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漂泊的风筝(随笔)
女儿决定去国外深造的那一天,天空格外湛蓝,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的笑脸上,那笑容如盛开的花朵,灿烂而充满希望。我望着她,心中五味杂陈,仿佛看见一只风筝,即将挣脱手中的线,飞向无边无际的天空。
01离别的站台
离别的那天,我和女儿一同站在熙熙攘攘的站台上。她拖着行李箱,背着那个从大学一直陪伴她的旧书包,眼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我强忍着泪水,努力挤出一丝微笑,轻声说:“照顾好自己,不用惦记妈妈。”她点点头,给了我一个紧紧的拥抱,然后三步一回头,走进安检口。我扭过脸,任泪水流满面颊,再回头,挥挥手,女儿已经走远。
我站在原地,目送着她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失落与孤独。那一刻,我仿佛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空荡荡的。
02孤独的黄昏
日子一天天过去,女儿在国外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她忙于学业,忙于交新朋友,忙于适应异国他乡的一切。而我,独自一人守着空荡荡的家,品味着无尽的孤独。
每天黄昏时分,当夕阳的余晖洒在窗台上,我总会想起女儿小时候的样子。那时的她,总是依偎在我的怀里,听我讲故事,和我一起看动画片。而如今,那个小小的身影已经远在大洋彼岸,我只能通过电话和视频与她相见。
03回忆的碎片
夜深人静,我翻开女儿的照片,回忆起我们一起度过的点点滴滴。
记得她第一次学会走路时,我激动地将她抱起,在空中转了好几个圈。
记得她第一次背上书包去上学时,我站在教室门口,看着她挺直腰背,眼睛盯着老师,认认真真听课、答问,写作业,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记得她第一次拿到书法奖状时,兴奋地向我展示她的作品,隶书“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那一刻,我心一阵悸动,女儿是二月花,而自己似乎有了“霜叶”的悲凉感。
这些回忆如同散落在时间长河中的碎片,每一片都承载着我们共同的记忆与情感。它们像一束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我孤独的生活,也让我更加思念女儿的陪伴。
04陌生的信封
圣诞节,我收到了女儿从国外寄来的信。信封上贴着异国的邮票,上面印着我从未见过的风景。我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精美的明信片和一封简短的信。
我问女儿,都信息时代了,怎么还邮寄明信片。她笑着说:“美国就这样,比我们落后多了。”
明信片上是女儿所在城市的地标建筑,她站在阳光下,笑容灿烂。信中,她向我描述了她在国外的生活,分享了她的喜悦与困惑。最后,她写道:“妈妈,我很想你。希望有一天,你能来这里看一看,了解我所生活的世界。”
我握着信纸,心中五味杂陈。女儿的思念与期盼化作一股暖流,涌入我的心田。然而,我也明白,生活总是充满了变数与挑战,我不能总是依赖女儿的陪伴。
05孤独的勇气
我开始尝试着接受孤独,将它视为生活的一部分。我重新拾起了年轻时的兴趣爱好,参加了一些社区活动,结交了新的朋友。我发现,孤独并不可怕,它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感受、去成长。
我开始阅读那些曾经被我束之高阁的书籍,从文字中寻找智慧与力量。我开始学习新的技能,如绘画、摄影,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我开始旅行,去那些我从未去过的地方,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
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明白,孤独是一种人生的常态,它让我们更加珍惜与他人相处的时光,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正如作家周国平所说:“孤独是人的宿命,爱和友谊不能把它根除,但可以将它抚慰。”
06永恒的牵挂
尽管我努力接受孤独,但对女儿的思念却从未停止。无论我身在何处,做什么事情,她总是我心中最深的牵挂。我会每天和她视频,她闲,我们聊上几句,听她讲述生活中的点滴;她忙,我就看着她忙前忙后,嘱咐她,按时吃早餐,晚上11点前上床睡觉。我会关注她的社交媒体,了解她的喜怒哀乐。我会为她祈祷,希望她在异国他乡一切顺利。
我知道,无论女儿走得多远,她永远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的存在让我的生活有了意义,她的笑容是我前进的动力。即使我注定要孤独终老,我也无怨无悔,因为我曾经拥有过最美好的陪伴与爱。
08风筝的归宿
女儿在国外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已经几年过去了。她完成了学业,找到了工作,有了自己的生活。而我,也逐渐适应了孤独的生活,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疫情过后,我独自一人坐上飞往美国的飞机。那一刻,我心中百感交集,既有对团聚的期待,也有对未来的不安。我知道,我不可能长久陪在女儿身边,注定要一个人走完一生。孤独,是我的生活常态。但我相信,无论女儿身在何处,我们之间的爱与牵挂将永远存在。
我顺利入关。女儿早早来到机场,等待我与她团聚。当我看到她远远挥动手臂,微笑着向我跑来时,我感到无比的幸福与满足。那一刻,我仿佛看见一只漂泊的风筝,终于有了停靠的港湾。
我需要女儿,女儿也需要我。
无论未来如何,我们都将一起面对,因为我们是彼此永远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