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人生漫谈(杂文)

编辑推荐 【菊韵】人生漫谈(杂文)


作者:水之影 布衣,210.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47发表时间:2024-12-12 16:04:49

人性自私
   人性自私,天经地义。植物根深于地,吸水分,争营养,欣欣向荣,争奇斗艳,终永续芳业。动物逡巡于地,觅食果腹,夏乘凉,冬御寒,自强不息,得种族繁衍。人生一世,争名逐利,熙熙攘攘,亦是出自本能。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曾经被批倒批臭,近年来,无人再批,但亦无人公开认为其无比正确。其实,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和动植物的不同,就是人学会了穿衣,更善于伪装而已。伪装更能够提升自己能力,获取更大利益。
   那么,为己,自私是好是坏,是善是恶呢?有人说,人之初,性本善,有人说,人之初,性本恶。寡人认为,人之初性善性恶,取决于你怎么定义为己和自私。如果把为己和自私定义为恶,那么人之初,性本恶。如果把为己自私定义为善,那么,人之初性本善。
   “三字经”首句“人之初,性本善”,看来我国传统文化,是将人性的元始状态定义为善的。这种定义,就形成了,人的本性是好的,坏的品行都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中国特别重视以德化人,不重视法制。而反观西方,他们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他们建立详备的法制,以矫正人性之恶。这样的两套治理体系,各具利弊。人治容易煽情,形成气势,迅速壮大,但亦容易铸成大错,大起大落。法制容易内耗,但铸成大错的机率降低,确保细水长流,缓慢前行。
   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临时团体,实则是个人利益同盟。合则整体,分则个体。集体的产生过程,就充分说明其使命是更好的保护个体。先有个体,才有集体,为了保护个体,才产生了集体,乃至国家。
   一个人,一个团体,乃至一个国家,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而要看他做了什么。有的人张口国家民族,无私奉献,不见得就是佛陀再世。有的人,常常把吃穿住行挂在嘴边,生活中把你我分的清白,这些人不一定就没有同情心。有的人,道貌岸然,但一肚子的花花肠子。有的人,语讷行滞,所做之事,皆可曝于阳光。现实生活中的高大上,大多数是在画饼,根本就实现不了。为众生甘愿自己上十字架的,才算得上圣人,其他的都是伪装者。是故,人常言,不怕真小人,就怕伪君子。
   君子之交淡如水,意思就是少些利益勾兑的关系才能走得久远。父子,亲友,乡邻,既相互帮助,合作共事,又能分清你我,保持距离,才是最佳的关系。人与人之间,自私而本分,不刻意占人便宜,遵守法律,有慈悲心,能守住底线,就是大写的人。
  
   分享有界
   昨天下午带着已经考试结束的小孙子,去接放学回家的大孙子,接到老大后,我说去德克士给你们买点吃的东西。老大说要小鸡腿,小的说要薯条。回家后奶奶做好了晚饭,当我们上桌吃饭时,两个小孩便要我买的鸡腿薯条下饭吃,我说哥哥鸡腿,弟弟薯条,结果哥哥拿过弟弟的薯条吃了一根,弟弟生气了一直使性子闹腾,这时候爸爸训斥小的,啥是你的,哥哥吃一口怎么啦。这时,我拿过哥哥还没有吃的鸡腿说,弟弟你也咬一口哥哥的鸡腿,弟弟含着泪咬了一小口鸡腿,才开始吃饭了。这时他们相安无事各吃各的饭了。儿子看我的眼神似乎在埋怨我太溺爱小孙子了,我自言自语的说了句,分享要有边界,就刹住了话题。
   我以前曾写过一个关于“分享”的QQ说说,对小孩子的教育中的分享和维护自身利益作了一点分析,时至今日,我依然认为我的观点是对的,看来他们并不认同,也许是我说的不深刻生动,未能达到醍醐灌顶之效。今天还想就孩子维护自身权利与分享的关系谈点浅显的看法。
   首先作为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就是为自己。他一出生就把吃的喝的往自己嘴里塞,他先是满足自己,这无可厚非。婴儿学会吸吮,本身就让妈妈快乐翻番,只是后来在和人相处中,他自己吃饱了喝足了,为了和你玩的开心,有时也给你东西,逗你玩,但是,不一会儿,有可能就自己拿回去了。这说明人首先为自己着想,顾全自己,是十分正常选择。再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比如父亲和儿子是一大家两个小家,按理说不论谁手里的钱都是咱们大家的,但是如果有一天,爸爸说,我是家长,把你们工资收起来,我统一保管,你们用时在我这申领,或者是儿子说爸爸妈妈老了,健忘的不行,把你们的银行卡给我拿上,你们用钱时,我给你取,你觉得可行吗?在当今社会,显然是行不通的,各人必然也必须全心全意维护自身利益,尽心尽力先搞好自己的事情。最近看到朋友空间的言语,觉得正说明了这个问题,这句话是“世界上最闹心的事,是爱管别人的事,没有管好自己的事”,此句应该是对我们一家人最好的警示。
   其次,人只有确认这个财物属于自己的,自己有绝对的支配权,才会爱惜自己的一切。比如,在成人世界里,这个东西属于国家的,或集体的,名义上有我一分子,但我个人无权支配,甚至拿到我手里的,有时也会调配出去,这时人对这些财物的生产和用度,一定是不会爱惜的,甚至是浪费,或者藏匿起来,想办法据为己有。人都十分爱护爱惜属于自己能全权支配的财物,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现在的孩子玩具特别多,书籍特别多,以至于自己也搞不清楚了,所以现在的孩子,不好好整顿内务,房子里乱糟糟,有多大的房间,就有多么的乱,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我们对孩子的引领有极大关系,对孩子的玩具,书本,等等要告诉他们是自己私有财物,必须保管好,并教会分类摆放。现在孩子觉得,房间里的东西是大家的,用时找不到了,与自己无关,这都是我们公私不分,责权利不分,长期养成的懒散习惯。正所谓过渡分享的后果就是为了别人的事,而耽误了自己的事。
   其三,只有在确认自己的拥有权和处分权利后,所谓的“分享”才有意义。只有我有,分享才有意义。我都不富裕,拿什么去分享?我一直奉行,讲理走极端,把事理分析透,做事要走中间,方才平顺。我不反对分享,我赞成分享,但是我觉得分享必须有边界感,分享必须是自愿的,你可以动员劝说,但不能威权逼迫。强行分享,只能是事与愿违。富人的慈善是自我修养的需要,穷人的分享,是为了合作共赢,无端的摊派,掠夺,只会失去人心。
   最后,我要说的是对小孩子进行分享教育是必要的,但要以不破坏规矩为前提,不能道德绑架,说不分享就是自私小气。分享教育只能循序渐进,先从相互交换有无的共享开始,慢慢让孩子认识到共享的乐趣。只有让孩子感受到,共享不仅可以互通有无,还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家长们必须记住,必须让孩子在共享的基础上学习分享,让孩子逐渐明白分享虽然让我们失去了一些东西,比如吃的喝的玩的,但也可以让我们获得陪伴,称赞,让我们感到快乐。
  
   人生孤寂
   晚饭后,一人出来散步,没有同伴。虽然是小满已过,芒种将至之时,因为阴雨过后有风,微微有点凉意,往日人头攒动,前脚挨人脚后跟的活力公园,竟然游人稀少。触景生情,孤寂感一下子袭上心头。
   人生犹如一本《水浒》,年轻时,犹如前四十回,单枪匹马闯江湖,尽显豪杰本色,个个精彩。中年时,犹如中间四十回,英雄联盟轰轰烈烈,遵从号令杀伐四方,场面宏大。老年时,犹如后四十回,招安归顺,事与愿违,树倒猢狲散。
   人的一生,着实不易。年轻时懵懂,傻傻的就闯过来了。中年时,人在事中,事不由人,跟着潮流也就卷过来了。唯有老来,与前两时不同,既没有了青年的勇气,又没有了中年的事务裹挟,工作中的同事已成为过去,没有了共同事务的牵扯,老相识各自回归家庭,加之身体心性原因懒于走动,生活中的朋友,伙伴会越来越少。一个人的时候多了,难免思前想后,想着想着,孤独寂寞感就来了。
   人一个一个来到这世上,轰轰烈烈几十年,又终将一个一个的离开。这是无比悲凉之事,也是谁也改变不了的铁律,想开想不开都要坦然面对。前几天在故土诗人小麦朋友圈,看到的几帧照片,突然浮上脑海,那藤蔓,那蒿草,不觉得孤单无助,相反,他却顽强的活着,令人心生感动。人老了目光内视,行为内收是悄悄的改变,相互疏离是自然的回归。老年人,谁能耐得住寂寞,战胜孤独,谁才是人生赢家。
   夜色降临,风停了。小树静立,小草卧铺,小花散开,公园里行人也多了起来,可是寡人却要打道回府了。
  
   珍惜当下
   人生不过百年道场。年轻时,血气方刚,挥斥方遒,欲与天公试比高。老来时,体力渐衰,视野内敛,逆来亦能顺受,天命矣。人生无论贫贱富贵,终将皆为过往,没有例外。
   人生不过几十年的修行。幼时懵懂,老来痴呆,真正能把控的只有三五十年。大千世界,滚滚红尘。恩恩怨怨的男欢女爱,是是非非的争名逐利,到头来都是一场空。人们往往急着前行,忘却了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最好的人生就是生命的体验。
   人生一世就是相互成全的过程。男女结为夫妻,你情我愿的搭伙过日子,就是相互成全。父母抚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也是相互成全。工作上的同事,生活中的亲朋好友,皆为相互成全。一缘起,惺惺相惜,相互提携。一念灭,各自生分,不再往来。相遇容易相处难,相互理解,彼此尊重,才能行稳致远。茫茫人海,你我相遇,皆是缘分。
   人生结局,虽皆为悲凉,但大可不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莫叹莫怨,率性而为,抑恶扬善,方为本真。会着华丽衣,能咽粗粮饭。反对暴力战争,守望自由和平。天下太平,老百姓安居乐业,是为太平盛世。人生短暂,务必要珍惜当下。
  
   淡然人生
   人生说容易也容易,糊里糊涂“哗啦”一年又一年,很快就过去了。说不容易,还真是不容易,特别是人到老来的时候。
   人老了,退休了。大部分人从挣钱养家的工作岗位上下来,又忙不迭地在儿女处上班了,做全职保姆,夙夜在岗,忙着累着,并快乐着。少部分人,彻底退休了,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起了自以为是的日子。他们还和当年一样闲不住,总在为奋斗目标奔驰。而这少部分中的闲人,却整天在寻找健康快乐,他们运动健身,听健康讲座,购买大量保健品和药品,一有不适就求医问药,但总是身体这里不疼那里疼,心情总是愁闷忧郁的,一点也快乐不起来。
   其实,人活着就图个好心情。人一生要认真,但不必太较真,做任何事,没有必要面面俱到,更不能斤斤计较。人至晚景,营养膳食,运动健康,固然重要,应该重视,但也不必过于刻板,追求完美。有个词叫过犹不及,很是地道,值得体悟。
   笔者以为,古老的中医理论,特别是药物学,相当多的地方有主观想象和发挥,难以服众,但是其相关阴阳虚实,君臣佐使的理论,对于指导人做事,保健养生,还是很有道理的。难怪有人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看来做良医和做良相是有相通之处的,用中医治病,虽然有很多不科学之处,但用其理论来指导人生,特别是指导老年人修身养性还是大有裨益的。
   人到晚年要明白:人生的前六十年,羡慕“泰然处之”是正确的,后几十年学会“淡然处之”也是应该的。人的大部分苦痛,都是欲望没有满足所造成的。人老了,要看开些,看淡些,与人相处,不过分亲近,也不有意疏远。自己生活,衣不求华丽,食不求饱腹。既随心所欲,又随隅而安。
  
  

共 43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水之影的杂文《人生漫谈》,分五个小标题阐述自己的人生观。写得很有深度,值得我们细思推敲。一、人性自私:人生一世,争名逐利,熙熙攘攘,亦是出自本能。东方的性善论,衍生出孔孟之道,西方的性恶论,衍生出严谨的法律。这样的两套治理体系,各具利弊。君子之交淡如水,意思就是少些利益勾兑的关系才能走得久远。二、分享有界:作为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就是为自己。人只有确认这个财物属于自己的,自己有绝对的支配权,才会爱惜自己的一切。只有在确认自己的拥有权和处分权利后,所谓的“分享”才有意义。对小孩子进行分享教育是必要的,但要以不破坏规矩为前提,不能道德绑架,先从相互交换有无的共享开始,慢慢让孩子认识到共享的乐趣。三、人生孤寂:人的一生,着实不易。年轻时懵懂,傻傻的就闯过来了。中年时,人在事中,事不由人,跟着潮流也就卷过来了。老年一个人的时候多了,难免思前想后,想着想着,孤独寂寞感就来了。老年人,谁能耐得住寂寞,战胜孤独,谁才是人生赢家。四、珍惜当下:人生不过百年道场。人生不过几十年的修行。人生一世就是相互成全的过程。人生结局,虽皆为悲凉,莫叹莫怨,率性而为,抑恶扬善,方为本真。人生短暂,务必要珍惜当下。五、淡然人生:人老了,退休了。大部分人从挣钱养家的工作岗位上下来,又忙不迭地在儿女处上班了,做全职保姆,夙夜在岗,忙着累着,并快乐着。少部分人,彻底退休了,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起了自以为是的日子。其实,人活着就图个好心情。人一生要认真,但不必太较真,做任何事,没有必要面面俱到,更不能斤斤计较。人老了,要看开些,看淡些,与人相处,不过分亲近,也不有意疏远。本文讲的很通透,人生该认真的时候认真,该糊涂的时候糊涂,随遇而安才是正确的人生观。【编辑:远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24-12-12 16:10:14
  水之影的人生漫谈,谈得好,深刻有哲理。从人性上,从人与人的关系上,从情绪上,从行动上,从态度上完整地阐述了人生这个大课题。欣赏佳作,推荐阅读,与大家一同分享!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回复1 楼        文友:水之影        2024-12-12 17:15:08
  感谢远近老师采编,感谢老师细致的述评,感谢老师以赞誉鼓励!
2 楼        文友:水之影        2024-12-12 17:17:23
  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体验,连缀成文,名曰人生漫谈。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4-12-18 13:15:16
  很有道理,很是精彩,很是透彻!大赏!
活到老学到老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