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奖】山沟沟里的淳于载风(小说)
淳于意坐在破旧的木屋前的一个圆木墩上,手中的旱烟斗正在不断地散发出浓郁的烟雾,缭绕在他的周围。圆木墩是松木做成的,将一面削平,再凿空,就成了一个实用且耐摔的木凳子。在农村,家家户户都用这种木墩拿来当凳子,不用再花钱去买椅子。再说,老百姓也舍不得花这个冤枉钱。
淳于意吧嗒吧嗒地吸了两口老旱烟,看着远处的青山,眼神深邃而疲惫。他花白的胡须上粘着些许唾沫,脸上更是沟壑纵横,皮贴着颧骨。他今年八十有三,那老态龙钟的样子,仿佛承载了太多岁月的沧桑。只见他眯了眯眼,望了望远处正在写作的淳于载风,心中满是忧虑。
“读书?哼,你看看淳于孝德,读了那么多年书,还不是回来种地,娶婆娘过日子?”抽完一袋旱烟,淳于意磕了磕烟灰,恨铁不成钢地瞟了淳于载风一眼,在那自言自语。淳于意也很无奈,他深知在这个贫穷的山沟里,读书并不能改变命运,反而可能让人更加迷茫和痛苦。
淳于载风,一个三十好几的男子正坐在火炉旁,三指捏着一支钢笔,在稿纸上不停地滑动着。他眼神时而凝重,时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好像一切还在掌控之中。淳于载风虽然只有三十好几,可看起来更像个小老头一样。通常别人都是五六十岁才谢顶,他却年纪轻轻就把自己整成了“地中海”。
淳于载风爱写作,在学校写,毕业后在家写,可是总写不出什么名堂来。在文学界,他籍籍无名,可是依然不肯放下笔端。他始终坚信,写作也是能写出一条路来。他默默坚持着,一写就写到了三十好几。为了这写作,他没少被爷爷淳于意说道,骂他不学无术。被爷爷骂,淳于载风也不介意,仍然我行我素,两耳不闻窗外事。
竹子寨地处大西南,山连山,延绵不绝。由于山势险峻,这里的人们外出全靠两条腿走路,一走就是十几里。这里和外界通讯很不方便,信息呆滞,稿纸成了他与外界联系的唯一方式。然而,即便如此,他也不灰心,始终坚持着。只遗憾的是,如今他还是个光棍一条。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作为爷爷的淳于意大伤脑筋,活得越来越苍老。
“载风,你到底什么时候结婚?”淳于意忧心忡忡地问道。
“爷爷,你就别管我了,结婚的事先放一放。”淳于载风抬起头,盯着爷爷,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深知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出名了,老婆孩子热炕头,也不过是挥挥手间的事。
淳于意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他明白二墩子的倔强和执着,但也担心他的未来。在这个闭塞的山沟沟里,交通不畅,想要改变命运何其艰难。
淳于载风并非没有想过离开这个贫穷的地方,去外面闯出一番事业。然而,每当他想到家中的爷爷和这片养育他的土地,就忍不住心生犹豫。他害怕离开后,会失去更多。
每当夜深人静时,淳于载风总会独自坐在烛光旁,望着窗外的星空发呆。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一方面,他渴望自由和幸福;另一方面,他又无法割舍对这片土地的眷恋和责任感。
“载风啊,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淳于意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几分严厉和关切。他知道淳于载风的处境和心态,也明白只有他自己才能拯救自己。但看着自己越来越苍老,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他心里很害怕。他害怕自己走了以后,只剩下孙儿一个人,该如何面对这个境况。每每想到这里,淳于意浑浊的目光里就心痛不已。
看着爷爷焦虑的样子,淳于载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坚定地说道:“爷爷,您放心,我一定给您找个漂亮的孙媳妇,给您养老送终,给老淳于家延续香火。”
看着淳于载风坚定的眼神,淳于意那死寂已久的心,似乎有了一丝波动,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感动。你看他那暗淡的眼神中,仿佛在这刻瞬间有了精神,正在一闪一闪地发亮。其实他也知道,这个年轻人已经不再是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了,他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主张。他活了这一把岁数,白发人送黑发人,如今只剩下这么一个孙儿,他怎能不操心?现在,淳于载风就是他的命,是他的魂,是他这辈子唯一放心不下的宝贝孙儿。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在这个贫穷的山沟沟里,想要改变命运并不容易。淳于载风虽然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但却缺乏足够的资源和机会。而写作,是一个玄而妙的文化领域,并不是你有多努力就一定能成功,需要天赋。
两年后,淳于载风的爷爷走了,他哭得肝肠寸断。他好后悔没有听爷爷的话,早点结婚,早点让爷爷看到重孙。然而一切都晚了,爷爷已经走了,再也不能看到淳于载风结婚生子,阖家欢乐的样子。淳于意的去世,让淳于载风很自责,觉得自己对不起爷爷。埋葬完爷爷后,淳于载风终于丢下了笔,不再迷恋那虚无缥缈的作家之梦,认真踏实地在家种起地来。
淳于载风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地忙活着地里的庄稼。他觉得自己该振作起来,改变这一切。他一定要娶个媳妇,生个胖大小子,完成爷爷未了的遗憾。淳于载风开始养鸡,种经济作物,家境渐渐好转。他还推掉了老屋,盖起了新房子。现在淳于载风最缺的就是一个媳妇,好给他生儿育女,让老淳于家延续香火。
在淳于载风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女孩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她是他青梅竹马的玩伴,也是他心中永远的牵挂。每当夜深人静时,他都会想起她的笑容和温柔的话语。每每提起她的名字,他的心中就涌起一股暖流,流淌全身。然而不幸的是,命运却将他们分隔两地,无法相见。女孩随家人一起远赴他乡,在另一个城市生活。
尽管如此,淳于载风从未放弃过对她的思念和追求。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迎来属于他们的幸福时光。他知道,那女孩也至今未嫁,成了大龄剩女。她家里人急坏了,老爸老妈忙托人介绍。可奈何是,每次介绍的男子,她愣是一个也看不上。渐渐地,介绍的人也心灰意冷了,不再在她的身上去浪费时间。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外面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思想观念也逐渐开放。受改革开放经济浪潮的影响,竹子寨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公粮不用交了,各种政策补贴开遍千家万户,政府也积极鼓励农民发家致富,改变生活质量。
随着沿海城市经济开发,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林立。有了工厂,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于是,寨子里的年轻人们,纷纷走出大山,去外面闯荡世界。他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踏上了未知的旅程。年轻人一走,寨子里就空了许多,也剩下大片田地无人耕种。看着身边的年轻人一个个离开,淳于载风心中也充满了羡慕和渴望。他也想出去,奈何自己年龄偏大,家里又有牲口需要照料。于是他决定留下来,承包村民留下的空闲土地,开始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不仅如此,他还扩大了养殖场,整个人如机器般运转。
随着时间推移,政府还给各个村通了公路,让村民们可以骑着摩托车去乡里赶集。有些有经商头脑的村民,开始购买拖拉机,载客在几个村之间跑,赚点小钱。渐渐地,村里白色的小洋房也一栋栋立起来,人们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前所未有的福利。曾经闭塞落后的山寨,逐渐有了改色。村民的生活也丰富多彩起来,家家买电视,装天锅。由于与外界沟通,在外打工的年轻村民也逐渐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对孩子出人头地寄予了无限希望。通过看电视,连村里的老人也对外边的世界有了一定见解,经常会坐在一起侃侃而谈。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里,淳于载风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机遇和挑战。他开始尝试学习新的农业技术和知识,提高自己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同时,他也开始关注市场动态和消费者需求,积极调整自己的种植和养殖策略。
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实践,淳于载风逐渐在竹子寨崭露头角。他的农产品在市场上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销量也逐年上升。他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再是那个贫穷的光棍汉了,而是一个有着稳定收入和美好未来的创业人。
身上有钱了,淳于载风底气十足,雇用了好几个帮手,还买了货车。看着越来越富裕的自己,在淳于载风的心中,始终有一个遗憾。那就是他始终无法忘记那个女孩,始终无法与她相见,只能通过书信往来。每当夜深人静时,他都会想起她的笑容和温柔的话语,心中涌起一股无法言喻的悲伤和思念。
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了一个来自远方的消息,说她要回来。
几天后,那个女孩终于回到了竹子寨。她让人捎话给淳于载风,说要与他相见。淳于载风听到这个消息后,激动得几乎要哭出来。他立刻放下手中的农活,匆匆赶往女孩的老屋。
当他们终于相见时,彼此都已不再是曾经的模样。然而,那份深深的爱意和思念却始终没有改变。他们紧紧相拥在一起,泪水夺眶而出。那一刻,他们仿佛回到了曾经那个纯真无邪的年代,回到了彼此最真挚的情感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