便是繁花似锦,再无风雨。却不想,刹那间,一切灰飞烟灭。”老者坐在街边的石阶上,对着路过的野猫诉说着往昔。那野猫,毛色斑驳,眼神警惕,却也似听懂了老者的悲戚,静静地蹲在一旁。
   在这嵊州城中,还有一位年轻的画师。他才华横溢,笔下的山水花鸟栩栩如生,似要破纸而出。他的画室虽简陋,却堆满了画卷,那些山水,峰峦叠嶂,云雾缭绕,仿佛能让人听到山间的清泉流淌之声;那些花鸟,或娇艳盛开,或展翅欲飞,似带着生命的灵动与鲜活。他曾心怀壮志,欲赴京城,在那繁华之地一展身手,让自己的画作名满天下。然而,他出身贫寒,无钱打通关节,更无贵人引荐。他带着自己的画作四处奔走,却屡屡碰壁。
   “我这一身画艺,难道就要在这嵊州的小角落里被埋没?”画师在自己狭小昏暗的画室中,对着满墙的画作怒吼。他的画笔,被他愤怒地掷于地上,颜料溅落,似是他破碎的梦想。窗外,风雨交加,雨滴敲打窗棂,仿佛是命运无情的嘲笑。
   一日,老者如往常一样在街头寻觅着残羹剩饭。路过一家酒肆时,他听到里面传来阵阵喧闹声。原来是一位富商在为自己的寿辰宴请宾客,酒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宾客们欢声笑语,推杯换盏。老者望着那丰盛的食物,腹中饥饿难耐,眼神中露出一丝渴望。这时,一个店小二走了出来,看到老者,嫌恶地皱了皱眉头,呵斥道:“去去去,老乞丐,这里不是你该来的地方!”老者唯唯诺诺地后退几步,却不小心撞到了一个人。他抬头一看,正是那位年轻的画师。
   画师看到老者的窘迫模样,心中涌起一丝怜悯。他扶起老者,轻声问道:“老人家,您为何在此处?”老者苦笑一声,将自己的遭遇简略说了。画师听后,不禁长叹一声:“老人家,您曾辉煌一时,如今却落得如此境地,实在令人唏嘘。我又何尝不是,空有一腔抱负,却无处施展。”两人相视苦笑,像是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从那天起,画师与老者时常结伴而行。他们漫步在嵊州的山水之间,老者用他那沙哑的嗓音,为画师讲述着往昔嵊州的故事,戏台上的传奇。他说起曾经与戏班同行们走村串乡,每到一处,那临时搭建的戏台前便围满了观众,男女老少,眼神中满是对戏曲的热爱与期待。他回忆着那些与名角儿们切磋技艺的日子,一招一式,皆有学问。画师则用画笔,记录下他们所见的风景与老者的身影。在那溪边,老者坐在一块巨石上,背后是潺潺的溪流,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林。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陆离。画师支起画架,笔触在画布上游走,将老者的沧桑与山水的宁静融为一体。
   然而,命运的波澜并未就此平息。一日,画师的母亲突然病重,需要大量的钱财医治。画师心急如焚,四处求借,却所得无几。他望着病榻上奄奄一息的母亲,绝望地痛哭。老者看在眼里,心中也是悲痛万分。他决定重拾旧艺,哪怕喉咙已坏,也要为画师的母亲筹钱。
   老者来到嵊州的街头,摆起了一个简陋的戏摊。他用那残破的嗓音,努力地哼唱着。那声音,虽然沙哑,却透着一种坚韧与执着。他的身影在街头显得格外落寞,却又无比坚定。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被老者的勇气与毅力所打动,纷纷解囊相助。画师也没有闲着,他日夜守在母亲的病床前,同时,用画笔绘制了许多精美的扇面,托人售卖。他在那一方方扇面上,绘上了嵊州的美景,有古老的石桥横跨溪流,有远处的青山连绵起伏,每一笔都倾注了他对母亲的爱与对命运的抗争。
   在老者与画师的努力下,画师母亲的病情逐渐好转。而他们之间的情谊,也在这一场磨难中愈发深厚。
   岁月流转,嵊州的街头巷尾依旧弥漫着生活的烟火气。老者与画师的故事,如同一首悠扬的悲歌,在这半塘山下久久回荡。他们在命运的泥沼中,虽无人相扶,却凭借着自己的力量,相互慰藉,相互扶持,一步一步,艰难地向着那未知的远方前行。那半塘的幽影,虽象征着死亡与孤寂,但在他们的故事里,却也成为了磨砺生命的砥砺之石,让他们在这尘世的苦旅中,领悟到渡己的真谛。
   后来,画师的画技愈发精湛,他的画作开始在嵊州周边流传开来。他画了一幅《半塘红日》,画面中,半塘所在的山上被夕阳余晖笼罩,周围的枯草在风中颤抖,似在诉说着生命的坚韧。这幅画被一位外地的商人看中,商人出高价购买,并邀请画师前往更大的城市展示他的画作。画师望着老者,眼中满是犹豫。老者却笑着说:“去吧,这是你的机会,莫要因我而错过。”
   画师离开后,老者依旧守在嵊州。他在街头摆起了一个小小的茶摊,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些茶叶和茶具。他的茶摊虽简陋,却充满了温情。他会给路过的行人讲述他和画师的往事,那些关于梦想、挫折与情谊的故事。有时,他会望着半塘所在的方向,思念着远在他乡的画师,心中默默祝福。
   多年后,画师在外面的世界闯出了一片天地,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嵊州,没有忘记老者。他带着满身的荣耀与财富回到了嵊州。他看到了依旧在街头忙碌的老者,泪水夺眶而出。他在嵊州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画展,画展的中心位置,便是新作《半塘夕照》。画中的半塘,不再只是死亡与孤寂的象征,而是他们生命旅程的见证,是他们在无人相扶时,凭借自己的力量渡己渡人的写照。
  

共 27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嵊州,越剧之乡也。作者以戏剧化的笔法,为我们描绘了半糖的前世今生,用一位戏剧艺人和一位画家的半生磨砺为我们展示了对生活对艺术追求对生与死的深度思考。文笔非常优美,文风十分洗练,叙述特别精彩,描写力透纸背,写得深刻,写得有文采,读后深感魅力无穷,文字功夫深厚。感谢作者老师赐稿,特别敬佩。推荐阅读,并申报精品。 【金文编辑:王金启】【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09003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2-09 08:27:13
  精彩文笔,妙不可言!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2-09 08:27:41
  深度思考,启迪人生!
3 楼        文友:剡溪钓鳌        2024-12-09 09:23:54
  感谢社长拨冗编辑,如此肯定,受宠若惊。
以三寸鸡毛书写余生的光辉。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