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神龙地毯艺术博物馆游记(散文)
年终岁尾,2024年最后一个月的盈箧读书会分享活动又到了。为活跃气氛,经会长运筹,活动外场设在武城神龙地毯艺术博物馆。本次活动有两个特点,一是与儒商协会携手,双会联动,增进交流;二是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突出龙元素这一主题,龙年访神龙。艺术搭桥、文化牵线,我对这次“双龙会”充满了期待。
12月8日上午8点多,“双会”合拢,踏着明媚的阳光,一行13人直奔武城而去。经过近一个小时的颠簸,神龙地毯艺术博物馆到了。
公司殷总率领两名副总在此早已恭候多时,见到我们热情相迎。一次小小的非官方公益活动,竟然惊动公司领导层,殷总全程陪同、高书记亲自讲解,如此隆重的接待规格,着实令我们感动。细节决定成败,礼贤下士,深得中华文化精髓,一个对读书人如此重视的团队,他的企业一定拥有远大的前程和旺盛的生命力。
从介绍中得知,山东神龙毯业有限公司于2008年12月创建的这座神龙地毯艺术博物馆,总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共有藏品520件。世界上地毯博物馆共有三个,此即其一,另外两个分别是法国的卢浮宫博物馆和伊朗的国家博物馆。偏居一隅的小城,却能取得如此成就,令人引以为傲,参观其间,深感荣幸。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公司围绕龙这一文化元素大做文章,以神龙冠名,既彰显个性,又富含文化底蕴。在博物馆建筑风格上也追求这一中国风,设计理念突出中国龙这一主题,整个四层楼像一条腾飞的龙形,创意独具匠心。
在高书记的引领下,我们进入一层的历史馆。走进门,一件巨幅挂毯映入眼帘,霎那间我们便被惊到了。这件挂毯占据了三层楼的中心空间,高峻挺拔,势若天梯。毯中绘有九龙,形态各异,呈腾云驾雾之姿,仿若要直奔九霄而去似的。其场面之恢弘、气势之磅礴令人震撼,我们被这独特的迎门礼摄服了。据介绍,这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名字就叫“龙图腾”。
历史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展示了中国地毯3000年的发展史,藏有3000年前至中国近代出土文物19件;另一部分展示了山东神龙毯业有限公司60多年的发展史和地毯艺术创新的历程,展有藏品52件。
参观历史馆,就像翻阅一本古老的简牍,字里行间,都氤氲着岁月的墨香。不同时期的地毯文化从历史深处走来,带着岁月的余温,活灵活现地呈现于眼前。站在橱窗前,与历史对话,心里豁然间就打开了一扇窗。那一件件泛着尘灰的藏品,宛若一位时光老人,娓娓向你诉说着曾经的过往。寂寞的等待、无言的隐忍,终于迎来出头的一刻。从那一众欣赏的目光里,我看到了它们的价值。地毯是有温度的,三千年的历史沉淀,厚积薄发,才成就了今日的辉煌。
历史与现实的碰撞,迸擦出绚烂的火花,神龙毯业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得益于历史文化的传承,更离不开全体神龙人对工艺的突破和创新,这是我从它60多年的发展史中寻到的答案。历史会在岁月中沉沦,同样也会在时光中焕发青春,神龙毯业以其不懈的努力,书写了一部“老兵新传”的历史传奇,这些无声的展品就是最好见证。
穿透历史的烟云,我们登上二层珍品馆。这里共有藏品158件,既有中国精典艺术的代表作,也有西方文化的特色,中西合璧,无一不显示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一件艺术品都是那么精美,绚丽多彩,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它们以选料考究、做工精湛、纹样逼真为特色,富丽堂皇的外观,透着帝王般的威严和大气,皇家气派呼之欲出。
如果把历史馆的藏品比作饱经沧桑的老人,那么这里的展品无疑就是珠光宝气的贵妇,雍容华贵,高端大气,光艳动人到极致。出于保护的需要,展馆内光线非常柔和,展品呈现出立体感的层次,产生了丝光如缎的艺术效果,给人以恍若梦境的感觉。俗话说“灯下观美人,越看越精神。”望着眼前的一件件珍品,我深深陶醉其间。怪不得人们说金屋藏娇,珍宝馆一游,我真是大开眼界。
岁月从不败美人。走过历史,艺术自会升华,珍宝馆里的地毯,都是岁月打磨的精品,充满了颜值、担当和灵性,俨然游人心目中的女神。忽然间觉得珍宝馆取名还怪有学问的,地毯如美人,捧在手心里,她不就是块宝吗?
既然叫珍宝馆,你是不愁见不到宝的。这里有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办公室铺用的珍品地毯。按迷信说法,国家领导人叫“真龙天子”,神龙地毯还真是实至名归。当然,珍品不止这些,拥有110年历史的宁夏毯,以及被省政府收藏的九龙壁艺术挂毯,都是罕见的艺术瑰宝。
其实,神龙毯业早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这里有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会议成员国领导人穿着的“查兰披肩”,使用的是被世界称为“软黄金”的秘鲁特产羊驼毛,乃世界唯一天然色地毯,堪称珍品之最。
要说最吸引我眼球的,还是那件1000道真丝东方波斯毯。别看它面积不大,工艺难度却相当复杂,丝线据说只有头发的三分之一粗细。这正应了那句话: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品。作为世界手工地毯的翘楚,它的诞生过程相当曲折,一个熟练工人要花费两年时间才能完成。这让我深深意识到,光鲜亮丽的背后,都凝聚着心血和汗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个中辛酸,怕是只有创作者自己知道。
带着一份满足,我们来到三楼新产品馆。王之涣诗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步一个台阶,走到新产品馆,神龙毯业产品已有了全面提升,借鉴传统工艺,推陈出新,工艺水平已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眼前的展品琳琅,每件都那么光彩夺目,透着浓浓的现代文化气息,时尚、美观而又大气,顾盼生姿,好不令人陶醉。
新产品馆凝聚着神龙人的心血和汗水,见证了他们艰苦创业的光辉历程。从那鲜活的新产品中,你能感知到它跳动的脉搏。这里共有藏品159件,涵盖中国手工新工艺地毯六大系列、上千个花色品种,均采用传统与现代、时尚与经典相结合的设计理念,运用现代化高科技的织毯编织技术,与手工地毯的纺纱、染整、片剪、丝光等艺术完美融合,既达到了机织地毯的高质量、高效率,又达到手工地毯图案典雅古朴、富丽高贵。其做工之精湛独树一帜,引领世界潮流,令人刮目相看。
由于工艺创新,降低了成本,使地毯这一过去帝王才享用的奢华产品,也走进了大众百姓生活,正如刘禹锡所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言秀色可餐,面对“艳遇”的诱惑,就连我这自视清高的“圣人”,也禁不住动了凡心,好想买一件艺术品带回家,咱也来他个“金屋藏娇”,怕只怕老婆吃醋,那就得不偿失了。
人的欲望总是无限的,登高才能望远,满怀期待,我们踏上了四楼(顶楼)腾飞馆。杜甫在《望岳》中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顶层,我才深深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神龙毯业的确具有战略眼光,立意高远,取名腾飞馆,寓意神龙在天,鸿鹄之志尽显,这从展室布局上得到验证。
腾飞馆共有藏品151件,展示了历年来各级领导来神龙检查指导工作的照片、公司手工新工艺地毯国家标准的起草制订,以及设计理念标准的制订等。我漫步其间,目之所及,公司那200多项国家外观专利及发明专利就静静的安卧在那里,如一枚枚军功章,无声地诉说着神龙人的辉煌。从中南海领导人正在使用龙禧地毯的样板工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神龙毯业的伟大。中华正在崛起,神龙已经腾飞,身为龙的传人,我由衷地感到自豪。
参观完博物馆,读书联谊活动如约召开。打开空调,会议室内暖意融融,气氛愈加温馨、和谐,三方联动,洋溢着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沉浸在遐思中的我不能自拔,仿佛魂魄已被勾了去。窗外阳光安暖,室内书声朗朗,我的思绪已化作神龙,追随着魔毯飞腾,穿透岁月的迷雾,我看到了那片诗和远方。
感谢分享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