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文苑圆桌派(随笔)

编辑推荐 【菊韵】文苑圆桌派(随笔)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自己最亲密的人发脾气?


作者:友友弟子 布衣,147.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70发表时间:2024-12-18 17:52:58
摘要:芙蓉文苑简介:“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芙蓉花寓意吉祥、纯洁。我的名字,就是芙蓉。文苑成立于2017年,七年来,吸引了上千名学生的加入。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书写了洪江市芙蓉中学的故事,在散文网发表了506篇文章,在江山文学网发表了70余篇(截稿时)。它与王世友文创工作室相得益彰,为培养新时代的年轻作家提供了扎实平台,也为营造芙蓉中学的文化氛围推波助力。

文苑嘉宾:洪江市芙蓉中学芙蓉文苑成员:
  
   2407班肖雨桢
  
   一个正处青春期的女孩,因一点芝麻小事与母亲闹僵,头也不回离家出走。饥肠辘辘的她,得到了好心人施舍的一碗面,被感动的热泪盈眶。她一边吃,一边埋怨起母亲来。好心人劝她:“我只帮过你一次,你就被感动得泪水直流,可你妈妈年复一年从早到晚为你做饭,给你吃,给你穿,却从没见你如此感动过,你说妈妈不委屈吗?妈妈还有错吗?”女孩停箸说声“谢谢”,拔腿就往店外走,向家的方向跑。在门口,看见妈妈正焦急寻自己。这一刻,女孩“哇”的哭了,“妈妈,我错了!”
  
   这个女孩身上,映射出我们的影子。因此,平时每当察觉自己欲发火时,要学会转移情绪、换位思考,先控制住自己,理智分析。
  
   2407班张钰蓉
  
   在妈妈生下妹妹的时候,就有亲戚跟我说:“你妹妹出生了,你爸爸妈妈都只要妹妹了,不要你了……”长大一点,又有人对我说:“你看,你爸爸妈妈总是把好吃的、好玩的都给了妹妹,他们一点都不爱你……”这些话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我认为就是因为有了妹妹,所以爸爸妈妈才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关心我、理解我,所以我把爸爸妈妈不关心我的伤心、不愉快,全压在了妹妹身上。
  
   如今,我才发现自己几年来好像做的都是错的。我对血浓于水的手足,乱发脾气,尤其是把自己的坏情绪转嫁到妹妹的身上,让她幼小的心灵受到一次次创伤。很多次发脾气后,我会很愧疚,可我还是一次次地伤害着她。有时,因为亲密,人不能发火;某个时候,也正是因为亲密,人才想发脾气、才敢发脾气。
  
   C2409班易雨菡
  
   有一次因弟弟的事与母亲发生了争执,闹得很不愉快。过了几天,母亲要外出务工了,看到母亲苍老的脸庞,我才有后悔的感觉。家人往往是我们最依赖的人,我们常常会将一些不满的小脾气发泄给他们。正因为我们对他们的依赖和了解,才令我们有了发泄的底气。
  
   C2402班刘曦丹
  
   生活的长河中,我渐渐发现了一个让自己感到惭愧的现象,我总是对自己亲密的人发脾气。无论是家人,还是挚友,他们似乎成了我情绪宣泄的“出气筒”。每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我第一反应总是向他们发火,而事后又后悔不已。
  
   记得一次,我因在学校时被一些琐屑小事而影响了心情,回到了家。妈妈看见我不太开心,关心地问我怎么了,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不开心的事?而我却不耐烦的对她大吼,说她什么都不懂,叫她走出我的房间。记得当时,妈妈的脸色变了又变,但她还是默默离开了我的房间。过了一会儿,我的心情慢慢平静了下来,那一刻,我才发现,刚才做的很过分,愚蠢之极。
  
   我于是开始反思,我为什么总是对我最亲密的人发脾气?是因为他们是我最信任的人吗?是因为我知道他们会包容我吗?还是因为……
  
   我想这些原因或许都有吧,但更重要的是,我发脾气大部分原因是我没有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把最亲密的人当成了情绪宣泄的“出气包”,所以把所有的不满和忿恨都一股脑地倾泻在他们身上。
  
   然而,我意识到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最亲密的人,亦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们给予我们无私的爱与支持,我们应该珍惜他们,而不是用发脾气的方式去伤害他们。
  
   自那以后,我开始努力改变自己的行为,我学会在发脾气前先深呼吸,思考问题的根源和自己情绪的来源。我也学会了和亲密之人坦诚沟通。告诉他们我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通过发脾气来宣泄情绪。
  
   现在,我和亲密之人的关系越来越和谐了,我们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彼此的理解也越来越深。我也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它一定是我成长的重要一步。
  
   C2407班何明蔓
  
   生活中,常见到家长和孩子矛盾升级,闹得鸡飞狗跳的场景。吵过,闹过,却又很少思考;我们为何总是要与自己最亲密的人发脾气?
  
   同学、朋友之间,也会有一言不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因为我们还没有学会宽容,不会谅解,友谊很难维持长久。而友谊是需要精心呵护的,不能随便对待、任其发展。同样,对父母,我们缺少沟通的渠道。很多人往往是与他人相处很好,而与父母、亲人之间关系僵化,语言、肢体冲突时有发生。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首先要知道,亲人的话虽很唠叨,但其中饱含了他们对我们的关心。再者,他们也有工作和任务要完成,有时语言说的不那么动听,也实属正常。所以不要因为他们的话说得难听点,就做出伤心欲绝的样子,又或表现出满不在乎的神情,这样反而会加剧冲突的发展。
  
   我们同最亲密的人待在一起,要多交流,矛盾才会少。生活、学习压力无法释放时,我们应该寻求与最亲密的人帮助,得到他们的理解,应该能给予我们想要的情绪、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出发点是自己,却忽略了最亲密的人的感受,从而产生隔阂,抑或隔阂越来越大。所以,对最亲密的人发脾气,不仅是“哑巴吃黄连——自讨苦吃”,还会影响自己与亲密之人的情绪。因此,我们要劝同龄人,不要总是对自己最亲密的人发脾气,把自己最好的情绪,留给自己最亲的人!
  
   芙蓉文苑副社长鲍思维
  
   同学们,你们最亲密的人是谁?想必多数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也正是我们朝夕相处的家人,常易“擦枪走火”。亦舒说,我们日常所犯最大的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
  
   一个人在家的言行举止,决定着这个家的氛围。你把家当成发泄情绪的“垃圾场”,对家人冷言冷语,家就会冷若冰窖,令人生寒;你把家当成爱的归宿,对家人轻言细语,家自然会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人最好的教养,是把最好的情绪,留给最亲的人。但如何保持好亲人间的亲密关系,也是一项重要的学问。我个人觉得,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
  
   重视与家人沟通
  
   学习(或工作)挤压了我们大量的时间,而我们却把这些时间花费在处理学习(或工作)上的人和事,这难免会影响我们学业(或事业)。学业(或事业)受了影响,回家后,情绪不稳,有时因一些家庭琐事,与家人发生矛盾,一言不合就“硝烟弥漫”。这常常是我们忽视了与家人沟通交流。
  
   沟通交流是与家人维持亲密关系的桥梁。遇事不能心平气和地交流,矛盾自然无法解决。日积月累的矛盾,一旦爆发,就像火山喷发,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家人。虽然我们亲密的不能再亲密了,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但要维系这样的关系,也得花时间去维护。
  
   记得外婆家的家庭会,每周一次,这是她年轻时定下的规矩。这个会不是领导作报告,也不是她老人家在会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而是一家人在这一天心平气和地针对某事大家商量解决。开会时,外婆总会说,约法三章:不吵、不哭、不闹。每次开完会,大家的心情都会变得很好,一些矛盾,也如微风化雨般消失于无形。
  
   区分好家庭与学校
  
   区分好家庭与学校,很多人说我做到了。你是真的做到了吗?在学校时,同学们常把家中的一些琐事负面情绪带进寝室或教室;抑或本就是件极细小微不足道的事,却与同窗发生争吵,回到家中,又把学校里与他们产生的负面情绪带之家中,和家人争执发泄情绪。
  
   如何才能真正区分好家庭与学校。学习时,不想家中的事;在家里,不想学校的事。说到这,又想起了我的外婆。她当年就定下家中两不谈:不谈公事,不谈不开心的事。这两不谈,也被我爸妈所继承。家中我们三人,从不谈各自工作中的“麻烦事”。说起容易,做起来的确是很难的。
  
   当我做到了以上两点,我相信自己已把最好的情绪留给了最亲的人。
  

共 30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系湖南怀化洪江市芙蓉中学芙蓉文苑社团成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对自己最亲密的人发火的原因进行反思总结归纳,写得很精彩,分析也很到位,学生们认知觉悟高,知错能改并勇于承认错误,相信他们以后的亲子关系中一定更加和谐。父母兄弟姐妹是我们在世上最亲的人,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付出不求回报。少男少女处于判逆期总是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误会和摩擦,无缘无故对亲人发怒,尽管这样亲人依然选择包容他们。他们慢慢成长后便懂得一些道理,也能站在父母的角度看问题,日后的相处中会更珍惜这份浓浓的亲情。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会犯错误,知错能改就行。无论与什么人相处,相互理解和包容很重要,矛盾和摩擦也会少些,友谊之花会常开不败。佳作推荐欣赏!【编辑:明月千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明月千里        2024-12-18 17:57:20
  人都有通病,对自己最亲密的人发脾气,对陌生的人很友好,在亲人面前可以不设防,在外人面前需维护好自己的形象,而大多数人受的伤害往往来自己最亲密的人,这是人性,
2 楼        文友:远近        2024-12-19 00:45:10
  嗯,友友老师,最好把你弟子的文章发在萌芽,这里编辑有限,作家的发稿都没有精力细看精心编辑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 楼        文友:友友        2024-12-19 09:01:12
  远近、明月千里,你们好!辛苦你们了。我的弟子都17岁左右了,都写了几年作品了。本想放萌芽,但他们也不小了,是个成年人了。因此,今后少不了还要麻烦你们。
与读者或囍或悲,或共同关注我们的社会,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4 楼        文友:远近        2024-12-19 10:40:24
  友友老师,我还有访谈任务,现在只有明月千里社长在编辑,她一个人忙着编辑我怕一旦稿子多了忙不过来请你体谅。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