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奖】父亲是作家(散文)
父亲生前文笔很好,喜欢写作。那时候,单位的一些新闻稿件都是由父亲负责完成。不仅如此,父亲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写一些生活稿件。除了填补家用,还会时不时给我们家人买一些礼物,给我们带来惊喜。
那年家里贫困,我和哥没有一把属于自己的雨伞。每次遇到雨天,我俩会打着奶奶的那把老式大雨伞上下学。经常会遭到同学的耻笑。因为班里同学多数都打折叠伞,女同学打的是那种花雨伞,男同学打的蓝色或黑色的。即使不是折叠的,也是那种很轻巧的。而我和哥打的是那种,很笨重的伞就成了另类。所以,我经常和母亲说想要一把折叠伞。母亲的回答是:“以后再说吧。”而奶奶听我说后,会狠狠训斥道:“买什么伞,你挣钱了吗?我还没打过折叠伞呢,折叠伞是你打的吗?”
就这一嗓子,就把我和哥怼得没有了话说。父亲听到了,默默无语。没过几天,父亲就给奶奶买了一把粉色花的折叠伞。父亲对奶奶说,这是他攒的稿费钱,给奶奶买的伞。背地里,父亲还和哥我俩说,等他再攒了稿费,一定会给我和哥一人买一把折叠伞。
我相信父亲的话,但说实话我又对父亲给奶奶买折叠伞挺有意见的。奶奶每天除了走街串巷瞎逛之外,也没个正事。下雨天就在家猫着,也用不着伞呀?给她买伞也就纯属摆设。父亲那么偏疼她,我不光有意见哥更有意见。哥就赌气地对父亲说了句:“你挣了稿费快给你妈买她要的东西吧,我和小妹才不稀罕!”
说是这么说,当有一天,父亲真买了两把伞送给我和哥时,哥我俩兴奋地相互比着,看着笑出声来。高兴地接过伞一刻,我对父亲竖起大拇指喊道:“爸你真好!你就是作家!”
是啊,这可是父亲的稿费钱给我俩买的呀!我理解父亲写稿子的辛苦,为了给我和哥买这两把伞,父亲每天回到家吃过晚饭,就会躲进柴房里,借着昏暗的灯光爬格子。平时父亲把柴房当成自己的书房,写作需要肃静,因此他接了线安了灯。为了省电,他只点瓦数小的节能灯。无论春夏秋冬,都会躲在里面写。奶奶很支持父亲的写作,冬天柴房四处漏风,只有一个小铁蜂窝煤炉子。为此,奶奶特意做了大棉帘子挂在门上,同时又给父亲做了大棉手套。棉被子护腿。夏天柴房里热,奶奶还用父亲给她稿费钱买了一个小风扇。奶奶说:“我儿子有作家梦,我就要全力支持他!”
父亲爱好写作,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父亲有个专用的大笔记本,每次报纸发表的文字或哪个杂志发表的文章,他都会给剪辑下来贴在笔记本里,一把大锁头锁在抽屉里。没事的时候,他会翻着看。后来也攒到了三大本了。我记得有一次,我趁父亲没来得及上锁,还把他的笔记本拿出来看,并在他笔记本的扉页上写了“父亲是作家”。哥见了后,一个劲说我闯了祸。他说这个本子可是父亲的最爱,我瞎在上面写,父亲会生气的。我听后也禁不住有些胆战心惊,但没想到父亲见了,高兴地一把抱起我说:“闺女,我一定努力!一定要做作家!
父亲努力为自己的作家梦努力着,因此,他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用于写作。挣的稿费钱合理运用,等攒够一定数目后,会全部交给奶奶填补家用。另一部分,会给家人买礼物。
还记得那年的母亲节,父亲投给省报的一篇文章得了奖。那天,父亲高兴地在单位给母亲和奶奶打了电话。和同事一起去了商场,给母亲和奶奶一人买了一件兰花衬衫,就赶回了家里。
那可是父亲头一次在母亲节这天,给母亲和奶奶买礼物呀!还记得母亲穿上衣服时,高兴得笑出了眼泪,嘴哆嗦着半天没说出话来。奶奶更是幸福地一把抱住父亲说:“母亲节好呀!有儿子好呀!”
那天,父亲和奶奶还有母亲保证,以后每年的母亲节,他都会给她们买东西庆祝。那天,我和哥第一次给母亲和奶奶洗头,洗脚,剪了指甲……
一个夏天的午后,父亲告诉奶奶说他的一篇文章得了一等奖,据说奖金很丰厚。父亲说如果钱到位了,他准备给家里买一个冰箱。他已经在商场看好了一个冰箱,刚好那笔钱能够。听说家里要添置冰箱了,我们一家人都高兴。奶奶说,如果真买了冰箱,夏天炎热的季节,我们自己冻一些冰块就可以当冰棍吃了。我们村里有冰箱的人家有几个,人家夏天买了西瓜,冰棍的都放冰箱里。我们家买不起冰棍奶奶说,我们可以冻一些冰块吃也能解暑。冰箱放哪呢,奶奶和母亲合计了半天,才决定把冰箱放在堂屋一角。父亲还特意接了线,买了开关。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周一父亲发稿费,买回冰箱了。
周一傍晚的时候,父亲下班回来了,后面跟来一个漂亮的阿姨。父亲介绍说,阿姨姓方是他的大学同学,家是南方来承德工作了。暂时没地方住,想借住在我家里一些日子。父亲突然领回个女人,封建的奶奶很不满意。那天父亲回来手里拿着新买的肥肠,父亲让母亲放辣一些的辣椒炒,说方姨喜辣。奶奶那些日子正上火闹牙疼,听后,直接就把父亲骂了一通。奶奶骂父亲道:“不孝子!明明知道我牙疼呢,还要茉莉给放最辣的辣椒!你重色轻视亲情!不懂孝道!”她骂着骂着还把父亲手里的肥肠一把抢过来,狠狠扔在地上踩了几脚。这还不解气,她还把父亲和方姨两个人撵了出去。
后来经过父亲解释,她了解到方姨父母家人出意外都去世了,只剩下了孤苦伶仃的她。奶奶心软了,也理解了父亲,她说父亲这么做是做好事。然后,她又把方姨请进家里。当她知道方姨睡不惯火炕时,第二天还和父亲一起,去了市里花了八百块钱给方姨买了一个木质单人床。这八百块钱,可是父亲稿费钱的一部分呀!冰箱钱没了,买冰箱的计划也落空了。奶奶却说:“冰箱等以后我儿子当了作家,咱们有钱了再买不迟。孩子他方姨大老远来了,咱们一定要招待好了,给予她家人的温暖。”
方姨住进来后,有一天她买了一包冰棍回来。发现没有冰箱时说了句:“家里没有冰箱呀?”第二天,奶奶就和父亲偷偷商量,问父亲的稿费还剩多少钱?不行买个旧冰箱吧。村里正好有个人家搬城里住了,就把旧冰箱减价处理了。其实奶奶买这个冰箱,也是专门为了方姨买的。因为方姨自从来家里了,奶奶还专门给她订了牛奶,每次牛奶不按时喝天气热就坏了。方姨还喜欢吃冷饮,爱吃西瓜。有了冰箱,牛奶也有地方放了,另外奶奶还去小卖铺,批发了一些冰棍放在了冰箱里,这样方姨每天下班回来,就可以吃上冰棍了。
父亲热衷写作,他说这是他的业余爱好,他从来没想过要当什么作家。但父亲的文采确实出众,单位的一些年终总结,一些需要形成文字的东西,都是父亲亲力亲为。父亲去世时,他留下的一些草稿纸就有两口袋。他还有三大本已经形成文字的一些报刊杂志上,发表过的文字,他都给裁剪在笔记本里。没事的时候,他会津津乐道地看,然后念给奶奶听。
当他去世时,我和哥都烧给了他。哥说,这些东西都是父亲生前最得意的,他走了理应带给他。到了那边,父亲没事的时候好看看。万一父亲到了那边,还真当了作家呢?
我说,父亲本身就是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