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古城戗刀人(散文)
“磨剪子戗菜刀”,儿时在电影里听过而不知其意。想不到今日喧嚣的黔城,洁净的弄巷,走着这样一个人,一声声“磨剪子戗菜刀”,喊出了古镇的生活旋律。那吆喝声,如同隐匿于岁月长河中的古老音符。
晨曦微露,大多数人还在梦中沉睡,磨刀人便已开始了一天的准备工作。在那狭小而杂乱的住所,昏黄的灯光洒在一堆堆形状各异、锈迹斑斑的刀具上。磨刀人粗糙的大手,在其间翻动,挑选出今日要带出的工具。此时,他心里祈祷:“今天又不知要走几条街,又能揽到多少活儿?但愿运气别太差,能多挣几个钱,给家里添点东西。”
一块厚重的磨刀石,那是他打磨岁月的亲密战友,石面粗糙而朴实,仿佛承载了无数刀具的记忆;一个简易的戗刀,冰冷的金属在微光下闪烁着寒光;还有那装着小锤子、水瓢等零碎物件的老旧工具箱,每一样东西都被他摩挲得很光滑,浸透着他的汗水与辛劳。
他推着那辆吱呀作响老旧自行车改装的工具车,车把上横一条长凳,缓慢地走在大街小巷。长凳一端,绑着磨刀石和工具箱,随着脚步晃悠,仿佛是生活天平上摇摆不定的砝码。
“磨剪子戗菜刀咯——”那悠长而沙哑的吆喝声,像是从历史深处传来的呼唤,穿透了清晨的薄雾,在寂静的街区回荡。这吆喝声中,有着对生计的渴望,也有着对即将到来的未知期待。他边走边琢磨:“这一片好久没来过了,应该有不少要磨刀的吧。上次来的时候,那个大妈说她的剪刀钝得厉害,不知道还记不记得我。”
街边的角角落落,便是他的临时“战场”。磨刀人放下长凳,动作娴熟而又沉稳。一旦有顾客前来,他便会微微欠身,接过刀具,眼神瞬间变得专注而犀利。那把剪子或菜刀,在他眼中仿佛不再是一件普通的物什,而是一件需要精心雕琢的艺术品。他先用手轻轻掂了掂刀具的重量,试试刀锋的钝利,然后便开始了第一道工序——戗刀。戗刀在粗粝的刀刃上用力推过,发出“嗤啦嗤啦”的声响,像是刀具发出的低吟,又像是磨刀人与它的初次对话。火星子在阳光下闪烁跳跃,似这场对话中擦出了的激情。磨刀人神情专注,手臂上的青筋微微凸起,每一下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节奏。他心里默念道:“这刀锈得厉害,可得多费点劲儿,要磨得锋利而光亮,人家才会满意,下次才会找我。”
戗去刀刃上的锈迹与卷刃之后,便是更为精细的磨刀环节。磨刀石用水浸湿,泛出一层淡淡的水润。磨刀人将刀具斜放在磨刀石上,身体微微前倾,双手稳稳地握住刀柄与刀身,开始有节奏地推拉起来。“霍霍”的磨刀声,仿佛是一曲单调而又充满力量的劳动号子。随着磨刀频率的加快,水与石粉混在一起,流淌在磨刀石的边缘,滴落在地上,形成一小庹泥泞。磨刀人丝毫不在意这些,他的目光始终紧紧地盯着刀刃,那眼神中透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执着。在他们的推拉之间,刀刃逐渐变得光亮起来,原本的钝涩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锋利的冷光。他看着逐渐锋利的刀刃,心中泛起一丝欣慰:“这手艺还没丢,咱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凭这双手,也能在这城里讨口饭吃。”
这看似简单的磨刀过程,实则蕴含着无数的技巧与经验。力度的大小、角度的把握、推拉的节奏,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与实践才能掌握得恰到好处。而这,也是磨刀人在岁月中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他用自己的双手,赋予了一把把钝刀新的生命,让它们能够再次在生活的舞台上发挥作用。
然而,这份工作并非总是如此顺遂与平静。夏日,骄阳似火,炽热的阳光无情地炙烤着大地。磨刀人坐在街边,烈日下,汗水湿透了衣背,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磨刀石上,瞬间被蒸发殆尽。他望着天空,无奈地叹了口气:“这鬼天气,热得真要人命。可为了生活,又能怎样呢?再热也得坚持,家里还指望着我挣钱回去。”他的皮肤被晒得黝黑发亮,却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那一声声吆喝声,在酷热的空气中显得愈发沙哑而疲惫。冬日,冰冷刺骨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他的脸庞。磨刀人的双手,被冻得通红僵硬,每一次握住刀具都像是在与寒冷做一场艰难的搏斗。他不禁想道:“这鬼天气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但只要熬过冬天,春天总会来的,到时候活儿应该会更多些吧。”只因生活困窘,戗刀一直不停歇。为了那微薄的收入,为了生活的柴米油盐,他无论酷暑寒冬,日日吆喝着,等待着顾客的光临。
生活的艰辛,不仅仅体现在恶劣的天气上,更体现在那微薄且不稳定的收入上。磨一把剪子或菜刀,所赚取的人力费不过寥寥数元。一天下来,运气好时,也能有四五十元的收入,勉强能维持生计;若是运气不佳,很有可能空手而归。他一日常常要走很远的路,穿梭于街巷村道,才能揽到几份活。在这个物价飞涨的年代,那点微薄的收入对他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为了节省开支,他的生活过得极为简朴。吃的是简单的馒头咸菜,住的是狭小昏暗的出租屋,穿的是老旧的粗布衣。即便如此,他依然怀揣着对生活的希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努力地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虽然现在苦了些,但只要孩子能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这一切都值得的。”他暗暗地给自己加油。
然而,在这又苦又累的戗刀生活中,磨刀人也有着自己的乐趣与满足。当一把把钝刀在他手中重新焕发出锋利的光彩,当顾客满意地接过刀具,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并递上那来之不易的报酬时,磨刀人心中便会涌起一股淡淡的喜悦与自豪。“看,这刀被你磨得多好,我很满意。你这手艺杠杠的!”这是客人对他劳动成果的认可,也是他在困苦生活中聊以自慰的精神寄托。在街头巷尾,他结识了一些新顾客,结交了一些老旧街坊。那些陌生而熟悉的新旧面孔,几句简单的问候与寒暄,让他在这古城中感受到了一丝温暖和人间的烟火气。
闲暇时,他会坐在街边,与顾客家长里短,叙说着市井旧闻。似乎这样互相说说笑笑,心里会痛快很多。那些艰辛,也会少掉些许。这短暂的轻松时刻,像是生活给予他的一抹阳光,让他在疲惫中能够稍作休息,重新找回前行的力量。
是的,磨刀人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平凡得如同尘埃。但他却用自己的坚持与努力,在生活的缝隙中顽强地生存着。他的身影,是古城的一道独特而又容易被忽视的风景。那一声声“磨剪子戗菜刀”的吆喝,不仅仅是一种商业的叫卖,更是一种对传统手工艺的坚守,对生活的执着与热爱。它承载着岁月的记忆,诉说着底层人的悲欢离合,在城市的喧嚣中久久回荡,仿佛在提醒着人们,在这繁华的背后,还有着这样一位微不足道,传承着古老手艺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