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苍山脚下找烟花(散文)

精品 【星月】苍山脚下找烟花(散文)


作者:荷锄叟 秀才,2377.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39发表时间:2024-12-21 08:47:42
摘要:原创首发。

【星月】苍山脚下找烟花(散文) 大概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一部反映云南大理白族人民生活的电影《五朵金花》传遍大江南北,其主题曲《蝴蝶泉边》也随之风靡全国,于是,人们看到了美丽的苍山洱海,也知道了白族的阿鹏金花。可我,在苍山脚下没有找到金花,却找到了烟花。
   从崇圣寺三塔出来,顺着苍山脚下与洱海之畔的大丽线继续北上,回喜洲古镇去,道路平坦宽敞,青山绿水相伴,倒也十分惬意。这里是洱海西海岸,是苍山十八溪清澈的高山雪水冲积而成的广袤田畴,这里是利用山坡的走势自流灌溉的肥沃的农田。放眼望去,水稻、玉米等大田作物广泛种植,绿油油的,正是快速生长的季节,而另一种作物,却吸引了我们的眼球,阻住了我们的脚步——您见过一眼望不到边的烟花吗?
   烟花?对,大烟叶开的花。不是烟花爆竹的节日焰火,也不是“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如烟如雾的春花,而是盛花期的烟叶开放的花。
   烟叶我认识,小时候生产队有种植,为满足社员们抽旱烟的需求,生产队每年都要种上那么几畦,成熟以后,将烟叶和烟梗分离,再按人头分给每家每户。那个时候几乎每家的父亲都抽旱烟,就是拿废旧的书报纸,或者孩子们的旧作业本子,裁成一寸宽、三寸长的小纸条,中间折一凹槽,凹槽里撒上烟沫子,卷成一个一头粗一头细的小喇叭筒,然后用舌头舔一下纸角粘起来,有的是用大拇指的指甲盖,在牙床子上刮一层牙垢,粘上纸角,点着火,抽。烟袋锅子不多,只有那些上了岁数的老头儿,穿着对襟的粗布老棉袄,脖子里挂着根烟杆子,一边的黄铜烟锅子金光闪亮,另一边挂着烟袋子,有的还挂着可以打出火星子来的火镰。
   我的父亲抽烟,每年生产队分来的烟叶、烟梗都是他亲自照料。烟叶、烟梗分开晒出水分,再用绳子绑成一把一把的小捆,挂在门洞里阴干。烟叶又宽又大,像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谁知道晒干了,便急剧萎缩,瑟缩成一把把,皱皱巴巴的,用手一抓,就碎成了烟沫子,但做烟丝却是上好的材料,一点都不能浪费。烟梗要剔除那些粗壮的老杆,那里都是木柴,要不得,但尾梢柔嫩,晾干了,可以掺和在烟叶里,有烟梗的烟沫子劲头足。
   香烟也有,供销社有卖,我们叫它洋烟,那种两头一样粗的烟卷,我怀疑卷烟的技术是从外国传来的。反正得拿钱买,九分钱一盒,一盒20根,红花牌或者菊花牌的;也有一毛、两毛的,荷花牌或大石桥牌的。都是石家庄本地的出产,倘若买到大前门牌,或者大生产牌,三毛多一盒,太贵了,抽不起,也没有劲儿,只有红白喜事待贵宾的时候才可以抽上。对于一天工钱只能换来两毛钱的农民来说,每一分钱都是汗珠子摔八瓣挣来的,不能乱花,因而,自制的旱烟才最实惠。
   然而,这么大规模,这么广区域,长得这么高、这么茂盛的烟叶田还是第一次见到,开满烟花的烟叶更是新鲜的出奇。那烟花并不怎么美丽,一朵一朵牵牛花一般的小喇叭,粉白色的花瓣,比牵牛花的花瓣紧凑,像是未开或将要合拢的小喇叭花。然而,它们一律开在一人多高的烟梗上,烟叶阔大碧绿,烟梗挺拔高挑,一束束,一丛丛,齐齐整整,从脚下一直铺到白墙灰瓦的村庄,又绕过村庄,铺到洱海岸边,铺到苍山脚下,铺到白云生处的天尽头。
   还是从泸沽湖出来,刚进入云南地界的时候,就已经在山坡上见到过云南的烟田了,只是它们是在山坡上,像梯田一样,规模没有这里的大,场面也不及这里的令人震撼,但云南的烟草种植业的发达,已经让我们领教了。
   我不是烟民,但云南出产,可以称作国际品牌的烟卷的名字,估计也会像国人一样,随便就能说出十来种。比如:云烟、玉溪、红河、红塔山、阿诗玛、小熊猫、大重九等等。每一品牌都有若干系列的产品,价格也从几元一盒,一直到上千元,可以说,云南的烟草产业,在国内首屈一指,没有哪个省份可以跟它相提并论。
   强大的产能自然需要强大的产地做支撑,这样才能形成规模化经营的产业。“向云端”之旅从云南的西北部进入,一直行进到最西南端瑞丽,再返回,过昆明离开云南,进入贵州,一路走高速、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几乎随处都可见到大面积的烟叶田。
   必须强调,写下这些文字,并不是鼓励大家吸烟,而要明确告诉大家“吸烟有害健康”。我本人不抽烟,也不主张大家以牺牲自身健康为代价去抽烟。由于父亲抽烟,尤其是抽旱烟,往往是一边抽烟一遍吐痰,因而招来母亲一辈子的反感。母亲把我们哥儿三几个管得相当严格,严令不准抽烟,故而,在小伙伴们开始学抽烟的时候就没敢尝试,后来,上学有老师管着不敢抽烟,再后来当了老师要管学生,不能抽烟,再后来,懂得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知道了抽烟的危害,自然也就远离了烟卷。至今,不抽烟的我,经常被人们夸作“好习惯”。
   见我们在烟田拍照,不远处劳作的烟农凑过来说:掰一把烟花玩吧。起初我们还不好意思,后来发现,它们正在用刀子把一束束烟花砍下来,扔到田头路边。原来,开花的烟叶会影响烟草的产量和质量,烟农们需要在它们长出花来的时候,及时将其花序砍掉,让烟草尽量少的耗费营养物质,而砍掉的花序就再也没有了用场,扔到田间地头,“化作春泥更护花”去了。
   采一把握在手里,你会猜到它是烟花吗?

共 20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段文字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线索,生动地展现了云南烟草种植的风貌以及与之相关的回忆与思考。作者从电影《五朵金花》引入,却笔锋一转,将焦点落在了苍山脚下壮观的烟田上,这种意外感瞬间抓住读者的眼球。文中详细描述了烟叶从儿时生产队种植到如今云南大规模产业化种植的变化,既有对过去生活场景的细致回忆,如父亲自制旱烟的过程,又有对当下云南烟草产业强大实力的介绍,像列举众多知名品牌,使内容丰富且具层次感。文字朴实自然,如唠家常般讲述烟农劳作的场景,以及烟农大方送烟花的情节,亲切而真实。同时,作者不忘强调 “吸烟有害健康”,体现出对健康观念的重视,使文章在展现烟草种植文化的同时,也有一定的社会教育意义,整体行文流畅,让读者仿佛跟随作者一同经历了这场独特的 “云南烟草见闻之旅”。好文推荐共赏!【编辑 萍庭鹤】【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23002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荷锄叟        2024-12-21 10:17:54
  老师的编按相当精准,辛苦了!
原名,贾晔;笔名,叶中华;网名、新浪博客、微信公众号名,荷锄叟。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