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魔方的奥秘(随笔)

编辑推荐 【东篱】魔方的奥秘(随笔)


作者:孙彩文 举人,3065.6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06发表时间:2024-12-25 06:37:56

刘承祐,8岁,在美国某小学读三年级。他告诉我,这个学期他的选题是——魔方的秘密。他要在一分钟内玩转魔方,他要用三种以上方法教会大人、小孩玩魔方。他要记录学习魔方的时间,研究魔方的原理。他要探究魔方与数学、绘画以及写作的关系。
   你?8岁?搞课题研究?
   一学期的研究结束了,刘承祐向老师、同学以及所有家长做了研究成果汇报,还做了精美的PPT。
   刘承祐的演讲开始了。他穿着博士服,戴着博士帽。他说他是哈佛大学最年轻的数学教授。
  
   01神秘的启示
   在宁静的大学校园里,年轻的数学教授刘承祐正沉浸于他最钟爱的课题——魔方。这个看似简单的玩具,却隐藏着无数的数学谜题和惊人的对称之美学。
   刘承祐的办公室里堆满了各种魔方,从经典的3x3x3到奇特的7x7x7,甚至还有异形魔方。他的书架上摆满了关于群论、组合数学和拓扑学的书籍,这些都是他探索魔方奥秘的利器。
   一天,刘承祐在一本古老的数学书中发现了一段神秘的文字:“在魔方的无限变化中,隐藏着通往真理的钥匙。只有那些敢于挑战的人,才能揭示它的奥秘。”这段话如同一道闪电,击中了刘承祐的心灵。他决定放下手头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到魔方的研究中。
  
   02研究的起点
   刘承祐首先从魔方的基本原理入手。他知道,魔方的每一个面都可以独立旋转,而这些旋转的组合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群。这个群包含了所有可能的魔方状态,而刘承祐的目标就是找到一种方法,能够高效地遍历这个群,从而解决拼魔方的速度问题。
   他开始研究魔方的对称性。通过观察,他发现魔方有24种不同的对称操作,包括旋转、反射和旋转反射。这些操作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每种类别都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刘承祐边演示边提醒大家注意,魔方的某些部分在旋转时会保持不变。这些部分被称为“不动点”,它们在魔方的解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研究不动点,刘承祐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规律,这些规律为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03对话与合作
   刘承祐的研究引起了他的同伴和家长们的兴趣。在一次班级研讨会上,他介绍了自己的发现,并提出了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刘承祐,你的工作非常有趣。”组合数学教授王教授说道,“我有一个想法,或许我们可以从图论的角度来研究魔方。你可以把魔方的每个面看作一个节点,把相邻的面用边连接起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把魔方的状态表示成一个图,然后利用图论的工具来研究它。”
   刘承祐点点头,表示赞同:“这听起来是个好主意,王教授。我会尝试从这个角度来研究魔方,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研讨会结束后,刘承祐找到了他的好朋友,计算机科学系的张博士。张博士对算法设计和优化有着深厚的造诣,刘承祐希望他能帮助自己开发一个高效的魔方解法算法。
   “张博士,你觉得我们能不能开发一个算法,能够自动解决任意状态的魔方?”刘承祐问道。
   张博士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道:“从理论上来说,这是可能的。我们可以利用搜索算法,比如用A算法,来遍历魔方的状态空间。但是,魔方的状态空间非常庞大,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减少复杂性。”
  
   04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刘承祐和张博士通力合作,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高效的魔方解法算法。他们利用了魔方的对称性和不动点的性质,将空间大大缩小。同时,他们还利用了图论的工具,将魔方的状态表示成一个图,从而能够更方便地进行优化和旋转。
   经过无数次的测试,他们的算法终于能够以惊人的速度玩转任意状态的魔方。刘承祐和张博士都为这个成果感到自豪,但他们知道,这只是研究的开始。
  
   05深入的探索
   随着研究的深入,刘承祐开始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他想知道,魔方的奥秘是否不仅仅局限于它的拼法。他开始研究魔方与数学的关系,比如乘法、除法和几何。
   他开始研究魔方的“上帝之数”,也就是从任意状态到目标状态所需的最少操作步数。这个问题在数学上被称为“最短路径问题”。刘承祐想知道,是否存在一种方法,能够高效地计算出魔方的上帝之数。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刘承祐的研究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他利用了魔方的对称性和不动点的性质,结合图论和优化算法,开发出一个能够高效计算魔方上帝之数的算法。这个算法意味着它能够处理更多模块的魔方问题。
  
   06无限的可能
   刘承祐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刘承祐并没有满足于此。他知道,魔方的奥秘远不止于此。他开始思考一些更宏大的问题,比如宇宙的对称性和生命的奥秘。他相信,在这些问题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更深层次的真理。而魔方,或许就是通往这个真理的钥匙。
   我坐在观众席,听得目瞪口呆。这是8岁的刘承祐吗?他为什么能用流利的英语讲述自己的研究和梦想。他为什么小小年纪对研究如此痴迷?他为什么能用高深的数学解决魔方旋转的问题?他为什么能把魔方的研究推向更深层次?刘承祐给我的回答极其简单:老师教我们啊!
   老师给了刘承祐一个大大的拥抱。校长走上前,问他:“参考资料从哪里来?”刘承祐指了指身后的妈妈。妈妈是某研究院的研究员,是USF博士生导师。她的研究方向是空中无人驾驶。刘承祐羡慕妈妈,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做研究,每天两个电脑同时操作,自己编程,自己写数学公式。有时妈妈也不知道8岁的儿子在做些什么,但那股认真劲她从来不打扰。
   刘承祐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仍然在探索魔方的奥秘,寻找那些隐藏在无限变化中的真理。而我们,也期待着8岁的孩子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发现。
  
   尾声
   夜深人静,我独自一人坐在书房,手中把玩着一个魔方。我的思绪飘到了远方,想象着魔方的每一次旋转都打开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
   我搞教育已经40年有余,我发现,我们的教育魔方需要开启新的研究模式。魔方的奥秘像一个无尽的宝藏,教育的魔方等待着我们去发掘。而我,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追寻这个宝藏,去揭示那些隐藏在无限变化中的真理。
   窗外,夜空深邃而宁静,星光点点,仿佛在诉说着教育的奥秘。我望着星空,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我知道,教育的旅程前路漫漫,但前方,是无尽的可能和无限的希望。
  

共 25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坐在观众席,看一个叫刘承祐的在美国读小学三年级的男孩讲述魔方的秘密。他从魔方的基本原理讲到它的拼法,再及数学的关系,比如乘法、除法和几何。魔方的奥秘远不止于此,它或许就是通往宇宙的对称性和生命的奥秘的钥匙。由此,搞了四十余年教育的作者受到启发,即,魔方的奥秘像一个无尽的宝藏,教育的魔方等待教育工作者去发掘。教育的前路漫长,但前方充满无尽的可能和无限的希望。深度好文,启人深思,推荐阅读。【东篱编辑:韩格拉图】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2-25 06:39:45
  文说的是个魔方的故事,其实是一篇不错的教育启示录。仔细品读,定有收获。感谢投稿东篱,顺祝冬暖,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孙彩文        2024-12-26 16:06:36
  谢谢精彩点评!您辛苦了!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2-25 10:09:23
  作者向我们展现了魔方的奇妙世界,推出了一个数学天才。这对于我们的教育有着巨大的启发意义。教育本无模式,但我们的教育常常走进模式化,是正规了,但正规不是教育的目的和方向,培养人才才是有道理。作者的文章很有见地。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孙彩文        2024-12-26 16:07:32
  感恩!您对教育的理解跟深入、更精辟!向您学习!
3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12-26 21:49:24
  从文章可以看出东西方教育的差异,西方更注重好动手能力,开放式的思维。我的孩子也玩魔方,从三阶到十阶魔方,再到异性的都玩,自己在视频上自学的。应该还有更快地解法,有机会应该像文中这位小朋友请教。感谢投稿东篱,祝老师开心快乐!
回复3 楼        文友:孙彩文        2025-01-05 11:46:02
  谢谢点评!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