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星】遥望故乡(散文)
故乡,那豫西的一片土地,每到秋天,便被绘制成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丰收图卷。而这画卷中最生动的笔触,无疑是父老乡亲们忙碌劳作的身影。
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晨雾,石大山和将军山仍被一层轻纱笼罩着。但在田野里,已经能听到乡亲们劳作的声响。男人们早早地扛着农具走向那片等待收割的玉米地。他们高大而坚实的背影,如同大山一般庄重。走进玉米地,玉米秆在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欢迎即将开始收割它们的主人。男人们熟练地掰下玉米棒子,“咔嚓”一声,饱满的玉米棒子就脱离了秸秆,他们手法利落,动作迅速,不一会儿,身后就堆起了一座座金色的“小山丘”。他们额头上不断滚落的汗珠,在阳光下闪烁着,那是辛勤的见证。
女人们也不闲着,她们到山坡上的果园里忙碌着。果园里弥漫着果实的芬芳,苹果羞红了脸,梨子像一个个金黄的小灯笼挂满枝头。女人们小心翼翼地把果实从树上采摘下来,轻拿轻放,仿佛对待初生的婴儿。她们一边采摘,一边聊着家长里短,爽朗的笑声在果园里回荡,那笑声里满是对丰收的喜悦。有些妇女还带着孩子,孩子在果树下跑来跑去,偶尔捡起掉落在地上的果子,好奇地嗅着那香甜的气息。
放牛坡后的那片红薯地也热闹起来。乡亲们拿着锄头,小心地翻开土地,红薯那红红的、胖胖的身子就露了出来。老人们也参与其中,动作虽不如年轻人那般敏捷,但他们的经验却十分丰富。爷爷弯着腰,眼神专注地寻找着最佳的挖掘点,一锄头下去,就能准确地把红薯挖出来。奶奶则在一旁把挖出来的红薯整理好,把带着泥的红薯轻轻擦拭干净,她粗糙的手指在红薯上留下一道道泥痕,那是岁月与土地亲密接触的痕迹。
在村子的场院里,还有些乡亲们在忙着晾晒农作物。金黄的玉米粒被摊开在地上,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彩。他们拿着木耙,不停地翻动着玉米粒,确保每一颗都能均匀地接受阳光的洗礼。还有人在整理收获的芝麻,那小小的芝麻粒,虽然不起眼,却饱含着乡亲们的心血。他们把芝麻捆扎好,轻轻敲打,芝麻粒便簌簌地落下来,如同黑色的细雨。
当傍晚的霞光洒在故乡的大地上,忙碌了一天的乡亲们扛着农具,带着疲惫又满足的笑容往家走。他们的身上沾染着泥土,脸上满是汗水,但眼神里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他们的劳作,如同古老的歌谣,在故乡的秋天里奏响着最动听的旋律,那旋律里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对收获的期待,也有对未来的憧憬。望着这片土地上乡亲们忙碌的身影,远在他乡的我心中满是思念与敬意,故乡的秋,在记忆里愈发深刻,成为我心中无法割舍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