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河底(散文)

精品 【东篱】河底(散文)


作者:韩格拉图 举人,4517.9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78发表时间:2024-12-23 08:19:12


   我家小区,三面环河。由于视角的关系,站在我家十五楼的回廊上,尽收眼底的是北面这条河,它叫沿港河。名字有点拗口,我总是叫成沿河港,望文生义,其由来是否和这条河设置过港口有关,不得而知。河水不深,刚好能浮起保洁用的小船。但它水源充足,它与东西两条河相交相通。岸上零星分布着樟树、垂柳等杂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河对岸,有一棵槐树,每年春天,槐花缤纷琳琅,花瓣纷纷扬扬。据说槐花可食,我没吃过,不遗憾,我只要拥这花香入怀。
   在这棵槐树的不远处,我开了块地种菜,能吃上原生态的菜当然好,但休闲是我的主要目的。我种地经验不足,全凭想当然播种栽苗。初夏时节,地邻“甜瓜大姐”给了我几棵苦瓜苗,我本来想挖坑,撒几粒复合肥,埋上,浇水了事。但大姐却教我学着她的样子栽苗。她挽起衣袖,到河边,尽力把手向河底伸,抠出一团团油黑的淤泥,用这淤泥分别给苗根包裹起来,然后,放进土坑里,再培土,压实,浇水。她说,这河底的淤泥保湿,有营养,连肥料都省了,瓜苗会长得很壮。
   后来,苦瓜苗用一个又一个棒槌般的苦瓜证明甜瓜大姐的做法正确无疑,低成本又高效。我叫她“甜瓜大姐”,是因为她人善良,乐于助人,去年夏季,曾把她家的菜瓜苗给我许多,她手把手教我怎么栽,到了秋季,结的菜瓜满地打滚,田鼠帮着我们吃,都吃不过来。意外的是,今年瓜秧上缀满苦瓜的时候,甜瓜大姐有半个多月没来田里,任那些青菜黄瓜茄子辣椒疯长。有一天,我正埋头除草的时候,她出现了,满面愁容,眼圈发红,她直接跟我说,家里出事了,老公没了,喝牛奶吃香蕉噎死了。儿子儿媳送走父亲,孙子要读书,一家三口回市区了。想到了地里的菜,但就是没心思出来,自己独守空房,每天边做家务边掉眼泪。
   栽苦瓜那天,我见过她的老公,还打了招呼。我安慰着大姐,虽然我知道,这世间的许多苦,包括失去亲人的苦,只能一个人自己去扛。苦瓜苦,但它不懂人间的苦。是否和使用淤泥栽种有关,我不确定,我觉得,这次我种的苦瓜特别苦。
  
   二
   也就是苦瓜丰收的时候,沿港河边插了几块告示牌,蓝底红字,很是醒目。大意说一个月后即将开始河道整治工程,种菜者责任自负。是大好事,整治后,河道会变得更加美观,也改善了我们居住的周边环境。至于我那“一亩三分”地,大概率还会植绿,不过,种的是草。不知道,河里的鱼看没看见这些牌子,河是它们的家园,这告示就是“动迁通知”,它们也该搬迁了。
   不日,看见几个戴着工程帽的人来了,开来推土机,先建起两座拦水坝,很快这条河被堤坝切成了三段,外河水再无法流入。然后,他们开始架设水泵,把管子拉出很长,直接通到小区西侧的大河里,目的很明显,要把施工河段的水抽干。只消几天时间,从楼上向下俯瞰,我看见了一条河的蜕变过程。河水满溢的时候,河像闭不拢的嘴巴,荡漾的水波总像在咀嚼着什么。还剩一些水的时候,河更像凹陷的黑眼睛,忧虑、迷惘和无助,等最后一汪水抽干,河交出了自己的内心,坦荡、宽阔和博大。
   河底光滑,像用抹子抹过一样,这得是多么柔情的泥瓦匠才做得到啊!阳光照耀,光洁如新。一根被水淹没半身的水泥方柱露了全身,它像一根桥墩,更像一个拴船桩,提水浇地,我曾数次从它面前经过,它或许就是河底长出的一块时间纪念碑,上面刻着“逝者如斯夫”。目睹它被挖掘机连根拔掉,我忽然觉得一缕疼痛在撕扯自己的神经,想起了那位女医生,大方地拔掉了我的最后一根智齿的情景。那一簇簇泡得发白的水草,仿佛褪去了水之拖曳的婚纱,但她们依然“是夕阳中的新娘”,依着秋风,她们轻歌曼舞。她们与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河底深处,搁浅着几只鞋子,有皮鞋,有凉鞋。这是谁扔掉的鞋子?像一艘艘沉船,不再浮起。我主张极简生活,一年四季穿的鞋子最好不要超过四双,穿坏一双扔掉一双,再买一双,不要将很多鞋子堆在门口。不是在意风水,而是鞋多了,就会成为镣铐。
   河底,很快招来了小动物们,渐干的淤泥上,留下了大大小小的蹄印。看那密匝匝的蹄印,就能看出它们欣喜的心情,河底,很快成了它们欢乐的打卡地。因为水干了,河道变成了一条峡谷,那是一个新奇的秘境。只是,它们不是来寻找风景的,它们是来觅食的。灰喜鹊成群结队,如果不是身上那几块白斑过于耀眼,很容易叫人忽视它们的存在。他们迈着小巧而谨慎的步子,一点点在靠近自己的目标美味。几只白鹭,有点招摇,它们挺胸收腹,似乎在宣示这里是自己的领地。偶尔也低下头,寻觅着小蟹、小虾、昆虫,找到了,便是一番大快朵颐。一阵大风吹来,有的白鹭被吹得直打趔趄。有的顺势飞走,甩下两脚泥泞,抛下一串呱呱的叫声,把这河底渲染得异常空旷。
   见此情景,如果工地允许,如果我能秒变少年,我一定会到这河底踩踏一遭,不为别的,就是要搅动着这片曾经死寂的土地。记得小时候,一次我和伙伴去河边游泳,准确说,是去洗澡,因为当时连那基本的狗刨还不会。但我们有胆量,无知者无畏,我们竟在村前的小河边练起了潜水——扎猛子。因为河水浅,几次弄得满头稀泥,头拱地。我们哈哈大笑,却没意识到这样做很危险。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探索这个世界了,总觉得,河水把河的秘密都藏在了河底。
   施工过程中,突然下了一场小雨。雨水让河底变得泥泞,工人们就穿着长靴,踩着稀泥,和打桩机一起,将一块块水泥预制板,插进河岸。他们在给河岸镶上坚硬的花边。因此,加之堤坝渗漏,河底又积了一些水,浅浅的一湾水。休息时,几个工人在水的前头挖了一个更深的坑,将这湾水向着深坑引流。也不知他们从哪里弄来一张渔网,他们将渔网覆盖在深坑上,请鱼入网。我站在小区围栏里看了一会儿,那场面如同几个孩子在玩水,嬉笑声溅起阵阵水花。由于距离的原因,我没看清他们捕到多少鱼,也许,他们压根儿就没有捕到鱼,但他们一定捕到了久远的童趣。此时此刻,寒冷、脏、苦与累,他们都忘到了一边。他们不刻意去寻找快乐,所以,就成为了快乐的人。
  
   三
   茫茫寰宇,沧海桑田,如同海底和海岸一样,河底和河岸也在不停地转换,只是其中要间隔漫长的时间,其间,我们正好缺席,没能看到。据科学研究证实,曾有古代原始陆地下陷,海平面上升,形成了一湾浅浅的台湾海峡,那是一湾翻腾着乡愁的海峡。至今,因建造新安江水电站,千岛湖下面还浸泡着一座千年古城。青藏高原的南部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即古地中海,几千万年前,地壳的剧烈变动,使古海区抬升为陆地。三百万年前,燕山以南、太行山、秦岭以东为浩瀚的浅海区,黄河携带来的优质泥沙,铺出一片美丽丰饶的山东半岛,不信,随手拾起一块海洋生物化石,仔细聆听,里面还喧响着远古的涛声。
   所以,我站立的河岸,我生活的城市或乡村,曾经可能就是海底或者河底。当然,我更喜欢叫河底。即使不是河底,也形同河底。我们在这河底,奔走、劳作,生生不息。不是说岁月像一条河吗?岁月流走,一座座高楼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岛屿。在这越来越高的楼宇里,我们乘着电梯或爬着楼梯,向着太阳标注的高度不停地攀登,我们点亮窗口的灯盏,以温暖的灯光,问候星辰。
   位卑不言,崛起不语。河底永在,只是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但永恒不变的是,我们拥有的当下,我们的痛苦和欢乐,都将被汹涌而来的时光淹没。
   见出河底,可能是要河道转路,也可能是要清淤疏通,也许是整修,不过,都给我们提供了一次重新审视的机会。河底呈现给我们的东西很多,我们可能会更好地理解一些自然的人为变化,或者能够读出一些满水时无法读到的密码。
  

共 30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河底——或许抽干了河水,我们就看到了真正的东西。作者居住的楼上看,那条叫沿港河的小河,就成了风景。而且,作者在河岸还开垦了农耕风景,尤其是遇到那位“甜瓜大姐”,深得种植之功,用河底的淤泥来植苗,果然得好瓜菜。不过,甜瓜大姐家中出了大事,老公辞世,作者不知怎样安慰大姐,只能瞎琢磨,是否把河底淤泥挖来种菜是有害的。一旦改变了常规,我们就不能不去想这样的改变是否正确。城市规划和改造,涉及这条河了,于是看到河水一天天干涸,直到露出河底,这令作者有了一番感慨,很多想法也因河底有了感悟。河底,对我们的眼睛不够好,总觉得河不应该是这样干的,但那是鸟儿的天堂。河底有什么,可能什么也没有,就像作者小时候到家乡的河里扎猛子,只有淤泥。人们总是要从河底打捞出快乐,那些施工的工人,还在河底铺设的网,试图捞出所有的鱼。有眼前的一条河,作者想到时光的变迁,曾经的很多地方都是海洋,如今变成了高山平原,面对时光,我们只能去感受曾经的沧桑和震撼。河底露出来,时光和历史显出一些不曾有的影像,高楼是生活的岛屿,河里有没有水,也都是围绕着岛屿的。很多变化,我们无法在一时间适应,其实,生活低沉到最底层的时候,也有风景,只是我们需要重新建造自己的风景。生活的改变,应该不会把一个人抬举到高山上,多是沉在河底。可能一切观察点和生活的落脚点都变了,但只要热爱生活的心不变,河底也有独特的风景。作者是一位优秀的写手,总能从不断变化的事物中读到特别的信息,提炼剪裁成文章的材料,写出有价值的东西,启迪我们的生活。作者的散文,坚持了一贯的特色,如边走边赏花一样,一旦有所感悟,有话要说,便提顿下来,与我们转头闲语,显得特别从容温暖。还有很多好处,待读者体会吧。【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23003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2-23 08:30:21
  河露出了河底,孩子们会想到去抓鱼,农民会想到何以汲水浇园,作者用什么想法和观感呢?一条河就是历史,就是人文,历史就是一条河。从河底,我们可以发现历史,增强我们对人文历史的深度理解。世事总在变迁,沧桑都是历史的常态。一条河见底,不也是正常?岁月即河流,我们的生活可能有时候也是一个河底,或在河底……一旦注入活水呢?引水入河,可能都是我们应该想到的。作者对一条河的感悟很深,给了我们不一样的视觉观察体验和深思。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不断。遥握,问候冬祺!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2-23 09:58:08
  谢谢怀才老师辛苦的编辑!这个文,一开始以为好写,写着写着忽然觉得棘手,本想放弃,还是硬着头皮写下去。同时,也发现自己的知识实在浅薄,驾驭文字能力还是三脚猫。但好在老师不弃我,还给予我热情的鼓励,让我倍觉温暖。起初,我是有过渡到“岁月即河流”上展开,但感觉力不从心,收不回来,也就罢了,相信老师看得出。哈哈,小白文,谢谢老师的精彩润色,谢谢美誉,顺祝老师冬日安好,写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2-23 10:03:10
  写着写着,发现这个题目挺蹩脚的,有骑虎难下的感觉。想写出岁月流逝,桑田沧海的味道,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我还需努力,谢谢老师!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12-23 08:46:01
  这篇散文以河底为主线,从农耕、变故到城市变迁,引发对时光与生活的思考。作者善于感悟变化,文笔从容温暖,特色鲜明,让我们在河底的景象中领略生活真谛,堪称佳作。 问候韩格老师,祝你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2-23 10:00:41
  谢谢老师的美评!最近散文写得少,想换换视角,但写了之后,忽觉这个题材挺蹩脚的,不是很满意。岁月如流,桑海桑田,我很想写出这个韵味,但差强人意。感谢老师的包容,感谢热情鼓励,冬暖,笔健!
3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12-23 11:52:28
  河底、湖底、河岸、海岸,岸上的我们,看似平静如水的生活亦如河流,丰富的联想,智慧的语言,深刻的感悟,韩老师的文一如既往,读完总有暗流涌动之感,带给人思考。问好老师,冬暖笔丰,创编快乐!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2-23 13:45:21
  老师解读的非常精彩!我这小文,也是偶一为之,想写出岁月如流、人生仓促的感觉,但还是未能如愿。谢谢老师热情的鼓励,冬暖,笔丰!
4 楼        文友:枫桦        2024-12-23 12:42:54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生活,总是有不平凡的发现。美到处都有,只是对于我们的眼睛,是否发现了呢?于平凡之中见不平凡,是不容易做的。一条河是常见的,在生活之中,因为常见而忽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对于写作而言,是最重要的。好文拜读!
回复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2-23 13:49:29
  谢谢老师精彩的解读!如能从平凡的事务中,发现不平凡的本质,幸莫大焉。我试图向这方面努力,但仍然感觉差点火候,还需继续探索。谢谢老师的美誉和鼓励,冬日愉快,写作大丰!
5 楼        文友:简柔        2024-12-23 13:13:20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河流,花香满怀,种菜惬意,多么有趣的生活。视角独特,河底不仅是河底,还有风景,哪怕是鞋子都可以成为风景,这是审美的慧眼所致,便是那水泥桩子似乎都有了灵魂。我们的痛苦和欢乐,都将被汹涌而来的时光淹没,韩老师说得太好了。
回复5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2-23 13:54:29
  我的住地,水多,守着这条河,我度过了快乐的时光。如今,是一片工地,河底袒露,机声隆隆。一时兴起,写了这篇小文,试图写出岁月如流、人世沧桑的韵味,现在看来,还有差距。谢谢老师的关注和鼓励,冬日愉快,写作大丰!
6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12-23 13:24:36
  文章层层推进,从自然之河,地理之河,到人生之河。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将虚无飘渺,什么都不是。文章写得深刻,富有哲思,值得反复咀嚼品味!大赞才情!遥握问安,谨祝冬暖安好!
回复6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2-23 13:57:07
  老师的解读非常精彩,鞭辟入里。的确,在历史长河中,人类自身实在太渺小。我最初的想法是想写出点历史哲学意味,可惜,感觉未能如愿,有些偏离。谢谢老师的鼓励,我当继续努力。祝冬暖,笔健!
7 楼        文友:佳华        2024-12-23 15:01:07
  河底两个字很有寓意,抽干水,我们看见了真实;我们所处的真实,曾经也可能是河底。文章很大气,有一种将沧海桑田化为一汪池水的举重若轻。
回复7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2-23 16:54:38
  老师的解读非常精彩,经典!我写这篇文的意思,就是想写出老师所说的意思,但苦于笔力欠缺,没有达标,有些遗憾。感谢老师给予的热情鼓励,期待老师佳作,顺祝冬暖,笔健!
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2-23 18:46:42
  韩老师总是那么严格要求自己的文章,其实,写河底这个现象,你的开掘是深刻的,一旦河水抽走,河底就是来一番样子了,就像我们看时光岁月的变化,总能捕捉一些特别的东西。我最近几次去荣成的斜口岛,这里的近海,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弄不清为何在近海处隆起一趟沙堆,成为一条大坝,我想到了沧海桑田。有时候觉得这个词表达的是很漫长的时光,其实,仔细想想,这种变化有时候就突然出现了。韩老师的文章,给我很多启迪,非常敬佩。
怀才抱器
回复8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2-23 19:56:24
  这个文还是粗糙些,我总觉得要表达的东西没说出来,如鲠在喉,这可能就是水平问题了,所以,我还要多学习,多读书,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如老师所言,沧海桑田这一主题很难表达,其中的尺度怎么拿捏,确实值得思考。老师若表达这一主题,一定会写得很深刻,很美,毕竟实力摆在那里,那么多优秀的作品就是证明。谢谢老师鼓励,体健,笔丰!
9 楼        文友:石叶六        2024-12-23 19:05:33
  那段“河的蜕变”有如人生,从“满溢”、“迷茫”、到“坦荡”露出了河底,蕴含深意,值得回味,读老师的文章确有从容温暖之感,拜读学习了,祝老师冬安,开心快乐!
回复9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2-23 19:58:44
  谢谢老师精彩的解读!这个文有些粗糙,有些地方还不够好,能得到老师的鼓励,甚感欣慰。我继续努力。谢谢赞誉,冬暖,笔丰!
10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12-23 21:45:12
  我恰巧今天交了作业叫《屋顶》,和您的《河底》正好对应,哈!我刚到北京,见识过中南海清淤,有脸盆大小的河蚌被暴晒于河岸,很是心疼,但有什么办法。说到沧海桑田,唐山有一个山叶口景区,记录着地质变化,大石头怀里抱着小石头,那是鹅卵石沉于河床,河床又被变成沉积岩,而后又太抬高形成山脉。非常有特点。非常喜欢老师的文字,尤其是韩式特色的联想。拜读学习,遥祝冬安!
回复10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2-24 06:08:49
  哈哈,屋顶这个题目,我也曾想过,但一只没组织起满意的素材,也就一直放着,期待看到老师的大作,正好临摹学习一下。老师说得极是,这个世界,沧海桑田,有很多变化莫测的东西,在不经意间出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来不及思考。我突发雅兴,写这个小文,就有对时光匆匆感慨之意,但遗憾的是,笔力欠缺,有些内容没写出。谢谢老师对我的鼓励和赞誉,我当继续努力。顺祝冬暖,笔健!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