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冬】听奶奶讲冬天的故事(散文)
听奶奶讲冬天的故事(散文)
001
我是一个出生在杭州的小朋友,我们杭州的冬天不那么冷的,下雪不多,即使下雪也不厚,积不住,不久就化成了水。可是听我奶奶说,在祖国的塞北高原,冬天是极其寒冷的,有零下四十度的严寒。我奶奶青年的时候就生活在那个寒冷的地方,每到冬天就会有极其寒冷的天气,那时候,就是草原上的草原狼也是要依靠着极强的体力和智慧才能生存下来。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奶奶给我和弟弟讲了一个草原上冬天的故事……
奶奶说,当年她像我这样的年龄,是一名奔赴内蒙古插队的知青,他们的汽车开进草原的第一天,就感受到草原狼的凶猛。那天他们坐的是大卡车,正在昏昏欲睡的时候,突然,有人惊叫道:“快看:一群狼!一群狼!!”
奶奶抬起头,朝车的左侧望去。一群土黄色的草原狼正在围捕一群白色的羊群。羊群飞跑着、躲避着,咩咩地叫唤着;狼群追逐着,撕咬着,发出呼呼的声音,景象十分惨烈,就像是现实版的动物世界一样。司机师傅也停下车来,有意让知青们观战。
突然,随着牧羊姑娘的一声长哨,不知从哪里蹿出十几条猛犬,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冲向狼群,最高大威猛的黑色杀手狗,径直冲向头狼,紧随其后的狗群,争先恐后地狂吼猛扑。
狼群一看大事不妙向着北山狂奔,狗群渐渐地被狼群甩开了距离,一条头狼和几条巨大的狼跑在最前面,头狼似乎还叼着一只小羊。司机大声喊:“看,那是头狼!它叫巴特尔,巴特尔在蒙古语中是英雄的意思,可见它很强悍,只要把它咬死,牧羊犬就胜利了!”
这时候,牧羊姑娘的同伴们也骑着快马从四面八方赶到了现场。一场人和牧羊犬合作,围歼草原狼的战斗打响了。
狼群以飞快的速度向着北山逃去……
狗群仗着人势,穷追不舍。突然,头狼不见了,只听见牧羊人的喊声:“头狼掉到陷阱里啦!”
司机对车上的知青们说:“这是草原人最善于使用的猎犬陷阱阵法。看,狼群无首,群狼就乱了。”
他说错了,群狼发了狠,以亡命的拼劲冲进狗阵,撞翻了一大片狗。山坡上立即展开了一场狗狼恶战,狼牙相撞,犬牙交错,尘土飞扬,兽毛翻飞,狗哭狼嚎,狗血狼血交颈喷涌。知青们从没有见过如此惨烈的狼狗大战,惊得发不出声来。
正在这时,突然听见有个老牧民大喊:“巴图,巴图,冲!”一条超级大黄狗冲了上去,直逼那最大的狼,死死咬住狼的脖子。狼群好像都认识这条超级大黄狗,领教过超级大黄狗的武功,惊得连连后退,不敢近身。
狗群突然开了窍,大狗们纷纷效仿巴图的样子,一头一头冲进狼群,死死咬住狼们的脖子。牧民们手握套马杆冲进重围,将狼群分割分散,狼们顿时大乱。狼群见大势已去,全体发力,依仗着狼心孤胆,纷纷冲出重围,四处逃生而去……
002
在那以后,奶奶还目睹了一次草原狼围猎黄羊,那是一支多么雄壮的草原狼队伍啊,它们大概有二十多匹。它们迎着暴风雪,呼啸着,奔跑着,浑身充满了力量;它们进退有序、纪律严明,显示了强大的战斗力,它们没有一匹后退,没有一匹胆怯,斗志是那么高昂。而被它们围追堵截的草原黄羊是草原上的奔跑冠军,它们以最快的速度奔跑着。看上去有七、八百只黄羊,奶奶当时不禁感叹道:好大的一群黄羊啊!
草原狼们层层逼近,步步为营,一会儿就把黄羊赶进了那一片雪湖。这时候黄羊才知道受骗了,可是它们已经没有了退路。有些机敏的黄羊选择了冰盖结实的地方突围了出去,它们简直就是滑雪健将,一只一只地滑雪而去,组成一幅动人的画面。一些身材高大的黄羊从雪比较少的地方强劲突围,也冲到了斯楞山上,隐藏在茂密的深林中去了。但是更多的黄羊陷入了雪湖出不来了,特别是一些老弱病残的黄羊,很快就不能动了,它们很快就变成了冻羊肉。
这时候,藏在不远牧民们,骑着蒙古快马、赶着马车到了,他们分别从三个方向开枪,打死了七、八匹草原狼,然后开始收获草原狼的胜利果实。草原狼迅速地离开了战场,但是没有跑远。奶奶不禁感叹道:这真是“螳螂扑蝉黄雀在后啊!”草原上围猎的牧民比草原狼厉害得多了。他们既收获了黄羊,还谋到了狼皮。可是草原狼并没有彻底失败,等牧民走后,草原狼会来收拾残局。
003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那个年代,冬天可不像现在这样有暖气和厚棉被。那时候,草原上的冬天是真正的严寒,冷得让人骨头都疼。”奶奶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但充满了力量。
我们这些孙子们围坐在她身边,瞪大了眼睛,听得入神。老奶奶继续说道:“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年轻的时候。那时,我们家住在草原深处的一个小村庄,周围都是无边无际的草地。到了冬天,草原变成了白色的海洋,风一吹,雪就飞舞起来。”
“每天早上,天还没亮,我就要起床生火。那时候没有打火机,也没有火柴,我们用的是火镰和火石。把干草和牛粪放在火炉里,然后用火镰敲打火石,直到打出火星,点燃干草。火苗一点点蔓延开来,整个蒙古包才慢慢有了温度。”
“我们穿的衣服也很简单,都是自己做的。用羊绒线织成的毛衣、毛裤和毛袜,虽然粗糙,但在那样的冬天,已经是最好的保暖衣物了。晚上睡觉时,我们会在被窝里放上热水袋,那是用铁皮罐头做的,里面装满热水,可以保持几个小时的温暖。”
“那时候,我们的生活条件很艰苦,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活下去。每天都要去放牧,即使天气再恶劣,也不能耽误。早晨,天刚蒙蒙亮,我们就骑着马或者赶着牛车,带着干粮和水,去寻找那些躲在雪下的草场。”
“有一次,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是一个特别冷的日子,气温降到零下四十度。我和你们的爷爷一起去放牧,结果马车陷进了雪地里。我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把马车拉出来。那天,我的手冻僵了,连缰绳都握不住。幸好,我们带了一些干草,点燃后,稍微暖和了一下,才不至于被冻伤。”
“还有一次,我们村里的一个老人病了,需要去医院。可是,医院在几十公里外,而且路上全是积雪。我们决定用牛车送他去。一路上,我们轮流推车,生怕老人受凉。到了医院,老人终于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大家才都松了一口气。”
“那时候,我们没有手机,没有电视,甚至连收音机都没有。晚上,我们就在蒙古包里围着火炉聊天,讲故事。有时候,我们会唱一些古老的民歌,歌声在草原上回荡,给这个寒冷的世界带来了一丝温暖。”
“我还记得,有一年冬天,我们村里来了一个年轻的知青。他是从城市来的,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寒冷。刚开始,他总是抱怨,说这里的冬天太冷了,生活太苦了。可是,慢慢地,他学会了如何生火,如何织毛衣,如何在雪地里行走。最后,他成了我们村的一员,和我们一起分享生活的点滴。”
“那个知青的名字叫李明,他后来娶了一个草原姑娘,留在了那里。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多么艰难的环境,只要心怀希望,就能找到生活的乐趣。”
“孩子们,你们现在的生活条件比我们那时候好多了。有暖气,有厚棉被,有各种保暖设备。但是,我希望你们能记住,过去的艰苦岁月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要学会坚强和勇敢。”
“冬天的故事还有很多,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艰辛和希望。这些故事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也是你们的财富。希望你们能从中汲取力量,面对未来的挑战。”
奶奶的话音渐渐低落,但她的眼神依然坚定。我们静静地听着,心中充满了对祖辈的敬仰和感激。“奶奶,你讲的故事真好听!”我们异口同声地说。
“是啊,奶奶,我们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我们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老奶奶微笑着点了点头,心中充满了欣慰。她知道,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她自己的记忆,更是下一代人宝贵的财富。
在这个寒冷的冬日,奶奶用温暖的话语,将过去的故事传递给了未来。窗外,雪花依旧飘落,屋外依旧宁静。然而,在这个小小的客厅里,却充满了温馨和希望。奶奶的故事,将继续在我们后代中间传颂,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