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奖】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散文)


作者:雪蝉 布衣,221.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5发表时间:2024-12-10 14:42:53

清晨,被一阵“轰轰轰”的电锤敲击声惊醒,揉揉惺忪的眼睛,很不情愿地起了床。因工作的原因,养成了熬夜的陋习,不到零点,很难入睡;退休十多年了,也没能改变那晚睡晚起的臭毛病……
   敲击声越来越大,我下楼想探个究竟。
   原来一楼又一家门面转让了,几个民工正在拆墙挖洞,干得很起劲!
   我所在的小区,两面临街,沿街全是店铺。近些年来经济不景气,加上网购的疯狂崛起,那些实体店的生意每况愈下,举步维艰……
   已是上午九点多了,看看这一溜门店,开门营业的不多,门面上张贴转让告示的却不少。这家正在装修的门店,原来是一个年青人经营的烧烤店,还取了一个特别霸气的名字——“霸王别鸡”!有人曾好奇地问:老板,为啥取这么独特的店名啊?他十分霸气地回答:我们店烤的鸡腿,全国少有,本城绝无,独此一家!霸气吧!
   开张不过三天,这条街的下水道,地沟旁,大树下,公厕里,到处可见小店制造出来的污秽呕吐物!还真如老板说的:全国少有,本城绝无,独此一家!真的霸气!
   三个月不到,小店关门大吉了!
   这么有创意的小店,竟然落得如此下场,那些没有新意的门店,更是三天两天改弦更张,变换着店主了。每换一个店主,都要重新装修打扮一番,因此,那敲敲打打声不断,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
   在这条小街上,大都是经营餐饮早点、烧烤外卖、洗脚理疗、美容发廊、歌厅舞厅之类的小店铺。
   店铺虽小,但也诱人。早些年,没有“八项规定”,这里还真的红火了一阵子。别说周末假日,就是平时,也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常。鼎盛时期,夜里三、四点钟,依然人声喧哗,打情骂俏的,猜拳罚酒的,唱歌跳舞的,洗脚按摩的……应有尽有!
   后来,出了个什么“八项规定”,这条在市府眼皮底下,名不见经传的小街,才总算清净下来。于是乎,那些曾经热闹一时的店铺,关门的关门,转让的转让,改行的改行了;几家依旧在苦苦地挣扎的挡铺,却在不断地更换着招牌和店主……
   斜对面的那家餐馆,一年内就曾三易其主。
   最可笑的是当年的第二任老板。当他接手了那家餐馆后,踌躇满志,大有扭转乾坤之势;不仅下血本大兴土木,精心装修;开张的那天还大摆排场,请来了鼓队乐队歌舞队,舞狮耍龙又唱戏;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杀猪宰羊,祭天祭地拜财神!好一派热闹景象……
   也许是老板心不够真诚,抑或是财神爷睡着了,压根就没睁开眼!尽管他费尽心机,好一番闹腾;然而热闹过后,店铺依旧冷冷清清,门可罗雀,年初接手年底又转让了;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呀!
   这年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事还真多!
   回到小区,门前站着一个穿红马夹的大妈,我笑着问:“大妈,今天是什么喜庆日子,劳你的大驾,来这里把守大门?”大妈告诉我:“市里正在创建卫生文明城市,今天来检查,社区派我来值守,你住在小区吗?请告诉大家,千万别乱丢垃圾……”
   本市创建什么文明卫生城市,少说也有三、四个年头了;检查组来了一拨又一拨,又送走了一拨又一拨。那些检查组的达官贵人们,他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有宾馆的服务小姐和厨师们见到过;咱们普通老百姓,谁也没见过;就更别说到我们这样的破旧小区来查看了!可是,检查来检查去,就是不合格。我真怀疑,究竟是饭菜不合格?还是文明卫生不合格?反正谁也说不清!只是苦了那些环卫工,浪费了不少自来水,肥了一批贪官,也惠及了体制内的那些人……
   暑假过后,我们又得匆匆地启程,前往异地他乡去当带薪保姆了。这些年,我和妻子总在粤湘两地来回奔波,也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孩子在莞城打工,拼搏多年买了一套房子。小区不大,五、六百户业主。这里居住着天南海北的人,说着天南海北的话,听天南海北的音。大家虽不十分熟悉,但是同住一个小区,见的次数多了,日常相见,也都互相点点头,算是打个招呼!
   隔壁邻居就来自东北吉林农村。老两口人很憨厚,辛劳一生只为培养孩子;而今孩子大了,有了孙儿,却远离家乡,来异地做起了义务保姆。女主人曾告诉我们:“她培养出来了两个大学生!”从她的表情上看,是十分自豪,十分欣慰的……
   老俩口在这里住了不足三年,孩子换了工作,就匆匆地搬走了……
   小区不大,但时常出现新面孔,也时常不见了那些老面孔!这两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就更多了!
   暑假归来,得知一件事,让我们更加揪心……
   妻子认识一对夫妻老乡,我们在一同小区购房,又同时装修,差不多同年入住。住同一小区的老乡不多,后来,我们经常一起散步,一同出游,胜似亲人。几年后,他们原单位又建了新房,离孩子上班的地方又近,为了照顾孩子的生活,他们又搬走了。几年的相处,真有些难分难舍;在他们搬离前,我和妻子商量,想请他们吃一顿饭,为他们饯行;可是,我们多次真诚相邀,都被他们婉言谢绝了,总说:“来日方长,以后有的是机会!”
   这次返湘后,又想起了老乡加邻居,一年不见十分想念,于是电话联系,约个时间一起聚聚,然而电话已经无法拨通了;我们很是纳闷:怀疑是否换了电话号码?
   当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遇到了她的妹妹,问她姐姐的电话打不通时,她含着泪水说:“姐姐两个月前,就已经走了……”
   顿时,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她那亲切的笑脸,掠过她那熟悉的声音:“来日方长!”……
   人们常说:“来日方长”!其实,来日并不方长!谁都盼望,明天更美好!可是,人的生命太脆弱,谁又能知道:明天和意外,究竟哪个会更先到达呢?这世上的万事万物,不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吗!
   是啊!人嘛,除了生命,什么名誉、地位、财富、美女,甚至那些虚无飘渺的面子,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共 22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作者的日常生活见闻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了时代浪潮下的社会变迁和人生百态。从小区门店的频繁更替与装修,到商业街因政策而由盛转衰,再到创建卫生文明城市过程中的种种现象,以及为子女异地奔波带娃,作者以平实且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现实画卷。作者对小街店铺兴衰的刻画,深刻揭示了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化对实体经济的巨大冲击。而在讲述创建卫生文明城市时,流露出对形式主义的质疑和无奈。通过邻居们的经历,如为照顾孩子而搬迁、老乡的突然离世等,展现了父母为子女的无私付出以及生命的无常。文章不仅展现了普通人生活的起伏变化,更传达出其中的无奈与坚持。生意有起有落,人们为生活匆匆来去,这背后反映的是生活的不确定性。然而,即便如此,人们依然努力适应着环境的变化。尤其是老乡的猝然离去,让作者深刻领悟到“来日并不方长”,生命脆弱,万事无常。进而呼吁人们珍惜当下,放下对名誉、地位、财富等身外之物的执着,珍视眼前所拥有的。文章以小见大,富有哲理,引发读者对生命和生活的深入思考,令人深思与警醒。佳作推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12-10 14:43:08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1 楼        文友:雪蝉        2024-12-10 19:30:43
  谢谢!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12-10 14:44:08
  这篇文章以作者生活见闻为线,展现社会变迁与人生百态。从小区门店变化、商业街兴衰,到创城现象及为子女奔波。揭示经济政策影响,体现生活无奈坚持。老乡突然离世让人感慨生命无常,呼吁珍惜当下,放下外物。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2 楼        文友:雪蝉        2024-12-10 17:53:50
  谢谢小雨的点评。
3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2-11 09:23:01
  文章围绕小区周边店铺经营状况、城市创建活动以及邻里往来变迁等展开叙述,展现了经济形势、政策影响下的社会百态,同时通过邻居的离世发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传达出应珍惜当下、看淡身外之物的感悟,引发读者对生活本质与生命意义的思考。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