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水·暖】跑起来,真好(散文)
一
我2012年6月初开始跑步,持续半月后,感觉自己吃饭香、睡眠好,身体逐步强健,从那以后就天天跑,月月跑,慢慢喜欢上了这项运动。
水有源头,树有根。说起这一爱好,是源于同年5月下旬,我在贵阳市花溪区交通运输管理局工作期间,因一场特大暴雨引起山洪暴发,造成许多区辖乡村道路被冲毁。为了让公路尽早修复,方便村民出行,我连续十多天在一线组织抢修,由于疲劳过度,不慎受凉感冒,引发了慢性支气管炎,随后不停咳喘,食欲减退,身体逐步消瘦。后来,我去贵州省人民医院检查后,医师说我体质非常虚弱,免疫力较差,容易生病。估摸是平时忙于工作,缺乏锻炼所至。随后建议我在饭后茶余多走路,多跑步。常言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多走多跑有利于增强肺活量,增加供血供养能力。只要坚持锻炼,身体就会强壮起来。
当时,我居住地方距离工作单位有三公里远,从家里出门,走出小区,下一个十多米长的缓坡,然后往右沿着城市主干道旁的人行步道,走一段就到了单位。可我每天上班,总是习惯于出家门,进车门,跨进单位门的“三门”工作方式。到单位后又忙于工作,回到家里,贤淑的妻子想到我上班辛苦,啥事都不让我干。她把煮饭做菜,洗衣扫地等所有家务事全包了。我每天回到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成了名富其实的“甩手掌柜”。
那天医师给我提出建议后,我回到家里,静下心来仔细一想,觉得医师的话言之有理,随后决定,每天步行上下班。有时,一看上班时间快到了,就来过跑步上班。坚持一段时间后,正如医师所说,身体状况渐渐好转,精神更为饱满。可进入寒冷的冬季之后,因天气寒冷,总想赖床。有时起晚了,担心上班迟到,只好又让司机接送。一下子又成了米汤水泡饭——还了原,走路上班的习惯又变成了车接车送。
有一天下班后,我从单位走出来,正要上车,恰巧遇见我居住小区里年愈古稀的老人王长岁,我让他同我一道坐车回家,没想到他摆摆手,拒绝了。我看他这般高龄还走路,索性也不坐车了,和老人一起步行回家。我见老人步履稳健,耳聪目明,就和他闲聊起来。老人边走边说,他有一个好身体,是因为几十年如一日,天天早晚都坚持从家走路到花溪公园。天气好时,还要在公园的跑道上跑上两圈,每天行走达万步以上。王老伯一席话,让我自愧不如。打那起,我不仅每天坚持步行上班,还在每晚夜饭后,走路锻炼。因小区没有更多的活动空间,我就按老人每天行走的路线,从家走到花溪公园,再从公园返回,从不间断。
后来,我看到花溪溪山御景小区围山而建,小区内有一条长达数千米,宽约四米的步行道,跑道两旁栽着桂花、樟树、松柏等四季常寿的树木,小区中部还建有美丽俊秀的山体公园,可供居住在此的人们散步、跑步或游玩等。这里离城区较近,环境优美,居住舒适。我就和家人商量,把原来的房子卖了,重新在这个小区购买了一套。
二
算起来,我跑步已长达十多年。尤其是搬到新小区后,我每天清晨起床,甩开膀子,昂扬着头,呼吸着新鲜空气,顺着跑道跑上二三圈,晚上吃饭后又走上两圈,感到神清气爽,身体越来越健康。更没想到的是,我的这一喜好还在小区起了引领作用。一天早上,在跑步途中,遇到了居住在小区的退休老干部史德奎,看上去身体瘦弱,精神萎靡不振。他告诉我,退休几年来时常生病,成了医院的常客,最近天气多变,又感冒了,正准备去花溪区人民医院看病。我听了之后,一五一十给他叙摆起了自己的经历,劝他多走走,多锻炼。老史果真听了我的劝,几天后,开始在小区人行道上走了起来。
这些年,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都一直没有停止过走路、跑步。每年一到寒冷的冬季,气温极低,寒风凛冽。为了能让自己克服寒冷,按时起来跑步,就去钟表店里买了一只小闹钟放在床头,把闹铃模式调为两次,一次是起床时间,间隔五分钟又让它响一次。之后我把闹铃当作“命令”,闹铃一响,自己就立马起床,按时出门跑步。
就这样,晨跑成了我持之以恒,雷打不动的生活习惯,即便刮风下雨,也阻挡不了跑步。记得有一天早上,我起床一看,外面下着大雨,道路湿滑。妻子对我说,这下雨咋跑嘛。看我不顾一切,准备撑着雨伞出门,实在劝不住我,又对我说,你实在想跑步,就去地下停车场,那里地方大。我到地下停车场一看,果然,停车场除了停车位外,还有车子行驶的路道,空间宽阔,加之早上进出车辆少。真好,这下子风雨无阻了。我暗自庆幸,随即把雨伞放好,立马沿着行车道跑了起来。
2015年11月,我请了探亲假,陪家人到云南丽江旅游。到了居住的宾馆后,就迫不接待到宾馆周边去看看,有没有跑步的场地。妻子心领神会,就陪我一起寻找。走出酒店门前一看,哇塞,离酒店门前不远,就有一条长达数千米的又宽又平的人行道,是跑步的好地方。那几天,我早早起床跑完步,然后再去景区游览。
最难忘的是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后不久,在我居住的小区发现了一例患者,小区立马被实行封闭管制,要求所有住户居家隔离。面对这个情况,我因势利导,把家里的家具归整一下,打开各个房门,让其形成为一个简单的临时跑道,每天早上仍然按时起床,在屋里来来回回地走路跑步,达到在外跑步的里程为止。女儿看我喜爱跑步,说疫情过后,买一台跑步机安在家里,遇着特殊情况就在跑步机上跑。我笑了一下说,这着实没办法,才这样凑合。疫情过去了,我还是去外面跑。你看,外面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空气清新,让人爽心悦目,那光景多好。
三
说起跑步,在我身上还发生了不少有趣的事。印象最深是2022年7月的一天早晨,我在小区人行道上跑步,看见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在我身后跑步,离我不远,看样子像是一对年轻夫妇。跑着跑着,我隐隐约约听到他们说,咱们加把劲,跑快一点,超过前面那老头儿。我一听,心里怪不好受,同时也有点不服气。于是,就在心里暗暗较劲,立马加快了速度,尽管那两个年轻人紧追慢赶,就是超不过我,甚而被我甩得老远。
可正当我心里得意洋洋时,忽然感觉脚下有根绳子拌了我一下,低头一看,是自己左脚的鞋带松了,只好停下脚步,弯腰将其系好。这两个年轻人见我停了下来,就趁机超过了我。超过后像赛跑运动员获得名次一般激动,边跑边大声笑了起来。我心想笑到最后的人才是赢家,你俩不要笑得太早。随即铆足干劲,奋起直追。不一会儿,又超过了他们。我边跑边回头一看,这两个年轻人累得摇头摆脑,气喘吁吁,再也没追上我。随后,我听见他们在后面说什么“人老骨头硬,越跑越有劲。”的话后,心里开心极了。
又说当年9月,区工会、区团委、区妇联等几家单位部门为庆祝建国六十五周年,联合组织区直机关干部职工,在区政府大楼前广场上举行一百米、二百米和四百米赛跑比赛。我听到消息后,立马报名参加四百米短跑赛。单位一些年轻人见我报名,都说我年高了,就不要参加了。我心想,你们简直是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没想到比赛时,四百米赛程,我仅用了二十三秒时间,妥妥的获得了同龄人赛跑笫一名。之后,大家知道这是我多年来坚持天天跑步锻炼的成果,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夸奖我一番。
更为荣幸的是,去年一个双休日早上,开心和成成两个小外孙见我跑步,吵着闹着要我一起跑,我满心欢喜,就叫上两个小家伙一起跑起来。跑了一段后,刚满八岁的大外孙开心提出要和我比一比,看谁跑得快。为了鼓励他们,我有意放慢了脚步,看到他们在前面奋力奔跑,满头大汗的可爱样儿,我好生高兴。几天后,女婿女儿对我说,前段时间,开心饮食较差,消化不好,精神不振。现今,跟着你跑步后,吃饭香,精神状态比原来好多了。
时光催人老,岁月不饶人。转眼间,我成了一位退休的花甲老人。工作虽然退休,但我跑步不会“退休”,我仍然继续坚持。去年冬天,贵州天气较为寒冷,我和妻子商量,到海南三亚过冬。恰好,我们来到三亚后,居住地的前面有数百亩的大田坝,田坝中有纵横交错的上千米长的平坦机耕道,田园周边青山环绕,风光美丽,真是一处跑步锻炼的好地方。我喜出望外,天天清晨去那里跑步,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开开心心。
这些年,跑步让我身体健康,心情愉悦,极少生病。甚而在工作和做事上,也像跑步一样,一往无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用说,跑步,真好,我这辈子将一直跑下去……




