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岁月】我的青涩时光(散文)

精品 【金文·岁月】我的青涩时光(散文) ——难忘的王石凹煤矿中学


作者:王金启 举人,3683.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79发表时间:2024-12-22 19:35:52

伴随着岁月长河的潮涨潮落,我的思绪如天上的白云,有时候飞向天边的故乡,有时候又笼罩在心头。我的梦想也恰如长在心田的花儿,春天盛开了,秋天又凋落了。我总想在记忆的海滩捡拾一些难得的贝克,在感情的沙漠收藏一些珍贵的石头,或者在曾经激情燃烧的旷野追寻当年的脚步印迹。一切都渐行渐远,我的收获却很少很少。即便如此,我依然喜欢回忆,回忆起当年青春焕发的日子,回忆起那些我尚未成熟却十分敏感的岁月。纵然是我的青春是一片贫瘠的土地,我依然追求过、热爱过,有多纯真的友谊,有过朦胧的爱情,有过无数的梦想,有过难以忘怀的亲情。每当思绪飘飞,我彷佛穿越回那个纯真质朴的年代,那些青涩的面庞、无邪的笑声、懵懂的情感,以及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将我温柔地淹没。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王石凹煤矿西山的半山坡上。学校向北是一片几百亩的苹果园,占据了一座山头。每当苹果花盛开的时候,花香四溢,蜂蝶飞舞,充满了诗情画意。学校的西面,是父辈们在为我们建造学校时候开垦建成的一座大操场。站在操场上,可以俯瞰山谷里的一切,有一种登高望远的感觉。操场四周,长满了野草和荆棘,每当春暖花开的季节,操场四周风景如画。远望对面山上的庄稼和树林,俯瞰谷底的火车路通向远方。学校的东面,是王石凹煤矿西山家属区,当年我家就住在西山家属区马路边第一排的第二家。学校的南面,是一条专门为学校修建的宽阔马路,从学校的大门一直可以通道王石凹煤矿的各个家属区和山下的煤矿。学校是一座古朴的四合院,原来学校大门是向南开的,后来才改为面向西部。原来向南开门的时候,学校和马路相连,就像一个宝葫芦一样,广纳四方英才,也培养出了很多优秀人才。自从大门向西之后,也许应验了日落西山那句话,王石凹煤矿中学逐渐衰败,如今只存在一些破旧不堪的旧物了。当年王石凹煤矿中学兴盛的时候,学校不仅有几百间房屋,都是二层楼,而且有专门的实验室图书馆和值班室,可惜了,随着岁月的变迁,几十年之后,曾经书声琅琅的学校如今竟然变成了一座废墟。十年前我们同学相聚,还在学校大门口合影留念,大家感慨万千。五年后我们的一位女同学曾经在那里拍照发到朋友圈,学校已经破败得不成样子,只有令人怀念的份了。遥想当年我们的学校,曾经有两处大校园,校徽也是金碧辉煌,师资力量雄厚,光是小学升初中一年级的孩子就多达十五个班级,每个班满满当当的六十个同学啊!如今,中学已经不存在了,王石凹煤矿只剩下了王石凹煤矿小学。当我想起我的中学时光,我怎能不百感交集感慨万千!
   王石凹煤矿中学曾经有两处校园,一处在王石凹煤矿公司下面,过去也称那里为二小。从公司门前的公路往下走,有两条小路通往二小,二小是两层楼的校舍,上下两层大约有二十多间房屋,校舍门前就是一处操场。每天清晨,全校师生一部分在二小这边跑步做广播体操,一处在西山半山腰处的操场跑步做广播体操,两处相距大约500米左右。二小这边,没有形成四合院,只有一排校舍,左边是当年开辟的山崖,非常陡峭。从公司下来,有一条非常危险的小路,可以下到校园;也可以攀援而上,上到上面的公路,再往上走就是公司。这条小路,很近但危险。我每次跟着同学们走,都会小心翼翼,胆战心惊。但由于距离近,我也常常独自行走。另外一条小路从公司南头缓坡下来,距离要远一些,但平坦得多,没有危险。二小的南面和西边都没有围墙,西边就是悬崖和山沟。西边的山坡上长满了荆棘和野草,其中有一种黄刺玫,开出的花特别香,花是黄色的五瓣花,非常好看。花落之后,枝条上结满红豆。小时候的我常常把黄刺玫枝条上结出的红豆当作相思豆。有时候望着满山坡上开满的黄花,情不自禁地会联想到王维的那首《红豆》诗。
   在王石凹煤矿中学上初一的时候,我从老家转学通过考试,我被安排到了初一七班。当时我们的班主任是年仅27岁的吴同喜老师,教我们语文;我们的数学老师是冯光金老师,我原来以为他是一位南方人,后来才知道他是陕北人。他们都对我非常好。那时候的吴同喜老师非常严肃,长相很帅,那时候他还有些害羞,每次笑的时候总要把脸转过一边去。但是他对教学工作却非常严厉认真,我们很多同学都很害怕他。我大学毕业的时候,他曾经到单位去找过我,我曾经送给吴老师一身衣服。我对吴老师和冯光金老师充满敬意,但是由于自己年轻时候特别害羞,不善于表达,只有把敬意藏在心里,如今几十年已经过去,不知道他们现在究竟过得怎么样了。有时候,思念就像春天的芳草,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已经爬满了山坡,绿遍了田野。我常常想起他们,为他们祝福。
   在初一七班,有一群和我玩在一起的同学,都是让我永远无法忘记的。他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在我的青春天空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共同编织了一段段青葱岁月的美好时光。
   那时候经常和我在一起玩的男同学是王忠义、张国梁、白士生、张万林、李存友、郭允兴、张同山、王治国、孟保柱、聂长友、姜召军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在我心中,都有一段难以忘怀的故事。
   王忠义小时候特别聪明,会说话,他讲起事情来煞有介事,让人觉得神秘而爱听。记得在收音机里播送姚雪垠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时候,我们都天天谈起里面的故事,王忠义就说,在他们家附近,有一次挖地,不小心挖出来一个陶瓷罐子,里面放着一部古书,就是《李自成》。明明是他信口开河,我们却都信以为真。由于他非常机智,我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做“狐狸”。有一次还在他数学作业本上模仿聊斋连环画《红玉》里狐狸的模样,画了一只狐狸。王忠义和我关系好,最近一次见了他,他还说我,当时都上了你的当了,天天抄你的作业,最后却是害了自己。我告诉他,我说,为什么你做生意干工作都不会取得大成功,是因为你太聪明了。这个世界上要干成点事情,基本上都是笨人去钻研。我是笨人,才学习;你是聪明人,不用学习。我们两个喝着酒,都笑了。回顾几十年的交往,我们深感人世沧桑,匆匆忙忙几十年,其实啥也没干成,就是活了个过程。
   王治国和我交往也很多,那时候几乎天天在一起玩。那时候他家人我都熟悉,我也经常给他开玩笑,给他起外号,并且画漫画讽刺他。他也不生气,对我依然很好。后来我在他家看见一本已经翻烂了的戏词《白蛇传》,我想要,治国就瞒着自己的父母亲,给我偷了出来。我爱如珍宝,但感觉是他母亲唱戏的最爱之物,过了几天我又还给了他,他父母亲也没有发现。真没想到,治国后来在矿上发迹了,不仅工作干得风生水起,而且还承包了西山苹果园,养鸡养鸭的,富得流油。
   李存友和我交往也很多。上初中的时候,他的个头就很高,我们在一起玩得也很好。由于他个子大,我们几个经常追着他打着玩。一个故意打他一下就跑,他去追的时候,我们几个在后边追他,打一下又跑,他就会追后边这个打他的,我们一群人几乎每天一下课就会追着玩,个个跑得气喘吁吁。有时候上课铃响了,我们才跑进教室。有时候被老师发现了,就会不点名的批评我们。可是到了下课时间,我们又打在一起。虽然我们天天追着他打,李存友从来没有真正生过气。后来,我们都结婚了,还在一起回忆起这段往事。在我儿子结婚的时候,他还大老远赶过来随礼,并且给我讲了很多他自己的经历。人生,其实每个人都不容易,但年轻时候的往事却总是难以忘记。
   张同山和我玩得也特别好,我们经常去他家里玩。我第一次见到1972年版《红楼梦》四卷本就是在他家里。我在他家看了第一二回。他说他父亲看的,不敢借给我。我也没有勉强,后来我就自己攒钱买了一套一九八一年版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皮三卷本的。我喜欢连环画,张同山也非常喜欢,记得他画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军官惟妙惟肖,非常生动。但是大部分时间,我们也经常捉弄他。记得有一次,我们把他的胳膊从袖子那里缩进去,然后把袖子口扎住。几个同学把他推进一个土坑里,我们围在四周,他从哪里上来,我们就从哪里把他再推下去。由于袖口被扎住,两条胳膊伸不出衣服,他就显得十分笨拙。当他特别着急要发火的时候,我们就放了他——他也不会生气,我们玩得不亦乐乎。
   女同学里,我和她们很少来往,但大部分同学印象都很好,有几个我还非常喜欢。在我印象里,第一个曾经让我印象好的就是武云侠,她很廋,但白净文气,学习好。可惜初一之后转学了,后来再没有消息。张爱琴一双大眼睛,会说话一般,非常聪明;岳红丽长相匀称,非常机灵;戚春云非常稳重,潘桂芝、李桂芝都很努力;每一个同学都具有灵性,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故事。
   在王石凹煤矿中学的日子里,校园生活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每一笔都饱含着我们的欢笑与泪水、奋斗与成长。
   清晨,当阳光洒在校园的操场上,我们便迎着朝阳,迈着整齐的步伐开始晨跑。响亮的口号声在校园里回荡,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朝气与活力,仿佛初升的太阳,充满了无限的希望。晨跑结束后,便是早读时间。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同学们或是诵读古诗词,感受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或是朗读英语课文,练习着发音与语感。那清脆悦耳的读书声,仿佛是一曲美妙的乐章,奏响了知识的旋律。
   课堂上,老师们用他们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教学方法,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语文老师的讲解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理解文学作品的道路。他会声情并茂地朗读古诗词,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代诗人对话;他会深入剖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让我们感受到文字背后的力量。数学老师则用严谨的逻辑和清晰的思路,带领我们探索数学的奥秘。那些复杂的公式和定理,在他的讲解下变得生动有趣,仿佛一个个小精灵,在黑板上跳跃着、欢笑着。英语老师用流利的英语和丰富的表情,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我们跟着她学习发音、语法和词汇,渴望有一天能够用英语与世界交流。
   课间十分钟,是我们最欢乐的时光。同学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分享着彼此的趣事和小秘密。有的同学在教室里打闹嬉戏,笑声和呼喊声此起彼伏;有的同学则围在讲台前,向老师请教问题,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面临学业上的压力。考试的频繁、作业的繁重,让我们有时感到喘不过气来。为了取得好成绩,我们不得不加班加点地学习,常常挑灯夜读到深夜。那些堆积如山的书本和试卷,成为了我们青春路上的一道道关卡。我们在题海中奋力挣扎,努力寻找着知识的彼岸。有时候,一次考试的失利,都会让我们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和沮丧之中。除了学业上的压力,青春的情感萌动也让我们的内心充满了纠结与迷茫。在那个懵懂的年纪,男生女生之间开始产生一种微妙的情感。我们会偷偷地关注着某个心仪的异性,会因为对方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而心跳加速。我也不例外,在班级里,我暗暗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她是那么的美丽、善良、温柔,每次看到她的笑容,我的心都会不由自主地融化。然而,在那个青涩的年代,我们都不敢轻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只能将这份喜欢默默地藏在心底,用一种含蓄而又羞涩的方式去关注对方。有时候,为了引起她的注意,我会在课堂上故意表现得很积极,会在她遇到困难的时候默默地伸出援手。但当她看向我的时候,我又会紧张得满脸通红,不敢直视她的眼睛。这种情感上的纠结与迷茫,如同一场甜蜜而又苦涩的梦,让我们在青春的道路上徘徊不定。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毕业的钟声在王石凹煤矿中学的校园里敲响。那是一个充满了离别与不舍的夏天,阳光依旧灿烂,校园里的杨树依旧郁郁葱葱,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毕业典礼结束后,我们来到校园里拍摄毕业照。同学们按照班级的顺序站好,脸上带着微笑,眼中却闪烁着泪光。摄影师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我们的青春岁月便被永远地定格在了照片里。当时,我们并没有离别的痛苦和忧愁,相反,每一位同学都觉得我们将会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可以在未来的日子里大有作为。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岁月已经在我们的脸上留下了痕迹,我们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有的同学继续深造,在学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有的同学则步入社会,在不同的岗位上努力奋斗。我们或许已经很少有机会再相聚,但那份在王石凹煤矿中学结下的深厚情谊,却永远不会被时间和距离所冲淡。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在王石凹煤矿中学上学的日子。那些青涩的青春时光,如同一场美丽的梦,在我的心中久久回荡。我怀念那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校园,怀念那些和蔼可亲的老师,怀念那些陪伴我一起成长的同窗好友。他们是我青春岁月里最宝贵的财富,是我生命中最难忘的回忆。
  

共 503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细腻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王石凹煤矿中学的青春岁月,充满了怀旧与感慨之情。开篇就以富有诗意的语言引入对往事的回忆,将思绪与梦想比作天上的白云和心田的花儿,为全文奠定了怀旧的基调。接着详细描述了学校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及校园布局的变迁,从学校坐落在半山坡上,周边的苹果园、操场、家属区等,到学校大门朝向改变带来的兴衰变化,展现出对母校深刻的记忆与眷恋。人物刻画生动鲜活,无论是对班主任吴同喜老师的严肃帅气又害羞认真,还是对同学王忠义聪明狡黠、王治国友善慷慨等个性的描绘淋漓尽致,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展现出青春时期同学间纯真的情谊与难忘的互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是文章的亮点。晨跑时的朝气蓬勃、早读的朗朗书声、课堂上老师们各具特色的教学以及课间的欢乐时光,都展现出校园生活的充实与美好。同时,也真实地写出了学业压力下的挑灯夜读、考试失利的沮丧以及青春情感萌动时的羞涩与纠结,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作者青春期的酸甜苦辣。语言优美且富有感染力。如“思念就像春天的芳草,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已经爬满了山坡,绿遍了田野”等比喻句,生动地传达出对老师和同学的思念之情;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校园之中。总体而言,这篇文章通过对王石凹煤矿中学岁月全方位的回忆与描写,不仅展现了个人青春的珍贵记忆,更唤起了读者对自己青春时光的共鸣与缅怀,是一篇富有情感深度与文学魅力的佳作。力荐共赏!【金文编辑:婉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2400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婉影        2024-12-22 21:05:34
  精美佳作,欢迎品读!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2-22 22:10:18
  感谢婉影才女编辑,特别致敬!
3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2-22 22:11:16
  婉影老师感情细腻,文笔优美,特别致敬美丽才女!
4 楼        文友:婉影        2024-12-24 14:20:42
  青春是一首歌,青春是一首诗,青春是人生中最重要最美好的时光,青春也是一本太苍促的书。在这个寒冷冬日读社长缅怀青春的美文倍感温暖,让我仿佛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回复4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2-24 18:53:20
  致敬才女老师!
5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2-26 09:51:41
  恭喜佳作摘精!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5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2-26 15:59:34
  致敬老师
6 楼        文友:春风杨柳        2024-12-26 13:04:24
  很好的回忆,难忘的岁月,珍贵的资料,每每回忆,激励前行,值得留存。为佳作点赞。
回复6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2-26 15:59:10
  谢谢老师
7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12-28 07:38:04
  祝贺佳你获精!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12-28 07:39:26
  感谢婉影老师倾情编辑,编按有内涵,有创意,辛苦了!敬茶。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