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香气四溢的五香豆(随笔)

精品 【东篱】香气四溢的五香豆(随笔)


作者:加朋 布衣,184.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95发表时间:2024-12-25 06:40:35
摘要:一颗普通的蚕豆,在不同的时期被赋于了不同的味道。虽然岁月已逝,这种产品也许做得也少了,但它也曾引领了一个时代。

五香豆是上海的特产,尤以老城隍庙的奶油五香豆为最。我记忆里的老城隍庙是属于五香豆的,上海的豆香就是从老城隍庙散发出来的。
   小时候吃过五香豆,是不是城隍庙的却不得而知,那时,虽然口袋里有几个攥得出油的穷钉,可关注的重点根本不是五香豆。再说,南方春夏之交,蚕豆是大众菜品,吃得多了,自然就想不到品尝五香豆了。幼时对五香豆的认识,充其量不过是听人家讲的“夫妻两家头,吃吃五香豆”戏语罢了。
   可能是,夫妻往返双方的家,所带就是五香豆,才这样说的吧?不管怎么说,五香豆有着十足的魅力,是拿得出手的豆豆。
   要说对五香豆的认识还是在下乡以后。经过几年的农村生活,对家,对亲人的思念成了一种渴望,经历的风雨,结识的朋友,品尝的味道,都渴望向亲人述说,还有关系社会、国家的众多风言传语,也都想回家去探个虚实。所以,探亲不仅成了联系亲情的渠道,也成了传递信息,融合友情,土特产交流的渠道。特别是到了后期,探亲与返城有了些许神秘的瓜葛,更多了一分让人牵挂的味道。最初,回家探亲不是想走就能走的,要写申请到团里批准,更不是哥几个想一块走就走得成的,因为工作需要,连队这一关都不一定过得去。后来,为了节省冬季取暖用煤开销,各个农场一到十一和二月,就给知青放长假,只要来年三月份赶回来参加春播就行。于是,就有了知青结伴扎堆回家探亲的行动,今个儿一拨,明个儿一拨,到佳木斯或哈尔滨中转,那车票是相当难搞,能弄到一张座号票都成了奢望。不负一行,花钱也要准备一些五香豆,因为便宜,因为香,是北国所没有的稀罕物。
   车上更是挤得水泄不通,坐着的站起来费劲,站着的一般也等不到座位,最严重的时候连行李架上、厕所里边都挤着人。那时冬天探家的知青就像潮水一样从边疆农村涌进城市,开春了又像潮水一样回流到北大荒。当然,探亲回来总要带点什么,一方面要考虑朋友,一方面也会考虑自己,门槛精的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带的东西无外乎家乡的特产,挂面、咸肉、香肠,哈尔滨知青还有带油茶面的。当然上海糖、五香豆一般是上海知青的首选。
   车上拥挤,就是心中肯于相让一个座位,也转不开身。有时候想,拿出自己带的那点五香豆吧,讨个好人缘,或许坐得上座位。可能吗?那点东西不够分享的,这闻着豆香而忍着。
   说起五香豆,还真得说城隍庙的最正宗,它讲究的是皮薄肉松,盐霜均匀,咬嚼柔糯,咸中带甜,硬中带软。尽管在上海卖五香豆的店不少,但在口味和新鲜的程度上差距很大,就是城隍庙的五香豆当时吃与过些日子再吃感觉也是不同。那时五香豆只有纸制的包装袋,放得时间长了,豆会硬了许多,所以,每次探亲总会在返程的前一两天,起早去城隍庙排队买五香豆,去晚了还不一定能买得到呢。后来城隍庙又推出了怪味豆,味道甜咸鲜辣,香酥可口,刺激口感,绝对是佐餐下酒的好菜,让知青们追捧了好一阵子。
   城隍庙的奶油五香豆,有那种甜咸适口的经典口味,送人自用相宜,就是吃久了放着也可,并且经济实惠。那时农场只有食堂没有饭店,知青只有在放假的时候,才有机会进城下顿馆子,平时只能在宿舍鼓捣点小酒,下酒菜大都是从小卖店买的罐头,若是加上自带的五香豆、香腊肠那算得上奢侈了。
   上海很大,也很摩登,我唯记得五香豆,是不是一些以偏概全,其实,在每一代人心中,上海的样子是不同的。
   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五香豆也有十几年没有吃了,前些日子特意让朋友邮寄了两包,拿到手里禁不住急切地拆开塑料包装抓上一粒投入口中贪婪地嚼起来,甜、咸、鲜、香、涩、糯六味杂呈,久违的那种亲切感不禁油然而生,一下子又勾起了对那段岁月的回忆……
   还是想起挤火车的那段事,如果拿出五香豆发给人们,或许能得到一个座位……
   可五香豆很珍贵,一想到回到北大荒,有多少知青朋友抢着吃,分一粒出去,可能就有人摸不到了。知青相见,说清往事,还离不开五香豆,我们之中总有人从兜里掏出五香豆,多得很。香气四溢,也五味杂陈。
  

共 16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上海五香豆,是蚕豆烹制的,有油炸的,咯嘣脆,有奶油的,耐咀嚼,味道香咸。尤以城隍庙五香豆最为著名。如作者所言,上海一年四季,蚕豆作为大众菜品,太常见,所以,好五香豆这口的不多了,只是探亲访友或怀旧,因为携带方便,五香豆才能闪亮登场。作者回忆了知青时光,回沪探亲带五香豆的情景,温暖感人。四十多年后,如今再次品尝五香豆,感慨良多。小小的五香豆,寄托着作者无限的回忆,甜美的回忆。精美好文,推荐阅读。【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260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2-25 06:44:07
  五香豆,很多人都吃过,或者听说过,它是老上海的一个特产标志。作者的文,充满了对五香豆满满的回忆,幸福且甜蜜。或许,作者怀念的是那段美好的年轻时光。感谢投稿东篱,冬日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加朋        2024-12-26 14:34:32
  感谢老师的推荐和点评,问候老师安好。
2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12-25 09:32:14
  老师笔下的五香豆不知是不是我们这里的豌豆?种在田埂上,开着紫色的花,三四月采摘,煮了当菜吃。若老了就收起,炒了当零食吃。炒着吃一般吃不动。若用油炸就是另一种风味,那就是老师笔下的五香豆了。老师的文章满满地全是回忆,荡漾着浓郁的情义。点赞!遥握问候,谨祝冬暖!
回复2 楼        文友:加朋        2024-12-26 14:33:07
  回老师的问,是蚕豆,新鲜蚕豆,要熬制成五香豆可是一个费火费事的伙,当然还有特别的秘制配方,让最低成本升值为最高利润。只是如今这种作法和品味淡出了年轻人的爱好,当然也与那个年代有着不可割舍的关系。谢谢老师的点评。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2-25 10:20:13
  超过蚕豆,没有吃过上海城隍庙的五香豆。一粒豆子,有着走南闯北的经历,真香。精彩的回忆,给五香豆一段传奇的描写,至美,是时光里存储的香气。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加朋        2024-12-26 14:40:04
  感谢老师点评,一个小小的物件因为它的积淀而风靡一时,总是让人围着它去站队,如今虽然冷落了,但给那个时代的人的回忆还会许久。
4 楼        文友:书者茶道        2025-01-07 16:12:33
  五香豆是一种时代的香,也是记忆里的香,尤其是在物质匮乏精神匮乏年代里的香!拜读好文!
回复4 楼        文友:加朋        2025-01-08 09:49:51
  多谢先生来访点评,先生一语中的,受教了。祝福先生冬安。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