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爱心】我想走进中国地图(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爱心】我想走进中国地图(散文)


作者:金刚指 秀才,1488.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27发表时间:2024-12-24 18:15:32
摘要: 这种想法或许有点“空中楼阁”之嫌,但也就这样了。对于我而言,两只脚走过的路,没有留下一丝的脚印。说是没有,的确是真的。有时候,“天方夜谭”也会成为一条路,一条丰富自己想象的路。所有的发明,所有的创举,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想象的,没有想象的发明和创举,那只能叫做改良,至少我是这样理解的。

这几天,总是有一个念头萦绕在脑海,那就是让自己走进中国地图。或诗歌、或散文、或古韵,去整理去记录自己对这一片热土的了解和依恋。一座一座城市,一座一座山,一条一条河的去整理去记录。就像每一株草,每一棵树,纵使生长在万丈深渊,从生长到灭亡的过程,如果没有遇见过快门按下的记忆,也没有温热的手抚摸过,那就不会被岁月和历史记得。但有一种事实,属于无法推演,那就是真实的来过,也为这篇热土增添过一份绿意。属于默默奉献的那种,无怨无悔。这就不由人会想起,华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中,有多少这样的豪情志士在一腔热血洒故土。我们不能仅仅怀有敬畏,至少我得学会站在敬畏之外去理解、去感念、去记忆、去珍藏、去整理、去记录,最后以千年老酒的醇香来抚摸这片土地。
   这种想法或许有点“空中楼阁”之嫌,但也就这样了。对于我而言,两只脚走过的路,没有留下一丝的脚印。说是没有,的确是真的。有时候,“天方夜谭”也会成为一条路,一条丰富自己想象的路。所有的发明,所有的创举,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想象的,没有想象的发明和创举,那只能叫做改良,至少我是这样理解的。
   我没有读过高中,大学更不需要议论。我是属于贫瘠的人,直白的说就是知识范畴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个头也很小,站在现代女士的审美角度下结论,那就是:三等残废。我那个年代也有人偶尔这样理解: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亦会打开一扇窗。我想,我就是个鲜活的事实。初中毕业,上了中专,有了工作,自然就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属于自己该负的责任。在这份责任中流淌着那份属于自己的鲜红,尽管有时候会有点野,亦会添杂一些张狂,但我无怨无悔,毕竟事实是会说话的。三十多年的工龄已逝,如今已到了掰掰指头就能数到退休的年龄,忽然就有了寻找“楼兰”的冲动。“大漠孤烟直,长虹落日圆”就有了我的影子。“置身大漠,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这种荒芜不就是自己的知识现状吗?“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这又何至不是自己当前的臆想。
   人的一生总是要留下一点什么的。尽管不可能获得什么绮丽,但也得有点像样。“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这句千古绝唱,想必许多人都会脱口而出。但要问我们,这是哪个朝代哪位先家留下的脍炙人口,他还留下了什么杰作,估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会哑口无言。
   中华五千年璀璨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瑰宝,那一道道深邃的历史印痕蕴含着无尽的思考,同时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这里面讲述着一个个优美的历史故事。在这些历史趣事中,上述的绝唱却又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结下不解之缘。北宋皇祐元年(1049)正月,“迹虽远而获安,年已高而就逸”的范仲淹奉仁宗帝命,由河南郑州移知杭州任地方官,这一年范仲淹已经六十一岁了。在这期间,曾历任杭州属县巡检的苏麟,因为他为人十分低调,常以工作为主,也没有作诗的习惯,并没有其他诗词流传下来,但是其文采还是非常出众的。虽然苏嶙看似无欲无求,内心对职场还是有一定的追求的。他也有自己的政治抱负,毕竟官阶越高,越能为百姓造福,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直到范仲淹到杭州为官,苏得知范任人唯贤,也不避亲,深感这是一位好官,便有了升职的心念。而且苏并不是勇于自荐之人,碍于情面,他并不想主动提及此事。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虑,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将自己的心意藏于诗中呈给范大人。于是便有了“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一诗。不得不说,如果不是苏麟仕途受阻,为了毛遂自荐临时有了这个想法,这么美妙的诗句就不会出现了。我们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也吟诵不出这种情怀。他是想委婉的告诉范大人,自己虽然没有在大人身边工作,但也是大人身边的人,自己勤勤恳恳工作,也希望能有幸高升,造福更多的百姓。也就是这两句诗,苏嶙得到范仲淹的举荐,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苏嶙也因为这两句诗而名留青史。
   历史上诸多一心为百姓的清官,仅仅为了当一世好官,并不是想要千古留名,范仲淹、苏麟等人就是如此。“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大概说的就是这吧。
   我学疏才浅,从不敢肆意妄为,但在闲情之余给自己做一个假设,还是允许的。自己浏览不了书书籍,也过了阅读的最佳年龄,向前走一步,估计还是可以丰富自己一二毫。自己无法踏遍万里河山,站在中国地图前做一些猜想,亦或能够在视野里多几种颜色,尤其是对红色做一次属于自己的热爱和敬仰。让“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等这些诗句常常伴我入眠。看不了黄河,但可以看着地图上九转十八弯的流向去吟一首“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不了泰山,便可以去读一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吧。去不了长城,想想“不到长城非好汉”也会倍添鼓励的。如此这样的安慰自己,心就实了。
   我想着,站在中国地图前,按照地图上不同颜色的区分,沿着省界线,一个省一个省的放大,看山川河流,喜翠柳湿地,赏文化旧居,和着南江的雨、北疆的雪,在南拳北腿的挥舞中去思索,他,他们是怎样一点点的扩疆拓土的。
   我将一座城一座城的去放大,去了解其建筑风格、结构特点,历史渊源;去了解这座城的过往兴衰,历史名臣或奸妄,当然还有哪些有意思的雪月中潜藏的史韵;或者风土人情,民俗民意以及为了捍卫疆土的哪些载入史册的战争,每一座城都会在青砖碧瓦的见证下辉煌。我也会一座山一座山的去放大,尽可能的看清一座山的山楞和沿着山楞斜裂的裂缝,以及裂缝处深深植入的根。还有那一株株的草,叶面脉经的走向和叶片的圆润,甚至于背阴和向阳叶片流动绿色的异同。我也会一条河一条河的放大,去探寻每一条河的起源,去沉思积雪化作河流的那一个过程中蕴藏着怎样迷人的风景;沿着河流逶迤远去的身影,探寻河流致远壮大的流程,以及入海的雄壮。我也会一个海域一个海域的去放大,看航行的舰艇激起万重浪的雄壮,以及在舰艇上飘扬的中国红。
   “江南的水美妙而灵动,有碧玉般的清秀,不浮躁,不张狂,就是船只驶过,那也是曼妙的姿态。举手投足之间,风韵流传,江南的流水就是这样将一抹姿色表现出来的。”吟着灵动的句子,仿佛那盈盈清澈、小桥人家、渔舟晚唱、亭台楼阁、青砖碧瓦一幕幕的从脑际流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品着这气势磅礴的诗句,绮丽的高原湖泊、壮丽的雪山雄峰、苍莽的原始森林、辽阔的大草原、荒凉的戈壁沙漠一幕幕像故事一样出现在眼前。
   这江南的灵动,北疆的雄宏,或许就是我的“楼兰古城”。我没有想过,我能够在中国地图前站立多久,是否会每一寸土地都会划过我的目光,但我依然会去站立,哪怕很肤浅的做一些整理,做一些记录,我就满足了。
   (原创首发)

共 28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江山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祖国的大好河山无比壮丽,可我们有生之年能去参观的,却很少。缘于那个简单的道理,有钱的时候没时间,有时间的时候没钱。换句话说,也就是“有锅盔的时候没有牙,有牙的时候没有锅盔”。可是,对美丽风景的向往,如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样,时刻都没有忘记。作者老师想到了一个好的办法,就是,他想走进中国地图。在地图上去寻找中华五千年璀璨文明史,去思考那一道道深邃的历史印迹。如果不去寻找,那就是自己知识现状的荒芜。在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中去追寻典故和历史印迹,在中国地图中去放大自己的眼界和思想,了解城市,了解建筑,了解名人,了解山川河流,了解星辰大海,了解风土人情。站在地图前,认认真真思考,记录。就会得到满足。 好好去看吧,好好在地图上看,希望你能写出更好,更多的关于城市风景,历史的文章! 【丁香编辑·小罗先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罗先生        2024-12-24 18:16:25
  在中国地图中去放大自己的眼界和思想,了解城市,了解建筑,了解名人,了解山川河流,了解星辰大海,了解风土人情。站在地图前,认认真真思考,记录。就会得到满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以文养心!
回复1 楼        文友:金刚指        2024-12-24 18:26:06
  感谢小罗社长的倾情编按,祝您安康!
2 楼        文友:小罗先生        2024-12-24 18:16:50
  好好去看吧,好好在地图上看,希望你能写出更好,更多的关于城市风景,历史的文章!
   好文,推荐阅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以文养心!
回复2 楼        文友:金刚指        2024-12-24 18:25:12
  感谢,我定会努力的。
3 楼        文友:闰土        2024-12-24 22:57:23
  写意深刻,作者文字功底好,语言精练,文章画面感很强,写出了真情实感,读起来打动人心,回味无穷。
回复3 楼        文友:金刚指        2024-12-25 07:00:44
  感谢社长青睐,问候冬褀!
4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2-29 10:47:38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4 楼        文友:金刚指        2024-12-29 11:15:38
  问候冬祺!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