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水】归乡情思(散文)
在城市的喧嚣与忙碌中,时光如流沙般从指缝间溜走,我被裹挟其中,有点晕头转向。虽说两三周便能回老家探望父母,可每一次踏上归途,内心交织着复杂的情绪,有对亲人的思念,有对老家宁静生活的渴望,还有对那片土地一草一木的牵挂。
周日,我带着孩子驱车回老家。车窗外,一望无际的田野像一幅徐徐展开的动人画卷,田埂如同大地的脉络,清晰可见,将广袤的大地分割成无数规整的田块。远处的山峦在冬日的薄雾笼罩下,似蒙着一层轻纱,若隐若现,宛如沉默而坚毅的守护者。山上的植被已被季节染上了斑驳的枯黄,与山脚下仍倔强泛着几分绿意的麦田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层次丰富、色调柔和的乡村冬景图。那熟悉的景色如同一股暖流,缓缓淌入心底,驱散了心中的疲惫与浮躁。
踏入家门,母亲那熟悉又略带沙哑的声音传来:“你咋也买这么多菜!你二姐和你哥前几天回来,给家里买了好多菜,我和你爸根本吃不了。”父亲也在一旁附和说。我刚要解释,母亲又看到了我手里提的驴肉泡馍,赶忙说:“傻孩子,你买这些干什么?我们在家也能做饭呀!这得花不少钱吧?”父亲也一个劲地说:“那个挺贵的,以后可别买了,你们现在用钱的地方多,钱要省着花。”父母满是责备,可我分明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到了欢喜与感动。母亲伸出布满老茧的手接过泡馍,微微颤抖了一下,生怕弄洒了。她凑近餐盒,轻轻嗅了嗅,眼眶微微泛红,只是小声地念叨着:“这孩子,总是这么有心。”我望着母亲日渐增多的白发和不再挺直的脊背,心中满是疼惜,岁月在她身上留下了太深的痕迹,而我陪伴她的时光却如此有限,愧疚之感如影随形。
家中片刻的安静,我忽然想去田野里转转。冬日的田野,仿若一位卸去繁华的老者,袒露着空旷与寂寥。大地一片荒芜,唯有飞鸟偶尔掠过天际,划破寂静的苍穹,带来一丝灵动与生机。漫步其间,那黑色的身影在枯枝间跳跃、欢叫,我把它们认成乌鸦,母亲在旁轻轻一笑,笑声在空旷的田野里回荡:“那是喜鹊,你这孩子,才几天没回来,连喜鹊都不认得了。树上的喜鹊叫喳喳,可是好兆头呢。”母亲的话让我心中泛起一丝愧疚。在城市的霓虹灯下徘徊太久,对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竟变得如此陌生,我感到一种深深的失落,仿佛自己成了无根的浮萍。而母亲,她的双脚仿佛与土地融为一体,她熟知每一寸土地的主人。“这是东边老李家的地,你看那麦苗,虽然现在还不高,但来年准是个好收成。那是村西头老赵家的,种了板豆,来年一定能收获好多。”母亲的声音,像是一首悠扬的老歌,在田野间低吟浅唱,唱出了岁月的故事,唱出了土地的传奇。我默默地跟在母亲身后,像一个虔诚的听众,用心聆听着这片土地的心跳,内心被一种宁静与敬畏填满。
沿着蜿蜒的小路,我们的脚步迈进了那片充满回忆与故事的花椒地。记忆中的花椒树,枝叶繁茂,那一颗颗饱满的花椒粒,像是大地馈赠的红宝石。采摘花椒时,全家老小齐上阵,充满了欢声笑语。我和父亲在树上小心翼翼地采摘着那一颗颗饱满的花椒,母亲和哥哥姐姐们在树下熟练地分拣,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映照着收获的喜悦。而如今,花椒树依旧,却难现昔日的热闹。花椒地虽被母亲尽力打理,却仍难掩岁月的沧桑。花椒树的叶片已变得稀疏,在冷风中瑟瑟发抖,枝干却依旧倔强地挺立着,似在坚守着往昔的荣耀。母亲望着花椒树,目光里满是感慨与无奈:“这地得抓紧除草了,草多,花椒树就长不好了。”我欲拿剪刀帮忙,却发现那些粗壮的树枝,早已超出了剪刀的能力范围。母亲见状,苦笑着说:“这些粗枝,得用锯子才行,可今天忘了带。这树长得太快了,每次摘花椒都很费劲。”我凝视那些肆意生长的树枝,心中涌起一阵惆怅。这片花椒地,承载了母亲多少的汗水与心血,而如今,随着母亲年龄的增长,它也渐渐变得力不从心。我为母亲的辛劳感到心酸,也为这片土地的未来感到担忧,仿佛看到了母亲与这片土地一同老去的背影。
前往西头沟花椒地的途中,偶遇一位邻居叔叔。他正弯着腰在锄地,那略显佝偻的背影,在阳光下仿佛一幅古老而凝重的画卷。不远处,有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河边的垂柳虽已失去了往日的翠绿,细长的柳枝却依然轻柔地垂落在水面,随着河水的流动而微微晃动,似在与河水低语呢喃。
我赶忙上前和他打招呼,母亲也笑着调侃:“你咋这么勤快呢?这么早就来锄地了。”叔叔直起腰来,用粗糙的大手抹了一把额头的汗珠,憨厚的笑容在满是皱纹的脸上绽开。他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说道:“这地啊,就像自家的娃,不管不行,可精力确实不如从前咯。”母亲听了,微微一笑,轻声说道:“咱们都一样,都是这土地的主人,都盼着它能有个好收成。”从他们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村民们对土地深深的眷恋和敬畏,那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情感。
终于抵达西头沟的花椒地,这里的路似乎更加崎岖难行,花椒地也因路途遥远而略显荒芜。四周荒草长得高过人头,在风中摇曳起伏,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波涛汹涌却又透着几分落寞。母亲站在地头,望着这片土地,眼中满是忧虑:“这地可不能再荒下去,得想办法除除草。村里有人还想承包这地呢。”我心中一动,赶忙道:“包出去也好,省得你和我爸辛苦。”母亲却轻轻摇头:“人家要求把这些花椒树挖了才肯承包,我和你父亲哪有力气挖啊。再说,这地包出去也不值几个钱,一亩地才几十块。虽然每年摘花椒也卖不了多少钱,但舍不得就这么荒了。”我望着母亲那饱经风霜的面容,深深浅浅的皱纹,犹如岁月刻下一道道沟壑,诉说着她一生的操劳。我心中五味杂陈,这片土地,是母亲的希望与寄托,是她与岁月抗争的战场。但岁月不饶人,母亲渐渐败下阵来。我既心疼母亲的执着,又对这片土地的命运感到无奈和迷茫。
在离花椒地不远处的土崖下,我突然瞥见一座新坟。那突兀的土堆,在荒芜的田野里显得格外刺眼。我心中一惊,忙问母亲:“那是谁的坟?”母亲的眼神瞬间黯淡下来,声音低沉地说:“那是邻村西宝的孩子。”我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怎么是个小孩?”母亲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惋惜:“是啊,才十来岁,也不知道得了什么病,说没就没了。多好的孩子啊,就像一朵还没来得及盛开的花,就这么凋零了。”我望着那座新坟,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悲痛。这小小的坟茔,埋葬的不仅是一个年轻的生命,更是亲人的寄托和希望。我对逝去的孩子充满了同情与惋惜,内心被一种沉重的忧伤笼罩。
从花椒地离开后,来到了那片柿子树地。
冬日的柿子树,枝叶凋零,枝干光秃却傲然指向天空。树顶上,几个熟透的柿子如燃烧的火焰,在寒冷的空气中散发着诱人的光泽。旁边,是爷爷奶奶的坟冢,坟顶迎春花嫩绿的枝叶在风中摇曳。父亲亲手种下的两棵柏树,长得高大茂盛,像两位忠诚的守护者,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安息之地。我站在坟前,心中涌起无尽的思念与感慨。这片土地,见证了家族的兴衰,承载了先辈们的希望与梦想,而如今,我们在这尘世的奔波中,是否还记得这片土地给予我们的一切?对先辈的思念如潮水般涌来,感恩这片土地孕育了家族的根脉,也担忧随着时间的推移,家族与土地的联系是否会渐渐中断。
泥土的气息,像是一种无声的召唤,让我疲惫的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这片广袤的土地,它孕育了万物,承载了乡愁,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内心深处那扇关于生命与亲情的大门。我深知,家乡的土地是我生命中最坚实的依靠,无论我走多远,永远是我心灵的归宿。心中满是对土地的敬畏与感恩,对母亲的敬爱与眷恋,也更加坚定了守护这份情感与记忆的决心。
离别之际,眼中满是不舍。母亲默默地为我灌了一壶核桃油,又将各种家乡的特产塞满了后备箱。车子缓缓启动,我透过车窗,看到母亲那瘦小的身影在村口渐渐模糊。而老家的一切,成为生命中最宝贵的记忆,永远珍藏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