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年前的忙碌(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年前的忙碌(散文) ——故乡的年之一


作者:同淑君同淑君 秀才,2249.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52发表时间:2024-12-20 06:25:48
摘要:小时候总是盼望着快快长大,盼望着长大以后就可以自己做主了,不用总是听大人的话、听老师的话了!后来,真的长大了,才知道小时候的想法真是太天真、太幼稚了!后来才知道,长大以后,毕业以后,在单位工作,还有领导管着,还有家庭的责任。长大以后,再也不能像小时候那样无忧无虑,有父母养育,有亲人的呵护。现在退休了,反而害怕过年,过一年就老一岁,小时候多么天真,年轻时多好啊!

年前忙碌,是这个人喜欢的节奏,一旦为了过年,什么都用不着做,闲下来,是很不舒服的。我有切身体验。
  
   一
   生活在广东,过年也就入乡随俗了。年关将近,大街小巷早早就有了节日的气氛:树上、电线杆上、门口等,挂上了大红灯笼,摆出了各种鲜花。这种氛围,让人兴奋,也想着能为家庭的年准备点什么了。当然,人们去超市购买年货、去逛花市,少不了买一些广东人过年最重要的年货:有祭祀祖先所用的物品,有花卉年桔、对联福字、贴花和中国结等,还有各种饮料酒水、水果零食等。华灯初上,有人燃放起烟花爆竹,空气中弥漫着销烟的气息。人们已经耐不住年的召唤了,要表现出迎接的前奏。最漂亮最热闹的地方,当然还是公园、广场和花市:春节彩灯、红艳的灯笼、对联、年画、中国结。最美的当然是各种鲜花,争奇斗艳,美艳动人。还有那彩旗飘飘,游人如织,美景如画……
   观看,是享受,但没有为过年亲手干点什么,心中还是有些失落。
  
   二
   可是,小时候,在故乡过年的风俗习惯、风物景色却迥然不同。我常常怀念从前的年,并非现在的年不好,只是味道不同了。
   小时候,最向往的莫过于过年。特别是在数九寒天、大雪纷飞之时,常常躲在房间,不能畅快地在户外活动,心里就盼望着寒冬快点过去,盼望着春天的到来。
   冬至一过,小孩子们隐隐约约听见了新年的脚步声。掰着手指头,默默地倒数着过年的日子。腊八节后,更是觉得欢欣鼓舞,似乎闻到了空气中裹挟着春天的气息,新年的气息更加浓郁了!
   “腊月二十三,桌子板凳往回掂”(“掂”,家乡土话,“扛”的意思,这样说也是为了押韵)。学校放寒假的日子,个个欢欣鼓舞,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恰好是北方人过小年的日子。早就盼着,为什么这么期盼,说不清。
   年前的忙碌,一般也是从这一天开始的。
   首先是扫灰除尘。全家老老少少一齐动手,将各个房间的里里外外都要仔细地清扫一遍,特别是平时清扫不到的犄角旮旯,都要彻底清扫。有的家里,还要拆洗被子晾晒褥子。这样既是准备过个干干净净的新年,同时又有扫去晦气、除陈迎新的意思。
   吃过早饭,把厨房的东西搬到院子里。因为厨房是大扫除的重点,也是搞卫生最难的地方:锅碗瓢盆、面缸米罐、笼圈箅子、刀具擀面杖,甚至连同筷筒、碗碟架板等。一年时间,烟熏火燎,厨房的顶棚、墙壁都积了一层厚厚的烟灰,母亲用围巾包住头脸,只露出眼睛,然后踩着梯子,将顶棚墙壁上的烟灰用扫把来回地蹭。地面上,渐渐地落了一层烟灰。扫过之后,顶棚墙壁上的浮灰没有了,可是墙壁的颜色依然是灰黑。在我的记忆中,大铁锅上方两米见方的小顶棚上,清扫一次,能扫出两三簸箕浮灰。这些浮灰,当然是庄稼的好肥料。最后,扫去地面上的垃圾,清扫算是结束了。
   扫过浮灰,就给大铁锅里添上水,把水烧热,将所有的东西用抹布擦洗干净。将搬出去的东西一一搬回来,仔细擦洗,归位。
   搞卫生结束,大约是下午两三点了。肚子饿得咕咕叫,又该做饭了。
   将屋子的里里外外打扫干净以后,应该开始祭灶。小时候,正好赶上那场运动时期,祭灶的仪式就省去了。后来运动结束了,人们又慢慢地恢复了祭灶仪式。一开始,祭灶的仪式很简单,在门口对着的厨房墙壁上,贴一张灶王爷的画就可以了。
   接下来的几天,就要置办年货。那个时候穷,能买的东西真是很少,比如鞭炮、写对联的红纸、年画、糊窗户的白纸、盐、猪肉等。如果某一年经济状况稍微好点,可以多买几斤猪肉,买上一棵大白菜,割上两三斤豆腐,给孩子扯一两块布,缝一两件新衣服。能够如此,就皆大欢喜了。
   其实,从小到大,记忆中的过年添置新衣服,几乎没有我的份。因为我有三个姐姐,所以我穿的衣服都是姐姐穿过的旧衣服,即使是过年走亲戚,也是如此。平时穿的衣服,只要没有打补丁,鞋子只要不是前面有个洞,或者鞋底磨个洞,就算是很好的了。
   直到八二年春节,我十六岁的那一年,二姐学会了裁剪,过年时我才第一次有了新衣服穿。那个时候,家里栽种烤烟,经济状况稍微好一点,二姐计划着过年要给我做一套新衣服。首先是选料,二姐扯了一块草绿色的的卡布,做成当时最时髦的大翻领、有点收腰的样式;又扯了一块浅褐色的布料,裁剪成当时最流行的直筒裤,此外还给我配了一双新做的塑料皮底、黑色灯芯绒面料的三片棉鞋。这一套衣服,是我那时最好的衣服,也是那个年代最时兴的打扮。
   开学后,我穿着新衣服到学校。很快有同学告诉我,今年在我们班,我的衣服料子最好、颜色搭配最好、式样也最新。听到这话,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走起路来,听到鞋底发出轻微的响声,感觉都不同往日。
   此后,这套衣服就成了我常穿的衣服,当然除了炎热的夏季。后来高中毕业,四年大学,甚至工作以后,我一直都穿着。在大学里,我这样的衣服已经不时髦了,但是对我来说,还是比较好的衣服,我还是喜欢穿着。因为在我心里,这套衣服意义不同。
   年前忙碌的另外一项内容,就是洗衣服、拆洗被褥。冬天特别冷时,洗衣服就很麻烦。我们村子缺水,涝池的水也结冰了。年前要洗的衣服又多,只好去七八里外的桥头河去洗。
   桥头河沟底,汉村河的旁边,有合阳两条河之一的徐水河流过。河水清澈,两岸芦苇丛生。最难得的是,在数九寒天滴水成冰的日子里,河水非但没有结冰,而且能看到水面上有蒸腾出来的水汽,原来这里是一处温泉涌出的地方——七眼泉,现在也是合阳一个著名的景点之一。
   于是和闺蜜相约,带上一大筐子要洗的衣服,带上一根长长的绳子。到了河边,先将绳子系在两棵树上,洗干净的衣服就晾在绳子上。天气冷的时候,刚晾上去的衣服,很快就会结冰,冻得硬梆梆的。只要天气晴朗有风,可以看到湿衣服上有湿气被吹走,会慢慢变干的。虽然河水有点温热,洗衣服时手不冷,可是洗上一两个小时的衣服,加上凛冽的北风,渐渐觉得身上越来越冷,似乎给冷风吹透了。有时,得站起来跳一会儿,趁机活动一直酸痛的腰腿,毕竟蹲得太久,腰腿也感到僵硬了。
   在河里洗衣服,辛苦是肯定的。但是,看着挂在绳子上那些洗干净的衣服,有一种成就感,觉得这种辛苦是值得。
   年前的忙碌,还有将洗过的被褥缝好,感觉一切都变新了,又是一番过日子的景象。
  
   三
   不管是年前的大扫除,还是去桥头河洗衣服,虽然辛苦,但是在这时候干活,心情要比平时干活愉悦得多。因为此时,心里盼望的是过年。过年就意味着可以休息几天,可以闲逛,可以穿比平时好一点的衣服。还有,那时平日里很难吃到白面馒头,一年四季见不到油腥。平时不见肉腥的日子,过年就有了改观:猪油炒白萝卜馅的饺子、加了大葱香喷喷的辣子肉、肉汤炖煮的烩菜、蒸豆腐、凉拌豆芽粉条,还有香脆的爆米花等。最最重要的是,过年时,每天除了走亲戚,就可以到处闲逛,不用做太多的家务活,也不用提心吊胆,担心做错什么事被大人打骂。根据传统习俗,过年时小孩子哭,是不吉利的。过年前后的一段时间,大人也尽量不惹小孩子,不责骂小孩子,千万不要让小孩子随便哭!人们对年的虔敬,到了膜拜的地步。
   其实,小时候喜欢过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过年可以添岁。总是盼望着快快长大,盼望着长大以后就可以自己做主了,不用总是听大人的话、听老师的话了!后来,真的长大了,才知道小时候的想法真是太天真、太幼稚了!后来才知道,长大以后,毕业以后,在单位工作,还有领导管着,还有家庭的责任。长大以后,再也不能像小时候那样无忧无虑,有父母养育,有亲人的呵护。现在退休了,反而害怕过年,过一年就老一岁,小时候多么天真,年轻时多好啊!
   这些忙碌,这些美好的期盼,大概都算是一种年味吧!我们这一代人,所谓的年味,绝不仅仅在美食上,更多的是感受一种氛围,享受平时没有的惊喜和改变。
  
   二〇二四年十二月十一日星期三
  

共 31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过年,是中国人的一件大事,如今,又被列入世界非遗,可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者生活在广东,年关将近,大街小巷,弥漫着年前的气息,令作者不禁回想起小时候家乡过春节前的点点滴滴。那时,冬至一过,小孩子便盼起小年,腊月二十三,年前的忙碌也就从这一天开始。全家一起动手大扫除,屋里屋外打扫干净,接下来就是置办年货,添新衣服。然后,到徐水河,将衣服、拆洗的被褥洗干净等等,虽是一些琐碎的活儿,但辞旧迎新,觉得这辛苦值得。当然,过年离不开吃,家家还要准备制作一些平时难得吃到的食物,馒头、饺子、烩菜等等。小孩子盼过年,还期盼着自己又长一岁,长大后,自己可以给自己做主了,所以,头脑也一直忙着,充满希望。作者用细腻温婉的文笔,描述了孩提时代年前的往事,而今已经苍老,留恋的不是那时的过年,而是过年时的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深情的文字,美好而温馨,力荐赏读。【东篱编辑:韩格拉图】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2-20 06:29:10
  过年,于中国人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年前的忙碌,也有着太多的话题。快过年了,这文就显得特别应景,品读下来,年味很浓。感谢老师投稿东篱,顺祝冬祺,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4-12-20 21:29:27
  非常感谢编辑精彩的编者按!过年,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着不同的记忆。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盼望着快点长大。正国为这样,即使年前的忙碌,也感受了与往日不同的意义和美好。长大了,才发现生活原来是无穷无尽的忙碌,平凡琐屑的事情让人疲劳。然而,节日特别是过年,还是让人感受了亲人团聚的美好。问好编辑,祝你生活工作愉快!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2-20 11:48:11
  年前的忙忙碌碌,就是进入了过年。我印象最清楚的是,母亲也包上头巾,露两个眼睛,对家做一次翻天覆地的大扫除,我母亲说,家里东西少,省事,不像人家有钱的,忙活一天也不完,不过我一提雇个长工,就是三五天不完有什么!母亲就无言以对了。这是穷人的痛。过年不仅仅是美食,还有围绕着过年的一切快乐活动。淑君老师的文章写得真实,有着朴素的美,把穷人的快乐写出来了,容易引起共鸣。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4-12-20 21:37:49
  非常感谢社长的精彩评语!正如社长所说的,儿时的过年,真正是穷人的快乐。家里没有值钱的东西,粗糙的瓷碗,几个瓦罐,几块木板,一些木筷子,泥砖砌成的灶台,加上两把刀……可是尽管这样,母亲还是把它们摆放的整整齐齐,擦洗的干干净净。我们家放面粉的瓦缸,由于母亲常常擦拭,已经变换油光发亮,甚至可以反射出人的影子来。那些在别人看来不值钱的东西,却是全家人赖以做饭生活的厨房……问好社长!祝你生活愉快!
3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12-20 15:11:11
  作者忆儿时春节,冬至后孩子盼小年,全家忙扫除、办年货。准备美食,虽琐碎却觉值得。孩子盼过年长大做主,今已苍老,留恋的是那时过年的无忧时光。文笔细腻温婉,令人感怀。问候同淑君老师,祝你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3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4-12-20 21:44:37
  非常感谢滴善斋文友的精彩点评!人的一生,最值得怀念的当然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而童年时光最美好的记忆,估计都和过年过节有关,吃了平时吃不到的美食,玩了平时不能玩的游戏,还有过节过年时大人对孩子的特别包容……那时候,恨不得天天过年。想起来这些幼稚的想法,真是觉的好笑。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平时吃什么,过年也差不多;平时穿什么衣服,过年还是那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节日的到来越觉的淡然了。问候滴善斋文友,祝你生活愉快!
4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12-23 22:21:21
  看了老师的两篇文章,忽然觉得年又向我们走来了,年的气息渐浓了。那时候没有什么玩具,吃的也不丰富,但我们就是很怀念,那时候大家可以聚在一起玩,追逐奔跑,一起到河边洗衣服,分工干杂活儿,现在孩子们的距离也远了,需要合作的机会也少了。所以年味就淡了。拜读学习,遥祝冬安!
回复4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4-12-24 05:56:07
  非常感谢天方夜谭文友的精彩点评!正如你说的那样:“那时候没有什么玩具,吃的也不丰富,但我们就是很怀念,那时候大家可以聚在一起玩,追逐奔跑,一起到河边洗衣服,分工干杂活儿。”小时候穷,过节都是穷乐呵,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要手工制作,非常忙碌,也许正是这样的忙碌,才使节日更有气氛。许多人一起干活,劳作之后收获的快乐,大概是人们生命体验中独特的一种充实吧。现在物质条件丰富,许多东西得来都不费工夫,所以人们觉得稀松平常,自然也不会珍惜。问候天方夜谭文友,祝你生活愉快!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