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奖】寒夜灯暖(散文)
列夫・托尔斯泰曾言:“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于我而言,爷爷奶奶所在的那个小村庄里的家,便是那幸福家庭的模样,他们用一生的时光书写着平凡却动人的篇章,每一笔都饱蘸着爱与温暖,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那座小村庄,仿若世外桃源般静谧祥和,村头的老槐树,犹如一位慈祥的长者,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守望着这片土地,见证着村里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就在这片充满着泥土芬芳与质朴气息的土地上,爷爷奶奶的故事,宛如一首悠扬的田园牧歌,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彼此的深情厚谊。
爷爷,恰似大地忠诚的守护者,他的一生与土地紧密相连,难解难分。他的面容,犹如被岁月雕琢的艺术品,每一道皱纹都像是土地的脉络,铭刻着风雨的侵蚀与阳光的眷顾。那双大手,粗糙而有力,仿若大地赋予他的神奇魔杖,每一处老茧都是他与土地亲密无间交流的见证。爷爷笃信,土地是生命的根基,只要心怀敬畏,辛勤耕耘,土地必将回馈以丰硕的果实与无尽的希望。
当早春的晨曦还未完全驱散黑夜的阴霾,寒意依旧袭人,爷爷便已迎着刺骨的寒风,扛起那把伴随他多年的锄头,毅然决然地走向田野。田野里的泥土,仿若沉睡的巨兽,冰冷而坚硬。爷爷弯下腰,用他那温暖而坚定的大手,轻柔地翻松土地,仿佛在唤醒大地深处的精灵。他的眼神中,满是对新生的憧憬与敬畏,每一颗播下的种子,都承载着他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与殷切祈愿。他喃喃低语,似在与土地倾诉着古老的传说,又似在为即将诞生的新生命吟唱着赞歌。
夏日炎炎,骄阳似火,无情地烘烤着大地,田野里的庄稼被晒得萎靡不振,奄奄一息。爷爷却全然不顾酷热的煎熬,头戴一顶破旧的草帽,宛如一位无畏的勇士,穿梭在田间地头。他的衣衫被汗水湿透,紧紧地贴在后背,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干涸的土地上,瞬间消逝不见,只留下一片湿润的痕迹,那是他与土地交融的印记。他挥舞着锄头,与杂草展开殊死搏斗,每一次挥动,都充满了力量与决心,那坚定的身影仿佛在向天地宣告,他对丰收的渴望坚如磐石,不可动摇。
金秋时节,田野里一片金黄,麦浪滚滚,仿若一片金色的海洋,波涛汹涌。爷爷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那笑容如同秋日的暖阳般灿烂夺目。他手持镰刀,动作娴熟而优雅,镰刀在他手中翩翩起舞,发出有节奏的“刷刷”声,恰似一首欢快的丰收交响曲。每割下一把庄稼,他的眼神中都闪烁着满足与欣慰,那是他一年辛勤劳作的结晶,是土地对他深情厚爱的最美馈赠。
奶奶,则是家中那轮永不落幕的暖阳,用她的善良与慈爱,温暖着家庭的每一个角落。她的眼睛,宛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明亮而清澈,总能洞察生活中的美好,并将这份美好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家中虽不富裕,但只要有客人登门,奶奶总会倾其所有,用家中最珍贵的食材和最热忱的笑容款待客人。她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好似一只辛勤的蜜蜂,锅碗瓢盆在她手中碰撞出和谐而温馨的乐章。
犹记邻家的孩童突染重病,家中大人外出未归,孤立无援。奶奶闻此消息,心急如焚,毫不犹豫地放下手中的琐事,匆匆赶往邻家。她轻轻抱起孩子,用手温柔地抚摸着孩子滚烫的额头,眼神中满是焦虑与关切。她一边轻声细语地安慰着孩子,一边在屋内四处翻找草药,凭借着多年积累的经验与智慧,为孩子熬制汤药。在奶奶的悉心照料下,孩子的病情逐渐好转。邻家感激涕零,奶奶却只是淡然一笑,说道:“都是邻里乡亲的,理应相互扶持。这世间,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莫过于真心相待,急人之难。”
在我成长的漫漫征途中,奶奶是我心灵的避风港湾。每当我在外面遭受委屈或挫折,满心沮丧地回到家中,总是第一时间扑进奶奶的怀抱。她会用她那温暖而宽厚的怀抱紧紧拥抱着我,仿佛能为我抵御世间的一切风雨。她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轻柔而温暖,驱散我心中的阴霾与恐惧。“孩子,别怕,有奶奶在呢。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只要你心怀善意与坚强,一切都会否极泰来。”
爷爷奶奶之间的感情,恰似一首平淡而真挚的情诗,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激昂的誓言,却在每一个细微的动作与眼神中,流淌着深沉而持久的爱意与默契。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晨雾,奶奶便已悄然起身,为爷爷准备热气腾腾的早餐。厨房中,柴火燃烧的噼啪声与锅中食物的炖煮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温馨的晨之乐章。爷爷起床后,第一件事便是走向奶奶,轻轻握住她的手,那粗糙的大手与她略显纤细的手紧紧相扣,传递着无声的感激与爱意。“老婆子,辛苦你了。”奶奶则会嗔怪地看他一眼,眼中却满是温柔与深情,“快吃你的饭吧,吃完好去干活。”
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小院里,将整个院子染成一片金黄。爷爷扛着农具,拖着疲惫却又满足的身躯归来。奶奶早已在门口翘首以盼,她迎上前去,接过爷爷手中的农具,眼神中满是心疼与关怀。“累了一天了,快去洗把脸,歇一歇。”随后,两人相伴走进屋内,简单的晚餐,因着彼此的陪伴,而弥漫着幸福的味道,每一口饭菜都饱含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家庭的责任。
冬日的夜晚,寒风呼啸,如同一头凶猛的野兽,试图冲破屋子的防线,侵袭屋内的温暖。爷爷奶奶会坐在温暖的炉火旁,爷爷抽着旱烟,烟雾缭绕中,他的面容显得更加安详与宁静。奶奶则在一旁做着针线活,手中的针线上下穿梭,好似在编织着生活的梦想与希望。炉火映照在他们脸上,泛出柔和的红光,将他们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投射在墙上,宛如一幅古老而温馨的画卷。他们偶尔会聊起过去的时光,那些艰苦的岁月,在他们口中变得平淡而又充满温情,仿佛是岁月长河中泛起的一朵朵微小却璀璨的浪花。有时,爷爷会给奶奶讲一些古老的传说故事,奶奶听得入神,手中的针线活也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讲到有趣的地方,两人会相视而笑,那笑声在寒冷的冬夜中回荡,仿佛能驱散世间的一切寒冷与孤寂,让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温暖的爱意之中。
犹记那个冬至,天空阴沉沉的,厚重的乌云好似一块巨大的黑幕,沉甸甸地压在村庄的上空。凛冽的寒风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匕首,呼啸而过,刮过人们的脸颊,带来钻心的疼痛。我心怀对爷爷奶奶深深的敬爱与感恩,决心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为他们亲手烹制一顿冬至大餐。
清晨,我顶着严寒走向集市。集市上冷冷清清,摊位寥寥无几,摊主们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我在摊位间仔细挑选着新鲜的羊肉、白菜和糯米粉。每拿起一样食材,我都仿佛能看到爷爷奶奶品尝美食时那幸福而满足的神情,心中便充满了期待与喜悦,那寒冷的天气似乎也不再那么难以忍受。
回到家中,厨房里寒气逼人,但我心中的热情却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炽热而坚定。我努力地剁着羊肉,每一刀下去,都倾注着我对爷爷奶奶的深情厚意。搅拌馅料时,我将各种调料精心地混合在一起,期望能调出最美味的口感。和糯米粉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面团时而太干,时而太黏,但我没有丝毫气馁,一遍又一遍地耐心揉搓着,仿佛在与面团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告诉它我对爷爷奶奶的爱与敬意。
包饺子时,我遭遇了诸多困难。手中的饺子皮在我生疏的操作下,变得奇形怪状,有的甚至还露了馅。奶奶看到后,笑着走过来,站在我身旁,轻轻握住我的手,如同我幼时她无数次做过的那样。她的手虽然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却依旧灵巧而温暖。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包饺子的技巧,包出的饺子也渐渐有了模样,每一个饺子都仿佛是我对爷爷奶奶爱的结晶。
爷爷在炉灶前帮忙烧火,他熟练地往炉灶里添加柴火,火焰熊熊燃烧起来,映照着他饱经风霜的脸庞。锅里的水开始沸腾,气泡争先恐后地涌上水面,破裂开来,发出欢快的声响,仿佛在为即将出锅的饺子欢呼雀跃。我把包好的饺子小心翼翼地放入锅中,饺子在锅里翻滚着,好似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精灵,在水中欢快地嬉戏玩耍。随着饺子的香气弥漫开来,整个屋子都充满了温馨而诱人的气息,那是家的味道,是爱的味道。
当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时,腾腾的雾气瞬间模糊了视线。透过那层薄纱般的雾气,我看到爷爷奶奶的眼睛里闪烁着惊喜与感动的泪花。爷爷的手微微颤抖着,他轻轻夹起一个饺子放入口中,慢慢咀嚼着,仿佛在品味着世间最珍贵的佳肴。许久,他才缓缓说道:“这是我吃过最可口的饺子,因为这是咱孙儿的一片孝心呐。这孝心之中,蕴含着无尽的关爱与体贴,比任何山珍海味都要珍贵。”奶奶也连连点头,她的笑容在那一刻如同冬日里绽放的傲雪寒梅,美丽而动人,温暖而灿烂。
然而,时光无情,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爷爷奶奶终究还是离我而去。如今,每至冬至,我独自回到那座熟悉而又略显寂寥的小院。望着空荡荡的屋子,心中满是思念与哀愁。寒风依旧凛冽,吹过院子里的每一寸土地,发出阵阵低吟,仿佛在诉说着我对爷爷奶奶无尽的思念与眷恋。我会像往昔一样,包上他们喜爱的饺子,摆在那张陈旧的桌子上。饺子的热气在空气中袅袅升腾,渐渐模糊了我的视线,我仿佛又看到了爷爷奶奶坐在那里,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眼神中满是对我的疼爱与宠溺。我深知,他们虽已离去,但他们的爱却永远镌刻在我心中,如同寒夜中的明灯,永不熄灭,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温暖我一生的旅程,让我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始终坚守着那份对家的眷恋与对爱的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