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诗词古韵 >> 【菊韵】华夏国医赋(古韵)

编辑推荐 【菊韵】华夏国医赋(古韵)


作者:三峡布衣 举人,3228.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1发表时间:2024-12-10 20:24:26


   华夏大地,中医滥觞。源起远古,岁月悠长。观百草之性,尝千药之汤。神农之勇,亲验诸毒;岐伯之贤,妙论岐黄。
  
   是故乾坤浩渺,大道幽玄,中医之术,璀璨千年。肇自太古,伏羲演以卦象,阴阳初判,启医药之渊源。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察色观形,洞悉病源。脉象之中,藏玄虚之奥;舌相之内,隐康健之端。经络如网,气血畅行周天路;穴位似星,针灸通连脏腑间。
  
   汤药方剂,配伍精研。君臣佐使,规矩方圆。人参补气,犹如暖阳抚体;黄连清热,恰似寒水涤炎。柴胡舒肝郁,散心中之闷气;熟地滋肾阴,补机体之真元。
  
   推拿按摩,柔力解难。揉以散聚,按而通栓。正骨复位,妙手回春之术;拔罐驱邪,去秽净身之丹。养生有道,顺应四时节气;起居有常,遵循日月循环。
  
   方知中医之学,哲理深含。阴阳平衡,天地同参。以和为贵,不欲强攻蛮干。未病先防,犹如筑堤防澜。护佑华夏,绵延千载不断;泽济苍生,福祉万代相传。
  
   夫中医者,集天地之灵气,纳万物之华英。五行相生相克,脏腑互为表里。木系肝兮,其德为仁,条畅情志,风动则病起;火属心也,主神明之府,血脉通畅,炎炽则神昏。土居中央,脾运而谷化;金为肺脏,气肃且司呼吸;水在肾间,藏精而主封蛰。五者和谐,身康体健;一旦失衡,疾患乃生。
  
   观夫中药,山川毓秀之所产,日月精华之所凝。根茎叶花,皆为良药;金石虫兽,尽可入方。采于春秋,集于旦暮,炮制有法,君臣有序。或汤或丸,或膏或散,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医道精深,非止于药石。针法之妙,刺经络而调气血,拨云见日,祛痛除疴。砭石艾灸,温暖寒湿之所,激发正气,扶正祛邪。
  
   且夫中医之理,在乎整体观念。头疼岂独医头,脚痛何止疗脚。表里相关,上下相因,病在肌肤,或根在于脏腑;症在经络,或源在于七情。审证求因,必详察于细微;辨证施治,方无误于方略。
  
   历代医家,贤才辈出。仲景伤寒之论,立辨证论治之典范;华佗神技,外科圣手,麻沸散开手术之先。孙思邈大医精诚,德艺双馨,千金方济世救人。
  
   今者中医,承古而启新。西洋医学汹汹,中医亦能与之比权量力。既传华夏之邦,亦扬海外之土。护生民之安康,延人类之福寿。千秋万代,永放光芒。
  

共 93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三峡布衣的古韵《华夏国医赋》,一自然段押一韵,采用四六句式、六四句式、四四句式、六六句式、四七句式写成。对中医起源,疗效,治疗手段、治疗方法、治疗工具、治疗原理,都有详细阐述,以此盛赞中医之伟大。看来作者是非常了解中医的,是行内人士。不再细分析了,要不然写完的编按又要找不到了。推荐欣赏!【编辑:远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4-12-11 09:06:03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
2 楼        文友:远近        2024-12-11 20:31:44
  感谢赐稿菊韵,期待更多精彩!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