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掀起你的盖头来(散文)

精品 【东篱】掀起你的盖头来(散文)


作者:郑德友 秀才,1264.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17发表时间:2024-12-13 05:51:00


   身居小城,像儿时偎依在母亲的怀中,只感其温暖,而未知她的身世。不知不觉间,在经年累月里渐渐长大了的我,也学会时而在历史时空中穿越、遨游,有一天,在浩瀚的卷帙中,蓦然发现了小城那靓丽的身影——没想到,她曾经是那么雍容华贵,款款凝睇,千般仪态,万种风情!欣喜之余,抑不住内心的欲望,跟着感觉,于漫漫时空中,去追逐她的倩影,寻觅她魅力的的芳踪……
   有人说一个城市若没有故事,此城定是苍白无味、了无生气,深以为然。历史上,元世祖忽必烈曾给小城以宠幸,便使一方水土泽披万物,物华天宝。那是公元1280年,元八代皇帝忽必烈青睐此地,登基后在此建立元上都。虽在1369年被明军攻破,但至此聚在这里近百年的王气,已深植热土。此前,忽必烈经常在此地乘凉,感觉到时有龙气。便让手下刘太保,在此地建城。开建之初,地下有大量积水,水中有龙,于是刘太保便按五行风水布阵。制做高数十丈的铁杆。立起后,奏鸣天子诏书。于是积水枯竭,水中之龙已腾飞而走。虽系传说,但堂堂一帝光顾于此,也绝非偶然吧。
   我遍阅古籍,试图寻觅答案,找到小城被宠幸的缘由。发现还是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她在冷兵器时代,一跃而为北方的军事重镇。看明朝在此地军事配置,便可略见一斑。
   明朝后,小城有了自己的名字——开平,意为开天下太平,这个名字也一直传至今日。中屯卫亦由真定府迁徙至此。中屯卫,明朝一级重要军事组织。常设在边疆地区或重要军事要地,以应对外部威胁。”明代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每卫统兵5600人。长官为指挥使,正四品军官。作为明代京东三大卫所之一的开平,乃是拱卫京城的咽喉要地,曾有四位伯爵在此镇守。明成祖朱棣三次到开平巡视。能引得帝皇们纷纷驾临,并有贵胄的光顾,小城应是金光闪烁,在外敌面前壁立千仞。
   双脚踏在这片曾经御驾的土地上,我常常”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思绪,如道道无形的丝线,穿越时空。忽闻鼓角争鸣,历史深处的小城,似乎正经历着一场与倭寇的殊死搏杀。喊杀声中,兵士们在城头上。搭弓执戟,与敌鏖战,城下堆满了敌兵尸体。血色残阳辉映着铜墙铁壁的小城……
   如今的开平,已是一个色彩斑斓,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新城市。比起旧城,不知要大了多少倍。在那个曾经深受帝王们倚重的北方军事重镇,早已”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在曾经轰轰烈烈的土地上,我已看不到昔日的一丝影子,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历史的波涛已将她的一切痕迹,荡涤贻尽。但我依旧在这里寻寻觅觅,希望能沙里淘金。这里曾经是那么辉煌,我不信无情的历史,将她淘濯得如此洁净。终于,我有了新的发现——
   那不是黄金,是一条条根。旧城虽已旧貌换新颜,但那些老的布设仍在。那十八条胡同,宛若老人身上的神经脉络,纵横交织,也让人联想到一棵百年老树虬曲的树根。我从中捋出一条,它被称为四眼井胡同。早已不见当年的遗迹,但簇新的民居,未改以前的格局。是小城人要保留一点念想?四眼井,早已遁入地下,这是当年的几位乡绅行善积德,集资在此地按八卦震、兑、离、坎四个方位打了四眼甜水井。井深达十几丈,井筒宽一丈,从上至下都由方块石垒就。井眼上方安有大辘轳,据说,这四眼井都如箭中靶心打在泉眼上,旺盛的泉水汩汩流动数百年,服务乡民。四眼井所在的那条街就成了四眼井胡同……小城的十八条胡同,条条都有各自传奇的历史。喇叭胡同、钱叉子胡同、衙门胡同……在这块土地上,我看到的是它们的新貌,却闻到一种久远的气息。在山西的乔家大院,我似乎看到过它们的身影……
   小城,紧覆的盖头,已被我掀开一角。
  
   二
   我之所以愿意称其为小城,是因为过去它实在太小。满打满算,加上原来护城河的面积,还不够一百公顷。跟那些大的城池譬如紫禁城,长安城比,那只是人家的一角。尽管如此,她依然五脏俱全。具备了一个北方军事重镇所有的要素。值得一提的是,小城曾在清朝光绪年间,开过一所名曰”开平武备学堂”的军事学校。从武卫前军中选试学员二百名,分内外两堂。内堂学员学习德文,外堂学员学习军事操法、战法。这个学堂以后成为保定军官学校的前身。
   其实,小城的真正魅力还远不止此。我小的时候,只知道唐山赫赫有名的支柱企业——开滦煤矿,是开平和滦州的合体,却一直不晓其中的渊源。等到今天,当我把小城的盖头掀开的时候,我这才看清了她的全貌,内心涌出了无限的敬意。
   可以说,开滦的今天,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于开平的塑造,这是有史可查的。清光绪三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委派轮船招商总办唐廷枢,到开平创办开平矿务局。1878年,矿务局正式挂牌成立。第一座矿井,选在隶属开平管辖的唐山南麓乔家屯。唐廷枢将此取名开平煤矿。1881年,矿井正式出煤,知名媒体迅速报道,评之为”诚中国第一佳矿也”。到十九世纪末,开平矿总资产已经有六百万两。是洋务派所办采矿业中成效最著者。与1906年所办的滦州煤矿公司比,产量、规模要大的多。1934年,开平煤矿与滦州煤矿合并。自此,开滦煤矿矿务局诞生了!
   开平煤矿的开采,是靠了这一地雄厚的煤炭储量。早在明朝中叶,当地土法采煤和烧瓷就开始盛行,并初具规模。到了清代后期,民间开采煤炭就已达二十余处。开平煤矿的建立,不仅开创了西法采煤之先河,且派生出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唐胥铁路。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中国第一桶机制水泥等。小城,当属近代工业之摇篮。
   开平,成就了开滦;开滦,成就了唐山。这个城市以煤矿的金字招牌,带动了其他如钢铁、陶瓷、纺织等行业的涌现,使唐山跃为全省一流的工业城市。而开平,却像一位曾经大红大紫的明星,如今卸掉了往日的光环,隐居幕后,做起了寓公。这些年环境的治理,让小城似清新脱俗的莲花,向世人展示其美丽的容颜。处于地下煤炭储量的锐减,也让小城意识到,到了该华丽转身的时候了。于是,那些有关的企业,在渐渐退出人们视野;而那些有关的记忆,却在我内心深处,历久弥新。
   忘不了,小城里和煤有关的一所学校。那时开平小城,地下涌动的黑金和繁荣的商贸,让她依然有着烁烁的风采。一所唐山市的重点学校——开滦第一中学(简称开滦一中)就坐落在小城的一隅。我曾记得开滦一中的操场特别大,于是周边的学校,开运动会时就经常借用他们的场地。当年我上小学六年级时,全区的小学生春季运动会,就在那里召开的。那一天,当我们列队进入校门,里面已经聚集了全区很多学校的师生。他们围在划满白线的运动场地周边座定。我们进入指定位置,雄壮的《运动员进行曲》响彻耳边。我抬眼环视校区:好大呀,一个操场里尽管已经聚起了许多学校的师生,但在偌大的操场外。柳树垂丝,娇杨葳蕤,校舍俨然,别有洞天。远远看去,有一股浓浓的书卷气息,氤氲其中……此时的小城,底气何其之足!如今开滦一中,早已从小城迁往市区,继续沐浴着都市的繁华。学校的高中教育,已经成为仅逊于市一中的重点高中,为众多的一流大学源源不断地输送生源。说到底,还应当归于小城肥沃的水土滋养吧?
  
   三
   在长长的历史链条中,相互之间又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各个历史事件互为因果、互为促进,推动着历史的进程。在开平小城的历史上,正因为有了煤炭的关照和开采,有了北方军事重镇的地位,就使她闻名遐迩,名扬九州。由此,有了小城经济的的快速发展,商贸流通的长盛不衰。开平大集,作为小城的靓丽名片,其光鲜辉映,绵延长达六百多年。
   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以开平为起点,让这个小城兴奋无比!在将煤炭输送四方的同时,又极大地促进了商贸的流通和发展。那时的开平城出去的是煤,回归的是各种生活用品。商贸繁盛,商贾云集。大小商号二百余家。粮油、果品、棉布、五金,甚至首饰品种齐全。据《滦县志》所载:“开平镇西达天津,北通口外,商贾辐辏,财贸丰盈”。开平大集,是在明成化四年(1468年)开设,每月农历逢五排十开集。届时,来自京东各县购买者云集市场,蔚成摩肩接踵、人海泱泱之象。此时京东四大集镇:开(平)、稻(地)、倴(城)、榛(子镇),开平居首。有“填不满的开平城”之说。在这里,货到即销。特别是粮食,几乎没有剩市的。晚清《咏开平》一诗中就有“黄登岁晚千仓粟,绿长霜前一架瓜”之句。其中“千仓粟”,道出了开平滦州一带,粮铺众多、粮食吞吐量巨大的盛况。开平集上有一道美食——开平肉饼,曾令人垂涎。因为是集上的即卖食品,摊位一般坐落在人来人往的集市角落。一口烙饼的大平锅,加一顶白帐篷,一对系着白围裙的夫妻,忙前忙后。男人娴熟地在油锅上翻着滋滋冒香气的肉饼,女人在准备羊汤,招徕客人。这里的肉饼,要比有名的北京三河肉饼厚一两倍,已经不知为多少人奉献美食的大锅,已经黝黑发亮。里面的肉饼,一般有熟透了的向日葵大小。男人把饼烙好后用刀切开,分瓣入盘;女人为你盛上一碗地道的飘着红辣椒的羊汤。大肉饼,被油锅烘培的外焦里嫩,一口下去,那浓香美味与味蕾在舌尖上急剧冲撞、融合,再呷一口辣香醇厚的羊汤,真是妙不可言!在蓬勃而出的晨阳中,这一顿美美的早餐,定让你在心底打上深深的印记。南来北往的客商,守着简陋的桌凳,却品尝了世间顶级美餐。
   开平大集,在数百年的一路绵延中,犹如一股永不枯竭的泉水,到今天依然在汩汩流淌,也常常倾泻在我心头。直到今天,我依然时不时去集市,重拾儿时的感觉,看一对对买卖人为价钱,争得面红而赤,旋即又喜笑颜开;去听那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去闻氤氲在集市上的香味:那令人垂涎欲滴的肉饼香,从岁月的深处,袅袅而来,一路飘荡;带着勾人心弦的魅力,在大地上飘渺、升腾……
   至此,你已窥见了小城的全貌。从历史中穿越的小城,辉光依旧。一方瑰丽的盖头下,褪尽朴素与沧桑,尽显华丽与妩媚。在一栋栋花园般的街区里,讲述着一桩桩《春天的故事》,华灯璀璨的夜光下,演奏着一曲曲幸福的华章!我为她的昨天喝彩,愿明天更添锦绣!
  
   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0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是一篇深情款款韵味十足、且有着丰富内涵的散文,文中的小城,从开平成就开滦,又从开滦成就唐山,一个很有历史渊源的城市。元世祖忽必烈曾在这里建立元上都,王气在此根深蒂固。明朝时期将此地设为重要军事要地,明成祖朱棣三次到开平巡视,都证明了这里十分显赫的地位。文章还阐述了这里近代的日新月异,从开平煤矿的创办,又写到小城的集市贸易的繁华,与父亲逛集市,吃肉饼的场景活灵活现。还有四眼井的历史与十八胡同传奇布局的描写,让人很有一睹风采的诱惑。开滦一中学校的整体风貌与召开运动会的场景犹在眼前,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很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文章情感真挚,对小城曾经辉煌历史的敬仰和自豪、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对父亲的深爱等流露在字里行间。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容易引起感情的共鸣。另外,文章的题目很有特色,给人一种非要解开神秘面纱的冲动,足见作者深厚扎实的文学功底。美文佳作,力荐个文友欣赏,感谢老师投稿东篱,祝老师冬日愉快,健康快乐!【东篱编辑:红花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1222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12-13 05:57:14
  以前情真意切深情款款的美文,小城历史故事颇丰,文化底蕴丰厚,令人惊叹。文章很有感染力和诱惑力,足见老师深厚扎实的写作功底。好文章,必须点赞,向老师学习,祝您生活愉快,冬日吉祥!
回复1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12-13 08:11:24
  深谢红花老师热情洋溢,唯美深邃的编评!老师百忙之中,辛勤编文,令我感动!让我道一声:辛苦了!我身居的这个小城,开始的感觉很平凡,但了解到它的那些过往,觉得有崇高的一面,便一直想着把它写出来,今天终于如愿。只是自知还有很多不足,敬请老师们雅正。再谢老师,恭祝如意,安康!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12-13 08:21:21
  这篇散文以小城为主题,涵盖深厚历史,从元世祖到明成祖,近代变迁。集市、四眼井等场景活灵活现,学校运动会历历在目。情感真挚,令人共鸣。题目独特,尽显作者文学功底,是一篇内涵丰富、韵味十足的佳作。 问候郑老师,祝你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12-13 08:41:02
  深谢龙老师百忙之中关注美评!对小城的挖掘,我原先写过一篇,觉得很是平泛。其实,还有很多亮点值得开掘。有位作家说过,深入生活,不仅仅是实地探访,还包括深入思想,觉得很有道理。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观念,才能完成对生活的深度体验。谨祝老师文丰笔健,精彩纷呈!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2-13 09:08:23
  真佩服郑老师,是一个史学家,民俗学家。让我了解了开平的历史,同时感受到开平的人文底蕴。文章的文学性也值得推崇。散文就是要把自己融入文章里,成为一个不能或缺的点,作者写的虽是很普通的小时候的记忆,但掀开了温暖的记忆。开平人是活在历史中,也是活在精彩里。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12-13 09:48:09
  感谢怀才老师美评!哪里,老师的美誉,实在令我汗颜。我原来写过一篇,《小城三章》,觉得深度不够,后来,朋友送我一本《开平区志》感受到小城的历史上,竟有如此多的亮点,很值得书写一番。小文作为一个尝试,还有很多不足。总体觉得材料比例上有些失当。老师您审阅时再慧眼酌正吧。听说老师又身体染恙,现在怎样啊?多保重身体,恭祝健康,吉祥!
4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12-13 09:58:08
  文中的小城,历史厚重,地位显赫,而且还是个贸易繁华的小城。小城有肉饼店,有四眼井,有十八胡同,风采诱人。文章情感真挚,铺陈有序,内容丰富,韵味无穷。好文拜读学习,问好郑老师!祝冬暖笔丰!
回复4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12-13 10:47:29
  感谢吴老师百忙中关注留墨!是啊,小城虽小,五脏齐全。想想去过的古代城池,都是结构紧凑,相对逼仄。看来那个时代是视土地为金,这样小城之小就不足为奇了。重要的是自带的韵味,值得品味。祝老师工作顺利,冬日安康。
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12-13 10:08:27
  文章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有地理环境,有乡俗文化,有烟火,有亲情。文章集知识、趣味为一体的好文章。点赞!遥握问安,谨祝冬暖精彩纷呈!
回复5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12-13 10:42:22
  感谢湘莉老师百忙中的美评。老师不吝溢美之词的评点,令我汗颜,但又着实喜欢,权当鼓励。说到底,还是生活给了我勇气和灵感,为家乡立传。文字优与劣姑且不论,尽了一份心,也不枉家乡的一方水土的养育。恭祝老师冬安、吉祥。
6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2-13 14:01:29
  老师的文,越写越有气派。这种“渗透式”写法,真的像一点点掀开一个女子的盖头,让人一睹芳容。也因此,我喜欢这种步步为营的写法,而不喜欢有些游记,“闷棍式”写法,一股脑将描写对象兜头砸向读者,令人窒息,不忍卒读。文章内容厚重,让我增长知识,原来大名鼎鼎的“开滦煤矿”是这么来的。另外,文中将老胡同喻作神经脉络,是小城的根,这种想象新奇而生动,值得大赞。文末写到亲情,写到长眠的父亲,让人动容,很棒的收尾。拜读学习老师佳作,顺祝冬暖,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6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12-13 16:22:49
  韩老师好!感谢百忙中关注美评!您的评点厚重且富于启迪,让我受益颇多。其实,小文的撰写还是基于一种情感,一种感觉吧。生于斯长于斯,从小没觉得它怎样。也不明白它名声在外的缘由,慢慢的接触到一些有关的史料,加上跟长者们探讨了解,才渐渐理出一点头绪。小文华开掘得远远不够,还有很大开掘的空间。我会深挖下去。蒙老师一直的鼓励和谬赞,深觉惭愧。遥祝老师体健文丰,冬安吉祥!
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2-13 18:30:18
  谢谢郑老师的关心和问候,我没有事,依然还是一头野兽呢。这次是做个介入手术,主要是检查内部的问题,好在一切良好,也给我的野性也释放。希望郑老师注意保重身体,开朗起来,面对生活的坎坷永远向前!
怀才抱器
回复7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12-13 20:41:06
  老师,您没事就好。这信息对我、对社团的文友都是福音,您的身体牵系着大家呢,望多保重!我的身体怎么说呢,应是上天在慢慢的折磨,小病不断。手术后的连锁反应一直在持续,现在只能采取兵来将挡水来土屯之术,再争取心境上的最大解脱,包括写写文。愿老师尽快康复!
8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12-14 22:51:10
  老师这个题目取得巧妙,原来是要揭下一座小城的历史盖头。这个城市历史和滦县的历史有很多叠加,所以格外熟悉,亲切。开平没怎么逗留过,只知道古冶一带自从煤矿枯竭,已经败落了,有很多很久的楼房,还有工人居住。老师的文章总是透着睿智,闪着人性的光辉,拜读学习,遥握,祝冬安笔丰!
9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2-08 07:54:55
  清晨向老师问安!祝愿老师笔健文丰佳作连连,也祝福老师新春安顺,事随心达。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掀起你的盖头来》散文作品,被文章的精妙绝伦和老师的才思泉涌感染。感谢老师精彩分享!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