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买菜的烦恼(散文)
人活在世上,柴米油盐酱醋茶,谁都不可能逃避?买菜,看似事小,实则事大,天天都得经历,无数的人为之烦恼。
周末,学校放假,我不用上班,孩子也在家。妻子忙碌,从事服装销售生意,担任店长,越是假期越忙,根本抽不出时间。我们夫妻之间,没有特别的家务规定:谁有空谁做,不要过于斤斤计较,才能更好地相处。我没事,这买菜、做饭的事,自然像块馅饼般砸到我头上。虽然不知道是惊喜还是惊讶,或是平平淡淡,总得张嘴去尝,用手去做。
太阳从地平面升起,红红的笑脸挂在东边,大地都红彤彤的,树上的鸟儿更是卖力地欢唱。我提前规划,做好准备,问了妻子:“老婆,今天想吃什么菜?跟我说一下,我好买来。”妻子弯着腰,穿上鞋,提着背包,正要出门,回过头跟我说:“随便,怎么吃都行?”
我试着,又问了坐在书桌前做作业的女儿。女儿正读高中,很懂事,早早地起床做作业,当一个十足的“三好学生”。女儿的回答跟妻子出奇的一致,随便。真不愧是母女连心,想的说的都一样。躺在床上的儿子,睡得正香,眼睛闭得死死的,把他叫醒问一遍,我不犯这个傻,也根本没必要。
不管他们,找个塑料袋出门。虽然菜市场提供免费的塑料袋,但本着“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想法,为绿色环境作点贡献,不添加污染,塑料袋自带挺好,容量大,牢固方便。一直以来,我都有这个习惯。
到了菜市场,里面真热闹,大大小小的摊位一个连一个,一排连一排,全都摆满蔬菜、鱼肉。摊主都是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四五十岁的年纪,像我们一样为生活而奔波。旁边的角落里,蹲着一群老爷爷、老奶奶,摆着从自家地里摘来的蔬菜,只要缴纳一元临时摊位费,就可以获得摆一天的权利。虽然是一天,但他们的蔬菜量有限,过了九点买菜的人减少,他们大部分又会回去。
我沿着整个菜市场,转了整整一圈,像领导视察一般,背着双手,兜里揣着手机,眼睛左右环顾,没有挑到一样中意的。摊主们十分热情,脸上镶着笑容,操着熟练的乡音打着招呼:“来买菜啦,看一看,刚进来的,很新鲜。”
我想着去老爷爷、老奶奶那里购买。他们年龄大了,辛劳一生,种点菜不容易,赚点小钱都艰难。他们的蔬菜没有转基因,土生土长,符合我们这些家乡人的口味;再说,他们的蔬菜除了卖之外,还自己吃,对于农药的使用肯定有一定的控制,会更安全一些。只是,他们的蔬菜有个致命的点——种类不多,只有常见的几种:绿油油的青菜,吃腻了,不太喜欢;粗粗的大蒜,这个作料还行,主菜就免了;红红的萝卜,小时候吃得多,连下嘴的欲望都没有……
算了,到正式的摊位上看一看。他们的蔬菜看起来,更新鲜,更翠绿,打包得更整齐。摊主拿个矿泉水瓶,里面装满水,顶上戳许多小洞,时不时喷淋一下,避免蔬菜打蔫。许多人说,哪里?这样可以增加蔬菜的重量,水也可以算钱,这倒是,一斤蔬菜一两水,许多人买菜时,总要拼命地甩,美名其曰我买的是菜,不是水。但愿,摊主们没有这样的想法。
豆皮怎么样?黄黄的,干干的,吃得下就吃,吃不下可以放起来,十天半个月都不会坏。我也挺喜欢的,放在水里泡一泡,泡上几分钟拿出来,切着丝状,再加绿色的辣椒炒起来,味道不错,但是女儿一吃,总要皱起眉头,像吃黄连般,苦得要命。一端上桌,她就摇头:怎么又是豆皮?能不能换点新鲜的。
我们江西人,喜欢吃辣,甚至无辣不欢。小时候,家里有道主菜,炒辣椒,俗称辣椒炒辣椒,格外对一家人的胃口。可儿子、女儿都不喜欢,嫌弃太辣。每次炒菜时,儿子都要跑到厨房里交待我们,不许放辣。我抱怨:“你吃起辣条来,都不嫌辣,怎么到了菜里,连辣都不能有?”嘴上这么说,但对他们的疼爱不分时段,炒菜时辣椒就成了难得之物。不用它,买它何用?
猪肉得买点,荤素搭配,营养更均衡,对于孩子的成长很有利。儿子喜欢吃,一口接一口,根本停不下来。明亮的天,摊位上依然有红红的灯,照得猪肉更是粉嫩,勾起我的购买欲望。转念一想,我这炒菜技术,十次炒肉十次失败。妻子叮嘱我切好后加点生粉,搅拌一下腌制一下,会更嫩,更爽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躬行也不一定行。我照着妻子的吩咐做,炒出来的味道难以下咽,柴柴的,根本嚼不动,连我自己都觉得难吃。
牛肚还行。现在,服务意识十分到位,为了卖个好价钱,直接已经处理好,干干净净,还已经煮熟,冒着热气。看到我停下脚步,摊主说:“这个很好吃的。”“怎么弄呢?”“简单,你回去不用洗,切好,加一些辣椒炒起来就行。”“孩子们不吃辣椒啊!”“那用大蒜。”嗯,大蒜行,再一问价钱:65一斤。差点没惊掉我下巴,我一个穷教师,每月五千元,养家糊口,水电费、物业费、上学费用……都要掏我的钱包,买这么贵的菜,罢了!钱,还是要省着点花。
转了一圈又一圈,转得我的头都晕了,转得我自己都不知道“前进是好,后退是好”,转得摊主们看到我,都不屑一顾,不愿意再搭理……我还是没买到心仪的菜。
塑料袋提在手里,空空的,啥都没有。一阵风吹来,“哗”的一下,我手头一松,没有抓牢,塑料袋居然随风而起,顺风吹到了空中,我像只猴子般蹦起来,却怎么也够不着……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